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冊制那麼好為什麼一提注冊制股市就下跌
注冊制會加速股票的供給 現在2500多隻 一但增加到一萬只 市場錢只有這么多 那麼買新股就必須拋舊股對不對 大部分人都有這種擔憂
所以 一提就下跌
2. 新股實施注冊制後有些股票會暴跌嗎
成熟的市場都是注冊制的,這種方式不容易產生權利腐敗 對股市是長期利好,不會出現暴跌的
3. 注冊制的實施,為什麼會引起今天股市的大跌
我覺得是市場認為實行注冊制之後會產生大量的新增上市公司,因此產生恐慌情緒造成的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4. 注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具體如下:
1、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可以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4、利空: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
5. A股全面推行注冊制後,大盤真的會跌回2600點嗎
A股全面推行注冊制是大勢所趨,只是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至於會不會引起大盤大震盪回到2600點還不好說,只能認為有這個可能性。
為什麼說全面推行注冊制是有這個可能性讓大盤回到2600點呢?關鍵要看具體是怎麼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決定,下面分兩種可能性進行分析。
第一,快速全面推行注冊制
假如A股快速全面推行注冊制,這種決定的話大盤大概率會震盪回到2600點的,理由如下:
1、快速全市推行注冊制,意味著整個A股市場將會大量新股發行,IPO加速發行,直接給股市造成抽血。
大量新股發行對股市抽血,股市沒有資金必然會暴跌。
因為現在的A股已經在牛市途中,即使本輪調整的空間是在3000點,最悲觀一點就是在2800點附近,想要跌到2600點的可能性太低了。
總之我們投資者不能改變市場,只能學會適應市場,遵從趨勢而為之,給什麼樣的行情做什麼樣的操作,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即可。
所以關於全面推行注冊制後大盤會不會跌到2600點,這不是我們散戶關心的問題。假如指數失真的話,即使大盤漲到5600點,個股還是在2600點,指數不能代表個股,炒股要注重個股,不要太注重指數。
6. 注冊制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注冊制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股票市場的利好與利空有很多情況下是相對來說的。
首先,同一事件或現象針對不同的對象,所產生的作用不相同,利好與利空效應也不相同。就如注冊制來說,其對股市下跌過程中持倉者來說就是利空,但對空倉躲過大跌者來說就是利好,因有機會買到更加便宜的籌碼。
其次,在不同階段利好與利空是會變化的。在某一利空因素未兌現之前,會是一直困擾著投資者,影響著投資者的判斷,但當這一利空因素兌現之後,有時並沒有表現出預期中的恐怖來,甚至會反應為利空兌現是利好。相反,對於一些利好,一旦兌現之後也會變成利空。
第三,站在不同側面理解結果會完全不同。同一事件與現象,從不同側面來理解,或者說站在不同角度來理解,其結果會截然不同。又如注冊制來說,其對現階段與之前的持倉都來說,毫無疑問是一種利空,但就股市的長遠發展與成熟來說它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是刺破泡沫,引導價值投資,減少股市波動幅度(回歸價值之後波動會相應小很多)的一種手段,所以對股市的建設來說是一種利好,對實體經濟來說也是一種利好,但對股市中的股民來說就要區別時期來說了。
綜合來說,注冊制既有其利空因素,也有其利好方面。當然,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看待這個問題會更多的從近階段個人自身利益出發來考慮,所以一談注冊制就「色變」並不奇怪。
7. 注冊制實施後會導致現在的股價下跌嗎 比如說40多倍的市盈率的股票
不能一慨而輪。注冊制實施後肯定會對股市有影響。但不是所以的股價都會下跌。那些行業前景好的朝陽行業,那些存在股本擴張能力強的上市公司,即使現在是40多倍的市盈率,也不會跌的,照漲不誤。
但對那些一直虧損,又無重組希望,瀕臨破產的公司,股價肯定是會跌的,因為殼資源已經無人追捧,股價不跌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