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葯品行業尋租的經濟分析

葯品行業尋租的經濟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01 07:46:16

❶ 目前醫葯行業的市場分析如何

一、2014年醫葯並購新形勢
2013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節奏明顯加快,並購案例超過20個,2014年這種態勢繼續發酵,雙龍股份、康恩貝、南京醫葯等紛紛停牌擬並購收購。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對2013年醫葯並購進入深入挖掘,總結了三大特點: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
不難發現,2013年之前的資產整合基本上是國資企業進行主導,由華潤醫葯、中國醫葯集團等國資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團公司領銜,廣葯集團、上葯集團、哈葯集團、南京醫葯等地方國資委控股的集團公司參與。而2013年來,有更多的民間資本加入,例如新華醫療、仁和葯業等。
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
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從2013年掛牌的股權交易情況看,進行戰略性「減法」,突出優勢資源亦成為一種整合趨勢。
二、醫葯並購的利與弊
並購加速對於醫葯行業是個利好消息,因為並購不僅能夠擴大企業規模、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避免重復生產與開發、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還能增強跨國市場經營網路,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並購對於產業結構優化以及行業競爭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大量屬於重復建設型的醫葯公司會被整合,市場集中度會大大提高,現在的分散局面會得到改觀,使市場競爭更加有序,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大多葯企特別中小企業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新葯研發能力較弱,新葯數量少,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為並購市場中的獵物。再者,中小醫葯企業中,既懂專業知識,又能拓展市場、參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較少。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國內葯企發展的瓶頸之一,通過並購獲得技術人才團隊是很多葯企並購的目的之一。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兼並重組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對於龍頭優勢企業來說是跨越發展良機;但另一方面,不少醫葯企業並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盤考慮,有些並購後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預期。而且目前從醫葯企業的並購案例來看,普遍溢價較高,成本高昂,未來是否能順利整合以及整合後對企業經營的貢獻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❷ 葯品市場預測的案例

找到了~~~
http://www.chengmei-trout.com/achieve-5.asp
很多東西的~~專
自己選著點摘錄屬下來吧~~
tang

❸ 尋租行為的經濟分析的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九章。第一章簡要歸納尋租理論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同時提出問題,介紹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第二章回顧新古典尋租理論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同時指出現有尋租研究在理論上存在的薄弱環節與研究失誤之處。第三章是全書的基石,從經濟學的源頭探究租金的本質、來源、生成途徑與決定方式,通過引入「一般租金」概念重新界定經濟租金。第四章則在一般意義上討論尋租行為,包括經濟租金的生成規律和行為主體實現經濟租金的基本途徑,在全面考察和分析各種尋租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判定尋租行為的兩個基本標准,把尋求一般租金行為從尋租行為中成功分離出來,解決了新古典尋租行為理論上長期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接著,提出並討論了尋租面臨的8種約束條件,最後建立了一個初步的一般尋租動態模型。第五章致力於尋租主體的行為特徵研究,從新的角度對尋租行為主體進行分類,通過具體實例研究尋租決策過程,首次將集體尋租納入尋租研究范圍。第六章集中探討尋租可能產生的各種效應,考察分析尋租可能造成的經濟後果,提出尋租行為經濟後果的評價標准,最後從正、反兩方面對尋租效應進行了全面總結。第七章主要在制度層面上研究尋租與制度變遷的交互作用,比較分析不同制度環境下的尋租活動特徵,探索如何通過制度設計引導及控制尋租,尤其是非合意性尋租行為。並針對具體尋租活動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第八章將前面幾章理論探索所取得的成果運用於中國現狀的分析,闡述中國改革的基本特徵,依據本書的理論研究成果闡述了中國經濟為什麼會在尋租盛行的條件下仍然能夠取得持續高速增長的原因,並根據中國改革的特點和基本約束條件就中國下一步的行政改革走勢和具體步驟進行了預測。第九章總結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同時提出在尋租基礎理論、尋租理論應用和學科交叉研究等三個方面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些新課題。

❹ 什麼是經濟學中的尋租,舉兩個具體的例子

按照尋租理論的鼻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的定義和闡述,尋租是指人們憑借政府保護而進行的尋求財富轉移的活動。它包括「旨在通過引入政府幹預或者終止它的干預而獲利的活動」。尋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徵是不經過相應的生產勞動而將社會公眾財富轉移到一部人手中。尋租從根本上是與勞動和公平原則相違背的,也是對公共資源的侵害和浪費。

❺ 什麼是經濟學是的「尋租」現象

尋租(Rent-seeking )。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潤、利益、好處。尋租,即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指通過一些非生產性的行為對利益的尋求。如有的政府部門通過設置一些收費項目,來為本部門謀求好處。有的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個人撈取好處,有的企業賄賂官員為本企業得到項目、特許權或其它稀缺的經濟資源。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對既得利益的維護和對既得利益進行的再分配的活動。尋租往往使政府的決策或運作受利益集團或個人的擺布。這些行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往往成為腐敗和社會不公和社會動亂之源。
(詳細較學術看下面)
尋租有多種定義,布坎南等人認為「尋求租金一詞是要描述這樣一種制度背景化的行為:在那裡,個人竭盡使價值最大化造成了社會浪費,而沒有形成社會剩餘。」他們把尋租描述為人們憑借政府保護進行的尋求財富轉移而造成的浪費資源的活動,即一個人在尋租,說明了這個人在某事上進行了投資,被投資的這種事情實際上沒有提高,甚至降低了生產率,但卻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一種特殊的地位或壟斷權利而提高了投資者的收入,租金也就是由此所得的收入。因此,柯蘭得爾中給尋租下的定義是為了爭奪人為的財富轉移而浪費資源的活動。 而克魯格則認為尋租是為了取得許可證和配額以獲得額外收益而進行的疏通活動。
常見的尋租行為的分類:
1,政府的特許權。
2,政府規定,關稅與進出口的配額。
3,政府采購。
• 尋租的特點主要有:
• 間接造成經濟資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產方式的實施。一是直接浪費了經濟資源,利用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游說的結果,對尋租者來說可能更有效率,但對社會來說沒有效率而言。
• 導致其他層次的尋租活動或「避租」活動。
• 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為了對付尋租者的游說與賄賂,需要時間和精力反擊。
• 尋租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 企業向政府爭取優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維護自身的獨家壟斷,就屬於合法的尋租活動。
• 行賄和走私就屬於非法的尋租活動。

• 尋租活動的三個層次,以計程車為例:
• 第一個層次是:政府用發放有限數量的經營執照人為地限制出租汽車的數量,那麼市場上計程車數量就少於自由競爭水平。牌照管制帶來了第一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 第二個層次是:既然政府官員可以決定牌照的管制,那麼爭取這個職位就形成了第二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 第三個層次的尋租活動,是超額收入(部分或全部)會以執照費的形式轉化為政府財政收入,那麼爭奪這部分財政收入,就形成了第三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❻ 葯物經濟學分析方法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法

【關鍵詞】 醫療機構 葯物經濟學評價研究進入我國已有十幾年,很多人對這一概念模糊,甚至陌生,以為是葯品銷售商研究利潤的專利工具。2006年3月亞太專家聚會上海探討葯物經濟學,得到政府部門和臨床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 1 葯物經濟學的概念、方法和可行性方案 1.1 概念 葯物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提高葯物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葯,控制葯物費用的增長,為葯品的市場經營決策和葯品管理提供依據[1] 。 1.2 方法 葯物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種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別在於對健康結果的不同測量上。 1.3 葯物經濟學研究可行性方案 葯物療效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時,應使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有顯著性差異時(P<0.05),可用單個中間或最終健康指標分析的適用於成本效果分析法,否則應選擇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法。醫療機構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法。 2 臨床研究程序 2.1 立題 分析素材,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的目的,立項命題。 2.2 收集材料的方法和結果 回顧性研究或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對象選擇住院或門診患者或住院、門診綜合就診患者。與治療方案相似的備選有效方案可並入研究和比較的范圍。 葯物療效,無論是期望的效果還是不期望的不良反應,都應收集比較。若不良反應不影響方案成本和結果的構成因素,可忽略不計。 2.3 查閱、收集研究資料 查閱文獻資料、收集各種已有數據,包括財務憑證、收費單、貼現率等;考察結果,包括病歷、檢驗和診斷報告單等。充分利用院內區域網搜尋、電話回訪和信件、E-mail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工作效率。 2.4 計算治療方案的終點成本 治療終點,是對患者在葯物治療後,得到治癒、死亡,轉歸後治癒,或未治癒等不同結果的決策分析。如果患者在1個療程或觀察期內葯物治療後獲治癒,便不再耗費衛生資源。可其他尚未治癒的患者需追加治療成本,治療更長的時間。很顯然,不同時段的治癒結果所耗費的資源也不同。 2.5 選用合理的葯物經濟學方法 治療方案中葯物療效相近或相同,也就是說沒有統計學差異,應選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療 效有統計學差異的用葯方案應選擇成本效果分析法。 2.6 確定結果事件的概率 用於計算成本和決策分析。一是通過文獻檢索,如採用元分析法(meta-analysis),對葯物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匯總,求得治癒率、不良反應率和轉歸率等結果的概率。二是通過醫院或多中心的研究結果或歷史數據,對上述指標的概率進行估計。 2.7 應用決策分析方法,計算成本效果比 比值越小越具有較好的成本效果。決策分析方法是選擇最理想治療途徑的一種定量方法。葯物經濟學研究中的決策類型屬於統計型決策,即決策者對未來發生的自然狀態不能完全肯定,但其出現的概率可以估計,不過要承擔一定風險,所以又稱為風險性決策。 2.8 進行成本貼現或敏感度分析 研究時間超過1年就應將各年的成本進行貼現。貼現就是把將來的價值換算到現在的價值,換算比率稱貼現率(discount rate),也叫折扣率,它是根據銀行利率和物價指數綜合確定,一般在3%~15%之間,計算公式為:C=Σ n t=1 C t(1+r) t。式中Ct為時間段內的總成本;r為貼現率;n為時間段的數目。 由於治癒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參數測准不易,加之貼現率也是假設估計的,因此,考慮對結果的影響,還必須進行增量成本分析或敏感度分析,即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或者選擇兩個以上參數的百分比或增或減的變化來分析結果的靈敏度,使該項葯物經濟學研究可信度更高。 2.9 報告結果 研究報告必須敘述採用的具體方法和實施過程,說明估計算術的理由,討論方法的局限性,以便讀者能理解和接受報告的結論。 2.10 參照葯物經濟學論文的結構撰寫文稿,結題[2] 。 3 討論 我國葯物經濟學研究者太少;有葯物經濟學專欄的醫葯雜志更是屈指可數。葯物經濟學在葯品研發,葯品定價,醫保用葯,促進合理用葯等多方面發揮著作用,更重要的是對政府決策者來說,葯物經濟學是科學決策的保證,並且在干預和控制葯品費用上漲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文主編.葯物經濟學.第1版.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5.8. 2 胡明,張伶俐.葯物經濟學研究論文結構分析.中國葯房,2005,16:1148.

閱讀全文

與葯品行業尋租的經濟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做金色投資的裁 瀏覽:499
威海做理財 瀏覽:716
前海開源基金中證軍工凈值 瀏覽:892
基金持倉的股票好嗎 瀏覽:622
519651分紅基金凈值 瀏覽:287
大楊股票 瀏覽:627
老虎外匯好嗎 瀏覽:18
百度理財定活盈怎麼樣 瀏覽:94
私人金融投資機構 瀏覽:406
中行私人銀行卡進外匯 瀏覽:531
95元港幣是對人民幣 瀏覽:784
樣樣一元投資多少 瀏覽:384
黨政工作人員可以投資股市 瀏覽:403
2018年寧夏理財規劃師報名時間 瀏覽:464
p2p理財平台評級 瀏覽:802
ipad用期貨 瀏覽:399
你的理財目標 瀏覽:40
2019年4月11日汽油價格 瀏覽:493
智睿投資可信嗎 瀏覽:506
601099增發價格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