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做理化分析技術常見的有哪些
理化分析技術是通過物理、化學等分析手段進行分析,確定物質成分、性能、微觀宏觀結構和用途等等,在現代科研,醫療,犯罪調查等領域應用廣泛。
物理化學分析或儀器分析是基於物理或物理化學原理和物質的物理或物理化學性質而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以測量物質的物理性質為基礎的分析方法.所以,與化學分析法比較,也可以叫做"物理分析法"或"物理化學分析法".這類方法通常是以測量光,電,熱,聲,磁等物理量而求得分析結果的,而測量這些物理量,一般必須使用組裝成套的儀器設備,因此稱為"儀器分析"。
常見的有:
一、物理分析
主要對物質材料的分析,檢驗,確定一些物理變化數據。在對金屬合金性能研究上很有用,從而確定物質的強度承受力是否符合標准。
1、光譜分析
根據物質的光譜來鑒別物質及確定它的化學組成和相對含量的方法叫光譜分析.其優點是靈敏,迅速.歷史上曾通過光譜分析發現了許多新元素,如銣,銫,氦等.根據分析原理光譜分析可分為發射光譜分析與吸收光譜分析二種;根據被測成分的形態可分為原子光譜分析與分子光譜分析。光譜分析的被測成分是原子的稱為原子光譜,被測成分是分子的則稱為分子光譜。
2、超聲分析
研究和應用超聲的物理特性,以某種方式掃查人體,診斷疾病的科學稱為超聲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主要是研究人體對超聲的反作用規律,以了解人體內部情況,在現代醫學影像學中與CT、X線、核醫學、磁共振並駕齊驅,互為補充。它以強度低、頻率高、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顯示方法多樣而著稱,尤其對人體軟組織的探測和心血管臟器的血流動力學觀察有其獨到之處。超聲診斷學包括作用原理、儀器構造、顯示方法、操作技術、記錄方法、以及界面對超聲的反射、散射或者透射信號的分析與判斷等內容。
二、化學分析
利用物質的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稱為化學分析。化學分析歷史悠久,是分析化學的基礎,又稱為經典分析。化學分析是絕對定量的,根據樣品的量、反應產物的量或所消耗試劑的量及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通過計算得待測組分的量。而另一重要的分析方法儀器分析(instrument analysis)是相對定量,根據標准工作曲線,估計出來。
分析化學是大學本科的主幹基礎課,包括「定量化學分析」理論課、實驗課和「儀器分析」理論課、實驗課。授課對象為化學類專業和生物、醫學、地學類專業的本科生。分析化學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又有嚴密、系統的理論,是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學科。學習分析化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技能並初步具備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分析化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發展非常迅速。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盡量穿插一些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包括葯物、環境、生物等各個領域中分析化學的新進展,新成果。保持化學分析理論的系統性並不斷充實新內容,保持儀器分析內容的相對穩定性並及時融進新發展、新技術,將經典分析化學與現代分析化學融合在一起。
❷ 常見的技術分析有哪些
道氏理論,過濾法則與止損指令,「相對強度」理論體系,「量價」理論體系
❸ 目前常用的分析測試技術
本次研究過程中所涉及的PGE分析測試主要是利用鋶試金富集-碲共沉澱-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來完成的。詳細的分析流程可見有關參考文獻,現簡述如下:
取樣10g於玻璃三角瓶中,加入適量的Na2B4O7·10H2O、Na2CO3、SiO2、羰基鎳粉、單質硫及麵粉等混合熔劑,充分搖動混勻後,轉入粘土坩堝中,准確加入適量餓稀釋劑後再覆蓋少量熔劑。而後將粘土坩堝放入已升溫至1100℃的馬弗爐中熔融1.5h。取出坩堝,將熔融體注入鐵模,冷卻後取出鋶鎳扣。將其粉碎後轉入燒杯中,加入60m L濃HCl,加熱溶解至溶液變清且不再冒細泡為止。加入碲共沉澱劑1m L(0.5mg)、Sn Cl2溶液1m L,加熱0.5h並放置數小時使沉澱凝聚。然後用0.45µm濾膜負壓抽濾,2mol/L HCl洗沉澱數次。將沉澱和濾膜一同轉入Teflon封閉溶樣器,加入1m L王水,封閉,於約100℃溶解2~3h,冷卻後轉入10m L比色管中,用蒸餾水定容待ICP-MS測量。
這種分析方法主要特點是取樣量大,可有效地降低「塊金效應」的影響,一次熔樣可同時測定Os、Ir、Pt、Ru、Rh、Pd等6個鉑族元素,同時ICP-MS也具有多元素分析與靈敏度高檢出限低的特點,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室採用這種分析方法作為PGE分析的常規方法。這種方法的關鍵首先在於要有合適的試金配料,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鋶試金扣,其次在於樣品粉碎、酸溶解、碲共沉澱、過濾等化學流程的操作,最後是ICP-MS儀器的測量。就一般岩石樣品而言,在取樣量為10g的條件下,試金配料為:Na2B4O7·10H2O、Na2CO3、SiO2、羰基鎳粉、單質硫及麵粉分別取20g、15g、2g、1.5g、1.2g和1g。此時,試金扣一般為2g左右。從每批分析的樣品所帶的標准物質橄欖岩GBW07290(GPT-3)和輝石橄欖岩GBW07291(GPT-4)的結果來看,結果比較穩定並且與推薦值吻合較好(表1-7)。但是,對於礦化的尤其是礦化嚴重的樣品,按此試金配料得到的結果就不理想。表1-8為礦化較嚴重的樣品,在取樣量不同的條件下,所得到的平行樣結果。從分析結果看,如果取樣量為10g,得到的試金扣往往較大且金屬光澤性不好,在鹽酸溶解的過程中,或者有單質硫析出,或者有大量的酸不溶物產生,造成的直接影響是要麼對PGE產生吸附作用,使得分析結果偏低,要麼酸不溶物的存在可能會對質譜測量產生干擾,使得某些元素的結果又偏高。如果降低取樣量為1g,調整試金配料,盡管能得到較好的試金扣,但是否能有效地降低「塊金效應」的影響?因此,對於礦化的尤其是礦化嚴重的樣品,分析結果很難加以評價。必須從分析方法本身,從礦化樣品的試金配料、質譜干擾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期得到准確穩定的分析結果。
表1-7 標准物質統計結果(wB/ng·g-1)
表1-8 礦化樣品的平行樣結果
❹ 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❺ 常用的表面分析技術有哪些
在20世紀60年代超高真空和高分辨高靈敏電子測量技術建立和發展的基礎上,已開發了數十種表面分析技術,其中主要有場致發射顯微技術、電子能譜、電子衍射、離子質譜、離子和原子散射以及各種脫附譜等類。70年代後期建立的同步輻射裝置,能提供能量從紅外到硬X 射線區域內連續可調的偏振度高和單色性好的強輻射源,又大大增強了光(致)發射電子能譜用於研究固體表面電子態的能力,開發了光電子衍射和表面X射線吸收邊精細結構。此外,電子順磁共振、紅外反射、增強喇曼散射、穆斯堡爾譜學、非彈性電子隧道譜、橢圓偏振等,也用於某些表面分析場合。
❻ 常用技術分析方法都有哪些
股票技術分析建立在三個前提條件下,如果三個前提條件不存在的話,那麼技術分析沒有任何意義。還得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正確的去分析,平時多去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少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我現在也一直在追蹤牛股寶里的牛人學習,感覺還不錯,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才是炒股盈利的真理。
第一個條件是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證券價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觀的或是微觀的)都反映在其證券的價格之中。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經濟學家對市場的分析也是不確定的。因此,研究證券的價格就是間接的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經濟基礎。技術分析者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和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
第二個條件是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技術分析者通過經驗的總結,認為證券的價格運動是以趨勢方式演變的。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早期,及時准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應趨勢交易的目的。正是因為有趨勢的存在,技術分析者通過對圖表、指標的研究,發現趨勢的即將發展的方向,從而確定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
第三個條件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者認為人類的本性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圖表表現了人們對於市場的看法,通過對於圖表的研究可以找到相似的形態從而找到未來價格運動的方向。
股票技術分析理論的主要的代表有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法則等。
主要分析方法有K線(日本線)理論、切線理論、形態理論、量價關系理論。
主要的分析指標包括:趨勢型指標、超買超賣型指標、人氣型指標、大勢型指標等內容。
祝投資愉快!
❼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目前系統安全分析法有20餘種,其中常用的分析法是:
(1)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 list)
(2)初步危險分析(PHA)
(3)故障類型、影響及致命度分析(FMECA)
(4)事件要分析(ETA)
(5)事故樹分析(FTA)
❽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人們認識事物時用到的兩種分析方式。
1、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它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針對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去分析的一種方法。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定性就是用文字語言進行相關描述。它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運用主觀上的判斷來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8)常用的分析技術擴展閱讀:
定量分析法的具體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勢分析法。它對同一單位相關財務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4、數學模型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
❾ 常用分析方法
10.3.1.1 定性分析
在X射線熒光光譜定性分析中,利用分光晶體對樣品發出X射線熒光進行分光,根據布拉格方程,波長為λ的X射線熒光入射到晶面間距為d的晶體上,只有入射角θ滿足方程式的情況下,才能引起干涉。也就是說,測量角度θ,就可得知λ,由莫斯萊公式即可確定被測元素。
X射線光譜定性分析包括試樣的X射線光譜的記錄和峰的識別。把試樣放入X射線光譜儀的樣品室,受初級X射線照射,發出次級X射線,其中含有試樣各組成元素的特徵線。次級線束經準直後,進行掃描,最後記錄的是強度隨θ角的變化曲線,實際上就是X射線光譜。再解析譜圖中的譜線以獲知樣品中含有的元素。目前絕大部分元素的特徵X射線均已准確測出,新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已將所有譜線輸入電腦儲存,掃描後的譜圖可通過應用軟體直接匹配譜線。
X射線熒光的光譜單純,但也有一些干擾現象,因此在分析譜圖過程中應遵守以下的X射線特點:
1)每種元素的一系列波長確定的譜線,其強度比是確定的,如Mo的K系特徵譜線Kα1、Kα2、Kβ1、Kβ2、Kβ3,它們的強度比是100∶50∶14∶5∶7。
2)不同元素的同名譜線,其波長隨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小,這是由於電子與原子核之間的距離縮短,電子結合得更牢固所致。
3)判斷一個未知元素的存在最好用幾條譜線,如Kα、Kβ,以肯定元素的存在。
4)應從峰的相對強度來判斷譜線的干擾情況。若某一強峰是Cu(Kα),則Cu(Kβ)的強度應是Kα的1/5,當Cu(Kβ)的強度很弱,不符合上述關系時,可能有其他譜線重疊在Cu(Kα)上。
10.3.1.2 半定量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層出不窮的新材料亦需要進行成分分析,傳統的濕化學方法既費時又費力,而且有關工業廢棄物中有害元素的立法,增加了對快速半定量分析的方法需求。有些情況下,需要對樣品進行非破壞分析的要求,當沒有合適的標准樣品可用時,半定量分析結果又可以滿足要求時,則無需再做進一步的精密定量分析。所以,X射線熒光的半定量分析方法逐漸發展起來。
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不需要標准樣品,可以進行非破壞分析。半定量分析的准確度與樣品本身有關,如樣品的均勻性、塊狀樣品表面是否光滑平整、粉末樣品的顆粒度等,不同元素半定量分析的准確度可能不同。同一元素在不同樣品中,半定量分析的准確度也可能不同。
大部分主量元素的半定量分析結果相對不確定度可以達到10%(95%置信水平)以下,某些情況下甚至接近定量分析的准確度,完全可以滿足精度要求不高的測試任務。
半定量分析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對准確度要求不是很高;要求分析速度特別快(30min以內可以出結果);缺少合適的標准樣品;非破壞性分析等。
10.3.1.3 定量分析
X射線熒光光譜定量分析是一種相對分析技術,要有一套已知含量的標准試料系列(經化學分析過的或人工合成的),通過測量標准試料系列和未知試料的X射線強度並加以比較進行定量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標准曲線法
測量一套(一般不少於5個)與分析試料相類似的標准試料,將標准試料中分析元素的含量與X射線強度的關系繪制校準曲線,用以求得未知試料中分析元素的含量。應用本法時要注意共存元素的影響,必要時選用適當數學模型求得影響系數並加以校正。
(2)內標法
對於添加某一成分後易於混合均勻的樣品,如溶液,可採用內標法,即把一定量的內標元素加入到分析元素含量已知的試料中作為標准試料,測量標准試料中分析元素與內標元素的X射線強度比,用該強度比相對分析元素含量繪制校準曲線。分析試料中也加入同一種內標物質和同樣的量,按同樣方法求得X射線強度比,從校準曲線求得含量。內標法適合含量高於10%的元素的測定,應注意不要因加入內標元素而對分析線產生選擇吸收、選擇激發或重疊干擾。適當的基體元素譜線和散射線也可作為內標線。
(3)標准加入法
標准加入法也稱增量法,即在試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分析元素,根據X射線強度的變化而求得試料中分析元素的含量。使用這種方法要求分析元素含量與相應的X射線強度呈線性關系,且增量值不應少於兩個,該法適用於含量小於10%的元素的測定。
為了獲得准確的定量分析結果,應注意以下幾點:使用含量數據可靠或經過驗證的標准試料;標准試料與分析試料的組成盡可能一致,制樣方法也應完全相同;為了消除共存元素的影響,要選擇正確的校正方法;分析元素含量不要超出標准試料所限定的范圍;儀器的漂移會導致校準曲線的位移,應在日常分析開始前先用標准化試料對儀器進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