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業風險分析報告的思路是什麼
【行業分析報告】
與國民經濟中的其他商品或服務一樣,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市場容量決定廠商規模。行業分析作為一種系統性信息成果,無疑會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企業不論行業狀況進行投資,而置行業分析這樣的系統性信息於不顧,顯然不符合效率的原則。因為信息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企業家在決策過程中總要充分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信息,發現行業商機、准確把握市場脈搏、最大限度降低決策風險。這些信息不僅包括所有經濟變數的時間序列,而且包括對於經濟系統的結構的知識。
報告要點:
環境分析
行業環境是對企業影響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環境。
結構分析
行業結構分析主要涉及到行業的資本結構、市場結構等內容。一般來說,主要是行業進入障礙和行業內競爭程度的分析。
市場分析
主要內容涉及行業市場需求的性質、要求及其發展變化,行業的市場容量,行業的分銷通路模式、銷售方式等。
組織分析
主要研究行業對企業生存狀況的要求及現實反映,主要內容有:企業內的關聯性,行業內專業化、一體化程度,規模經濟水平,組織變化狀況等。
成長性分析
是指分析行業所處的成長階段和發展方向。當然,這些內容還只是常規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這些分析中,還有不少一般內容和特定內容。例如,在行業分析中,一般應動態地進行行業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結合行業周期的變化來看公司市場銷售趨勢與價值的變動。
Ⅱ 經營性風險分析是什麼
經營風險分析是銀行對經營過程中遭遇水災、火災、地震等自然風險和交通阻塞、水電供應中回斷、機器故障答和意外人身事故等社會風險的可能性的分析。
經營風險發生概率符合大數法則,可由足夠多的歷史樣本用直分圖法、累積頻率分析等方法推算出來。其分析結果一般是風險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2)秸稈收儲公司風險分析擴展閱讀:
經營風險的基本分類
就其形成的原因與結果來看,可分為:
1、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這兩種風險的區別是風險所致的結果不同。純粹風險所致的結果只有兩種,一是遭損,二是無損。如企業經營中的運輸風險,財產風險,職工安全風險。投機風險所致的結果就有盈利、保本或虧損三種。如證券投資風險,外匯交易風險,營銷風險等。
2、靜態風險與動態風險。這兩種風險的區別是風險形成的原因不同。靜態風險是指由於自然力量或人們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動態風險則是由於經濟或社會結構的變動所致。前者如地震、海難事件等,後者如匯率變動,稅制改革,能源危機等等。
對於正在迅速增長而社會環境又處於迅速變化之中的中國企業界來說,經營風險往往是由多種原因所致。因此,企業經營風險的會計對策也應是多元的。
Ⅲ 怎樣分析收購風險
並購的概述
一般我們所稱的「並購」一詞,在實質上包括了收購(Acquisition)及兼並(Merger)兩種不同的法律行為。收購是指一家收購公司購買目標公司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的經濟行為,即一家收購公司將目標公司購買過來形成母子關系或購買後將其合並,或解散該公司並將其包裝後賣掉,或由少數投資者將其私有化。收購一般分為兩種,股權收購(stock purchase)和資產收購(asset purchase)。兼並是指兩家或更多的獨立企業或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兼並的方法有三種:(1)用現金或證券直接購買其他公司。(2)購買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 (3)對其他公司的股東發行新股票以換取其所持有的股權,從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資產和負債。
並購的最終目的是使企業價值在市場上得到真實的提升,並購是否能真正地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最終還得由並購完成後企業價值的市場表現來判斷(如公司股價、產品市場佔有率、敬資產利潤率等)並不是每一次並購都能達到企業管理者的良好預期。一些並購交易未能實現並購企業與目標企業的有效整合,並購後企業的績效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背上新的包袱。拖垮了原先企業的發展,這樣的並購失敗案例也是處處可尋。所以,並購同樣是一把「雙刃劍」,處理得當,並購後的企業能實現質的突破,處理不當,會產生一系列惡性的連鎖反應。
2.2我國企業並購的現狀
(1)上市公司以參股、控股為目的的並購增加。
近來,中央有關管理機構不斷出台上市公司並購的有關管理辦法,如《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隨著這些政策的出台,所以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成為市場的焦點。
(2)企業並購和產權轉讓的方式主要是承擔債務式,購買吸收,控股並購等是次要方式。在我國企業並購中,佔主導和支配地位的並購和產權轉讓方式是承擔債務式,約占企業並購總額的70%,而購買吸收,控股並購等方式只佔總額的30%。承擔債務式並購為主是同我國並購初期不發達形態和發展階段特點相適應的。西方國家的企業並購已有近百年歷史,我國的企業並購剛開始,因而無論從並購的目標、過程、機制、環境等方面,還是從並購的規模、類型、方式上,我國企業並購都處於初始不發達形態。較之承擔債務式並購,購買吸收式、控股並購式的企業並購方式在規模上明顯放大,運作上更加規范,機制上更貼近市場,標志著我國企業並購正在向縱向拓展。
(3)企業並購的動因逐漸復雜多元化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的全面展開,以兼並收購方式進行的投資活動在中國政府和企業尚未做好各方面准備之前就已悄然開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熟悉了西方的並購理論及掌握了西方的並購手段之後,在相似於上述西方並購的動因推動下通過並購來發展自己的企業,提升企業生存能力,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並購浪潮。但是從歷程上看,中國的企業並購並非是完全市場經濟下的產物,而是誕生與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一個變革時期,這就先天地決定了中國企業並購的動因與西方企業並購的動因具有不同的特點。其實在中國發生的企業並購案例中除具有西方企業並購的動因外,還有由於國情、體制所產生的特有動因,包括借殼上市動因、國有資產戰略調整動因、人才激勵機制動因等。
我國的企業現在除了在生存和成長中步履為艱外,還面臨著如下諸多問題:1、技術水平落後,至少落後發達國家15年;2、大多數的企業運作建立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經營不成規模;3、企業設備閑置情況嚴重,未能達到固定資產的合理運用;4、發展資金嚴重不足;5、體制制約。在我國的股份制改造中,股本結構不合理,國有股的比重佔69.1%,流通股比重佔31.9%。這種體制直接導致了國家壟斷。6、企業體制和組織制度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發展的需要。7、法律制約,我國至今沒有明確的企業並購法律。
(4)我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增加
我國企業的並購浪潮從總體上來看,是隨著時間推移呈日漸加速發展態勢的。初始起步時,企業並購僅在若干個城市發生,並購對象僅限於中小型企業,並購僅發生在國有企業之間和同一行業之間。隨著的推移,企業並購迅速在全國推廣。企業並購已不限於大企業並購小企業,亦大企業之間相互並購以及小企業並購大企業。並購超越單純的國有企業邊界,出現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之間相互並購,且兼並開始從一個行業內部轉向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甚至跨國界的並購。
2.3我國企業並購的工作步驟
一項並購業務包含許多戰術和許多合作藝術,因此並購雙方既要有內在的協同效應,也要有適當的並購手法。
並購過程當中,往往是並購方處於主動地位,並購方決策者需對並購目標進行戰略選擇。從時間上來看,什麼時間著手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何時入手並購成本較小,何時開展何類型的並購。從空間上來看,何處有利於市場的擴展,何處有利於產品的擴張,何處具有戰略地位,先選擇什麼地域進行並購。從規模上來看,多大規模適合自己的胃口,是否產生規模效益,雙方規模是否能夠匹配。從結構上看,是否有利於產品結構調整,是否帶來新產品,是否進入了壁壘較高的其他行業。
一項成功的並購需要高瞻遠矚的戰略家,也少不了掌握各種技巧的戰術家。同時需要評估師、會計師、調查分析師、律師等各方面專家的參與。一旦確定實施並購策略,通常需要各個方面專家攜手,一般有如下的工作步驟:
(1)按企業發展戰略,搜尋目標企業,在企業不同的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目標企業,有些可以作為現時目標,有些可以作為遠期目標,與遠期目標企業可以先建立良好的關系,為企業下一步並購做准備。
(2)對目標企業進行評估,不僅對目標企業現有資產和效益進行評估,還應對並購後的協同效應進行評估;不僅從戰術上對目標企業進行評估、還應從戰略上對目標企業進行評估。
(3)策劃並購戰術,制訂並購方案,這時一定要聘請專業人士參與,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採用有利的戰術。
(4)接觸目標企業,展開並購談判。
(5)確定並購的價格范圍。
(6)同重要股東、監管機構、媒體溝通,取得有關各方的支持。
(7)針對反收購制訂攻擊方案,迫使對方就範。
(8)實施並購。由評估師、會計師、律師出具必要的法律文件,製作完備的並購文件送有關部門備案。
Ⅳ 安徽原野秸稈收儲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原野秸稈收儲有限公司是2014-12-1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阜陽市潁州區一道河中路85號。
安徽原野秸稈收儲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2003254825976,企業法人鄭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原野秸稈收儲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秸稈的收購、儲存 、壓塊打捆、銷售。(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件經營;對環境產生影響的,憑環保審批手續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原野秸稈收儲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新疆綠創秸稈收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新疆綠創秸稈收儲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8-0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新疆石河子市十戶灘鎮瑪橋小區24號。
新疆綠創秸稈收儲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59001MA776N554A,企業法人楊成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新疆綠創秸稈收儲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農作物秸稈、木材、棉短絨、木漿、竹漿、紙漿、廢紙的購銷;倉儲服務(危險化學品及易燃易爆物品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新疆綠創秸稈收儲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Ⅵ 簡述風險分析的流程
風險分析的流程:風險識別、風險估計、風險管理策略、風險解決和風險監督等。
風險通常是指由於當事者主觀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的影響,使得實際結果與當事者的事先估計有較大的背離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這些背離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當事者對有關因素和未來情況缺乏足夠情報而無法作出精確估計,也可能是由於考慮的因素不夠全面而造成預期效果與實際效果之間的差異。
進行風險分析,有助於確定有關因素的變化對決策的影響程度,有助於確定投資方案或生產經營方案對某一特定因素變動的敏感性。
風險因素
1、 產品大小。實踐經驗表明項目風險和產品的大小成正比。公認產品大小度量單位是以代碼行或功能點計。
2、 技術相關。未曾使用過的新技術都存在風險。包括未使用過的新型硬體、支持軟體,缺乏標准與規范的非傳統的開發方法等。技術過時也是風險。技術風險一般難於改正。
3、 開發環境。適用的開發工具不足、不可靠、使用不方便等因素,都會降低開發效率。
4、組織規模和人員經驗。
5、 客戶因素。表現在客戶需求經常矛盾,不了解客戶的特殊需要,客戶不了解項目中採用的新技術,且雙方又難於溝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