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的商業模式
BT模式
由南網能源出資進行節能改造,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總價分期支付。
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託管型節能效益分享型。
工程模式
由客戶自己出資,委託南網能源進行節能改造。
❷ 能源電力企業的財務分析!要完整,明了!急!高分
財務報表分析案例
華能國際(600011)與國電電力(600795)財務報表
分析比較報告
一、研究對象及選取理由
(一)研究對象
本報告選取了能源電力行業兩家上市公司——華能國際(600011)、國電電力(600795)作為
研究對象,對這兩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01年度—2003年度連續三年的財務報表進行了簡單分析
及對比,以期對兩個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狀況得出簡要結論。
(二)行業概況
能源電力行業近兩、三年來非常受人矚目,資產和利潤均持續較長時間大幅增長。2003年、
2004年市場表現均非常優秀,特別是2003年,大多數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了增長,同時經
營性現金流量大幅提高,說明整體上看,能源電力類上市公司的效益在2003年有較大程度的提
升。2003年能源電力類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37元,高出市場平均水平95%左右。2003年能
源電力行業無論在基本面還是市場表現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
且未來成長性預期非常良好。電力在我國屬於基礎能源,隨著新一輪經濟高成長階段的到來,
電力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盡管目前電力行業投資規模大幅增加,但是電力供給能力提升速度
仍然落後於需求增長速度,電力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缺電形勢將進
一步惡化。由於煤炭的價格大幅上漲,這對那些火力發電的公司來說,勢必影響其盈利能力,
但因此電價上漲也將成為一種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必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
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
因此,我們選取了這一重點行業為研究對象來分析。
(三)公司概況
1、華能國際
華能國際的母公司及控股股東華能國電是於1985年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它與電廠所在地的多
家政府投資公司於1994年6月共同發起在北京注冊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60億股,2001年
在國內發行3.5億股A股,其中流通股2.5億股,而後分別在香港、紐約上市。
在過去的幾年中,華能國際通過項目開發和資產收購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保持盈利穩步增長。
擁有的總發電裝機容量從2,900兆瓦增加到目前的15,936兆瓦。華能國際現全資擁有14座電廠,
控股5座電廠,參股3家電力公司,其發電廠設備先進,高效穩定,且廣泛地分布於經濟發達及
用電需求增長強勁的地區。目前,華能國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獨立發電公司之一。
華能國際公布的2004年第1季度財務報告,營業收入為64.61億人民幣,凈利潤為14.04億人民幣
,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4.97% 和24.58%。由此可看出,無論是發電量還是營業收入及利潤,華
能國際都實現了健康的同步快速增長。當然,這一切都與今年初中國出現大面積電荒不無關系
。
在發展戰略上,華能國際加緊了幷購擴張步伐。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造成了電力等能源的嚴重
短缺。隨著中國政府對此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以及華能國際逐漸走上快速發展和不斷擴張
的道路,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華能國際必將在中國電力能源行業中進一步脫穎而出。最後
順便提一句,華能國際的董事長李小鵬先生為中國前總理李鵬之子,這也許為投資者們提供了
更多的遐想空間。
2、國電電力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795)是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控股的全國性上市發電公
司,1997年3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現股本總額達14.02億股,流通股3.52億股。
國電電力擁有全資及控股發電企業10家,參股發電企業1家,資產結構優良合理。幾年來,公司
堅持"並購與基建並舉"的發展戰略,實現了公司兩大跨越。目前公司投資裝機容量1410萬千瓦
。同時,公司控股和參股了包括通信、網路、電子商務等高科技公司12家,持有專利24項,專
有技術68項,被列入國家及部委重點攻關科技項目有三項,有多項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2001年公司股票進入了"道瓊斯中國指數"行列,2001年度列國內A股上市公司綜合績效第四位,
2002年7月入選上證180指數,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上市公司50強,保持著國內A股證券市場綜合
指標名列前茅的績優藍籌股地位。
2003年營業收入18億,凈利潤6. 7億比上年度增加24.79%。
正因為以上這兩家企業規模較大,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管理正規,財務制度比較完善,華能是
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國電電力有相似之處,而兩者相比在規模等方面又有著較大不同,具備比
較分析的條件,所以特選取這兩家企業作為分析對象。
以下將分別對兩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
二、華能國際財務報表分析
(一)華能國際 2001——2003年年報簡表
表一◇2001——2003資產負債簡表◇ 單位:萬元
—————————————————————————————————————————
—
項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
1.應收帳款余額 235683 188908 125494
2.存貨余額 80816 94072 73946
3.流動資產合計 830287 770282 1078438
4.固定資產合計 3840088 4021516 3342351
5.資產總計 5327696 4809875 4722970
6.應付帳款 65310 47160 36504
7.流動負債合計 824657 875944 1004212
8.長期負債合計 915360 918480 957576
9.負債總計 1740017 1811074 1961788
10.股 本 602767 600027 600000
11.未分配利潤 1398153 948870 816085
12.股東權益總計 3478710 2916947 2712556
————————————————————————————————————————
表二◇2001——2003利潤分配簡表◇ 單位:萬元
————————————————————————————————————————
項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1.主營業務收入 2347964 1872534 1581665
2.主營業務成本 1569019 1252862 1033392
3.主營業務利潤 774411 615860 545743
4.其他業務利潤 3057 1682 -52
5.管理費用 44154 32718 17583
6.財務費用 55963 56271 84277
7.營業利潤 677350 528551 443828
8.利潤總額 677408 521207 442251
9.凈 利 潤 545714 408235 363606
10.未分配利潤 1398153 948870 816085
—————————————————————————————————————————
——
表三◇2001——2003現金流量簡表◇ 單位:萬元
—————————————————————————————————————————
—
項目\年度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
——
1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2727752 285 1874132
2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1712054 1384899 1162717
3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1015697 780486 711414
4投資活動現金流入 149463 572870 313316
5投資活動現金流出 670038 462981 808990
6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520574 109888 -495673
7籌資活動現金流入 221286 17337 551415
8籌資活動現金流出 603866 824765 748680
9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382579 -807427 -197264
10現金及等價物增加額 112604 82746 18476
—————————————————————————————————————————
————,
(二)財務報表各項目分析
以時間距離最近的2003年度的報表數據為分析基礎。
1、資產分析
(1)首先公司資產總額達到530多億,規模很大,比2002年增加了約11%,2002年比2001年約增
加2%,這與華能2003年的一系列收購活動有關從中也可以看出企業加快了擴張的步伐。
其中絕大部分的資產為固定資產,這與該行業的特徵有關:從會計報表附註可以看出固定資產
當中發電設施的比重相當高,約占固定資產92.67%。
(2)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卻沒有提取壞賬准備,不符合謹慎性原則。
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公司對其他應收款的壞帳准備的記提採用按照其他應收款余額的3%記提,
帳齡分析表明占其他應收款42%的部分是屬於兩年以上沒有收回的帳款,根據我國的稅法規定
,外商投資企業兩年以上未收回的應收款項可以作為壞帳損失處理,這部分應收款的可回收性
值得懷疑,應此仍然按照3%的比例記提壞帳不太符合公司的資產現狀,2年以上的其他應收款
共計87893852元,壞帳准備記提過低。
(3)無形資產為負,報表附註中顯示主要是因為負商譽的緣故,華能國際從其母公司華能集團
手中大規模的進行收購電廠的活動,將大量的優質資產納入囊中,華能國際在這些收購活動中
收獲頗豐。華能國際1994年10月在紐約上市時止只擁有大連電廠、上安電廠、南通電廠、福州
電廠和汕頭燃機電廠這五座電廠,經過9年的發展,華能國際已經通過收購華能集團的電廠,擴
大了自己的規模。但由於收購當中的關聯交易的影響,使得華能國際可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
收購華能集團的資產,因此而產生了負商譽,這是由於關聯方交易所產生的,因此進行財務報
表分析時應該剔除這一因素的影響。
(4)長期投資。我們注意到公司2003年長期股權投資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2003
年4月華能收購深能25%的股權以及深圳能源集團和日照發電廠投資收益的增加。
2、 負債與權益分析
華能國際在流動負債方面比2002年底有顯著下降,主要是由於償還了部分到期借款。
華能國際的長期借款主要到期日集中在2004年和2011年以後,在這兩年左右公司的還款壓力較
大,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需要保持較高的流動性,以應付到期債務,這就要求公司對於資金
的籌措做好及時的安排。其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有2799487209元,公司現有貨幣資金
1957970492元,因此存在一定的還款壓力。
華能國際為在三地上市的公司,在國內發行A股3.5億股,其中向大股東定向配售1億股法人股,
這部分股票是以市價向華能國電配售的,雖然《意向書》有這樣一句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
公司已書面承諾按照本次公開發行確定的價格全額認購,該部分股份在國家出台關於國有股和法
人股流通的新規定以前,暫不上市流通。」但是考慮到該部分股票的特殊性質,流通的可能性仍
然很大。華能國際的這種籌資模式,在1998年3月增發外資股的時候也曾經使用過,在這種模式
下,一方面,華能國際向大股東買發電廠,而另一方面,大股東又從華能國際買股票,實際上
雙方都沒有付出太大的成本,僅通過這個手法,華能國際就完成了資產重組的任務,同時還能
保證大股東的控制地位沒有動搖。
3、 收入與費用分析
(1)華能國際的主要收入來自於通過各個地方或省電力公司為最終用戶生產和輸送電力而收取
的扣除增值稅後的電費收入。根據每月月底按照實際上網電量或售電量的記錄在向各電力公司
控制與擁有的電網輸電之時發出帳單並確認收入。應此,電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華能國際的收
入情況。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全面鋪開,電價由原來的計劃價格逐步向「廠網分開,競價
上網」過渡,電力行業的壟斷地位也將被打破,因此再想獲得壟斷利潤就很難了。國內電力行
業目前形成了電監會、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的新格局,五大發電集團將原來的國家電力公
司的發電資產劃分成了五份,在各個地區平均持有,現在在全國每個地區五大集團所佔有的市場
份額均大約在20%左右。華能國際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能國際的旗艦,通過不斷的收購母
公司所屬電廠,增大發電量搶占市場份額,從而形成規模優勢。
(2)由於華能國際屬於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的優惠稅收政策,因此而帶來的稅收收益約為
4億元。
(3)2003比2002年收入和成本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上述收購幾家電廠納入了華能
國際的合並范圍所引起的。但是從縱向分析來看,雖然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6%,但主營業務成
本增加了25%,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增加了27.34%,管理費用增加了35%,均高於收入的增長
率,說明華能國際的成本仍然存在下降空間。
(三)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表
指標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流動性比率
流動比率 1.01 0.88 1.07
速動比率 0.91 0.77 1
長期償債能力
資產負債率 0.33 0.38 0.42
債務對權益比率 0.26 0.31 0.35
利息保障倍數 12.5 9.09 5.26
運營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 9.96 9.91 12.6
存貨周轉率 19.41 13.32 13.97
總資產周轉率 0.46 0.39 0.34
獲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 12.71 8.56 9.35
權益回報率(%) 15.87 10.11 12.31
銷售毛利率 28.85 27.83 27.96
銷售凈利率 23.24 21.8 22.99
凈資產收益率 18.56 14 15.71
1.流動性比率 .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公司2001¬—2003流動比率先降後升,但與絕對標准2:1有很大差距與行業平均水平約1.35左右
也有差距,值得警惕,特別是2004年是華能還款的一個小高峰,到期的借款比較多,必須要預
先做好准備。公司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發展趨勢相似。並且2003年數值0.91接近於1,與行業標
准也差不多,表明存貨較少,這與電力行業特徵也有關系。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2)A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B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收帳期)=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3)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總資產
公司資產管理比率數值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2003年度最高,其中,存貨周轉率2003年度
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說明管理存貨能力增強,物料流轉加快,庫存不多。應收帳款周轉率遠高
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資金回收速度快,銷售運行流暢。公司2003年資產總計增長較快,銷售
收入凈額增長也很快,所以資產周轉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在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說明公司的
資產使用效率 很高,規模的擴張帶來了更高的規模收益,呈現良性發展。
3.負債比率.
(1)資產負債比率(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
(2)已獲利息倍數=利稅前利潤/利息=(凈利潤+利息+所鍀稅)/利息
(3)長期債務對權益比率=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
公司負債比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為公司成立初期舉借大量貸款和外債進行電廠建設, 隨著電廠
相繼投產獲利,逐漸還本付息使公司負債比率降低,也與企業不斷的增資擴股有關系。並且已
獲利息倍數指標發展趨勢較好公司有充分能力償還利息及本金。 長期償債能力在行業中處於領
先優勢,
4 .獲利能力比率.
(1)銷售凈利潤率=凈利/銷售收入凈額
(2)銷售毛利率=毛利潤/銷售收入凈額
(3)資產回報率=利稅前利潤/平均總資產
(4)每股收益=權益回報率=(凈利潤—優先股股息)/平均普通股股權
(5)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優先股股息)/平均資產
公司獲利能力指標數值基本上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並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資產收益率有相
當大的領先優勢。各項指標顯示在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這可能與煤炭等資源的大幅度漲
價有關。而2003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說明公司2003年的並購等一系列舉措獲得了良好效果
和收益。
從原來國家電力公司所屬各上市電廠的橫向比較上來看華能國際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僅次於桂冠
電力,而且就行業的平均水平而言,桂冠電力的59.12%的主營業務利潤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
平,這樣的經營業績令人懷疑。但是從華能國際的短期償債能力的橫向比較來看,短期償債能
力偏弱,企業沒有辦法保證在短期內能夠償還借款。此外,華能國際的存貨周轉速度也比同行
業的其他幾家企業的偏低,這說明華能國際在存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下面附有2003年6月30日的原國家電力公司所屬上市發電公司財務比例比較表,可以作為參考進
行比較
股票名稱 漳澤電力 長源電力 華能國際 桂冠電力 九龍電力 龍電股份 華銀電力 國電電力
日期 2003-6-30 2003-6-30 2003-6-30 2003-6-30 2003-6-30 2003-6-30 2003-6-30 2003-6-
30
盈利能力 銷售
毛利率 30.58 15.5 32.15 59.12 31.7 26.3 3.98 30.71
主營業務利潤率 29.5 14.23 31.9 57.67 30.68 26.3 2.73 29.39
總資產
收益率 3.12 1.26 5.23 2.74 2.95 2.69 -0.49 1.82
每股收益 0.26 0.08 0.39 0.19 0.24 0.1 -0.04 0.26
每股
凈資產 3.02 2.27 5.26 4.06 4.95 2.79 4 3.64
每股現金凈流量 -0.03 0.01 -0.33 -0.02 -1.17 0.73 -0.14 0.27
成長能力 主營業務收入
增長率 36.77 26.24 33.3 -4.22 4.76 1.18 10.25 40.54
凈資產增長率 8.77 2.71 9.46 3.83 -0.05 3.58 -3.36 11.14
營業利潤增長率 182.23 73.85 29.2 -10.98 -8.47 28.38 -176.31 17.42
稅後利潤增長率 170.08 97.01 29.37 -9.99 -8.89 -21.04 -163 17.5
利潤總額增長率 178.08 84.03 32.82 -9.75 -5.95 -15.6 -145.54 31.88
利息保障倍數 4.62 2.48 11.18 40.97 -515.18 8.14 0.02 4.04
固定資產比率 75.88 64.72 83.78 82.97 58.3 45.53 55.36 79.66
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1.67 1.02 0.86 1.06 1.19 4.56 1.7 0.37
速動比率 1.5 1.01 0.71 1.06 1.13 4.51 1.39 0.33
管理效率 存貨
周轉率 9.62 44.32 8.3 43.07 6.28 16.35 1.24 7.95
應收賬款周轉率 5.4 3.61 5.76 1.33 3.31 -- 1.91 3.06
固定資產周轉率 0.28 0.33 0.26 0.09 -- -- 0.16 0.15
股東權益周轉率 0.62 0.62 0.35 0.11 0.24 0.19 0.17 0.46
總資產
周轉率 0.22 0.23 0.24 0.07 0.15 0.14 0.09 0.12
資本結構 股東權益比率 36.83 34.89 67.37 59.05 51.29 71.13 50.18 25.58
資產負債比率 63.17 55.95 30.98 30.69 44.69 28.86 48.78 65.1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資產負債(合並) 單位:萬元
數據項名稱\截止時間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貨幣資金 443360.4438 415736.2535 217313.6245
短期投資 1.32 0 622517.1786
應收票據 44720 47275 15223
應收股利 0 0 0
應收利息 329.1154 379.2434 0
應收帳款 235682.5998 188908.2774 125494.1073
壞帳准備 0 0 0
應收帳款凈額 251754.6884 188908.2774 125494.1073
預付貨款 8819.4813 5404.0826 9495.3798
其他應收款 16072.0886 10259.5147 13189.2413
待攤費用 477.934 1245.1202 1259.6842
存貨 80815.9276 94072.3848 73945.8212
存貨變動准備 0 0 0
存貨凈額 80815.9276 94072.3848 73945.8212
待轉其他業務支出 0 0 0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0 0 0
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 8.306 2.516 0
其他流動資產 0 7000 0
流動資產合計 830287.2165 770282.3926 1078438.0369
長期股權投資 340703.4531 77615.1596 0
長期債權投資 1.25 1013.777 0
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0 0 0
長期投資 340704.7031 78628.9366 24782.8254
合並價差 113326.2633 31386.2886 0
固定資產原價 6073181.0047 5894023.9645 4779616.0041
累計折舊 2233092.2497 1872507.8726 1437264.5114
固定資產凈值 3840088.755 4021516.0919 3342351.4927
工程物資 111165.4804 0 0
在建工程 309096.0181 68576.1557 424868.0894
固定資產清理 0 0 0
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 0 0 0
其他 0 0 0
固定資產合計 4260350.2535 4090092.2476 3767219.5821
無形資產 -105740.6729 -130616.7496 -155345.6114
遞延資產 0 0
長期待攤費用 2095.0014 1488.688 876.0388
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合計 -103645.6715 -129128.0616 -147469.5726
其他長期投資 0 0 7000
遞延稅款借項 0 0 0
資產總計 5327696.5016 4809875.5152 4722970.8718
短期借款 160000 55000 4000
應付帳款 65310.0248 47160.8936 36504.3809
應付票據 0 0 2277.0473
應付工資 1015.7597 927.629 0
應付福利費 21400.6684 22428.9622 37619.2419
預收帳款 0 0 0
其他應付款 0 0 136812.147
內部應付款 0 0 0
未交稅款 91736.2692 62018.89 52119.2667
未付股利 1478.0096 204009.3146 180000
其他未交款 295.5512 780.5368 0
預提費用 2673.3205 2627.3238 21428.7357
待扣稅金 0 0 0
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 304150.1169 241363.6557 292884.644
其他流動負債 9503.4943 11586.0824 240566.7641
流動負債合計 824657.3763 875944.7066 1004212.2276
長期負債 915360.4209 918480.0869 957576.1625
應付債券 0 0 0
長期應付款 0 0 0
其他長期負債 0 16649.789 0
待轉銷匯稅收益 0 0 0
長期負債合計 915360.4209 935129.8759 957576.1625
遞延稅款貸項 0 0 0
負債合計 1740017.7972 1811074.5825 1961788.3901
少數股東權益 108968.6841 81853.2459 48626.0812
股本 602767.12 600027.396 600000
資本公積 1040322.9361 1026083.0755 1025944.9295
盈餘公積 437466.8188 341966.8242 270525.6889
其中:公益金 146070.0799 105351.9606 76274.1506
為分配利潤 1398153.1454 948870.3911 816085.7821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0 0 0
股東權益合計 3478710.0203 2916947.6868 2712556.4005
負債與股東權益合計 5327696.5016 4809875.5152 4722970.8718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利潤分配表(合並)
數據項名稱\截止時間 2003-12-31 2002-12-31 2003-12-31
主營業務收入 2347964.6958 1872534.0857 1581665.6338
銷售退回、折扣、轉讓 0 0 0
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347964.6958 1872534.0857 1581665.6338
減:營業成本 1569019.9491 1252862.2594 1033392.9258
銷售費用 0 0 0
管理費用 44154.8979 32718.8932 17583.6006
財務費用 55963.6467 56271.9815 84277.7611
進貨費用 0 0 0
營業稅金及附加 4533.4549 3811.6331 2529.4665
主營業務利潤 774411.2918 615860.1932 545743.2415
加:其他業務利潤 3057.4635 1682.1913 -52.902
營業利潤 677350.2107 528551.5098 443828.9778
加:投資收益 13388.5686 -4613.8983 1929.0314
補貼收入 0 0 0
營業外收入 2048.5605 5071.7819 3079.9078
減:營業外支出 15379.2811 7801.4523 6586.3415
加: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0 0 0
利潤總額 677408.0587 521207.9411 442251.5755
減:所得稅 111610.0498 96351.0283 71522.0304
少數股東權益 20083.7538 16621.8539 7123.1207
凈利潤 545714.2551 408235.0589 363606.4244
加:年初未分配利潤 1152879.7057 816085.7821 696110.4819
盈餘公積轉入數 0 0 0
其他 0 0 0
可供分配的利潤 1698593.9608 1224320.841 1059716.9063
減:提取法定公積金 54571.4255 40823.5059 36360.6424
提取法定公益金 40928.5691 30617.6294 27270.4818
職工獎福基金 0 0 0
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 1603093.9662 1152879.7057 996085.7821
已分配優先股股利 0 0 0
提取任意公積金 0 0 0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0 0 0
應付普通股股利 204940.8208 204009.3146 180000
轉作股份的普通股股利 0 0 0
未分配利潤 1398153.1454 948870.3911 816085.7821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現金流量表
數據項名稱\截止時間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數據來源 年報 年報 年報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2712938.388 2140095.647 1846852.7029
收到的租金 0 0 0
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退回的增值稅款 0 0 0
收到的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返還 0 0 0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14813.8072 25289.8651 27279.4167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2727752.1952 285.5121 1874132.1196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994183.0698 789263.4937 600303.3383
經營租賃所支付的現金 0 0 0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107919.2007 93101.2762 99686.3875
支付的增值稅款 0 0 0
支付的所得稅款 0 0 0
支付的除增值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費 385598.6487 332697.7909 296966.9918
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224353.8053 169836.8871 165760.4827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1712054.7245 1384899.4479 1162717.
華能電力的http://hi..com/hihsw/blog/item/ecfb4b09c71a8bcc3bc76394.html
❸ 如何提高電力企業競爭力
隨著中國電力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制度的實施,發電企業將由原來計劃驅動的生產、運營模式向市場驅動的經濟平衡運營模式轉變。發電企業必須改變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利用經濟手段管理電廠,依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價值法則,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 1.加強成本管理 1)加強對成本的控制 發電企業可以採取加強成本管理的方法來降低企業成本費用。目前電力市場成本競爭主要是以燃料成本為主的競爭。管理水平高,燃料成本低的電廠競爭能力強,能獲得更多的整體利益。除燃料成本外,運行成本、修理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倉儲成本等其他成本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發電企業競爭力。只要比競爭對手成本高就將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危及企業生存。 從發電企業燃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來看,燃料成本占發電企業總成本的比例最高,發電企業加強成本管理首先要加強對燃料成本的控制。 對燃料成本的控制應該先從燃料采購的機制入手。燃料采購應實行采購、價格控制、質量驗收分離制度。其次還應抓好燃料質量管理以及庫存管理。保持一定的燃料庫存量是發電企業機組正常運行的有力保證,但從資金角度考慮,燃料庫存是越少越好,最好實現零庫存。燃料庫存的減少,所佔用的流動資金就減少,從而單位發電成本減少。另外,燃料在各環節的損耗對燃料成本的降低也起到不小的作用。 其次,對發電企業采購和倉儲成本的控制也很有必要。 發電企業設備、材料采購因物資品種繁雜、市場價格差異大、采購方式多、市場變化快、使用情況復雜等原因,使得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對所有外購設備、材料統一采購、驗收,統一審核結算,統一轉賬付款,費用分開控制。在內部管理中加強采購計劃的管理。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可採取招標方式,堅持比質比價、貨比三家,增加采購各環節的透明度,避免了采購過程中的各種不良行為。 另外,在同區域、同類型的發電企業間可以實施區域物資配送策略,來降低發電企業物資庫存費用。各個發電企業保證本企業生產和設備的可靠性而必須儲備足夠數量的大型設備以及各種備品備件,這些設備和備品備件可能長時期處於待用狀態,這使得企業資金閑置,增大了庫存成本。為了減少這種損失,處於同區域內的同類型機組的發電企業或製造廠商,可以考慮組織「備品備件配送中心」,利用各發電企業現有倉庫,分別儲備不同的備品配件,配送中心和各發電企業以及製造廠商可以實現儲備、信息共享。區域內那個發電企業發生事故,可立即查尋到該廠所需的備品配件清冊,並及時申請配送到該發電企業,配送中心事後再與事故企業進行結算。這種形式無疑可以使發電企業的倉儲費用降到最低限度。 2)加強實時成本分析 分析發電企業的成本可以發現運行和維修費用在整個發電成本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因此,從發電廠成本控制角度來看,降低運行與維修費用意味著降低發電成本,在同等競價條件下低發電成本可以保證發電廠以較低的價格在競價上網中保持競爭優勢。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就必須不斷減少運行中的可控損失,提高機組的經濟性能。實現機組性能的在線監督,對降低機組的運行費用與維修費用均具有明顯效果。從競價上網的角度來看,實時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合理的競價、及時准確地提供數據,離不開對機組性能的在線監控和分析。 目前,無論是發電企業在建設時設計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還是後來改造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用於控制的功能和用於監測的功能,都採集了大量的數據。而且隨著我國發電企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基本上所有的機組都採用了DCS分散控制系統,為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創造了條件。但是目前發電廠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往往只停留在常規的監測、控制、辦公信息自動化上,還有大量功能沒有充分利用,造成了硬體資源的浪費。如果能進一步對各種參數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從而完成二次參數的計算、運行可控損失的分析以及設備健康狀態的診斷等功能,那麼將發揮出現有硬體資源的優勢。這些功能的實現都是建立在現有硬體系統的基礎上,基本上不需要增加新的硬體設備,因而投資小、效果顯著,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尤其對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實行後,發電企業及時准確地計算發電成本更為重要。 實行實時成本分析可以指導發電企業運行人員控制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發電企業「競價上網」提供基礎數據。無論是機組可控成本分析、設備健康狀況分析,還是機組性能指標變化趨勢的分析,都是緊緊圍繞著降低機組運行成本和提高機組經濟效益為宗旨。成本是電價的主要組成部分,降低了機組的運行成本就意味著降低了電價。在同等競爭條件下,能夠保證發電企業在競價上網中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因此,實時成本分析在競價上網中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實時成本控制也為競價上網提供了基礎數據。實時成本分析具備在周期的機組耗量特性曲線,對於「競價上網」中的日前報價來說,發電企業必須根據當天和歷史的機組耗量特性曲線來確定第二天的機組耗量特性曲線,也可以說是一個關於成本預測的問題。這樣,當前在線分析得到的機組耗量特性曲線可以和前一天的預測曲線做一個比較。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分析可以提高機組耗量特性曲線的預測精度,以保證為「競價上網」提供准確的成本分析數據。 2.加強財務管理 過去發電企業一直處於壟斷地位,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好,資金充足,導致發電企業對財務管理工作不太重視。一些發電企業所謂財務管理目標僅限於將上級公司下達的預算指標層層分解,控制指標的完成情況,而且常有預算不準確,調整幅度較大的情況出現,預算的剛性不強。實行競價上網之後,發電企業為提高競爭力,必須完善經營管理,執行科學准確的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及時進行預算執行情況反饋分析,大力降低成本費用,以較低的資金成本籌資,擴大生產能力,合理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競價上網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對發電企業而言,以前發電企業多是「車間式」的企業,只要保證安全,按要求生產就行了,即使是獨立發電企業也只需要按國家批準的電價和批準的發電計劃組織生產就可以了。競價上網後,發電企業面臨變化莫測的市場,能否發電、發多少電、能否盈利,都要依靠對市場的把握程度和自身的競爭能力,自然財務風險增大許多。而且發電企業的再投資也不再是以政府的審批行事,而是依據對市場的判斷獨立完成,能否還貸、能否及時還貸也要靠對政府的把握程度和自身的競爭能力,再投資的財務風險也增大了。因此,發電企業必須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由於競價上網必然帶來電價的最終降低,將帶來售電量的增長。那些具有競爭能力的發電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是發電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新的利潤增長的關鍵。擴大生產能力,進行再建設,原來的那種簡單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經很難適用,必須使用現代財務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在投資前對項目資金的投入、產出進行分析,真正將財務管理的關口提前,做好測算工作,使投資具有經濟可行性。在投資過程中,還應運用現代的預算管理手段,運用多種資金組合,以最低的資金成本籌集資金,科學合理使用資金,實現有限資金的最大使用價值,降低投資,提高投資效益。投資後還要進行系統分析,測算差異,分析差異原因,為今後的投資提供相關經驗。 3.加強市場分析 1)加強對用戶承受能力的分析 用戶承受能力的分析實質是發電企業市場分析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需求分析,電力生產最終都要通過市場需求來實現和滿足。在能源短缺時期,需求對供應影響還表現得不十分明顯,或者供需之間的矛盾暫時被掩蓋;而一旦市場進入平衡期甚至進入買方市場的情況下,這種矛盾就會表現得十分突出。一些行業,特別是一些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原材料行業,其生產對電價比較敏感,若電價超出其承受能力就可能因無利停產。同時若電價過高,將導致一些用戶轉而採用其他能源來替代電力,如建設自備電廠。因而,發電企業要佔領市場就必須深入分析、預測和研究市場需求,特別是用戶的承受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可在用戶范圍內選擇幾種行業類型的典型用戶進行分析,著重分析這些企業的成本利潤水平以及電力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關能源價格及替代的可能、企業對未來電價的預期等因素。 2)加強市場開拓和市場分類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電企業是不用考慮市場狀況的。在電力市場條件下,發電企業要認真考慮與用戶的利益關系,提高電力質量和服務水平,刺激有效電力需求,增供擴銷,以服務求發展,以市場求發展,以效益求發展。在工業用電低速增長的情況下,大力開拓居民生活用電,第三產業用電以及商業、農業用電市場,進一步提高總體電力消費水平。 發電企業針對於不同類型的用戶應制定不同的電價。發電企業可以按用戶用電不同的負荷特徵、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時間等因素,以及對發電企業生產成本造成的不同影響,將電價分為分類電價、分電壓等級電價、分時電價、兩部制電價、一部制電價等。發電企業所提供的電價種類越多,用戶選擇的餘地就越大。 3)提高服務質量 目前,電力市場的需求已經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發電企業應積極提倡優質服務。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力市場的開拓,影響到電力行業的社會形象。 4.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發電企業從生產型轉向生產經營型企業,迫切需要熟悉電力市場運作,善於經營管理及資本運作的人才。在人才開發和利用上,要有合理的人才機構和梯隊,制定公平的用人環境,使優秀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發電企業還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考核,真正做到會用人、用好人。 5.加強信息收集工作 對發電企業來說,應盡可能收集相關信息,盡可能多地掌握同類機組及當前市場最新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成竹在胸;其次,發電企業還應掌握必備的競價策略。什麼時候採取降價策略,什麼時候採取提價策略,什麼時候單獨報價,什麼時候聯合報價等等,都必須針對不同市場模式、不同市場階段,通過量化分析,將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最終建立高水平的電力報價分析系統,提高報價決策水平。通過競價,取得差額收入,增加利潤總額。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掌握程度,以企業自身的成本優勢,用最佳、最經濟的價格與同行競爭,從而實現增加上網電量,取得被償變動成本後的差額收入,增加利潤。
❹ 煤炭行業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上半年,煤炭和鋼鐵取得了亮眼的成績。1-6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7倍,包括煤炭開採在內的采礦業1-6月實現利潤總額2435.9億元,同比增長13.4倍。
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煤炭行業去產能等政策影響,商品煤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據《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6月,全國煤炭共退出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
煤炭行業發展勢頭向好,煤炭消費轉為正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去產能到目前為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行業仍然面臨負債盈利能力弱、環境問題嚴重、能源轉型壓力大等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❺ 關於安微物業小區充電樁充電運營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充電運營的基本盈利模式有:服務費、電力差價、增值服務,還有即將出台的國家補貼。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又是涉足國家
管控的電力行業,服務費和電價都受到國家指導,無法自由定價,補貼幾何也未見具體數目,增值服務的空間和各種商業拓展依然
在摸索中,所以雖然大量的充電樁正在快速建設中,但這個充電運營這個行業本身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❻ 朋友都說售電公司,那種公司到底怎麼運營的,跟誰合作
一、售電業務的價值
市場主體角度
按照新電改的框架,售電公司將成為電力消費側的市場主體,是電力市場的最重要的參與者,電網(包括配電業務)將退居通道商的位置。售電公司作為市場主體具有自主定價權,而輸配電業務將作為公共事業被核定成本,實現透明化經營。2產業鏈位置
售電是電力消費的核心環節,既是電力生產的出口,又是用戶服務的入口。隨著技術和體制的雙重革新,在未來的電力行業產業鏈中,必定是消費決定生產,消費將處於產業鏈的優勢地位,售電則是電力消費的核心環節。此外,用互聯網思維來看,售電是電力生產的出口,又是用戶服務的入口。售電是一個全民性的互聯網入口,任何人都離不開電力,具有天然的用戶粘性,可以衍生和嫁接眾多用戶增值服務。電力具有公共事業的屬性,從發展趨勢看,電力本身的價值空間將逐步固化,而用戶(包括工業、商業、民用)增值服務的價值空間是巨大的,並將被不斷發掘與創新。在此引申一下,未來電力行業,很可能是主業變輔業,輔業變主業。
二、售電公司的盈利途徑
電力銷售和需求側響應
電力銷售包括電力躉售和自建電源銷售。售電公司可以從外部購電,賺取差價,也可自建電源,賺取增值。在售電公司發展之初,電力躉售是主要業務模式,降低外購電成本是售電公司的核心任務。在電價放開之後,如何購得低成本電量,如何利用電價波動降低購電成本將成為售電公司最重要的課題。需求側響應也是售電公司的盈利來源。結合大數據分析和用戶負荷預測技術,積極進行用戶負荷管理,自建需求側響應設備,參與電網系統的調峰和調頻,賺取官方補貼或市場化收入。2用戶增值服務
前文講到,以電力消費為入口的增值服務具有廣闊的空間。用戶服務的形式是多樣的,有些是為了增加用戶粘性,有些是直接賺取了收入。例如: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套餐,幫助用戶節約用電成本。比如單身貴族套餐、三口之家套餐、商業綜合體用戶套餐等等,滿足各種定製化服務。②開發用電管理系統和移動應用,包括個人電費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和電動車充電等各種應用,除了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電費賬單、查閱用電數據和各種價目,同時還可搜尋附近的充電樁,控制家裡可遠程調控的電器設備,了解最新的電價和能源信息。③幫助用戶進行能源管理並獲取節能收入。通過智能用電終端和節能管理軟體對用戶的用電行為進行分析診斷,為用戶提供節電設備,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改善用戶用能**慣等等。④以用電查詢管理系統(包括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為入口拓展其他業務。如,在線購物,衣食住行導購與其他服務商的嵌入、定製化信息服務、家庭分布式電源安裝、廣告展示與**等等。
三、成立售電公司的總體思路與操作策略
總體思路
①注冊公司:注冊成立售電公司,經營范圍包含電力銷售。當前已有多個省份成立了售電公司,並完成了工商注冊。
②獲得售電牌照:根據現行的《電力法》,從事供電業務要取得電力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供電營業許可證》。當前售電牌照還並未正式下發,但據稱,國有發電集團將優先獲得售電牌照。
③劃定售電區域落實用戶:獲得售電牌照意味著具備了售電資質,還需要與政府、電網協調,劃定售電區域,落實電力用戶。
④存量部分租用配網,增量部分建設配網:新電改並未提出配售分開,所以配網還要納入售電公司考慮范疇。配網原則上可建設、可收購、可租用,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佳方式。
⑤建設分布式電源:根據售電區域實際情況建設分布式電源,結合冷熱電多能源聯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結合能效電廠理論提高需求側響應水平。分布式電源是行業發展趨勢,是推動能源革命重要力量,國家對於分布式發電的政策和補貼支持將越來越完善,為分布式發電創造經濟性。
⑥推動直購電交易,降低總體購電成本:推動政策支持售電公司進行統調計劃外的直購電交易,利用發電側的市場競爭降低總體購電成本。當前廣東電力行業已經從統調計劃內拿出小部分電量作為市場電,在當前電力裝機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市場電價格有所降低,節約用戶的購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