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中產階層收入

上海中產階層收入

發布時間:2021-04-30 14:16:28

『壹』 中產階級標准年收入是多少

在中國大陸,2005年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根據安聯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定義:人均財富介於6,000歐元到36,200歐元之間。越來越多貧困國家的家庭躋身於富裕中產階級之列,以亞洲尤為突出。


(1)上海中產階層收入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北京是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

北京、上海和廣東這三個省市的中產家庭數量共佔全國(除港澳台)的50%。按區域來看,華東地區的中產家庭規模最大,佔全國四成以上,達1489萬戶。

『貳』 80後的人月收入多少,才能算的上中產階級

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你所生活城市的收入來評價,如果是在北京天津,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的話,月入大概兩萬到3萬塊錢,應該算是中產階級收入了。如果是在石家莊保定這種二線城市的話,月入1萬塊錢應該就可以算是中產階級的收入了。



我有很多同學,他們畢業之後都去了北京,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只有四五千左右,但是他們還沒有住的地方,都需要自己租房子,北京的房價都非常的貴,基本上一個月的房租就要2000,再加上他們還要自己吃飯,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每個月的工資都是入不敷出的。

但是我覺得去二線城市就比較好了,去二線城市一開始工資可能是3000塊錢左右,但是那邊的房價比較便宜,大概1000塊錢就可以租一個比較好一點的房子,而且後面工資還會漲,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適合我的。

『叄』 中產階級收入是多少

詳細介紹;
http://www.ce.cn/ztpd/tszt/hgjj/2004/zgzcjj/zlk/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通常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職業區分中產階級,存在較多爭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並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別墅開洋車,一些人則只能天天吃泡麵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惟一標准或主要標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標准區分誰是中產階級,誰不是中產階級,也仍舊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於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於中產階級。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標准應該在2.5萬美元至10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而論,美國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

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准,隨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准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60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恐怕連吃口飽飯都成問題,就別提什麼「中產」不「中產」了。美國商業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場之一的時候說,印度目前的中產階級已經達到了1.75億人左右(比印度有關機構的估計幾乎少了一半),在未來,這些印度中產階級每人至少還要購買一台電視機、一台錄音機、一個壓力鍋、一個吊扇、一輛自行車、一塊手錶;他們中2/3的人還要購買一輛輕便摩托車、一台彩電、一個電熨斗、一個食品攪拌器和一台縫紉機;一半以下的人要買一台冰箱……「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消費市場!」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美國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於中產階級,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韓國人均年收入約1萬美元,都可算是中產階級,但在韓國,很多人沒有房子,且韓國工人人均負債1萬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己估計,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60%,約18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約在1萬美元左右。可見標准都不一樣。

可資比較的是,2001年美國研究顧問公司曾進行過一項中產階級生活費調查,以住房費、交通費及娛樂費等作為基準,依據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3人美國家庭在美國底特律的生活開支,比較了全球22個城市的生活指數。一個3人的美國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人均3.3萬多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美國只是一個中產階級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說頂多隻能算是一個美國的下中產,但要在北京達到美國底特律下中產家庭的生活水平,則一年需要78萬港幣,也就是約80萬人民幣。這是許多中國家庭一輩子也不敢夢想的一個數字。可見彼也中產,此也中產,彼中產與此中產不可相提並論。所以,包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在內,有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現階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中產階級。中國目前的狀況是,有中產,而無「階級」。另外一些學者則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標准莫衷一是。有學者主張,在中國年均收入達到1萬至4萬人民幣的,就可歸入中產階級。年均收入1萬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大概只夠勉強糊口,想買房買車絕無可能,而擁有私人的住房、汽車是中產階級的兩項硬指標。以北京現有的房價水平,年收入1萬元,在北京四環旁邊買套建築面積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確認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標准不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水平,但也不能隨心所欲,為獲得一個較好的外部形象,或為了討領導歡心,隨意將標准拔高或降低。中國近20年來,在經濟上和社會文化上確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於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4%強。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專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內中產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幣左右。只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產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產階級就只能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通常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職業區分中產階級,存在較多爭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並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別墅開洋車,一些人則只能天天吃泡麵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惟一標准或主要標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標准區分誰是中產階級,誰不是中產階級,也仍舊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於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於中產階級。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標准應該在2.5萬美元至10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而論,美國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

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准,隨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准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60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恐怕連吃口飽飯都成問題,就別提什麼「中產」不「中產」了。美國商業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場之一的時候說,印度目前的中產階級已經達到了1.75億人左右(比印度有關機構的估計幾乎少了一半),在未來,這些印度中產階級每人至少還要購買一台電視機、一台錄音機、一個壓力鍋、一個吊扇、一輛自行車、一塊手錶;他們中2/3的人還要購買一輛輕便摩托車、一台彩電、一個電熨斗、一個食品攪拌器和一台縫紉機;一半以下的人要買一台冰箱……「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消費市場!」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美國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於中產階級,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韓國人均年收入約1萬美元,都可算是中產階級,但在韓國,很多人沒有房子,且韓國工人人均負債1萬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己估計,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60%,約18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約在1萬美元左右。可見標准都不一樣。

可資比較的是,2001年美國研究顧問公司曾進行過一項中產階級生活費調查,以住房費、交通費及娛樂費等作為基準,依據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3人美國家庭在美國底特律的生活開支,比較了全球22個城市的生活指數。一個3人的美國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人均3.3萬多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美國只是一個中產階級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說頂多隻能算是一個美國的下中產,但要在北京達到美國底特律下中產家庭的生活水平,則一年需要78萬港幣,也就是約80萬人民幣。這是許多中國家庭一輩子也不敢夢想的一個數字。可見彼也中產,此也中產,彼中產與此中產不可相提並論。 所以,包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在內,有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現階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中產階級。中國目前的狀況是,有中產,而無「階級」。 另外一些學者則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標准莫衷一是。有學者主張,在中國年均收入達到1萬至4萬人民幣的,就可歸入中產階級。年均收入1萬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大概只夠勉強糊口,想買房買車絕無可能,而擁有私人的住房、汽車是中產階級的兩項硬指標。以北京現有的房價水平,年收入1萬元,在北京四環旁邊買套建築面積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 確認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標准不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水平,但也不能隨心所欲,為獲得一個較好的外部形象,或為了討領導歡心,隨意將標准拔高或降低。中國近20年來,在經濟上和社會文化上確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於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4%強。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專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內中產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幣左右。只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產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產階級就只能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肆』 上海中產階級收入是多少

我國的低產階級家庭年收入低於6.5萬,中產階級高於6.5萬低於18萬,高產階級高於18萬

『伍』 在上海有多少錢算中產階級

市區有房,郊區有別墅,有車,另外還有額外的資產收入,一般都自己開有公司或大型門店,不是替人打工的哪種,年收入50萬左右,有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文化底蘊
在美國的標準是25萬美元一年算中產階級

『陸』 不知道現在上海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是多少年薪以上

要做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級。在上海家庭收入至少60萬以上一年。還要沒有房貸車貸,

『柒』 在上海三口之家年收入多少才算中產階級

1樓在搞笑了,一年收入30萬,那叫高薪家庭,說白了就是夫妻兩人一年30萬,中產階級是很內多年積累起容來的,如果照樓上說的一年30萬的話,他們得工作30年,甚至40年,一代人光靠工資就想成為中產是不太現實的,中產最低標准,市區有套300萬的房子甚至有2套,三套(全部是不貸款的),郊區有套別墅,有私家車,有額外的財產性收入例如股份,房租等 一般來說靠拿工資是不會達到這種程度,現在的中產大多是富二代了

『捌』 在中國,年收入為多少才能算中產階級

按照上海的消費水平,年收入最少在30-50萬人民幣之間的可以算作中產階級。

『玖』 上海中產階級

月收入上5位數,有房和車
據說上海女生普遍不會看上月收入沒過6000的外地男孩。

閱讀全文

與上海中產階層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佬都是如何理財的 瀏覽:391
理財寶受騙 瀏覽:189
中拓集團長江融資網 瀏覽:290
康外匯 瀏覽:484
外匯短線是多久 瀏覽:800
陝汽重工股票 瀏覽:45
貴金屬催化劑命名 瀏覽:106
錢貓學堂理財 瀏覽:298
十年理財規劃 瀏覽:7
中領航科融資 瀏覽:245
日幣對人民幣兌美金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36
48000韓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828
13元人民幣是多少日幣 瀏覽:918
中小企業融資雜志 瀏覽:618
雲天化保險期貨 瀏覽:346
人民幣換美金軟體 瀏覽:857
復制理財卡 瀏覽:608
12942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234
企業融資租賃的現狀 瀏覽:226
三峽水利股票吧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