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3年gdp走勢分析

2013年gdp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29 18:35:06

A. 2013年的 GDP為多少,未來會是多少

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在7.5%,同期CPI漲幅將控制在3.5%左右。
2012年是519,322億人民幣元。那就是大約558,271億人民幣元左右。
未來就是上升,速度和具體數據就不好說了。2020年比2010年收入增加一倍,2010年GDP為397983億元,gdp也加一倍好了。

B. 中國歷年GDP走勢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GDP每年增長7.2%。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預期的6%-6.5%的目標。

從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7.2%,高於同期世界的2.6%和發展中經濟體的4%的平均年增長率,年均444.130萬億美元 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平穩,發展平穩。 其GDP同比增長6.9%,並且連續八個季度保持穩定在6.7%-6.9%的增長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劃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0% 。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 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 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2)2013年gdp走勢分析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於臨界點。

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個百分點;其中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 月份為下降 9.9%。

C. 2013年股市行情走勢分析

牛市
生物產業規劃落地 年均增速將超20%
2013年01月07日 03:33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更多 0人參與0條評論
⊙記者 郭一信 ○編輯 毛明江
據中國政府網6日發布的消息,國務院近日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
《規劃》還提出,未來三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較2010年翻一番,生物醫葯產業將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生物制葯優先納入醫保
生物醫葯產業方面,未來將全面加快生物醫葯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管理能力,促使2013-2015年生物醫葯產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並推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投放市場和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生物技術葯物、化學葯物和中葯等各類葯品都將得到扶持。
其中,生物制葯,生物疫苗、蛋白多肽葯物和血製品將是扶持重點,《規劃》明確將優化生物制葯審批程序,並制訂完善生物葯物納入醫保產品目錄的相關政策。此外,一批人類重大疾病相關的基因資源庫、菌株庫、細胞庫、毒株庫個生物葯產業化研發平台等都將由國家牽頭建立,未來還將建設上述抗體葯物、蛋白多肽葯物和新型疫苗的產業化示範工程。
對於通用名化葯,未來將圍繞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經和精神性疾病加速化葯創新產業化,其中將重點推進緩釋、靶向、長效等新型制劑的研發。對此國家未來將完善化葯價格形成機制和葯品招標機制,推行葯品原輔料的登記備案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葯品參比制劑遴選指南目錄。
此外,生物醫療設備創新也是未來支持重點。《規劃》表示到2015年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年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其中將優先發展高性能醫學影像、放射治療、活體檢驗、體外診斷等醫學裝備發展。
細分產業均獲扶持
除了生物醫葯和生物醫療設備,《規劃》對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產業未來發展也明確了支持措施。
在支持生物製造產業規模化發展方面,《規劃》表示將推動生物基產品、特別是非糧生物醇、有機酸、生物烯烴等的規模化發展應用。未來將建立生物基產品的認證制度,制定生物基產品消費的市場鼓勵政策和農業原料對工業領域的配給制度,此外,綠色工藝產品也將獲補貼,預計到2015年生物製造產業規模將達7500億元。
生物農業方面,預計到2015年工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特別是將通過支持企業與優勢科教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種業發展合作關系來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在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方面,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總量將超五千萬噸標准煤,相關產業產值將達1500億元,特別是未來將建立有利於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市場准入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未來三年,生物環保產業產值年增速將在15%以上,到2015年年產值將達1500億元,其中用於水土修復的各類特種酶制劑和微生物菌劑產品將是支持重點。

D. 如何看待2013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

黨的明確的改革和發展,促進農村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為當前和未來的農村改革和發展工作中的重大原則新形勢的最近一次會議上作出部署一個顯著期限屆三中全會,將會把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新階段。為了幫助讀者學習和理解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從今天開始,河南省委黨校本報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十七屆三中全會主題解釋的精神,敬請讀者留意。

最近,造成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全球經濟中的國家普遍遭遇「寒冬」時,我們的經濟能夠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那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目前的經濟形勢呢?

黨的分析,十七屆三中全會顯然,強調中國總體形勢是好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金融業的穩定運行,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勢

一,健康,快速發展並沒有改變。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目前的發展是好的,健康,農業豐收,連續五年,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國內居民的購買力大幅增加,金融業運行平穩,基本遏制了勢頭的通貨膨脹。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看,中國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從現在至少還有30年的高速發展,這是由我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引起了我們的國家在可控范圍內。雖然金融危機使我們對金融公司的一部分而受到損失,但少數的損失,這是不可能撼動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安全的根基。面對新的形勢,國家已經採取了靈活審慎的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及時作出調整,並出台了多項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以保證經濟的穩定發展。

最後,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的運行。在新的時代,中國正面臨著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和新挑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我們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首要任務。

目前,主要的原因是國內需求不足是農民由於導致有限的收入水平的購買力不足,因此,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必須是新一輪農村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只有讓農民增收致富,盡快,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被釋放,只要農村消費市場就可以開始,我國將可以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使我們的增強能力抵禦國際經濟風險。我們堅信,在黨的農村改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了新一輪的春天,將注入新的活力,中國的經濟增長

E. 2013年GDP是多少

我國2012年GDP是519322億人民幣元
.1013年的gdp增長8%的會在7萬億吧。

F. 2013年到2020年經濟變化用曲線圖怎麼表示

2013年,到2020年經濟變化用曲線圖怎麼表示,這個季節變換的通過曲線圖表示的話,也是非常的課吃光了可以用曲線圖是一來表示。

G. 2013-2014年,全球經濟形勢總體特點呈現什麼態勢

對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我們應有全面的認識。經濟下行趨勢確實存在,壓力有,問題有,而且會持續一段時期。但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看到改革的全面推進。只有將這3個方面綜合起來看,才能全面認識新常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多層面觀察新常態下的經濟運行觀察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形勢,至少應有3個維度:一是數量、規模維度,二是經濟運行效益和質量的變化,三是改革的進展。這3個維度對應著新常態下經濟運行的「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3大特徵「2014年的主要經濟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些分析者僅僅關注這一表象,對中國經濟發展得出了悲觀的結論,少數人甚至將這種狀態與『經濟衰退』甚至『硬著陸』等量齊觀。這種看法肯定是不全面的。」李揚代表表示。李揚代表認為,觀察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形勢,至少應有3個維度:一是數量、規模維度,如經濟增長速度、物價水平、CPI和PPI走勢、財政收支變化、貨幣供求、國際收支等,這一維度展示的是經濟運行的數量側面;二是經濟運行效益和質量的變化,這一維度展示的是經濟運行的質量側面;三是改革的進展,這一維度展示的是經濟運行體制機制的變化,它揭示的是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可持續性。這3個維度對應著新常態下經濟運行的「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3大特徵。只有將這3個維度密切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對中國經濟的狀況及未來發展有清晰的認識。從這3個側面綜合分析當前形勢,李揚代表的判斷是: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開始脫離投資驅動和出口驅動增長方式,正逐漸向更強調質量、更強調效益、更注重創新、更關注生態文明建設、更重視民生改善、更具可持續性的軌道過渡。降速提質增效是新常態下的關鍵變化經濟增長要關注量的變化,更要關注質的提高。我們一直希望經濟增長機制從投資增長型、外需引導型轉變到內需引導型,這個希望,在2014年開始實現。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呈現著速度略有下降但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新常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有所提高,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的動力逐步實現均衡發展,這些都是新常態下的積極變化。「經濟增長要關注量的變化,更要關注質的提高。這種提高,表現在效率和質量方面。」李揚代表說。首先,2014年我國勞動生產率較2013年提高了7%,顯示出效率對速度的良性替代。從經濟結構看,2014年,我國第三產業增長8.1%,超過了第二產業增速0.8個百分點。這一變化,導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8.2%,同比提高1.3%,高於第二產業5.6個百分點。這正是我們多年來孜孜以求但一直沒有發生的變化,這個變化在2013年實現了,2014年則鞏固了這一趨勢。從增長的動力上看,2014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達51.2%,比上年提高1.3%,超過投資對GDP增長率的貢獻4個百分點。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們一直希望經濟增長機制從投資增長型、外需引導型轉變到內需引導型,這個希望,在2014年開始實現。長期以來,我們希望經濟發展能夠在較低能耗、較低水耗和減少排放的基礎上進行,但長期未能實現。2014年,這些目標開始顯示出實現的可能。例如,2014年GDP能耗下降4.8%,超出了預期0.9個百分點;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以上,超過預期1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是64.4立方米,同比下降5.6%,等等。另外,雖然增長速度下降,我國依然保持著居民收入增長率高於經濟增速、農民純收入增長率高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這樣的「雙超」良好態勢。2014年,中國城鄉收入比近13年來首次降到3倍以下。同時,2014年我國國際收支差額繼續保持著佔GDP之比低於4%的態勢,增長對外需的依賴繼續下降。這些都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呈現著速度略有下降但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新常態。李揚代表特別指出,一些發生在局部地區的變化尤其值得關注。例如,2014年上海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投資增長率為6.5%,這個組合具有里程碑意義。長期以來,投資增長率2倍甚至多倍於GDP增長率已成通則,這本質上反映的是投資主導經濟發展的傳統增長模式。上海的這一變化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突破了上述通則,就在於它告訴我們,投資與外需之外的動力,特別是創新,已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改革構成新常態的重要內容觀察中國經濟形勢,必須有改革這個維度。2014年,我國重大改革接連不斷,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深入推進自貿區建設、全面推出財稅體制改革,這些改革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可持續性「觀察中國經濟形勢,還須有改革這個維度。」李揚代表強調。2014年,我國重大改革接連不斷,僅在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領域

H. 中國2013GDP增長率

百分之七 經歷了快速發展後gdp增速會放緩

I. 中國1978-2013年實際GDP指數折線圖

自己上統計局網站弄吧,現在網站有直接根據查詢的數據提供畫圖功能。沒事可以去看看。注冊一個就可以把圖下載下來了。

下面是圖,附件是PDF文檔。 給分吧!

閱讀全文

與2013年gdp走勢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外資占外匯占款 瀏覽:883
qfii基金斬獲14倍收益 瀏覽:70
中國交建發行價格 瀏覽:545
我的財富里看不見買了基金 瀏覽:298
泰銖對人民幣匯率4月2號 瀏覽:834
科創板確定最終發行價格 瀏覽:22
期貨理論價格公式 瀏覽:952
銀華定增基金狂跌怎麼辦 瀏覽:313
貸款無力償還會判刑嗎 瀏覽:402
如何考核基金管理人 瀏覽:839
中國外匯新政策 瀏覽:89
那個科創基金比較好 瀏覽:478
融資租賃論壇 瀏覽:524
投資家pdf 瀏覽:631
貨物質押融資業務 瀏覽:249
韓幣100換中國人民幣多少 瀏覽:520
三低價值投資 瀏覽:999
歐諾外匯電話 瀏覽:926
農行我的貴金屬啥意思 瀏覽:415
證券投資的構成要素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