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對股市通監管的監管機構

對股市通監管的監管機構

發布時間:2021-05-01 11:46:42

『壹』 股票市場監管機構有哪些,股票市場監管機構有哪些資訊

證監會、中國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及深圳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比如中國登記結算公司和交易所網站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公布的消息、監管層公告和每天市場情況,而中國證券業協會主要負責券商的監督教育和投資者教育,證監會就相當於證券業的老大。

『貳』 對於操縱市場的行為監管部門將怎麼做

對於操縱市場的行為,監管部門從嚴打擊、從重處罰,讓違法者覺得真疼,這理所應當,更是職責所在。

還有人問,操縱一隻股票罰幾千萬上億,財務造假就罰幾十萬,這公平嗎?的確,虛假信息披露也是性質惡劣的行為,目前能夠實施的處罰過輕,起不到震懾效果。這說明法律有待完善,監管還有不足,需要加快補齊短板。但是,如果以此為理由,來質疑一些嚴管市場的舉措,就不合理了。

當然,要讓違法者真正覺得疼,開出罰單只是第一步。如果受罰者通過各種手段規避處罰,「天價」罰單變「空頭」罰單,就不僅不會讓他們覺得疼,反而有損執法的嚴肅性。此外,現在小投資者利益被侵害後,還是缺少有效途徑來維權,多數情況下只能吃「啞巴虧」。多管齊下,方能真正捍衛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還市場一片風清氣正。

『叄』 股票的價格是由誰來控制的 有那些監管部門了 有相關的法律嗎

一、關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法律界定 1997年12月1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發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通知》第四十一條對控股股東作了如下規定: "控股股東"是指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東: (一)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選出半數以上的董事; (二)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行使公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表決權或者可以控制公司百分之三十以上表決權的行使; (三)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份; (四)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以其他方式在事實上控制公司。" 證監會新修訂的年報准則規定,公司控股股東包括公司第一大股東,或者按照股權比例、公司章程或經營協議或其他法律安排能夠控制公司董事會組成、左右公司重大決策的股東。 關於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收購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構成對一個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 (一)在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二)能夠行使、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表決權超過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的; (三)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的比例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三十的;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四)通過行使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上市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的; (五)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簡而言之,實際控制人就是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二、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區別和關系 在實踐中,社會公眾投資者往往很容易從上市公司的年報中獲知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是誰。但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某些情況下則很難辨別。實際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東,也可以是控股股東的股東,甚至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根據證券交易所的要求,在信息披露時,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最終要追溯到自然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其他最終控制人。 例如,"德隆系"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可以為德隆集團或其旗下控股子公司,但其實際控制人可以追溯至唐萬新等自然人。 不弄清楚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就難以辨別由實際控制人操縱的關聯交易,也無法對其關聯交易是否公允及是否會對公司和其他股東利益造成影響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可能使投資人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正因如此,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2001年底至2002年初,監管部門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東持股變動報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則》等規章都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時,必須披露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詳細資料。證監會新修訂的年報准則亦要求各上市公司嚴格披露其實際控制人,以便為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充分的信息。

『肆』 為什麼股市如何出事,各類監管機構都不擔責任呢

監管機構並不是不擔責任啊,不也經常出現某某官員腐敗或者違法審批被下馬的嘛,只不過股市上下波動的話不是監管機構能控制的,這種無需擔責。

『伍』 證券市場有哪些監管政策

政策具有連續性和可預知性,是現代公共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連續性是可預知
的前提。只有政策是連續的,社會對政府的政策才可以預知,才可以依據政府政策的走向來調適自己的行為,進而達到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若政府的政策變動無
常,那麼社會也就無法預知政府政策的未來,不但無從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適,甚至還會無所適從。政府既無法實現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也會常常面臨政策失敗的尷
尬局面,進而影響政府治理目標的實現。在調查中發現,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明顯感覺到,政府關於證券市場的治理政策是變化無常的,對中國證券市場戲稱「政
策市」。那麼,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政府所扮演的雙重角色,導致政策的左右搖擺。目前,我國的上市公
司絕大多數是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政府是這些企業非流通國有股的股份代表,但政府同時又是證券市場的監管者,這雙重角色的矛盾導致了政府政策的左右搖擺。
當證券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政府為了國有企業繼續融資的需要,便出會台一系列利好政策,製造「政策底」,刺激股指上漲,吸引投資者人市。而每當此時,市場
內具有政策信息優勢的機構和個人,便會利用非法資金和游資,內幕交易,肆意拉抬,製造證券市場虛假繁榮。這表面上是為了響應政府的政策號召,實際上是為了
攫取高額尋租利益。當股指持續飆升,股價飛漲時,政府又擔心市場泡沫過大危及經濟,政府便會以公開、公正、公平的監管者身份出現,轉變口氣,突施利空政
策,限制股市上漲,製造「政策頂」。每當此時,具有政策信息優勢的機構和個人便會成功逃頂,廣大中小散戶卻被套其中。等市場跌得過很時,政府再出台利好政
策,就這樣周而復始無限循環。

其次,證監會

公務人員的職務非常任制很難保證政策的延續性。中國證監會自從1992年10月成立到2001年這9年間的時間里,歷任證監會主席先後有劉鴻儒、周道炯、周正慶和周小川4人,人均任期2年零4個月,可見證監會主席人選變動之頻繁。每一位主席都有各自不同的監管思路,不同思路指導下的政策自然也不同。再加上每一位主席的上任,都帶來了證監會人員和職務的變動,政策的延續性自是很難保證。

最後,「中
心任務型」的管理模式必然帶來政策的波動。建國以來,我黨對國家的管理一直沿用著「中心任務型」的管理模式。即不同時期,我黨依據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情況
為國家設立不同的中心任務,並號召和調動全社會的資源為實現中心任務而奮斗。其他的次要任務若與中心任務相沖突,或影響到中心任務的實現時,必須為中心任
務讓道,以保證中心任務的實現。這一模式應用在部門或地方,就是在不同時期設立不同的中心工作和目標,一切政策都要為中心工作和目標服務。這實際上是為政
策的制定和實施設立了一個中心框架和目標,與此中心框架和目標相沖突的政策就很難出台或得到實施。然而,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和目標是不相同的,政策制定的
中心框架和目標自然也不同,政策的波動也就成了必然。「中心任務型」的管理模式實際源於革命戰爭年代的「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戰略,後來在建國後的政
治運動中被進一步強化,逐漸成為我黨管理社會的模式。但是,社會問題不象戰爭中的敵人,消滅掉以後就不存在了。只要有這一問題存在的社會土壤,同樣的問題
在一定時期會不斷涌現。用「中心任務型」的運動式策略來解決,只會摁下葫蘆浮起瓢。這種運動式的政策波動,反而使腐敗分子和違軌者有了應對的策略:運動來
時腐敗收,運動去時腐敗興。

『陸』 我國對證券經營機構監管的主要內容包括

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的現象主要是表現在:對於公司上市核准審核時,有走過場的嫌疑和審核不實的現象,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實,舉薦人沒有盡到審核責任,在二級市場上有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聯手,拉抬股價操縱股市,有的投資機構通過紙媒網路,披露虛假信息,來誤導市場。
規范和治理的辦法和途徑:一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使投資者能夠獲得上市公司的真實信息,改變和扭轉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二提高上市公司的上市質量,保薦人要起到審核責任;三規范上市公司的並購行為;四監管辦法和手段要創新,對於新問題要有新的辦法進行解決;五對於個別投資機構和私募機構拉抬股價操縱股市的違規操作行為,一經發現就要予以及時糾正,必要時要進行嚴厲打擊,絕不姑息,以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被訪問者:冰河古陸)

『柒』 作業 對證券經營機構監管的主要內容表現在哪些方面

對於公司上市核准審核時,有走過場的嫌疑和審核不實的現象,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實,舉薦人沒有盡到審核責任,在二級市場上有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聯手,拉抬股價操縱股市,有的投資機構通過紙媒網路,披露虛假信息,來誤導市場。
規范和治理的辦法和途徑:

  1. 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使投資者能夠獲得上市公司的真實信息,改變和扭轉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的局面;

  2. 提高上市公司的上市質量,保薦人要起到審核責任;

  3. 規范上市公司的並購行為;

  4. 監管辦法和手段要創新,對於新問題要有新的辦法進行解決;

  5. 對於個別投資機構和私募機構拉抬股價操縱股市的違規操作行為,一經發現就要予以及時糾正,必要時要進行嚴厲打擊,絕不姑息,以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捌』 在中國大陸股票市場上市監管中,負責實質性判斷的部門是

問的應該是一道多選題吧?如果是的話,答案是ABCD。

選A的理由:在公司進行上市輔導及申報材內料製作階段,中介容機構(以保薦機構為首並協調審計、律師及評估(如需要)等機構)需要對擬上市企業從規范運作及持續盈利能力等方面進行實質性判斷。

選B和C的理由:題干中沒說具體在哪個板塊上市,如果擬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則申請材料由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負責初審;如果擬在創業板上市,則申請材料由證監會創業板部負責初審。初審均為實質性審核(對擬上市企業進行實質性判斷)

選D的理由:由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負責初審的材料,由證監會發審委經45分鍾的會議進行終審;由證監會創業板部負責初審的材料,由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經45分鍾的會計進行終審。這個階段也是實質性判斷。

提示:如果再給出一個選項 「E.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那也要選上。

『玖』 針對股市泡沫監管部門的態度和措施

實際上,監管部門有必要拿出勇氣來正視股市泡沫的存在。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客觀評價當前股市的問題,涉及到股市的健康發展問題。當然,作為監管部門,會擔心承認股市泡沫的存在後,股市會不會出現暴跌。筆者認為,承認股市泡沫的存在與硬性地擠泡沫是兩回事。我們承認股市泡沫的存在,但卻不人為地、硬性地擠泡沫,而是把泡沫的問題交給市場來解決。

只有正視泡沫問題的存在,監管部門才能更好地消除股市泡沫。至少從市場層面來看,如果能夠承認股市泡沫的存在,那麼,我們的投資者就會跟監管部門保持一致的看法。如此一來,市場上的各種投機炒作行為,就很難得到投資者的支持,投資者也會增加必要的風險意識。如果投資者以為管理層默認了當前股市泡沫的存在,那對於股市的健康發展來說,是不是一個更大的威脅呢?

『拾』 美國對股票市場的監管與我國的監管有和異同

單從股市的規模和技術層面來說,中國的股市已經不輸於國外股市了.我們欠缺的是對上市公司有效的監管!

中國的股票市場歷來重融資輕回報,這種情況一時難以改善;另外,上市公司融資的透明度不高,錢到底用到何處,又產生多大效益很難判斷. 對違規的公司處理往往殃及到散戶,處理拖沓,索賠困難,如"大慶聯誼"案,所以在管理上市公司上,我們的股市還要有很長的路走.

外國的股票市場更看重股東的利益,賠償機制較完善,能夠有效的增加上市公司違規的成本.雖然如此,還是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者如"安然"案. 但從對受損者的賠償和嚴懲肇事主謀上,還是體現了全力保護社會股東權力這一原則.

閱讀全文

與對股市通監管的監管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能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億 瀏覽:593
外匯每個月9分 瀏覽:440
光大量化基金能好起來嗎 瀏覽:665
海星外匯短線交易合法嗎 瀏覽:713
沈陽哪有信託公司 瀏覽:228
暫停地產類信託 瀏覽:989
外匯提前打損 瀏覽:622
四川烽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72
北京干貸款行業 瀏覽:642
國企投信託 瀏覽:716
蘇州信託恆信 瀏覽:608
棚改融資收緊 瀏覽:423
價格最高的st股票是哪個好 瀏覽:752
三板股票論壇 瀏覽:352
股票漲幅排名按什麼代碼 瀏覽:868
廣東南粵投資董事長 瀏覽:177
開放式基金凈值計算方法 瀏覽:324
69000人民幣用財務數據標識 瀏覽:21
甩掛融資租賃 瀏覽:200
品今貴金屬哈爾濱分公司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