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人說中國股市不成熟的原因是散戶太多你認同嗎
多人評論目前A股不成熟,經常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從未出現過健康穩定上漲的情況,大多數人把原因歸結於A股的散戶太多,散戶佔比一旦較大後,市場的投機性的就很大,投機性較大的市場自然會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所以的A市場的不成熟的就是因為散戶的太多造成的
但我覺得這種觀點相對片面,一個市場的成熟與不成熟不是取決市場的投資者,主要還是與制度的缺陷存在很大的關系,在不成熟的制度下造就市場的投機的氛圍,散戶太多隻是結果,不是本質原因,下面我們重點的分析下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最主要原因和股市投機性跟散戶之間的存在的關系。
上圖案例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A股今日的交易金額在12億元左右,而H股只有成交6000萬左右港幣,這個交易量簡直是天壤之別,12億元的交易貢獻大多數還是來自於散戶,一個市場的好與壞界定的一項標准就是交易量,市場交易活躍上市公司才能夠繼續融資,如果交易流動性的差有多少機構願意參考定增和非公開發行,為什麼新三板的無人願意參與,甚至機構也不願意參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三板沒有散戶參與的市場,投資門檻在500萬。
再次很多公司想著上市,很多也是上市後可以減持套現,如果無法套現等,誰還願意上市,還稀釋了自己的股權,其最大的貢獻還是來自我們散戶投資者,所以我們散戶投資者才是對A股發展貢獻最大。總結:A股的不成熟只是由於本身發展歷史較短,很多制度的還不夠成熟,在制度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散戶投資者更願意選擇投機
由於散戶投資者佔比較大,大部分散戶投資都是投機行為,間接影響的市場的波動,但也是機構投資者見有利可圖的情況,可以選擇割韭菜才會讓股市暴漲後長期低迷,而我覺得散戶投資者是對A股貢獻的最大的一部分投資者,但各項制度和政策卻並未導向散戶投資者,導向的基本是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❷ 影響中國股市暴跌的最終原因是什麼
這是股市的運行規律. 今天大盤的小反彈在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今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今天資金參與繼續維持低迷狀態,請注意風險如果這幾個交易日沒有利好消息的支持小心大盤復制6.4日後的走勢(昨天再次破位了,風險已經臨近了,今天的走勢和6.5日很接近,而如果後兩個交易日大盤無法強行反彈突破5、10日雙線壓制那大盤在資金參與低迷不積極(又無利好刺激)的情況下選擇向下的概率更大,要小心大盤復制6.10~6.17日這種信心崩潰似走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一般破位2500,守住2500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採納哦
❸ 深度分析:為什麼企業上市容易退市難
也就是說,中國股市退出機制即將啟動。但在現行制度環境下,中國股市退出機制要有效地實施還存在著種種障礙。 PT制啟退出機制 在中國現行的法律中,上市公司退出機制,早就有明確的規定,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終止其上市地位:一、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在限期內未能消除的;二、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具備上市條件,在限期內未能消除的;三、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經查實後果嚴重的;四、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經查實後果嚴重的;五、公司決議解散的;六、公司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關閉的;七、公司被宣告破產的。有關專家據此認為,退市的法律制度是基本建立起來了,已經實施的PT制度可視為退出機制的開端,關鍵就是怎麼執行,要有具體的退市標准和退市程序。 二零零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對外發布《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就是針對連續虧損上市公司的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做出了具體規定。該辦法是迄今為止中國證券市場有關退市機制的首份具體操作性文件,今後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將依照此辦法有關規定被淘汰出局。此《辦法》一公布,掌聲四起,好評如潮。反映到股市上,盡管PT族(連續虧損二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在《辦法》發布的那一個星期均大跌不止,PT紅光一下就跌去了近三成,但在三月二日,有些PT族上市公司,不跌反升,甚至走出了漲停板之勢。這樣的情況,看上去實在讓人詫異,百思不得其解。但實際上,只要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特徵、性質及運作方式的特殊性有些了解,你就會豁然開朗了。也就是說,盡管中國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的退市辦法,但中國股市退出機制要真正的實施還存在著種種障礙。 猶抱琵琶半遮臉 首先,從中國股市的特徵來看,中國股市與歐美發達國家的股市不同,它完全是一個國有股市。這種國有股市有以下幾種特徵:一是基本不分紅,即投資者無法從上市公司的利潤中獲得其回報,投資者的收益只能來自對股票的炒作;二是國有上市公司資金的2/3是不流通的,只有1/3左右是流通的。這就使得市場上的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股票的真實價格相背離;三是股市上的股票價格變化的趨同性,即如果股價上漲,那麼九成以上的股票都是上漲的,而只有一成左右的股票是下降的;如果股價下跌,那麼九成以上的股票是下跌的,只有一成股票是上漲的。而在發達的股市中,股價的趨同性一般都很小;四是股市價格的回報率不能從上市公司本身的微觀績效來說明,而只是以股市的價格波動來表示。這樣,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根本無法反映本身的經營情況,上市公司也沒有動力改善自身的經營;五是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資產的價格變化並不反映資產重組之間的關系。 正是中國股市的國有性質,也就決定了它的運作機制。股市上市公司的進入或退出市場並非由市場來選擇,而是由政府行政來安排。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意願來決定上市公司的進出,公司上市具有壟斷性。在上市准入政府壟斷的前提下(現在的核准制與以往的審批制差別不大),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即使它的經營完全破產了,它的上市資格還是很值錢。大量的沒有上市的企業願意付出代價獲得這個上市資格,因為購買這個上市資格比自己申請上市更可行,成本更低。更何況只要擠入股票市場就有機會大量「圈錢」,因此,要讓一家企業上市後退出十分困難。其實,市場關於退出機制的討論已在幾年前農墾商社即將連續虧損三年的時候開始,但至今該問題仍然停留在討論與研究階段。按理說,《證券法》對上市公司退出機制有明確規定,但法律條文形同虛設,具體落實難上加難。 同時,股市由政府決定,而在中國科層制政府的體制下,中央政府有中央政府的利益及意圖,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利益,它們之間的利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異之處。由於各上市公司都隸屬於各級政府,對於隸屬於哪個政府的上市公司退出,不僅對為政者的業績形象會有所損害,而且會將很大的一塊利益損失掉。為了保證上市公司本身的「殼」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一個地方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出了問題,這個地方的政府就會充分利用其職權把轄下的社會資源不斷地注入該公司。在地方政府的授意下,進行資產重組也就成了近幾年上市公司扭虧的慣用模式,即將屬於地方的好的企業去置換已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這樣做既可以保住本地企業的上市資格,又可以讓自己政績保住好的形象。 還有,在地方政府看來,其管轄下的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繼續存在下來的理由,而中央證券管理部門是沒有力量與地方政府抗衡的。因為,論級別,證監會至多是與地方政府平級,中央證券部門沒有權力來管理地方政府的事情;還有,證監會沒有司法權利,從而也就限制了證監會對一些違規行為的調整與處理。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正因為地方政府對隸屬於自己的上市公司極力保護,退出機制的實施一定會遇到各種障礙。 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其次,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市場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你想獲得高收益,就應該具有承擔高風險的心理准備,這就是市場競爭的買者自負原則。在股票市場,如果法律監管體系嚴密,如果能夠保證中小投資者是在信息完整真實和沒有欺詐的市場下投資上市公司,那麼上市公司因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惡化退出市場而導致的投資者的損失,這當然應該由投資者自己來承擔。而且,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如果投資者由於非法行為而導致損失,受害者也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獲得補償,違法侵害者也會受法律嚴厲制裁。如果情況不是這樣,要中小投資者來承擔其損失既不可能,也不公平。 但是,在國有股市中,實際上,有些上市公司的失敗並不是市場失敗使然,而主要是存在企業經營者腐敗、大股東違規行為等原因造成。如果這類上市公司破產或退市,而把股市的風險完全轉嫁給無辜的中小股東的話,即讓中小投資者來承擔並非真正由市場帶來的風險。這樣情況一旦出現,中小股民豈有不積極抗爭之理﹖這也就是千呼萬喚的退出機制抱著琵琶遮著面、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之原因。為了社會的政治安定、減少社會的動盪不安,地方政府一定會千方百計地阻礙證券市場退出機制的實施。 還有,從上市公司來說,公司一旦上市,就形成了很多與上市公司有關的既得利益集團。如果上市公司要退出市場,必然關繫到這些人榮辱、經濟利益、日後安置等一系列敏感問題,因此,利用這種既得利益關系反對上市公司退出也就會十分頻繁,這自然會給退市機制的實施增加重重困難。
❹ 真正退市的概率有多大中國的股市退市概率如何
看在十分的份上我告訴你吧 我現在很缺分分額
是醬紫的 偶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公司連續虧損2年就給他個ST 再虧損2年再加個*就變*ST (最新的基礎是這么寫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披星戴月 也有直接被*ST的 還有樓上說會PT 真PT你就要流眼淚了 那基本就是板上釘釘要say goodbye了 不goodbye那股價也廢了
你問*ST生物會不會退市 這誰知道啊 咱們國家信息披露責任機制那是相當的不完善 上市公司和莊家聯合作假 人家報利空吃貨 利好出貨你根本不知道 但是呢有個辦法你可以察覺點蛛絲馬跡 那就是去買份中國證券報吧 或者上海證券報 他有專門的重大事項披露板 裡面會寫的比如這股票什麼時候開始停牌 因為什麼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先抽根煙醞釀下)
有多大呢 這個我個人認為有幾個竅門 你可以參考下 這是我總結的 首先你看看他的每股凈資產對比他的股價 比如他現在每股凈資產是4塊錢 現在價格是5塊 我認為這樣的公司有點讓人怕怕 屬於豪賭型的股票 等下我會舉例子 這樣股票要麼就要廢了 要麼就要飛了(不要以為我說了沒說你往下看你就能明白我意思)
再個你就看他有被人組 重組真是好東西 我舉例子了啊 我們的*ST昌河 咋一眼就是垃圾股 誒 他停牌了 要重組 我們超級無敵牛逼的王亞偉叔叔就豪賭他了(好像是他) 往死里買 就等他重組呢 一旦組成功了 他就發達了
最後一個就是看有沒有外資注資了 比如*ST雙馬 現在是ST好像 還是四川雙馬?我好久沒看他了 他被法國拉法基公司注資了 往死里給錢 不要都不行 誒這股票暫時活了
然後回到你*ST生物 你去看看咯 教你方法借鑒了 不過一般情況下 很少有股票退市的
第三個問題 有人說中國股市不考慮退市 有人還說中國股市裡的上市公司很多資產不優良(小知識:目前最優良的是鹽湖鉀肥 人家是整體上市的)要充分考慮退市問題 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手打的啊 給點辛苦分分吧 55555
❺ 造成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不景氣的原因
影響股市有內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國的次貸危機,這是影響最大的外因,導致國外經融市場的動盪和蕭條,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經濟狀況,中國的經濟也難免不受到其影響。其次是油價的依舊在100美元以上運行,現在石油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高,油價上漲導致很多行業運營成本增加,利潤下降,企業壓力巨大。第三,周邊地區的經濟環境和股市環境不好!從而影響到國內的股市。
內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國內通貨壓力巨大,由於人民幣升值因素,國外熱錢的瘋狂湧入,國家為了控制熱錢,一直從事貨幣從緊政策,這間接的凍結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動資金。而且中國的股市經過了前幾年的瘋長,泡沫嚴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場里資金卻明顯不足。再次國家宏觀經濟走勢預期不容樂觀,增速放緩。所以股票市場內外壓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難免。
但是中國經濟總體走勢是好的,最然最近兩年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不該其總體的發展上升走勢,所以股市現在也是最艱難的時刻,後市繼續看好,只要度過了這個難關,後面就是彩虹!
❻ 中國的股票是不是一般都很難退市的
上交所退市26家,深交所退市35家. 不算重組的。
❼ 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
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三大原因造成市場暴跌:
第一,中國專平安不給股票持有屬者回報,反而不知羞恥地要在資金緊缺的A股市場融資1600個億,遭到股票持有者的狂拋平安股票,對市場的人氣打擊是深遠的,這也使得機構和散戶在長期里看空A股市場;
第二、美國次級債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伴隨這股票市場的大跌不止,很多重量級的金融機構倒閉關門,世界個大銀行資金緊缺,導致各國的經濟走下坡路,
第三、人民幣的升值,美元的貶值,出口產品量劇減,企業的利潤預期難以達到,股票持有者的回報存在很大的問題,導致機構和散戶大量賣出股票。
當然還有自然災害的影響,投資者心理受到暴跌的打擊,投資的信心和熱情嚴重喪失等也是加劇A股大跌的原因。
有以上的提綱,你再到網上找些內容補充,這樣寫出來就是很好的演講文檔啦。
❽ 一個企業的股票退市的原因有幾種
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們考慮採用多標准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期貨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1)未通過年檢;
(2)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准;
(3)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4)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5)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6)有透支行為並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期貨機構應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戶保證金;
(2)設立非法網點;
(3)穿倉金額巨大;
(4)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5)期貨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6)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
❾ 中國股市2016年初急跌原因
這個問題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來回答。外因包括全球經濟不景氣,美國大專選臨近(可能會屬是敵視中國人當選),台灣國民黨敗選(兩岸關系令人擔憂),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等趁此機會做空人民幣與港幣(導致國家不能也不敢放鬆銀根,股市資金面堪憂)。內因方面,制度的制定者們還活在新聞聯播裡面,認為一切都在可控范圍之內,大躍進似的推行注冊制(如果不能控制退市與IPO的基本平衡,股市的供給幾乎是無限的)
一方面是供給的無限放大的預期,一方面是需求的不斷縮小(沒有賺錢效應,政府縮緊銀根),再加上做空勢力的惡意做空,你說能不跌嗎?至於為什麼跌的這么急這么凶,那是因為如果去年的股災1.0當時還可以看做是大幅調整的話,那麼股災2.0絕對可以確認為熊市的來臨,在熊市,所有的利空都會被無限放大,更何況是這么多的超級大利空呢?
以上內容都是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到你,全部手打,望採納。
❿ 中國股市為什麼沒有退市體制
中國股市有退市體制啊,新都退不馬上就要退市了嗎,主板連續三年虧損回,創業板連續兩年虧損都答會退市的,中國目前退市的極少 是因為上市難,很多企業排隊等著上市,排隊要排一兩年,所以就有企業走捷徑借殼上市,那些連續兩年虧損的創業板,連續三年虧損的主板 按本來的節奏是要退市的 ,現在由於上市的難度大,都被那些等著上市的企業收購了 ,然後借他們的殼 上市;所以目前中國股市退市就極少了,一旦要退市馬上就會有重組發生,只有極個別倒霉蛋會真正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