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存貨跌價准備分析

存貨跌價准備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29 19:46:37

A. 怎麼區分存貨跌價准備期末余額,計提是發生了,還是沒發生,發生時,做T字賬,正數表示什麼,

存貨跌價准備的期末余額是會計期末,「存貨跌價准備」的貸方余額。應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是根據市場走勢、庫存狀況等分析出來的,具體的是,比較存貨可變現凈值與成熟低。如果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應該計提跌價准備。如果可變現凈值高於成本,不計提。本期應計提的跌價准備=本期存貨可變現凈值-存貨賬面成本-「存貨跌價准備」賬面余額

B. 存貨減值分錄求分析!!謝謝

2007年資產減值損失減值100-80 = 200 000
20
20
08年末值的恢復,但必須是原減值因素消失,由於價值貸款,存貨跌價損失反彈或不得扣除減值和計提減值撇賬的金額已經超過歷史成本,應計值的程度,沒有公認的會計原則,要採取謹慎態度,08年底,沖減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20
2009年底,應該是20萬,而不是30萬,沖減的賬面價值1,000,000
存貨跌價減值准備20提供價值不大的准備100-95 = 5

信用的存貨跌價准備5

銷售資產減值損失的賬面價值的商品95,計提相應的減值准備結果5轉
95
成本的主要業務和貸庫存商品准備5
100借來的存貨跌價損失

C. 如何分析存貨減值准備

只有「存貨跌價准備」這個說法。
考慮存貨的保質期限,價格變化,存放風險來分析。
如果保質期限短,那麼計提比例應提高;
如果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此存貨的價格會下降,你根據預計的下降幅度來確定計提比例;
如果倉庫條件不好,或者你的存貨是危險品,那麼在存放風險這個角度上,應該提高計提比例。

D. 存貨周轉率計算中 在計提有存貨跌價准備時 要採用存貨凈值平均余額還是存貨平均余額呢

存貨凈值平均余額。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計提有存貨跌價准備時,要採用存貨凈值平均余額。

如果有存貨跌價准備的時候,它是當作存貨的備抵項的,所以它在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體現的話,它是要被減去的,這樣得到的才是賬面價值,只有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以後,才可以把存貨跌價准備轉回,當然是在額度之內轉回,不能超額轉回,如果不是這樣是不可以轉回的。

存貨平均佔用余額就是平均庫存情況,是所有原材料,在製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滯物料的平均庫存,存貨周轉率考核的目的在於從財務的角度計劃預測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從而考核整個公司的需求與供應鏈運作水平。

在流動資產中,存貨所佔比重較大,存貨的流動性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流動比率,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應收賬款等的速度越快。

(4)存貨跌價准備分析擴展閱讀:

存貨周轉率計算注意事項:

1、計算存貨周轉率時,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斷短期償債能力,應採用銷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評估存貨管理業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

2、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低越好。比如,減少存貨量,可以縮短周轉天數,但可能會對正常的經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

3、應注意應付款項、存貨和應收賬款(或銷售)之間的關系。

4、應關注構成存貨的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原材料、在產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間的比例關系。正常情況下,各類存貨之間存在某種比例關系,如果某一類的比重發生明顯的大幅度變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種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貨周轉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貨周轉率分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庫存的周轉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均存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貨跌價准備

E. 比較壞賬准備與存貨跌價准備異同點

您好,

  1. 壞賬准備是指企業對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備抵賬戶。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對於沒有把握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計提壞賬准備。

  2. 存貨跌價准備賬戶用於核算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於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並計入存貨跌價損失。 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3. 相同點:A.兩個賬戶都是基於會計的謹慎性原則而合理估計資產的未來可變現凈值。二者都體現了會計的客觀性原則、穩健性原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等。B.在計提壞賬准備或者跌價准備之後,如果二者的價值回升,比如收到了已經計提壞賬的應收賬款、存貨的市場價值重新提高等,減記的金額都應當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壞賬准備或者存貨跌價准備金額內轉回。

  4. 不同點:A.壞賬准備反映的是企業對應收款項作出的合理預計,而存活跌價准備核算的是對存貨的穩健處理,兩者核算的對象不同。B.二者的考慮因素和前提條件不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賬齡、對方的經營情況、信譽及償債能力等,計提存貨跌價准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存貨的保存現狀、市場價值走向、替代品等因素。C.二者的計提方法不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發「等;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方法比較明確單一,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第十五條的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計入當期損益。

  5. 純手打,希望能夠幫到您。

F. 有道關於存貨跌價准備的問題,想請教一下百友們。題目如下

針對乙材料分析
生成成丙產品所耗費的總成本:1000+300=1300萬

根據存貨跌價准備計提的原則:成本與市價孰低原則,進行分攤計算

有合同:80%,稅費分攤:55*0.8=44萬

成本:1300*0.8=1040,售價:900萬元,稅費:44萬,需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為:
900-1040-44=184萬元

無合同:20%,稅費分攤:55*0.2=11萬元

成本:1300*0.2=260,售價:1100*0.2=220萬,稅費:11萬,需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為:
220-260-11=51萬元

針對丁成品分析:
售價:350-成本:500-稅費:18=168萬,由於已經計提100萬存貨跌價准備,故期未還需計提:68萬元

共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為:184+51+68=303萬

做此種題主要原則是要清楚:存貨跌價准備含義

G. 存貨跌價准備的例題疑問

減值准備是在2008年末計提的,當時並不知道2009年能賣6000元。。。。

當然,就現實來說,一台機器設備的價格不可能一年漲幅那麼大。但是就題目來說,既然這么出了,你就只能這么做。題目沒有給你明確「2008年末預計不存在跌價「的信息,你就不要考慮跌價准備轉回的情形。

題目怎麼說就怎麼做就對了。應試教育就是這樣的,

H. 如何正確理解和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在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如下的問題:
股份有限公司為商品流通企業,截至2005年12月31日,庫存甲商品賬面成本余額為200萬元,數量10件,每件單位成本為20萬元;如果公司向供貨商購買同樣規格的甲商品,每件采購單位成本18萬元,則甲商品是否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假設該公司2005年12月初甲商品存貨跌價准備余額為零。

這時,很多公司認為甲商品需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而且金額為(20-18)×10=20萬元。

從表面上看這樣計提似乎很對,但實際是沒有理解《企業會計准則一存貨》關於存貨跌價准備的闡述。《企業會計准則一存貨》中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於存貨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而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中明確規定:產成品、商品和用於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根據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後的金額確定。同時,規定了可變現凈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1.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值的計量基礎;

2.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凈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3.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存貨(不包括用於出售的材料),其可變現凈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4.用於出售的材料等,應以市場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值的計量基礎。這里的市場價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場銷售價格。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可變現凈值減去存貨的賬面成本等於該存貨未來的利潤(或虧損)。存貨計提跌價准備是謹慎性原則的具體運用,所以如果該存貨未來發生虧損,則需要加以確認,也就是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如果該存貨未來發生利潤,則不需要加以確認。這樣我們也能很容易理解可變現凈值中估計售價是如何確定的,估計售價就是該存貨未來預計產生的銷售收入。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貨計提跌價准備的計提關鍵是該存貨未來是否發生虧損,即對可變現凈值低於存貨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而不是將存貨的賬面成本與存貨的重新取得成本進行比較,即不是對存貨的重新取得成本低於存貨賬面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再來分析前面的案例。如果在2005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每件市場不含稅銷售價格為24萬元,每件估計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3萬元,則甲存貨未來的利潤(或虧損)=10×(24-3-20)=10萬元,沒有發生虧損,所以甲商品無需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也許,還是有人認為甲商品的賬面成本的確高於目前的采購成本20萬元,對公司也的確造成了損失,為什麼不計提跌價准備?其實,公司少賺錢和賠錢是兩個不同的結果。甲商品的賬面成本的確高於目前的采購成本,這最多說明甲商品少賺20萬元的利潤,但甲商品未來估計還有10萬元的利潤,說明甲商品的賬面成本能夠在未來得到回收,所以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反過來,即使甲商品的賬面成本低於目前的采購成本,如果估計甲商品未來發生虧損,也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閱讀全文

與存貨跌價准備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億美金摺合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65
貴金屬市場調查問卷 瀏覽:454
建行貴金屬開戶手續費嗎 瀏覽:463
小米9輪融資 瀏覽:781
貴金屬數據名稱詳解 瀏覽:959
外匯d1是什麼意思 瀏覽:41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員工薪酬 瀏覽:61
小沙僧理財可靠嗎 瀏覽:731
安信信託領導 瀏覽:839
2016外資占外匯占款 瀏覽:883
qfii基金斬獲14倍收益 瀏覽:70
中國交建發行價格 瀏覽:545
我的財富里看不見買了基金 瀏覽:298
泰銖對人民幣匯率4月2號 瀏覽:834
科創板確定最終發行價格 瀏覽:22
期貨理論價格公式 瀏覽:952
銀華定增基金狂跌怎麼辦 瀏覽:313
貸款無力償還會判刑嗎 瀏覽:402
如何考核基金管理人 瀏覽:839
中國外匯新政策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