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成交量
在這個關鍵位置給大家分析一下成交量
1.價漲量增與價漲量減在突破一些重要的阻力位時,往往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只有量增,這種突破才是真實可靠的,因為在阻力區附近,常積累有大量賣盤。但在上漲的高峰期,只有價漲量減才是令人放心的,因為當股市已上漲較長一段時間後,籌碼相對已集中於大機構手中,而多數散戶已開始惜售,因此盤中拋壓會比較輕,所以,此時上漲一般成交量不會太大,主力機構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僅動用少量資金就可把股價(指數)拉到高位,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引誘散戶搶盤,於是主力借機派發。因此,在高位區域一旦出現價平量增或價漲量增,反而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意味著大主力機構在大批出貨,此時買進十有九套。相反,如果在底部區域或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下跌之後出現價漲量增,則意味著有新主力進場,此時大市常常還會持續上升一段時間。
2. 價跌量增在上漲末期或下跌初期及中途出現價跌量增,是主動性拋盤增加的緣故,此時大盤止跌的可能性較小。而在下跌末期出現價跌量增則是件好事,它意味著除了主動性沽盤外,還出現了恐慌性的割肉式拋盤,已是大勢見底的徵兆,同時也表明下檔支撐較強,所以,此時價跌量增反而是好事。在期貨市場上即常出現這種情況,當下跌到最低點時常常放出最大的量。但需要指出的是,價跌量增出現反彈後再次下跌,一般要出現價跌量減才說明見底是可靠的。
3. 價跌量減價跌量減並不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市即將見底,市場人人惜售,則下跌無量,底部將成,俗語的「地量見地價」就是這個意思。但如果在頂部出現價跌量減,僅證明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尚不願賣出。
4. 對敲放量有時候,某些冷門個股會突然莫名其妙地放大量,如每筆成交10萬股或幾十萬股,即為大主力機構通過對敲的方式進行的(即同一帳戶或席位自賣自買),其用意是為了引人注意,造成該股活躍的假象,以達到引誘散戶搶盤趁機派發的目的。有的主力在拉高後,常在一些關鍵點位放上大賣盤,然後把它吃掉,以此顯示主力魄力較大;或者種種皆是假,見到此種情形應果斷出貨,以防中計。若在低位對敲放量,則是機構換庄或准備拉高作行情了,此時可擇機跟進。
5. 冷門股無量
市場中常見有的股票日成交僅數萬股,或在大勢成交旺盛的時候成交量也並不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此股較為冷門,願意買進的投資者不多,因此交投不活躍。冷門股出現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但一般來說,投機不易買賣冷門股,因量小,進出不便,獲利率遠不及熱門股,在弱市中也會隨大市面步步下滑,難以有出色表現。
B. 成交量突然放量怎麼分析
上漲趨勢一直來無量過高,突然自放量,然後開始下跌,跌破放量和前一日低點就轉整理。
下跌趨勢過程突然放量指標背離有止跌反彈機會。
下跌趨勢反彈過程突然放量尤其是爆波段最大量反彈結束。
盤整過程放量突破或者跌破都有趨勢確立的參考意義
這些是比較常見的
C. 如何准確分析股票成交量
股票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 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至少說明市場的拋壓還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2、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D. 怎麼才能看出成交量的大小是放量還是縮量
放量跟縮量說的就是成交量大跟小。成交量跟前一天的對比就是量比。股票下跌,縮量。說明有反彈要求。放量股票上漲,說明主力吃盤,放量不漲,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主力吸引跟風盤,不入。放量,股票下跌,說明很多人在拋。時段性的放量縮量可以看委比差。同時外盤跟內盤也是參考依據。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
E. 如何分析成交量
1.識別盤口量能的技巧:
不要一看到放大量就跟進,有時候放量是很危險的,此時間要注意放大量時,均價線如果向下,不能買入,這說明是假買進真拋出的量。當股價跌到一定的時候,你若發現拋盤加大,而價格卻不隨著拋盤而下跌,此時你就可以買入了。這同樣也是大量。要仔細對比,才能做到操作自然。盤中要注意量的問題還有一個,那就是一般散戶無論買賣都很少,有三位數四位數的買賣單的,只有主力才有,主力有時也不用整數買入,比如168手、519手、188手等,這些看起來酷似散戶的買賣單,誰知道現在的主力他已摸透了散戶的心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高點主力在對敲盤。
無論是做中長線還是做短線如發現突發巨量,尤其是在高位,此時你就得警惕了,判斷識別是否到頂了;若在底部放大量,大可不必擔心,看好自己關心的股票瞄準好買點就行了。
2.做短線的技巧:
此技巧也許人人都會,但要把握好買賣點卻不容易,此話當然不是對高手而言的。做短線先看60分鍾的短線指標,KDJ是否在20附近已開始交金叉,如果已交金叉再去看5分鍾線里的20日、30日均線是否在半年線以下走平或略微上翹,此時股價如突然放量下跌而20日、30日均線向上的形態不改變的話,可以大膽買進。只要是20日、30日均線在半年線附近由下降到走平略帶上翹的都可買入,更精確點可參考KDJ指標和一分鍾線。
在以上的條件下,此時的短線買入同樣也要結合量能的變化。如已放量,你還不買進,再等就賺的少了,所以只要出現以上這種形態的包括年線、季線30日線、20日線10日線、5日線全交在一起趨勢向上的,那就別猶豫了,買進等獲利。一般第二天不少於3%以上的獲利(保守說法)。買進之後就要考慮到賣出,看好自己手裡所持股票的短線指標,短線指標KDJ到80、90以上時,J線觸頂時,此時5分鍾若突發大量,股價突然上升,此時就是短線賣出的機會。最慢也不能慢於第三個5分鍾拋出,有時第二個5分鍾的股價高點比第一個突發大量的高點還高呢。看5分鍾線,一般情況它也不突發大量,就是溫和的放量向上,若遇這種情況,看看分時均價線,是否還是朝向上的一個方向,如果形態變緩變平,力馬拋出。
做短線關鍵還是多看少動,不到我的買入點,堅決不買,到了計劃好的賣點果斷的拋出,養成習慣不貪准會贏。做短線要選擇當時的熱點股、超跌低價小盤股。當然資金量大,我還是主張選擇大盤股。關鍵是到拋時出手利落,因為小盤股成交太緩慢,甚至錯了時間不得成交,大盤股則不然。做短線也要結合看大盤,當但盤上沖時,80%-90%的個股都在順勢上沖。當發現大盤回落時,你的5分鍾指標又到頂,甚至5分鍾已放大量,正是你搶先一步拋出獲利的好時期。
F. 怎樣分析成交量
頂部,跳空漲,長上影,爆大量,很危險的信號。
關於成交量的實戰分析方法和用法,融鑫博雅股票培訓中心的課程裡面都整理的非常清楚,我在那學習的時候,他們的課程都是系統化的體系化的東西,分等級、分層次、分類別的整理出來,真的是短期學習,終身受用!
G. 炒股怎麼看成交量成交量的縮量放量是什麼意思
成交量是大家平時操作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指標,我們投資者參考成交量的是只看到成交量的放大和縮小,具體什麼樣的成交量是我們投資過程中所需要的,個股如果要出現上漲什麼樣成交量才是健康的,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下我們該如何去參考使用成交量,按照趨勢的劃分健康的成交量的評判標准也不一樣,並且的成交量的放量和縮量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如何參考使用成交量關於成交量的變化的細節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我們無法全面講解,我們這里重點講解下什麼的成交量變化是適合我們參與,什麼樣的成交量不適合我們參與,按照個股的位置和趨勢來進行重點講解:
第一,上漲趨勢中個股,當個股趨勢已經形成,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該股基本上有莊家主力在裡面運作的情況,而且該股的籌碼獲利比例較大,莊家主力手中持有大量籌碼,個股在拉升過程中的只需要出現放量的情況,短期回出現縮量的情況,整體放量和縮量維持在同一水平內,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總結:我們參考使用成交量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下該股的目前一段時間的成交量是否規整,在規整判斷成功後再次分析短期和近期成交量的變化,縮量對比和放量對比來判斷該股是否可以買入等,成交量細節上的問題之前大量文章重點講解過,大家可以參考。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H. 分析成交量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分析成交量的第一步,是要配合研究股價的階段形態,也就是需要同步觀察股價的位置,炒股的人常說「量價配合」就是這個意思,單純分析成交量毫無意義,必須結合價位分析。
你這個問題往深里說非常深奧,沒有經年的實戰經驗,不懂得變通辯證地分析,反而有可能進入技術分析的誤區。我這里長話短說:
1,假設股價經歷了長期下跌和底部盤整後,成交量由極度萎縮到溫和放大甚至突然放巨量,並且能持續性放大一個階段,這是股價要見底的信號;
2,假設股價從底部漲起來一段時間,漲升階段的成交量並不是太大,而突然有一兩天成交量放大得很多(單日成交量達到甚至超過往天數日成交量之和),那麼有兩種可能:1)股價階段性到頂,獲利籌碼吐出,股價很快要回落了;2)股價階段性盤整,洗盤充分消化獲利盤後會再次漲升。具體操作時,只要見到這種突然放量但股價卻滯漲(在較小范圍波動,漲升幅度很小),應該離開賣出,等待下一個買點。下一個買點有兩個:1)盤整或者回調,成交量漸漸縮小,某日在重要線位(T線、10、20、30日等日均線附近)放量反攻時,可以買進;2)盤整或回調結束後,股票放量突破盤整區域的最高點水平線,這時也可以買進。
3、假設股價漲幅很大了(50-100%甚至更多),在高位放量時,無論是否滯漲,哪怕它還在拉漲停板,都應該逐步減倉,某日一旦看到放量下跌的大陰線則全線賣出,然後不再看這只股票。(這只股票的一輪炒作已經完成,要等到再漲,不知是猴年馬月了。這時,股價短期暴跌後通常還會有強勁反彈,不是高手千萬不要再去參與這最後的晚餐了)。
剛才講的成交量分析的方法,是配合股價一起進行的,以日K線為例。實際上,成交量分析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段來進行分析。比如,在5分鍾K線或者30分鍾K線圖上進行量價分析,是短線客常用的分析周期,用於更快速靈敏地操作一隻股票的波段漲跌。
I. 如何用成交量分析股票
真誠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你問的這些問題,到處有一本一本的書,有大量的文字可以復制粘貼。
但這一切的表象和你在這方面一切的努力幾乎都不能幫你盈利。中國A股市場的核心是資金面分析,其次才是技術形態分析,最後共振政策面,行業與基本面。
成交量在古時候還可以代表一些事情,在2015年之後,沒有高效的資金分析,通過成交量不是不能看出東西,而是延遲非常大,准確度也不高。很多傳統的方法,以及傳統的策略都是失效的。當然,這些也恰恰是95%以上的人在研究的,全是表象。有人宣稱自己就看均線成交量,就能夠炒好股票,賺夠錢,這種人活著,他都已經像死了一樣,不要誤會,這句話真正的原因是,如果不是騙子,達到了這種程度,雖然活著都已經像仙人板板一樣給他立牌子,每天燒香拜他了。
事實上,不依託強大的資金面分析這個核心技能,可能太多努力學習的方向都是錯誤的方向,不是實際控制人看到的基本面與財務也未必能夠給你好結果。
成交量早已無法表示資金的真實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