1. 上海首例欺詐發行債券案一審宣判結果如何
1月31日消息,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31日公開宣判上海首例欺詐發行債券案。上海市一中院經審理查明,2013年下半年,因被告單位中恆通公司流動資金不足,被告人盧漢旺欲發行私募債融資,經與被告人盧文煊、盧華光合謀,虛增營業收入5.13億余元、虛增利潤總額1.31億余元、虛增資本公積6555萬余元、虛構某銀行龍岩支行授信500萬元、隱瞞外債2025萬元,並通過某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內容重大失實的審計報告。
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以欺詐發行債券罪對被告單位中恆通公司判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對被告人盧漢旺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對被告人盧華光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對被告人盧文煊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
證券交易所以前以人為本,多為投資者做點好事,現在的證券交易所以錢為本,只內知道怎樣去充容實自己的腰包,哪還有時間去做這些統計?現在做這些統計的只有機構,而機構做這些統計的可信度極低,都是為各自利益出發發表出來的。
3. 在發行完成幾個工作日,主承銷商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送承銷總結報告
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第四十九條 公開發行證券的,主承銷商應當在證券上市後十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報備承銷總結報告,總結說明發行期間的基本情況及新股上市後的表現,並提供下列文件:
(一)募集說明書單行本;
(二)承銷協議及承銷團協議;
(三)律師見證意見(限於首次公開發行);
(四)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報告;
(五)中國證監會要求的其他文件。
4. 上海證券承銷的企業債券為什麼兌付不了。是因為時間長了,就可以不認了嗎
說實話,九六年到現在都過去了差不多30年了,估計當年的那個公司已經不復存在,所以誰能夠給你對出來呢?
5. 如何獲得投行和證券公司的分析報告
一半途徑沒有 如果可以免費拿的話 蘋果電腦也可以免費拿了
6. 上海證券交易所中的年度報告怎樣下載
方法:
1、打開深上海劵交易所官網
2、在右上角「查詢公告」後輸入要下回載的公司名稱,答點擊確認。
3、輸入公司名稱,選擇公告類型,調整時間。最後點擊確認。
4、選擇需要的年報。
5、確認下載。
年度報告是指公司整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文件。國務院發布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57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向證監會、證券交易場所提供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報告。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對公司年度報告中應披露的信息作了詳細的規定。
7. 目前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債券類型有哪些
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債券是指沒有實物形態的票券,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賬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賬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在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為證券投資者建立電腦證券賬戶,因此,可以利用證券交易所的系統來發行債券。我國近年來通過滬、深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就是這方面的實例。如果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債券的買賣,就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所以,記賬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
相關鏈接:查看上市交易券種行情收益列表
交易所國債收益率曲線圖
查看單個國債詳細資料
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債券的形式是一種債權人認購債券的收款憑證,而不是債券發行人制定的標准格式的債券。我國近年通過銀行系統發行的憑證式國債,券面上不印製票面金額(而是根據認購者的認購額填寫實際的繳款金額),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0.2%收取手續費。
相關鏈接:憑證式與記賬式國債有何不同?
無記名式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實物債券是一種具有標准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在標准格式的債券券面上,一般印有債券面額、債券利率、債券期限、債券發行人全稱、還本付息方式等各種債券票面要素。有時,債券利率、債券期限等要素也可以通過公告向社會公布,而不再在債券券面上註明。
債券辭典:無記名式、憑證式與記賬式
櫃台國債
國債櫃台交易,主要是指櫃台記帳式國債交易,是指銀行通過營業網點(含電子銀行系統)與投資人進行債券買賣,並辦理相關託管與結算等業務的行為。此業務於2002年6月3日推出。
相關鏈接:「親密接觸」銀行櫃台國債
查看每日銀行櫃台交易報價
儲蓄國債
所謂儲蓄國債,是政府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不可流通記名國債品種。
相關鏈接:電子式儲蓄國債投資全攻略
國債回購交易
國債回購交易是指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進行反向成交的交易,是一種以有價證券為抵押品拆借資金的信用行為。其實質內容是:證券的持有方(融資者、資金需求方)以持有的證券作抵押,獲得一定期限內的資金使用權,期滿後則須歸還借貸的資金,並按約定支付一定的利息;而資金的貸出方(融券方、資金供應方)則暫時放棄相應資金的使用權,從而獲得融資方的證券抵押權,並於回購期滿時歸還對方抵押的證券,收回融出資金並獲得一定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