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銀轉債會破發嗎
上銀轉債是有可能會破發的。
上海銀行作為傳統銀行,業績穩健。主營供應鏈、普惠、科創、民生、跨境金融、投資銀行、金融市場交易等綜合金融服務。上海銀行1月9日發布了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營收和盈利實現穩健增長。
其中歸母凈利潤增速與前三季度相比由負轉正,提升至2.89%,四季度單季同比增長48.1%,營業收入單季同比增長10.8%,利潤改善超預期,估值有望迎來修復。
(1)上海銀行快報擴展閱讀:
上銀轉債介紹如下:
從已披露的報告看,2020年四季度實現單季營收和凈利潤高速增長是一個明顯的特點,例如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去年四季度凈利潤均實現超30%的正增長,從而帶動了全年盈利增速轉正。
上銀轉債評級最高級AAA,年化利率3.3%,PB小於1,無下修空間,無回售條款。銀行轉債的標配條款,不過年化利率是最高的,對機構投資者吸引力大。
㈡ 上銀發債價值怎麼分析
上銀發債價值分析如下:
1、正股概況
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部位於上海,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上銀轉債申購代碼:783229,配售代碼:764229,正股代碼:601229,正股簡稱:上海銀行。目前轉股價值73.44,規模200.00億元,信用級別:AAA。
2、轉債信息
行業:銀行-銀行Ⅱ-銀行Ⅲ
規模:200億
評級:AAA
轉股價:11.03
轉股價值:73.44
3、申購建議
當前溢價率:36.17%。大股東認購情況:全額認購。
質地不錯,三季報凈利潤累計同比下跌8%,但年報快報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長2.9%,利潤轉正,超預期。北向資金持股2.40%,公募基金持股1.00%,保險持股3.64%,QFII持股3.13%。
(2)上海銀行快報擴展閱讀:
上海銀行以「精品銀行」為戰略願景,定位於成為面向企業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面向城市居民的財富管理和養老金融服務提供商、金融市場領先的交易服務商、獨具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商。
公司批發金融業務/零售金融業務分別貢獻集團稅前利潤的76.10%/23.10%。
上海銀行經營指標處較其他長三角地區城商行並不算突出,就同一資產對比,其貸款、債券投資的收益率處於偏低位置;負債端方面,上海銀行20H1存款余額占負債比例約為58%,平均付息率2.22%,這與寧波銀行的72%/1.95%相比存在差距。
㈢ 白酒板塊繼續攀升,未來有沒有跌降的可能
近期,多家上市銀行相繼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招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等銀行凈利潤出現同比正增長。由於四季度凈利潤增幅較大,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全年凈利潤增速轉正,分別為4.82%、1.15%,其中招行凈利潤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負值變為全年正增長4.82%,業績改善明顯。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預期上市銀行利潤增速將加快修復。因為目前其他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尚未公布,所以率先發布快報的銀行將成為其他銀行確定利潤增速的重要參考標准。招行4.82%的利潤增速以及行業性的增速轉正,意味著大行和股份行的2020年利潤增速將大概率落在0%-5%的區間;區域性偏小型的銀行因為自身成長性更高,利潤增速或多在5%以上,少數銀行利潤增速可能突破10%。若2021年政策能繼續對銀行業績松綁,那麼銀行利潤增速上升的空間還會更加廣闊。民生證券還指出,建議積極把握1-2月的銀行快報行情,行情只是剛剛開始,銀行股的估值還有上升空間。
前期熱門板塊調整,是否意味著市場風向的改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由於前期快速上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近期高估值股票出現了一定的壓力,造成近兩個交易日的下跌,這是屬於正常的調整,並不是趨勢的改變。從長期來看,業績優良的白龍馬股依然是最值得持有的核心資產,調整下來之後是很好的一個上升機會。特別是對於新發的基金來說,有調整的機會才會在一個比較好的價格上建倉,這也有利於白龍馬股行情走得更遠。
對於近期受到極大關注的的機構抱團現象,楊德龍認為,現在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時代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業績優良的好股票將會不斷地受到市場的資金追捧,差的股票則不斷地被邊緣化,這個趨勢是長期的趨勢。
興業證券梳理了歷史六輪機構「抱團」情況,提出配置重倉板塊能夠戰勝市場。2019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再次形成「消費+科技」的機構抱團,以外資百大消費科技持股作為國內核心資產的代表。籌碼集中、估值高位,讓目前抱團的消費科技可能「上行有頂」,如果後續全球疫情對基本面的影響超預期、美國大選前中美摩擦升溫、全球債務「灰犀牛」顯現,可能會讓抱團板塊出現補跌,需謹慎防範。另一方面,寬裕的流動性則支撐消費科技核心資產「下行有底」,前5月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4次發行破千億,「爆款基金」等待建倉,可能將繼續支撐抱團板塊維持高估值。
興業證券提出,從A股長期發展角度來看,當前的「機構抱團」並非過去的「機構抱團」,A股一批優質核心資產脫穎而出。2017年以來,外資流入、機構配置,讓核心資產概念深入人心,進一步吸引居民加速配置。隨著A股美股化推進,核心資產長牛已在途中,中國核心資產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具備稀缺性,成為量化寬松時代下抵禦貶值最好的「非賣品」。其認為,防範補跌行情的同時,把握中長期邏輯,抱團板塊的回調往往是加倉機會,核心資產全程具備超額收益。
㈣ 工行市值幹掉富國,重奪宇宙第一大行差多遠
2017年度全球銀行品排行榜 中國有16家進入100強
來源:財富動力網綜合 2017年05月25日 16:31:27
2017年度全球銀行品排行榜
近日,英國著名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行榜。排行榜顯示,2017年度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富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大通銀行、中國銀行、美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花旗集團、匯豐控股和桑坦德銀行。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以品牌價值478.32億美元位居躍居榜首,去年排名第一的富國銀行以品牌價值416.18億美元排名第二,中國建設銀行品牌價值413.77億美元依舊排名第三。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十中,中國與美國各占據四席。前500中,中資銀行的品牌總價值高達2580億美元,佔500強品牌總價值的24%,相比之下,美資銀行的該佔比為23%。
「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行榜」由英國《銀行家》雜志聯合BrandFinance共同打造,每年定期公布,是全球銀行界公認、權威的品牌價值排行榜。該榜單採取現金流折現方法,通過分析財務數據等方式評估銀行的市場影響力、設立不同銀行的品牌折現率等步驟測算出各銀行的品牌價值。
值得一提上網是,2017年共有16家中國(含香港)銀行進入100強,依次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26)、中國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恆生銀行。中國五大銀行均在榜內。
(廣東電台、廣東廣播電視台股市廣播FM 95.3、 財經電台、《投資快報》官方網站,為證券投資者提供快捷、權威、簡明、實用的股票市場金融資訊、內參、數據、策略服務。房地產市場最新動態)
㈤ 有關在美國的花旗銀行自動提款機上用上海銀行的現金卡提取現金需不需要手續費的問題。
每個銀行手續費有他們自己的規定。只提供個人經驗作參考了: 中國銀行借記卡在美國任何銀行提現金,每日限額美元$1500. 但美國銀行方面許多ATM 一次最多隻能提$600,同日最多$1200(譬如一次入卡,進行提款$600兩次) 要提$1500, 必須跑兩個不同的銀行。每次ATM報單並不列明手續費。但以在兩家銀行提款時,一提$600, 一提$300,核對中國銀行瞬間手機快報(只報帳上被提多少人民幣-中國電信3G手機號,在美國收國內發的簡訊免費),顯示總結果匯率兩次均在¥6.35 / $1。 似乎代表手續費是按金額大小來收取。
㈥ 「現金貸」上市公司二三四五資產減值多少
2月27日晚間,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 )的一則業績快報,將這家2017年以「現金貸」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業績情況公之於眾。業績快報顯示,二三四五2017年未經審計的凈利潤為9.32億元,同比增長46.7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同時公布了一則2017年度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公告,公告顯示,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9.66億,年度利潤總額將相應減少9.66億元。
對比2016年,二三四五在2016年計提其他流動資產減值准備金額為0元,該項指標去年的大幅增長9.64億,較2016年度增長100%。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為公司報告期內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開展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快速發展,導致發放貸款及墊款金額大幅增長,引起公司應承擔的壞賬損失相應增加所致。
事實上,二三四五通過「2345貸款王」金融科技平台開展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其中現金貸業務為主要構成業務。二三四五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2345貸款王」平台司已與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二三四五互聯網小額貸款等持牌金融機構合作,累計貸款額129.60億元,2017年6月單月發放貸款金額25.14億元,同比增長79.32%;截至2017年6月30日,貸款余額超過29.47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114.33%;M4壞賬率維持在約3%的水平。
誰料,到2017年年報披露之際,壞賬損失引起的資產減值金額已高達9.64億元。
市場環境引發壞賬率上升
二三四五表示,由於2017年第四季度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引起壞賬率有所上升,因此,公司計提資產減值准備金額增長幅度較大。
根據二三四五對歷史數據的統計,借款時間越長,相應應收款項的實際回款率越低,一般而言,借款時間超過4個月(含4個月)的應收款項的實際回款率極低,且由於借款時間逾期較長、借款人還款意願較低,又導致了催收成本較高。
二三四五披露的2017年度業績快報稱,預計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2.29億元,同比增長85.41%;實現凈利潤9.31億元,同比增長46.72%。公司表示,去年業績的增長,是因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穩健增長、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較快。
資料顯示,2017年11月27日,二三四五全資子公司曲水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將2.69億元的應收款項,以528.3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廣西廣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二三四五當時對這部分應收款項按100%計提了壞賬准備。該公司稱,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中,借款時間在4個月以上(含4個月)的逾期款項回款率極低,對該等M4及以上逾期款項計提100%壞賬准備較為合理。
證明流通還是很多的。
㈦ 南京48條路開貼違停是哪48條
9月10號的現代快報上有
㈧ 6家銀行上半年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嗎
6家銀行業績快報顯示,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除南京銀行較報告期初保持不變外,其餘5家銀行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吳江銀行不良貸款率降幅最大,上半年不良貸款率為1.39%,較2017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另外,上半年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3%,較2017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
在撥備方面,「一行一測」定調或將導致各行表現略有分化,但壓力均會緩解,前期撥備充裕的銀行具備較大的利潤釋放空間,不良確認較松的銀行在監管壓力下會適當消耗撥備來維持資產質量相對穩定。
傅慧芳認為,二季度盡管實際的不良生成率仍在改善,但考慮到信用風險事件的影響,預計商業銀行在營收改善的窗口期將加速不良的確認、核銷處置,並保持相對較高的信用成本。
㈨ 杭州銀行實控人擬增持至少7000萬股嗎
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杭州銀行啟動股價穩定措施,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出手增持股票。
杭州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根據穩定股價預案,公司上市後三年內,若公司股票每年首次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公司最近一年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公司將通過(1)公司回購股票;(2)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票;(2)董事(不含獨立董事、下同)、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啟動股價穩定措施。在每一個自然年度,公司需強制啟動穩定股價措施的義務僅限一次。
而由於商業銀行的特殊性,境內商業銀行回購股票屬於重大無先例事項,且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公司回購股份之後只能注銷並減少注冊資本,減少注冊資本涉及債權人公告、監管部門審批等一系列法律程序,採取回購股份並減少注冊資本的方式不具備可行性。因此,按照預案措施順序,本次採用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票。
截至2018年7月3日,杭州市財政局持有55724萬股杭州銀行股份,持股比例為10.86%,為杭州銀行實際控制人;財開集團持有3965萬股,持股比例為7.73%,為杭州市財政局一致行動人。
根據公告,杭州市財政局和財開集團應在增持方案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實施增持公司股票計劃,且增持股票的數量需達到杭州銀行股份總數的2%。本次杭州市財政局擬增持的公司股份數將不少於7000萬股,財開集團擬增持的公司股份數將不少於3300萬股。
據杭州銀行上半年業績快報,營收和凈利潤有較大幅度增長。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3.23億元,同比增長26.39%,凈利潤30.15億元,同比增長19.12%。
,截至7月25日收盤,26家A股銀行中,共有16家銀行的市凈率小於1,包括杭州銀行、上海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
在杭州銀行之前,由於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凈資產,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已經採取措施穩定股價。比如,上海銀行5月29日公告,股東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擬增持上海銀行股票分別不少於5990萬元、2919萬元、2919萬元。截至7月25日,上海銀行的市凈率為0.9661。
不少分析師表示,隨著近期監管政策的落地,銀行估值有望逐步修復。近期資管新規細則落地,政策發生邊際寬松,有利於實現銀行板塊基本面企穩改善。政策微調後上半年壓制銀行估值的兩大因素信用風險、合規風險解除,板塊回升趨勢逐步明確。
銀行板塊走勢從2月初開始持續低迷,估值下行至歷史低位水平。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在政策調整下,信貸額度放鬆,非標轉貸及表外資產回表,上市銀行貸款增速有望上行,另一方面,貨幣轉向偏松之下,市場利率或進一步下降,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壓力。其認為銀行板塊有望顯著受益於政策調整,修正市場對經濟悲觀的預期,政策調整與低估值共振,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有望延續。
㈩ 6家銀行上半年業績如何
截至目前,已有杭州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吳江銀行和南京銀行等6家A股上市銀行陸續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上述銀行主要經營指標向好,盈利增速超出預期;同時,6家銀行資產質量也較2017年末有所改善,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下降,撥備覆蓋率有所提升。
興業證券分析師傅慧芳預計,銀行業盈利改善持續,整體歸母凈利潤增速較一季度繼續提升。其中凈息差在資產端定價提升的拉動下走高,規模增速將隨著信貸投放和前期基數效應減弱而邊際改善,非息及成本收入比維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