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率分為:應收賬款、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它考察的是企業的營運能力,也是資產管理能力,分析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存貨的積壓狀況,應收賬款的回收天數,資產結構是否合理等,都可以做出判斷。這個其實沒有什麼標准,比如:存貨和應收賬款,當然是周轉時間越短,變現能力越強,企業資金運轉越好,財務狀況不會出現危機。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賒銷收入凈額=賒銷銷售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平均應收賬款=(起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平均收現期=360天/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可按季度90天,月度30天計算)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平均存貨=(起初存貨+期末存貨)/2存貨周轉天數=360天/存貨周轉率(也可按季度90天,月度30天計算)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資產=(起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天/流動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凈額平均固定資產凈額=(銷售起初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凈值)/2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天/固定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總資產平均總資產=(起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總資產周轉率=360天/總資產周轉率用來反映企業對總資產管理是否有效,周轉率高說明資產創造收入能力越強,反之越低。要提高周轉率,一是提高收入,二是降低資產佔用總額。
⑵ 資金周轉率包括哪些方面
1、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比率,即企業流動資產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周轉的次數。流動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運用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不僅反映流動資產運用效率,同時也影響著企業的盈利水平。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越快,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企業以相同的流動資產佔用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越多,說明企業流動資產的運用效率越好,進而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強。反之,則表明企業利用流動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差,效率較低。
2、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狀況,衡量固定資產運用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固定資產平均余額=(期初固定資產余額+期末固定資產余額)/2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越充分,說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分布合理,能夠較充分地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企業的經營活動越有效;反之,則表明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產經營成果不多,企業固定資產的營運能力較差。
3、長期投資周轉率
長期投資的數額與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關系不一定很明顯,因此很少計算長期投資的周轉率。
長期投資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余額
長期投資周轉天數=360/長期投資周轉率
⑶ 總資產周轉率的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分析要點
1.由於年度報告中只包括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和年末數,外部報表使用者可直接用資產負債表的
年初數來代替上年平均數進行比率分析。這一代替方法也適用於其他的利用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的比率。
2.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突然上升,而企業的銷售收入卻無多大變化,則可能是企業本期報廢了大量固定資產造成的,而不是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提高。
3.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較低,且長期處於較低的狀態,企業應採取措施提高各項資產的利用 效率,處置多餘,閑置不用的資產,提高銷售收入,從而提高總資產周轉率。
4.如果企業資金佔用的波動性較大,總資產平均余額應採用更詳細的資料進行計算,如按照月份計算。
總資產周轉率綜合反映了企業整體資產的營運能力,一般來說,資產的周轉次數越多或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其周轉速度越快,營運能力也就越強。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從各個構成要素進行分析,以便查明總資產周轉率升降的原因。企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辦法,加速資產的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存貨周轉率分析的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環節上找出存貨管理中的問題,使存貨管理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盡可能少佔用經營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應用中的缺陷
總資產周轉率公式中的分子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凈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凈額;而分母是指企業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眾所周知,總資產中的對外投資,給企業帶來的應該是投資損益,不能形成銷售收入。可見 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進而導致這一指標前後各期及不同企業之間會因資產結構的不同失去可比性。
⑷ 如何分析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復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制周轉率也稱固定資產利用率,是企業銷售收入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要用於分析對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說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則說明企業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較低,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3
⑸ 如何分析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也稱固定資產利用率,是企業銷售收入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要用於分析對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說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則說明企業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較低,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⑹ 總資產周轉率指標的局限性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總資產周轉率公式中的分子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凈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
入凈額;而分母是指企業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等。眾所周知,總資產中的對外投資,給企業帶來的應該是投資損益,不能形成銷售收入。可見
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進而導致這一指標前後各期及不同企業之間會因資產結構的不
同失去可比性。
⑺ 什麼是資產周轉率和凈資產周轉率
1、凈資產周轉率是用來分析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速度越快,企業銷售能力越強。
凈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凈資產總額+期末凈資產總額)/2』
凈資產總額=總資產-負債總額
越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形式,加速資產周轉,帶來更多的收益。
2、資產周轉率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裡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個指標的定義是總營業額和總資產之比。
資產周轉率是衡量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重要財務比率,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總資產周轉率是考察企業資產運營效率的一項很重要指標,體現企業經營期間全部資產從投入到產出的流轉速度,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
通過該指標的對比分析,能反映企業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總資產的運營效率和變化,發現企業和同類企業在資產利用上的差距,促進了企業挖掘潛力、積極的創收、提高了產品市場佔有率、也提高資產利用效率、一般情況下,這個數值越高,表明了企業總資產周轉速度越快。
(7)資產周轉率從哪幾個方面分析擴展閱讀
分析要點
1、由於年度報告中只包括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和年末數,外部報表使用者可直接用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來代替上年平均數進行比率分析。這一代替方法也適用於其他的利用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的比率。
2、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突然上升,而企業的銷售收入卻無多大變化,則可能是企業本期報廢了大量固定資產造成的,而不是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提高。
3、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較低,且長期處於較低的狀態,企業應採取措施提高各項資產的利用效率,處置多餘,閑置不用的資產,提高銷售收入,從而提高總資產周轉率。
4、如果企業資金佔用的波動性較大,總資產平均余額應採用更詳細的資料進行計算,如按照月份計算。
⑻ 如何分析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企業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⑼ 對總資產周轉率變動進行因素分析並評價 通過以下兩方面
總資產周轉率(Total Assets Turnover)是指在一定時期業務收入凈額同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周轉率是綜合評價全部資產的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周轉率越大,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出銷售能力越強。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辦法,加速資產的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資產周轉率的驅動因素分析,通常可使用「資產周轉天數」或「資產與收入比」指標,不使用「資產周轉次數」。
資產周轉率,其一般公式為:
資產周轉率=周轉額/資產
或:資產周轉率 =總營業額 (Total Revenue) /總資產值 (Total Asset)
或:資產周轉率 = 本期銷售收入凈額 / 本期資產總額平均余額
其中:
本期資產總額平均余額 = (資產總額期初余額 + 資產總額期末余額)/2
資產周轉率可以分為總資產周轉率,分類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和單項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等)三類。
不同報表使用人衡量與分析資產運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東通過資產運用效率分析,有助於判斷財務安全性及資產的收益能力,以進行相應的決策。
2、債權人通過資產運用效率分析,有助於判明其債權的物質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從而進行相應的信用決策。
3、管理者通過資產運用效率的分析,可以發現閑置資產和利用不充分的資產,從而處理閑置資產以節約資金,或提高資產利用效率以改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