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垃圾分類,我們應該怎麼做
2019年7月1日是上海正式實施嚴格垃圾分類的第一天。此項舉措利國利民。我們作為普通人,應該進一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有助於實行垃圾分類。
3.節省塑料袋的使用。
一些家用垃圾桶可以重復利用,就不用套塑料袋了。因為裝濕垃圾的塑料袋,是污損塑料袋,還要單獨放到干垃圾桶里。其實造成了不必要的操作和浪費。所以我們可以不用塑料袋裝濕垃圾。比如用一個濕垃圾桶積累一桶之後隨時倒掉,回來沖一沖即可立即使用。可以從源頭減少垃圾袋的使用。
垃圾分類,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積極投身其中,認真參與。從我做起,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抱有對生活的熱情,將我們的綠色環保事業堅持到底,為還給地球碧海藍天作出貢獻。
Ⅱ 為什麼上海的垃圾分類有些區域很嚴格有些區域根本就沒搞
你的建議很好,雖然總體來說,反映的事例是少量存在,但也必須重視,你可以將問題,最好附上照片等材料,向當地社區街道及環衛部門反映,要求他們調查核實並進行整改。
Ⅲ 上海推行垃圾分類後,這些垃圾將進行哪些後續處理
上海及其他地方在推行垃圾分類後,需要根據垃圾類別的不同,分別給予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下圖 :生活垃圾干濕分類處理系統示意圖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
垃圾分類的原則:
1、分而用之: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2、因地制宜: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覺自治: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范,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
4、減排補貼,超排懲罰: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准,低於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
5、捆綁服務,注重績效:在居民還沒有自願和自覺行動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資源又不足時,推動分類排放需要物業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介入。但是,僅僅承接分類排放難以獲利,企業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綁服務就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推動分類排放服務與垃圾收運、干濕垃圾處理業務捆綁,可促進垃圾分類資本化,保障企業合理盈利。
Ⅳ 上海的垃圾分類管理嚴格,市民真的適應嗎
剛開始大家肯定都不適應,我感覺垃圾分類的政策實施最大的阻力是人的惰性。其實國家已經盡大可能的為大家考慮了,把垃圾分成四類已經很少了。假設一下,按人均每天垃圾產出2斤來算(奉賢區均值),上海2500萬人,每天產出2500萬公斤的垃圾,25000噸,能想像嗎?一個月就是750 000噸。需要多少土地才夠用。
Ⅳ 上海垃圾分類首日開出623張罰單,都有哪些被罰事項
餐廳員工將餐巾紙扔進廚余垃圾被罰款,類似這樣的違規就算混合扔垃圾,就會進行罰款,這里的混合扔垃圾就是指沒有按照規定的垃圾分類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懲罰程度按照垃圾的量進行處罰,一般50-200不等。
還有一個罰款比較重的項目就是在到垃圾的過程中,將大量的垃圾倒出垃圾桶外,並且扭頭就走,用這種不理才的態度,一旦被發現就會被罰款,這個也是首日罰款單數較大的原因。因為有些人覺得垃圾桶蓋也比較臟,就不願意用手碰,就會將垃圾放到桶外,或者是直接單手到,就會出現到歪的情況,也會導致桶外有很多的垃圾,這種習慣的改變可能需要時間,因此首日出現的概率有點高。
Ⅵ 上海垃圾分類超嚴格,你覺得這種政策會推廣至全國嗎
我覺得會推至全國,現在世界的人口增長的非常快,那麼生態環境問題也會越來越受重視,包括中國。
現在在上海推廣垃圾分類,也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眾所周知,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但它同時也是全國產生垃圾最多的城市,排名全國第一,現在我們處理垃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填埋和焚燒,但是這兩種都會帶來環境問題和資源浪費問題,而現在推廣的垃圾分類也就是解決垃圾問題的出路。
所以我覺得一定會推廣下去的,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很難,但是到最後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環境問題。
Ⅶ 你認為上海垃圾分類扔錯罰款的措施嚴格嗎
嚴格!
上海的垃圾分類規則出來後,被人稱作是「史上最嚴」,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個人混投將罰款50元以上200元以下;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混投行為,最高可罰款五萬元;如果生活垃圾收運單位和處置單位有不遵守相應規范的行為,分別規定最高可罰款10萬元、50萬元,對不守規矩嚴重的甚至可以吊銷單位經營服務許可證;並且規定,餐飲店不能主動給予一次性的餐具——這叫促進源頭減量。你看看,有多嚴厲,不用再費心敘述了吧?
對於企業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小錢,有誰會希望自己被罰款呢?前些日子就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工地的負責人聽說要垃圾分類了,提前兩天去將建材垃圾全部丟掉,結果被罰了兩萬元。發生這事的時候,可還沒有正式開始實行呢,嚴厲至此,可見一斑了。
Ⅷ 垃圾分類會在上海一直堅持下去嗎
上海居民別垃圾分類逼瘋,從更深層面反映中國人民,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缺乏,沒有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我們都知道現代城市生活中每天產生數以千噸的生活垃圾,隨著時間延長,處理垃圾成為社會的一種負擔。如果想要享受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必須處理好城市垃圾,要不然城市的負載日益增大,產生的垃圾不能夠有效處理,會影響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上海要想成為東京、倫敦以及紐約一樣的國際化都市,必須自身條件過硬,垃圾分類只是一個起點,並且全國上海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區,逐步迴向全國推廣經驗和標准,以達成全面的市容整潔和美觀。
Ⅸ 你對上海首張垃圾整改通知書怎麼看待
垃圾分類也一直說了很多年了,現在終於來了,垃圾分類是件好事,雖然我們的城市還沒有開始,但是看看上海市民現在的頭疼,不難想像我們以後的窘境。上海「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
上海垃圾分類開始之前,民眾就已經懵逼抓狂了,聽說網上的分類垃圾桶已經賣脫銷了,還有的人為了不因為分錯垃圾類別而找到了垃圾粉碎器,聽說也是賣的紅火。7.1開始實施後上海一家酒店就收到了處罰通知,看來這次是真的動真格的了。雖說這次的垃圾分類實施細則有點一刀切、急於求成的意思,但是也確實很有必要,對比一下日本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Ⅹ 2020國考將近,那些有關垃圾分類的考點你了解嗎
一、垃圾分類常識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的分類標准。哪些屬於可回收垃圾?哪些屬於有害垃圾?哪些屬於濕垃圾?哪些屬於干垃圾呢?
1.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葯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2.可回收物:是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製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3.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葯葯渣等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4.干垃圾:即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
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