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自貿區制度

上海自貿區制度

發布時間:2021-04-28 02:55:35

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一項制度創新。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從國內外發展大勢出發,統籌


(1)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動力。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4分)②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准。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進行力口快政府職能轉變、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方面試驗。(4分)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新途徑、新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分)
(2)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並不是—帆風順的,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一項制度創新,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5分)②認識具有無限性和上升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推動人們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方面的認識,從而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5分)

❷ 上海自貿區成立後,保稅區的制度還實行嗎

當然還實行,這是不一樣的。自貿區的開放程度高於保稅區。

❸ 上海自貿區有什麼優惠政策

1、放開了服務業領域對於外商投資服務行業實行了負面清單管理,只要是法律法規沒有明文限制禁止的行業各類投資主體都可以進入上海自貿區,同時也取消了對於投資人的資格,屬性和股份的比例,尤其是對於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准入前國民待遇,在對外資各行業的行業方面實行了負面清單管理,沒有列入負面清單的所有行業以及領域全面向外資開放。

2、對於外貿行業上海自貿區也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跨國公司在自貿區建立區域總部,發展和總部經濟有關聯的各種配套服務行業企業,上海自貿區建立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中心試點,能夠更好的方便貿易企業利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而且也允許和支持各類具備開展對外業務需求的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專門面向於境外業務客戶特殊目的的子公司。

3、除此之外上海自貿區還鼓勵大宗商品交易倉儲物流以及服務外包產業和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在自貿區外貿監管方面實行了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基本監管原則。

拓展資料: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年投資企業累計2.2萬多家、新設企業近1.4萬家、境外投資辦結160個項目、中方對外投資額38億美元、進口通關速度快41.3%、企業盈利水平增20%、設自由貿易賬戶6925個、存款余額48.9億元人民幣。

2015年,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已成為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榮譽會員。

「2016年世界自由貿易大會」於2016年11月8-10日在澳門隆重舉行,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下的「一帶一路」合作機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網路

❹ 上海自貿區的性質和意義是什麼

上海自貿區是繼城鎮化之後的,一個新的炒作熱點。不過我覺得市場的期望過高了。現在,上海自貿區的相關法律政策逐漸出台,情況逐漸明朗,市場對自貿區的預期很可能會降溫。

要政策還是要改革,上海選擇改革。政策是各種好處,改革是硬骨頭。改革成功了,硬骨頭啃下來,會有新的紅利。到時,上海將向自貿區靠攏,全國都將向自貿區靠攏。但如果失敗了,自貿區和上海其他地方不一致的法律體系,經濟環境,就是擺在眼前很麻煩的問題。兩套班子,以及中間的銜接,都需要更多資源維護。很可能從經濟效益考慮,非常不劃算。最後如何融合,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數。失敗了,成本會很高,即使成功,紅利可能也有限。上海市政府的壓力很大,大家對硬骨頭期望不能太高。

我對這個自貿區還存在很多疑問。新聞說:

新華視點:【4部法律有關規定擬在上海自貿區暫停實施】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近日獲批設立,為解決有關法律規定在試驗區內的實施問題,據26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相關決定草案,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文物保護法4部法律的有關規定,擬在此區域暫停實施,時間為3年。陳菲

我很疑惑,這些與外資有關的企業法停止實施了,那用什麼企業法呢?要給外資國民待遇,還得試點嗎?文物保護法又和自貿區有什麼矛盾呢?想允許外資經營文物拍賣,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吧?為什麼不能直接在全國實行呢?

從之前各部委的反對聲音看,我本來以為,在自貿區,主要是一些關於金融的法律會停止實施。就我看歐債危機時的感覺,金融體系中的法律是很復雜的,監督管理執法許可權等,金融犯罪,還要涉及刑事,得有自己獨立的司法系統。自貿區不會使用獨立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很復雜,想和其他地方銜接,更是大問題。軟制度的建設,不是三、五年能搞成功的。

如果只是匯率自由,利率自由,資金自由流動,其實國內現在已經很接近這個目標了。即使自貿區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可獲得的紅利也有限。如果是制度方面的徹底改變,其實已經有香港了。是不是可以照搬香港那套呢?或者直接推廣香港經驗,會不會更好?

❺ 上海自貿區 哪些政策制度機制 可復制推廣

上海自貿試驗區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是什麼?在上海市2014年「兩會」上,事中事後監管基本制度的六項內容被強調。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2014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清單的「事中事後監管的基本制度」有六項重要任務:「安全審查機制」、「反壟斷審查機制」、「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體系」、「綜合執法體系」和「部門監管信息共享機制」。

「自貿區是什麼樣的改革呢?說到底,是對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這種改革是什麼呢?是革政府的命。」韓正在參加1月19日浦東代表團審議時說,「革政府的命,意思就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包括對政府過多地干預微觀經濟環節進行改革。」
韓正強調,政府對市場過多的微觀干預,最集中的一點是前置性審批制度。對政府前置性審批制度的改革,是對政府的一種權力的制約、權力的規范,部分的權力應當還給市場、還給社會。
「但是,這賦予了政府更多的責任。前置審批沒有以後,就需要有一種過程的監管,側重事中、事後的監管。」韓正說。
重在制度創新、難以量化改革成果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之日,中央就要求上海在三年內總結出「上海模式」,可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因此,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中,鮮有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負面清單制度」「工商一口辦理」「過程監管」等創新更多的是側重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
管理創新涉及眾多制度沉痾和部門利益。以貨物出入境管理為例,此前的監管模式涉及多個部門,企業貨物進出至少需要向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分別申報,同一批貨物要接受兩個以上部門的查驗。「兩個窗口」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自貿區一流的貿易服務環境應該體現在對外貿易的手續最簡便、對外貿易效率最高、對外貿易成本最低。」

❻ 上海自貿區有哪些優惠政策

1、首先給各位網民介紹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內驗區,到目前容為止已經有很高知名度和各項成熟的配套服務,上海自貿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陸家嘴金融貿易試驗區、張江自貿區試驗區、金橋自貿區等7個區域,每個自貿區爭對各行業企業的優惠政策也大不相同,外高橋爭對進出口貿易行業,張江爭對高新科技技術行業,陸家嘴針對金融服務行業,其他也各有不同。
2、自貿區優惠政策詳解:
A、出口退稅、進口保稅、轉口免稅;
B、金融貸款利率低;
C、企業退稅、返稅快,並且比例高;
D、品牌知名度大,有利於企業品牌推廣;
E、銀行賬戶兌外幣自動結匯;
F、外資企業政策優先使用,門檻低,外資股東要求少

❼ 上海自貿區是什麼意思

2013年8月日,商務部通報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台,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隨著2015年底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形成包括鄰近國家和地區、涵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輻射五大洲重要國家的全球自貿區網路,使我國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化。作為中國最早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成為中國全球自貿區的戰略的急先鋒,逐漸尋求在全球自由貿易規則下的新的全球自貿區合作機制,並逐步加強和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深度合作,在全球自貿區合上的話語權與規則制定權。

❽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制度建設

投資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和完善負面清單。在2013版負面清單的基礎上,今年6月修訂出台2014版負面清單,將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由190條減少到139條,調整率達26.8%,進一步提高了開放度和透明度,進一步銜接了國際通行規則,為中美BIT談判提供參考,得到國內外各方的積極評價。
二是實施外商投資備案管理和境外投資備案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以外領域的外商投資項目核准制和企業合同章程審批制全部改為備案制。同時,建立以備案制為主的境外投資管理方式,試驗區管委會可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備案手續。
三是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工商部門實施注冊資本認繳制等改革,區內新設公司注冊資本的申報出資、認繳年限等未出現異常情況。實施了企業准入「單一窗口」制度,企業准入由「多個部門多頭受理」改為「一個部門、一個窗口集中受理」。質監部門推出了組織機構代碼實時賦碼。稅務部門推出10項「辦稅一網通」創新措施,實現稅務登記號碼網上自動賦碼。
四是落實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總體方案確定的服務業23項開放措施全面實施,並且建立了相應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措施,目前已有283個項目落地。今年國務院又批准了新一輪31項擴大開放措施。
監管制度創新
一是創新「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自由」監管制度。海關推出「先進區、後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23項監管服務創新舉措。檢驗檢疫推出「通關無紙化」、「第三方檢驗結果採信」等23項改革措施。海事推出了船舶安全作業監管、高效率船舶登記流程等15項新制度。同時,海關、檢驗檢疫聯動實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監管試點,並在一線出境、二線入區環節實現通關單無紙化。
二是啟動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制度。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建立貿易、運輸、加工、倉儲等業務的跨部門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今年先建設口岸監管「單一窗口」,6月18日已實現部分功能上線運行。
三是探索建立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制度。對保稅貨物、非保稅貨物、口岸貨物進行分類監管,提高通關速度,控制監管風險。目前,海關已制定監管方案和操作規范,確定試點企業。
金融制度創新
在堅持宏觀審慎、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推出了51條創新舉措,在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投融資匯兌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改革5個方面形成了「一線放開、二線嚴格管理的宏觀審慎」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監管模式,為國家金融改革做好「壓力測試」。
一是金融創新措施不斷推出。「一行三會」積極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試。人民銀行出台了分賬核算、外匯管理等7個細則文件。銀監會出台了簡化准入、風險評估等4個實施細則。證監會、保監會也出台了相關操作辦法,進一步推進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
二是金融服務功能不斷增強。87家有金融牌照的機構和一批金融服務企業已入駐區內,啟動實施了一批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貿易便利化的金融創新業務。同時,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平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已批准成立。
三是建立完善金融監管和防範風險的機制。「一行三會」駐滬機構和上海市政府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和跨境資金流動監測機制,人行上海總部和試驗區管委會建立「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逃稅」監管機制。同時,進一步完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和切實加強機構風險管理自我責任。
政府管理創新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形成6項制度為主體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框架,加強對市場主體「寬進」以後的過程監督和後續管理。
一是建立安全審查制度。重點是建立在外資企業准入階段協助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安全審查的工作機制。目前已經制定形成試驗區安全審查辦法。
二是建立反壟斷審查制度。重點是探索在經營者集中、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方面參與反壟斷審查的制度安排。目前已經制定發布自貿試驗區三個領域反壟斷的工作辦法,形成了自貿試驗區反壟斷審查聯席會議制度方案。
三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4月30日正式開通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依託這一平台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子平台建設,完善與信用信息、信用產品使用有關的一系列制度。目前,自貿試驗區子平台已完成歸集查詢、異議處理、數據目錄管理等功能開發工作,同時探索開展事前誠信承諾、事中評估分類、事後聯動獎懲的信用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企業年檢制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後,企業通過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特定企業還須提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目前,一批未按期限年報公示的企業,已被納入首批經營異常名錄。
五是健全信息共享和綜合執法制度。在信息共享方面,重點是建設試驗區信息共享和服務平台。目前,平台已初步實現各管理部門監管信息的歸集應用和共享,促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在綜合執法方面,重點是建立各部門聯動執法、協調合作機制,包括相對集中行使執法權、建設網上執法辦案系統、建設聯勤聯動指揮平台。
六是建立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制度。重點是通過扶持引導、購買服務、制定標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業協會和專業服務機構參與市場監督。目前,自貿試驗區《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的若干意見》正在徵求意見。
針對《總體方案》明確的23項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國家主管部門和上海市已出台14個操作管理配套文件,從投資者條件、企業設立程序、業務規則、監督管理、違規處罰等方面,對擴大開放行業明確具體監管要求,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
法制環境建設
在國家層面,已暫時調整實施了3部法律、17部行政法規、3部國務院文件、3部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的有關內容。上海市人大制定實施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對自貿試驗區建設涉及的制度創新內容和具體改革舉措,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進行了全面規范。

與上海自貿區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股票收益 瀏覽:642
幾年買的股票 瀏覽:918
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瀏覽:300
交行現金添利投資金額 瀏覽:754
今天美元港幣匯率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29
中信期貨全部出金 瀏覽:920
金鼎盛投資 瀏覽:76
股票太極線 瀏覽:794
公司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345
外匯平台哪家正規 瀏覽:597
遼寧萬華融資 瀏覽:819
泓湖投資聯系 瀏覽:35
港幣78人民幣多少 瀏覽:114
融資融券夫妻 瀏覽:955
外匯一招打天下 瀏覽:8
胡瑋煒融資 瀏覽:297
基金現價 瀏覽:990
外匯買不了 瀏覽:365
中源協和資金充足 瀏覽:14
舍弗勒融資 瀏覽:956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