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呼和浩特市華楓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呼和浩特市華楓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9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房地產經紀(有效期至2015年6月20日)等。
法定代表人:苗恆泰
成立時間:2010-09-27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01140000365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1130)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呼倫南路西側東達城市廣場A座1011房間
『貳』 請問下新都有哪些園林方面的公司
全國最大的園林聯盟公司:
中山公園
(Zhongshan Park)是以中國清末的民族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始創者孫中山的名字而命名的公園的統稱。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以至於世界其它各地區所建立的中山公園,主要都是為了紀念孫中山而設立及命名。目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合計便有約40餘座中山公園。
編輯本段天津的中山公園
天津中山公園與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淵源,因為在中華民國建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該公園發表重要演說而知名,8月24日,孫中山先生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共商國是,並到公園官紳歡迎會,即席發表演講。孫中山先生曾經兩次在這個公園巡視演講。公園的名稱也是為紀念他而改的。
這個清末時期建成的公園可以說成是由袁世凱促成的。由於清朝末年,天津的愛國實業界人士積極倡導以國家民族工業來拯救清朝疲弱的國力,為顯示天津工業發展狀況,他們在建造一個叫做「勸工陳列廳」的同時,亦籌建了一個向外開放的公家園林,稱為「勸工會場」。袁世凱乘機以會場為範例,向清廷勸說推行他主理的「新政」,為自己仕途邁進一步。當時這個公園就陳列了很多中國的工業產品和工藝示範。
周恩來亦因為在孫中山先生聯俄容共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於民國4年(1915年)6月6日,為天津救國儲金募捐大會,曾到過天津中山公園登台演講,號召國民振興國家經濟,誓雪國恥,決不做亡國奴。他更加寫了《廣募救國儲金致友人書》作為宣傳。
除此之外,天津中山公園是現代中國的一個請願集會的場地。較著名的有於清宣統2年(1910年)12月在天津掀起的資產階級立憲請願熱潮,當時正值在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讀書的著名革命家李大釗亦以學生身份參加了請願。還有在民國8年(1919年)6月9日天津各界人士在公園舉行大會,聲援北京愛國學生的五四運動,要求取消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和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編輯本段北京的中山公園
位於天安門西側,面積22餘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中山公園。
從南門入園,走過門廳,穿過曲折的彩繪長廊,迎面矗立著一座藍琉璃瓦頂的由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石牌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戰勝」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形態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而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為奇觀。由此西行就到了壇門外,一對雄俊的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遷來守門的。
走進壇門.眼前是一條綠色的林蔭道,周圍遍栽果樹。公園的主體建築社稷壇位於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壇上鋪著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並象徵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壇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壇四周建有四色琉璃牆,東藍、南紅、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漢白玉欞星門一座,顯得格外庄嚴肅穆。皇帝把「社稷」看作為國家的象徵,並自認為受命於天,為了祈禱豐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來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師、獻俘、旱澇災害等也要到此祈禱舉行儀式。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台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弔唁。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為中山堂。堂後門內兩側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將鐵戟全部掠走。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社稷壇東邊,環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內疊假山、搭花棚、築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竹相映中,點綴著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一年四季萬紫千紅,春意盎然。這里還有迎暉亨、蘭室、水榭、四宜軒、春明館、繪影樓等建築。
此外,園內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築,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別刻著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於鴻臚寺內,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後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劃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景色如畫。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一座中山公園,旅居這里的華人、華僑和學子們的強烈的懷鄉之情,從山水、林橋、路廊中折射出來。中山公園坐落於溫哥華市中心東部,緊靠唐人街,與中華文化中心毗鄰。據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外建造的第一個全景中國古典式花園——蘇州園林的再現。公園始建於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開園,由中國蘇州52 位專家組成的承建隊在建築師王祖欣和馮小麟先生的帶領下,同溫哥華建築師韋亞祖和布景師鄧雲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成此園。中山公園所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來自中國,如玲瓏光潔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製工藝品,各式各樣的花格窗、假山石,鋪曲徑、小路用的鵝卵石等。
中山公園中有中國古典花園應包括的亭、台、樓、閣四部分,花園的設計反映著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崎嶇對平坦,明對暗,大配小,剛柔相襯。園內既有鋪滿睡蓮的平靜湖面,又有小橋下的潺潺流水。花草樹木中,松、竹、梅尤為顯赫。前人賦予它們堅貞、正直、友愛的品格,給後人以美好的啟迪。山石凸凹,崎嶇有致,小徑石階,參差不平。雕刻著花鳥蟲草的長廊又直又齊,水榭與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公園雖小,但由於建築師的構思巧妙,使人在游覽時,有一種景景連綿,「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當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對面的華楓堂,常有中國民樂演奏會。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襯下,將人們引向遙遠的過去,帶向大洋彼岸,讓人如醉如痴。
1993 年底,孫中山先生銅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園門口。中山先生半身銅像連同青黑的花崗岩基座,高約3 米。他神情莊重,目光深邃,令人肅然起敬。銅像是由中國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贈送。銅像揭幕典禮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及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了儀式,並分別致詞:孫中山的名字與中華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銅像與溫哥華的華人們的同在;中山先生的思想與世界和平與進步同在。
中山公園是華人故鄉的縮影、中華文化的結晶,中山銅像表現著中華民族奮斗不屈的精神。
編輯本段上海的中山公園
上海中山公園原來是舊上海英國大房地產商霍格的私家花園,1914年改建為租界公園,經過近90年發展建設,成為以大樹、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風光為特色的、中西園林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含蘊的城市園林。最近,為了配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對中山公園基礎設施和園林景觀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公園面貌氣象一新,獲得了「上海市四星級公園」的榮譽稱號。
說起中山公園,老上海人都知道這是以英國式園林風格為主體,輔以中國傳統園林、日本式園林、植物觀賞園等,形成不同的風景特點,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觀風格保持最為完整的老公園。
中山公園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全園可分為大小不等的景點約120餘處。這些景點因景而異,各具特色,其中十二處景點評選為「中山公園十二景觀」,都是公園內特色突出並具有代表性的園林景觀。十二景觀命名及簡介如下:
銀門疊翠(公園南大門)
公園南門始建於1917年,2001年因地鐵二號線建設需要,改建為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廣場綠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樹林,設置架空式弧形園門、大型景觀石等,與都市市容景觀融為一體。
花墅凝香(牡丹園)
牡丹國建於1956年,內有始建於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國式涼亭)。牡丹園以盆景式樹壇為中心,有大小15個牡丹花壇、頗有歷史記載的「殿春花墅」遺風。
水榭絮雨(陳家池)
陳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寬闊,景色請新,春暖花井時節,沿岸楊柳飛絮鋪天蓋地,蔚為奇觀。兼以春雨瀟瀟,細雨如絮,臨榭觀景,令人心曠神怡,是公園觀雨佳處。
綠茵晨暉(大草坪)
公園內分布6處草坪,其中有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區,綠茵綿延,視野開闊,周圍有眾多景點簇擁,富有自然風光,是公園景區精華之所在。
芳圃吟紅(月季園)
月季是公園的特色花卉。初在園內散植,為方便遊客觀賞月季而闢建月季園,成為舊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園地。1956年擴建為規則式和不規則式兩處月季園。2001年再次擴建,使園地面積擴展到3300平方米。
雙湖環碧(鴛鴦湖)
1958年擴建公園時,以人工挖湖築山造成,以後又植樹造林、圍砌湖岸,形成「凹處聚水凸為山」的鴛鴦湖景區,四圍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
1937年堆造西山時,形成荷花池塘,成為公園主要景觀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對西草坪,綠化設置富有特點,黃楊造型的「中山公園」四個大字,別具情趣。
林苑聳秀(山水園)
利用原有小河浜圍砌石岸,依自然風格構築園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橋、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灣、石罅洞天等諸景,高低錯落,精巧自然。
獨木傲霜(大懸鈴木)
據工部局年報載,大懸鈴木來自義大利,1866年由花園園主霍格種植,至今已經歷130多年滄桑歲月。現在已是華東地區樹冠最大、樹干最粗、樹身最高的懸鈴木。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
大理石亭是1935年遷建園內的西方古典主義園林建築,1999年列為「上海市近代建築保護單位」。石亭面對大草坪區,亭後以龍柏樹為屏障,極富歐陸古典園林情調。
虹橋蒸雪(大石橋)
東泥山風景區地勢起伏婉蜒,湖岸曲折,水波盪漾。1959年建成的花崗岩大石橋跨越陳家池,隱身於香樟樹林之中,處在水霧蒸騰、嵐氣吞吐之間、意境深邃幽靜。
舊園遺韻(後園門)
後門園區原來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豐花園」。1914年花園改建為公園時,園門即設在現址。近百年來,這里林木蓊鬱,風貌依舊,頗具幽思。
可乘坐上海軌道交通2、3、4號線等抵達。
編輯本段佛山的中山公園
佛山市中山公園位於市區東北部汾江河畔,是一個集宣傳、展覽、科普、娛樂、飲食、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園始建於1928年,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紀念性公園,建園初期僅0.5公頃。後經不斷擴建和改建,現該園佔地28.07公頃(其中水面12.5公頃,綠地15.5公頃),形成了以廣闊水景和豐富綠化為特色的園林景觀。園內分南門廣場區、歷史文化區、老年活動區、草坪區、湖區、兒童游樂區、動物觀賞區、觀賞休憩區等九大景區,各景區疏落有致,情景交融。
主要景區有:香樟古韻、紅岩飛瀑、綠茵春暉、牌樓映秀、孔橋映翠、精武雄風、蒲影長堤、十里荷風、芳諸花汀、錦鯉戲水、麗湖波光、駝峰眺遠、丹鳴晨曦、椰林夕照、碧波飛虹、晴筠蟬唱等二十多個。各景點以傳統造園手法和現代造園手法相結合,因地就勢、質朴自然,使遊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 園內的兒童游樂項目豐富多彩,有歡樂廣場、高架滑車、歡樂跑馬群、自控飛碟等娛樂設施,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均可在這里找到無窮的樂趣。園內的動物園佔地6500平方米,共有46種325隻珍禽異獸,每逢節假日、周末都可欣賞到精彩的動物表演,如:大象跳舞、小猴挑水、鸚鵡認字、小狗爬竿等。
編輯本段武漢的中山公園
武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游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游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贊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棱、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城、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編輯本段台中的中山公園
台中中山公園位於台中市自由路與公園路間,鬧中取靜,湖心亭是台中市地標的經典代表。築園歷史悠久(清光緒29年),朱欄王砌的亭台、曲撟,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是市民休閑逗留的最愛。
園中有一小湖,湖上相連的雙亭,即為有名的中正亭,朱檐畫棟。繞過人工湖即可見望月亭、炮台山古跡是台中僅存的台灣府城遺跡。目前園內設有網球場、露天音樂台及兒童游樂設施。湖畔並有小船出租,可供遊客徜徉湖上。
開車:
由大雅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接大雅路往市區方向行駛,接公園路及抵。
搭車:
搭公車1、2、26、43或仁有客運11、10、30、40、20,在台中公園下車。
徒步:
從台中車站步行前往只須10分鍾。
編輯本段青島的中山公園
與匯泉廣場一路之隔的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這處風景佳地。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蕤,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東傍太平山,北接青島動物園,山南麓的青島植物園內,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鬱郁蔥蔥,游覽其中,給人以清新悅目、欣欣向榮的感覺。
中山公園建園較久,至今已有90餘載。此處原系會前村村址,舊有村民360餘戶,多以漁業為生。1898年,德國強占膠州灣、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島後,先後於1902年和1905年將該村全部土地收購,廢村拆房,辟為植物試驗場。建林木園地約百萬平方米,果木園地約4萬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樹木170多種、23萬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從日本移植的2萬株櫻花,形成了此園特有的景色,並逐漸成為以樹林、果園、花木為主的公園,後取名為「森林公園」。1914年日德戰爭後,日本取代德國統治青島,又進一步擴種櫻花,形成了一條長近1公里、貫通公園南北的櫻花長廊。公園也更名為「會前公園」、「旭公園」。1922年我國收回青島主權後,改名為「第一公園」。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於1929年5月又更名為「中山公園」,此名一直沿用至今。青島解放以後,青島市政府對公園進一步規劃建設,使公園景觀日臻完美,成為在國內頗有影響的綜合性公園。與公園大門正對的是著名的櫻花路。櫻花路直通動物園,成為中山公園的主幹道。路兩側上萬株旬,櫻花重重疊疊,形成了美麗的櫻花長廊。至5月上旬淡粉色的單瓣櫻花和淺紅色的重瓣櫻花堆滿樹枝,爭芳斗艷,燦若雲霞。此時的中山公園可謂夢幻般迷人。現代著名文學家何為先生曾對此有過生動的描述。在他的《櫻花之憶》一文中這樣寫道:「那一大片一大片艷麗奪目的櫻花,像桃色的雲,像迷茫的霧,像透明的泡沫,比飛絮更輕柔,比雪花還要耀眼。它好像是在人們不經意之中突然燦爛起來,容光煥發,嫵媚動人,給每個遊人以無盡的喜悅。繁花似錦,就壓在你的頭上,你彷彿感到整個身體輕盈地浮泛在櫻花的海洋里。溫柔的櫻花似乎要把你輕輕地從地面上托起來。」寥寥數語,把「東園花海」的迷人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每逢「五一」前後的20天,這里有青島一年一度的櫻花盛會,青島人幾乎傾城而出,櫻花路上人潮如涌,萬頭攢動。大有「花開時節動京城」的氣氛。櫻花路東側以林木、果園為主,有各種各樣的常綠喬木、落葉喬木。雪松樹形優美、青翠挺拔,是這里重要的觀賞樹木。中山公園的雪松在國內久負盛名,尤其採用種子繁育獲得成功後,青島的雪松到處安家落戶,北到大連,南到合肥,就連北京毛主席紀念堂院內美麗的雪松,也是從這里移種過去的。雪松因雌雄異株,花開時間相錯半月,雄花謝過,雌花方開,無法培育的雪松枝條密、長勢壯、樹形好、繁育快。由此,青島成為我國重要的雪松繁育基地。另外,水蜜桃也長於中山公園。它肉嫩汁濃,是夏季水果中的珍品,在青島頗負盛名。春季桃花盛開之時,桃園如園的特有品種被彩雲覆蓋,煞是好看。園中之園各具特色,桂花園內有一數十米長的藤蘿廊,蒼勁的藤枝相互纏繞,每到春夏花開之時,密匝匝的淡紫色藤花串串下垂,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園內則名花薈萃,此謝彼開,四時不斷。櫻花路西側為休憩娛樂區,樹蔭遮蔽的園中小路和綠色的草坪,把這兒分割成若干空間,其中最受孩子們青睞的自然是兒童樂園了。這里的轉馬、碰碰車、小火車等,吸引著許多天真活潑的孩子,最刺激的要數滑行龍游藝機和新建的狂牛、瘋狂老鼠游戲等等,在那裡常常可以聽到大人和小孩們開心的歡笑和驚叫聲。櫻花路東側的摩天車,也非常引人注目,高大的天車緩緩旋轉,當升到最高處時,公園四周的景色可盡收眼底。位於西側的小西湖,是一處小巧玲瓏的人工水景。九曲木橋,通向湖心六角涼亭,岸邊花香濃濃,垂柳依依,微風掠過,平靜的湖面上泛起一道道漣漪。湖邊花蔭樹叢下,對對情侶相依相偎,悄聲低語,頗具詩情畫意。
公園一年一度的夏季燈會和深秋菊展,也是最受遊人歡迎的活動。每年仲夏之夜,公園內彩燈齊放,來自成都、自貢、南京等地的各式官燈、紗燈、船燈和公園的傳統花燈爭芳斗艷,異彩紛呈,引得無數燈謎如痴如醉。公園燈會始自1979年,此後一年一度越辦越紅火,已成為可與櫻花盛會相媲美的又一大型游園活動。金秋菊展早在50年代就已開始,1957年已展出700餘個品種。「文革」時期被迫中斷,1977年舉辦了「文革」後的第一屆菊展。此後,一年一度,展出品種已超過700種,紫色的帥旗、黑色的墨荷,以及鴛鴦展翅、天馬迫風等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菊中珍品。
1995年春,公園引進了荷蘭鬱金香。「五一」節前後,一片片、一叢叢的鬱金香競相開放,紅的、粉的、黃的、紫的,艷麗而溫馨,在低矮的小樹籬、平整的草坪和高大的喬木裝點下,使中山公園頗具異國風情。遊人紛紛駐足留影。觀賞鬱金香已成為中山公園繼賞櫻花、菊花後的又一盛景。
1994年,公園內建成了大型高架游覽觀光索道,為中山公園增添了一個新的娛樂設施。索道全長1100米,裝有舒適的雙人吊椅110個。分為中山公園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園兩條線路,兩線往返約需30分鍾。遊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觀景。公園今後還將進一步發展,擬建成佔地面積廣闊、文化內涵豐富的太平山中央公園。總體規劃已由國內著名的園林學家完成,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變成一座熔中外造園藝術於一爐、中西園林建築文化兼收並蓄、自然美與人工美和諧統一的高層次的現代化大公園。
乘6路,15路,302路,304路,316路,中山公園站下。
現已免費入園
編輯本段南京的中山公園
即中山陵
編輯本段沈陽的中山公園
遼寧沈陽中山公園位於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南街5號(中華路南側),佔地面積16,100萬平方米,始建於1924年,在日本佔領東三省建立偽滿州國時期被稱為千代田公園(「中華路」原名「千代田町」),禁止中國人進入。解放後恢復原稱,是該市重點公園之一,曾是該市舉行花卉、彩燈、冰燈展的主要場地。內有兒童游樂園、自然博物館等設施。1912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該公園南側修建了「千代田水塔」,當時儲水量為10萬加侖,合450噸,並於1915年開始城市供水,成為沈陽市的第一座水塔。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就出生於該公園附近。2003年起該公園不再收取門票。2005年,該公園完成了綜合改造,拆除了園內的違章建築,並將公園圍牆推倒,改為開放式公園。園內綠樹紅花,假山亭閣,小橋流水。雖地處繁華鬧市區卻自有一種寧靜。
編輯本段大連的中山公園
遼寧大連中山公園位於大連市沙河口區東部,佔地11.3平方米。原址為一個叫做劉家屯的小山頭,在大連屬於日佔關東州年代,日本殖民當局為了紀念日本聖德皇太子,在東側山丘建了聖德太子堂,供奉聖德的木雕像。本擬將該山頭興建作聖德公園,但公園未建成日本便戰敗投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解放大連後重建該山頭為公園。
編輯本段濟南的中山公園
山東濟南中山公園坐落在濟南市經三路和緯五路,建園已超過一百年(清光緒30年,即1904年建成),原稱「商埠公園」,在民國14年(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為紀念孫中山先生便將公園改稱為「中山公園」。民國時期該公園是當地民眾最主要的革命集會地方,直至新中國建國後,於1953年將公園改稱為「人民公園」,至198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恢復「中山公園」之名稱。
編輯本段杭州的中山公園
浙江杭州中山公園位於杭州市西湖孤山,1927年(民國1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公園建在清朝御花園原址上,建有中山紀念林和中山紀念亭。園內布局十分巧妙,將天然(孤山景色)和人工(亭台幽徑)結合一體。
編輯本段溫州的中山公園
浙江溫州中山公園位於溫州市區公園路,面積4.8公頃(水域1.52公頃),前接華蓋山,後靠積谷山。公園於1927年2月,北伐軍進入浙江後,溫州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籌款建造,1930年10月落成。園中有中山紀念堂、白鹿雕像、中日友好櫻花林、文化走廊、音樂台、九曲橋、玉帶橋、登雲橋、冽泉井、摩岩刻石(包括小赤壁、氣如虹、雲根、枕石等)、小石門洞、飛霞洞、謝客岩、池上樓、如意亭、湖心亭、駐鶴亭、雲輝亭(被毀)、留雲亭、赤壁亭、四宜亭、兒童樂園及其塑像等景點,是市民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編輯本段沙市的中山公園
湖北沙市中山公園地處該省荊州市沙市區,於民國22年(1933年)起建,民國24年(1935年)完工,當時公園園名由原國民黨第10軍軍長徐源泉所題。該園在建成初期佔地僅270畝,現全園共面積74.62萬平方米,是江漢平原上第一大公園,全國第二大中山公園。園內設有中山紀念堂、總理紀念碑、市政亭、浮碧仙館、餐英精舍、太岳堂、武候祠等18處景點,其中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古景點包括中正亭、鋤雲閣、春秋閣、孫叔敖古墓、卧虹橋、南大門等處。改革開放後,園內相繼建有孫中山銅像和中山紀念亭,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1965年5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在其視察沙市期間,為公園重新題寫了園名。
『叄』 山水文園凱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水文園集團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注冊成立,其投資項目涉及房地產、金融、旅遊、文化產業、傳媒廣告等多項領域,擁有自主研發的多項產品。山水文園集團以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斷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產品,在樹立卓越產品品牌的同時,創建永恆的企業品牌。
在過去的10年裡,集團秉承「因時因勢的創造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建築」這一理念,在全球范圍內考察、研發,足跡遍及全世界13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建築、規劃、環境、新技術等多方面汲取了大量精華,並成功地實踐、運用於項目開發中,以恆久的專業精神與愛心為居住者、為城市建設奉獻了不朽的篇章。
經過10年的發展,山水文園集團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先後開發了百萬平米的山水文園;北京最大巴洛克建築群山水鉑宮;北京首個城市Townhouse項目華楓公寓;亞奧法式住區山水La vie;密雲白龍潭皇家森林公園景區;平谷金海湖·京津CRD項目;朝陽港一級土地開發;青島鮑魚島遊艇俱樂部等10多個項目。多次榮獲國際、國內至高獎項,深受廣大消費者及各界人士的尊愛!
未來的山水文園集團,將繼續在「創造無止境」的企業精神指引下,以「建百年建築,創永恆品牌」為企業宗旨,憑借科學的管理機制與「陽光工作、快樂生活」的企業文化核心,為市場奉獻更多的高端產品,為中國人居事業走向世界,做出不懈的努力與奉獻!今天的山水文園集團正積極朝向科學化、標准化、系統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走一級土地開發與城市規劃建設之路,以城市規劃師的形象影響城市建設發展;在統領商業、酒店、高檔公寓、別墅等多類型物業開發的同時專注住宅高科技的運用,引領行業發展,打造「生態城市營造者」的集團品牌。
現業務發展迅速,前景良好,誠邀英才加盟。
法定代表人:李艷敏
成立日期:1997-07-18
注冊資本:7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056336473148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房地產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LVC Kaiy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人員規模:5000-99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武基村甲8號5號院1號樓1層105室
經營范圍: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