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產

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產

發布時間:2021-05-01 18:32:31

上海房地產上市企業有哪些

上海共有1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其中興業房產、新黃浦、中遠發展、中華企業、金豐投資、世貿股份6家公司從事住宅開發經營業務,陸家嘴、浦東金橋、張江高科、外高橋4家公司從事開發區建設,

Ⅱ 上海十大房地產排行

就是你開發的房地產和我開發的房地產。都是排第一的啊。

Ⅲ 上海的房地產媒體有哪些

上海大多數重要的綜合媒體都有房地產專刊或專欄。在平面媒體里,最重要的是專新民晚報的《上海屬地產》,和新聞晨報及解放日報的《地產星空》,占平面媒體房地產廣告70%左右份額。其他如東方早報、新聞晚報等還值得一說,再往下就沒有太成氣候的了。專業報紙有一家《房地產時報》,屬於解放日報集團,專業雜志有一些,比較出名的有《上海樓市》、《租售情報》等。
電視媒體最出名的是第一財經頻道的《第一地產》專欄,其他還有東方娛樂頻道的《東方家園》、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地產專欄等。沒有專業媒體。
網路倒沒有什麼上海本土的,主要是搜房、安居等上海站比較不錯,新浪上海地產頻道也有一定影響。
上海地區比較出名的專業房地產廣告傳媒經營公司有華映傳媒(主要經營電視房地產廣告)和潤島傳媒(主要經營平面房地產廣告)。

Ⅳ 求上海市房地產開發各項規費匯總表

房地產開發階段的收費項目匯總表

開發用地、補償

序號
收費項目
依據文號
收費標准
執收單位
備注

1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滬府發(96)59號
滬房地資(97)615號
參照基準地價
參照土地使用費
市區縣土地部門
協議、招標、拍賣等
方式內銷六類用地

2
土地墾復基金
滬財農(95)46號
1萬元/畝
市縣土地部門

3
菜地建設基金
滬農委(93)172號
1.8-3萬元/畝
市縣土地部門

4
土地補償費
滬價房(98)139號
糧棉地5200,蔬菜地8800元/畝起
市區征地事務部

5
青苗補償費
滬價房(98)139號
糧棉地900,蔬菜地1600元/畝起
市區征地事務部

6
地上地下附著物補償
滬土發(90)70號
按"國家建設征地財務補償標准"
市區征地事務部

7
征地包干管理費
滬府發(87)58號
土地補償等費用總額的2%
市區征地事務部

8
征地包干不可預見費
滬府發(97)8號
土地補償等費用總額的2%
市區征地事務部

9
征地勞動力安置補助費
市府(94)62號令
按不同安置方式確定
勞動部門

10
征地養老安置費
滬勞保關發(99)26號
簽訂養老安置協議
養老機構

11
征地農業人口安置管理費
市府(94)62號令
勞動力安置費用的1.4%
勞動部門

12
征地安置不可預見費
市府(94)62號令
勞動力安置費用的1.4%
勞動部門

13
徵用佔用林地補償費
滬府(98)1號
按"實施辦法"具體規定
林業局

14
拆除私房補償費
滬建研(92)1281號
"上海房屋估價暫行標准"
被拆除房屋業主

15
拆除公房補償費
滬建研(92)1015號
按協商簽訂的補償協議
被拆除房屋業主

16
動遷貨幣化安置費
滬建房(98)1056號
四級地段3000元/平方米
應安置居民

17
房屋拆遷安置補助費
滬房地拆(95)398號
補助費,獎勵費,設施移裝費
應安置居民

18
房屋拆遷管理費
滬建研(95)426號
按補償安置費用的0.2-0.5%
市區拆遷處

設計勘測、申請開工

序號
收費項目
依據文號
收費標准
執收單位
備注

19
規劃設計
(93)價費字168號
按委託項目收費
設計院

20
規劃測繪
滬價涉(92)230號
按委託項目收費
測繪院

21
檔案利用費
滬價行(96)132號
保護、復印、證明、查詢等按委託項目收費
檔案館

22
人口資料查詢並列印
滬價費(94)78號
查詢4元/人次,列印報表20元/張
公安警署

23
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滬府發(85)28號

執照費

按土建水電設備工程造價0.1%
市 區規劃局

審照手續費

按執照費的50%
市 區規劃局

24
拔地釘樁費及界樁成本
滬價房(98)352號
1304元/件(四個樁),10-20元/根
房地測繪中心

25
臨時用電電費保證金
滬電力用字(93)564號
按核準的裝接容量,每千瓦50元
電力部門

26
供氣設施拆除費
滬價經(98)237號
150元/戶
煤氣公司

27
綠地補償費
滬府發(96)6號
按所缺綠地面積3000-5000元/平方
市區綠化管理處

28
綠化建設保證金
滬府發(96)7號
區50-90元,縣40元/平方
園林局 林業局

29
人防工程拆除補償費
滬價費(95)118號
按被拆工程面積3500/平方
市 區民房辦

30
人防工程建設費
滬價房(96)179(98)211號
按地面建築面積60元/平方
市 區民房辦
已結建的無需交納

31
住宅建設配套費
滬價房(98)175號
363.75元/平方
市區住宅局

32
工程設計招投標管理費
滬府發(98)175號
按工程總投資額0.02%
市招標辦

33
工程施工招投標管理
滬府發(88)69號
按中標價招標單位付0.04%中標單位0.02%
市區縣招標辦

34
建設工程招投標業務代理費
滬建城(88)553號
按委託項目收費
有資質的代理機構

35
建設工程交易管理中心服務費
滬價行(98)162號
信息交易服務場地租賃等費用
交易中心,分中心

36
建築工程質量監督費
滬建委(95)580
滬價行(96)333號
按建安工作量(直接費)0.15%,
已實施監理的為0.1%
市工程質量監督站

建築施工企業

序號
收費項目
依據文號
收費標准
執收單位
備注

37
本市建築施工企業管理費
滬價費(95)149號
按建安工作量(直接費)0.15%
建築業管理辦公室

38
外省市進滬施工企業管理費
滬價涉(93)65號
工程合同造價(直接費)0.1%
建築業管理辦公室

39
使用外地勞動力管理基金
滬府發(96)31號
每人每月25元
建築業管理辦公室

40
建築工程質量檢測費
滬價行(96)321號
按委託項目收費
工程質量監測機構

41
工程建設施工監理費
滬建建管(95)200號
按工程造價一定比例,可浮動
社會監理機構

42
臨時使用帶征土地統籌費
滬價涉(90)202號
施工場地0.2-2.6元/月平方
所在區縣土地局

43
清理場地保證金
滬土發(90)122號
臨時使用帶征土地統籌費的25%
土地部門
結束使用清退

44
臨時占路費
滬價費(95)195號
0.5-2.0元/平方米.天
市區路政大隊

45
臨時占路保證金
市府(95)13號令
按臨時占路費的50%
市區路政大隊
結束使用清退

46
建築垃圾及渣土申報手續費
滬價費(98)208號
按噸位10-100元/次
市區環衛局

47
建築垃圾及渣土處置管理費
滬價費(98)208號
0.5-2元/噸
市區環衛局

48
工程定額編制管理費
滬建建(94)660號
按工程直接費0.05%
市建設工程定額總站

49
市政定額管理研究費
滬建施(87)693號
按工程直接費0.09%
市政定額站

小區配套、竣工

序號
收費項目
依據文號
收費標准
執收單位
備注

50
住宅小區內供水管道工程費
滬價經(98)240號
17.5元/平方
市自來水公司

51
自來水增容費
滬府發(94)29號
最高日用量825元/噸
市自來水公司
住宅項目免收

52
住宅小區內燃氣管道工程費
滬價經(98)115號
煤氣21元,天然氣24.5元/平方
市煤氣公司

53
煤氣增容費
滬府發(94)29號
最高日用量450元/立方
市煤氣公司
住宅項目免收

54
配電,臨時用電業擴工程費
滬電力用字(97)241號
電力部定額規定
供電局

55
供、配電貼費
技投(93)116號
400-450元/KVA
供電局

56
電表保證金
華東電計字(90)91號
單相表80元,三相表150元/只
供電局
入住居民支付

57
電話通訊工程費
滬價經(98)132號
掛空式6.5元/平方 暗埋式,多層20元,
高層12.5元/平方
住宅通訊配套室

58
有線電視安裝費
滬價費(94)121號,
滬價行(97)145號
市區240元,城鎮330元/終端
農村不高於480元
有線電視台
入住居民支付

59
房地產初始登記費
滬價費(98)352號
按總額的0.2-0.02%
房地登記部門

60
房地產勘丈費
滬價費(98)352號
0.6-0.7元/平方
測繪部門

61
地籍圖
滬價費(98)352號
25元,65-120元/幅
房地檔案館

62
建設工程審價費
滬價行(98)124號
按送審價的核增核減的比例
社會審價機構

被宣布取消的項目

序號
收費項目
依據文號
收費標准
執收單位
備注

1
地名(建築物)申請費
滬價行(96)321號
建築物命名申請費3500元
滬財綜(97)69號

2
臨時性施工棚執照費
滬府發(95)28號
每平方米1元
滬財綜(97)67號

3
征購解困房或交差價
滬府發(95)22號
按開發價的20%被征購或交納差價
滬財綜(98)25號

4
新型牆體材料專項資金
滬府(93)32號
按總投資額交0.7%保證金
滬財綜(98)25號

5
糧油差價補償費
滬財企二(91)11號
蔬菜地2500元、其他耕地1800元/畝
滬財綜(98)25號

6
開發企業資質年鑒復評費
滬價涉(92)347號
即年審費,每戶每年200元
滬財綜(98)25號

7
竣工檔案編制咨詢費
滬價涉(92)230號
工程造價0.06%
滬財綜(98)25號

8
建設檔案保證金
滬建辦(93)247號
按工程造價0.1-1%
滬財綜(98)47號

9
建設工程勘查招投標管理費
滬建設(89)600號
按投資總額交0.01%(民用項目)
滬財綜(98)47號

10
(建築設計)衛生審核費
滬價行(96)221號
按建築面積0.3元/平方米
滬財綜(98)47號

11
污廢水排放增容費
滬府發(87)70號
按最高日水量850元/噸
滬財綜(98)47號

12
開發企業資質審查評審費
滬價涉(92)347號
評定費500員,開戶時一次性收取
滬財綜(98)47號

13
物業管理注冊資格審查費
滬價涉(92)421號
評定費600員,開戶時一次性收取
滬財綜(98)47號

維修基金

多層維修基金

1297*3%/平方米

高層維修基金

1297*4%/平方米

房產開發稅稅金

58881688*1808

Ⅳ 上海房地產近年的發展情況,急急!!!!

房地產發展的綜合性指標能夠有效地反映房地產的歷史狀況,還能夠正確反映房地產的全面、系統、綜合的狀況,更能夠通過部分或大部分的指標預測、規劃或計劃,更直觀的表達出未來的發展趨勢。

以往我們見到的指標往往是表達某些方面的意思,不同的指標發布機構有著不同的指標發布目的,本文主要概括性地描述房地產發展綜合性指標的類型,以及其表述的涵義,以便幫助我們更加全面系統地去認識各類指標。

一、房地產發展的主要社會指標

從房地產發展的社會指標看,具有從居住面積指標向環境和服務指標、從公眾性指標向保障型指標、從比例性指標向總量性指標的三個轉變,體現出住房的社會需求變化。

人均居住面積和使用面積。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或使用面積是最重要的住房指標之一,也是考核一個城市住房狀況的重要指標。1996年以來,上海人均居住面積與人均使用面積不斷增長,人均居住面積由1995年的8平方米增長到2007年的16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積由1995年的11.1平方米增長到2007年的23平方米以上,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顯著提高。

隨著人們從對住房數量的追求轉向對住房質量的需求,對於人均住房面積指標在討論中帶來了普遍的質疑,有專家提出用套數和質量指標來表達居住水平更為確切。鑒於指標的可比性,根據人口增長情況、住房建設發展和舊區改造拆遷等指標測算的結果,預計在2010年上海人均住房居住面積可達到18平方米以上,使用面積在26平方米左右,在住房數量上進入亞洲大型城市的先進水平。此後,筆者認為,這一代表居住規模水平的指標的社會意義將越來越小。

住房成套率。住房成套率是表達房屋居住品質的一項指標,上海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4年的92.5%,到2010年,住房成套率將達到95%以上,屆時這一指標也會成為歷史性指標。

小區品質率。這是一類新的發展指標,隨著居民對居住品質的要求,這類指標將會不斷創新和發展。隨著上海菜單式全裝修和「四新」成果集成應用有序推進,「四高」優秀小區的建設量已達到全市當年住宅竣工總量的40%。四高小區比例提高50%。未來,環保型、節能型和節約型小區和建築的指標將會不斷建立,標准也會不斷提高,形成新的指標趨勢,如,上海住宅節能率在未來三年內將會達到65%的比例。

住房最低保障面積。住房最低保障面積是指政府為社會提供的住房保障居住面積或使用面積的底線,也是居住最低的標准線。這一面積的設計和劃分十分關鍵和敏感,標准過低會被認為社會進步緩慢或居住貧富差距過大;標准過高又會使保障人群過多和改善面積過大,使得政府無力承受。一般認為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種是按照實際需要,如一張床、一隻桌、一個櫃等生活所需基本空間,估計出基本的住房面積;另一種是按照人均住房面積的一半左右的標准進行劃分(這種方法類似於最低保障收入的劃分)。上海在歷史上曾經確定過2.5平方米、4平方米和6平方米為最低住房面積標准;筆者認為不超過人均8平方米居住面積的標准相對比較合理,並在相當長的時間適用於上海;筆者還認為,應該對不同人口的戶型做相應系數調整,上述標准對三口人的家庭比較合適。

住房保障享受面和廉租家庭戶數。按照上述標准,對於對低收入者符合保障條件的住戶住房保障面將達到一定的標准,如98%以上,同時,由於實際情況的變化,享受廉租住房的保障家庭戶數將成為關鍵性的指標,筆者認為,這一指標將從最近的3-5萬戶,快速地提升到10萬戶以上。

住房促進享受面和經濟適用房享受戶數。住房提高貨政府和單位的各類資助,使得中等收收入家庭能夠買房,包括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可以加快解決住房問題的步伐。筆者認為,這一指標的戶數數量應該達到廉租房家庭的兩倍以上。

物業管理類指標覆蓋率。物業管理是居住著民主權利的表現,包括對已交付使用房屋的物業管理覆蓋率(希望達到80%以上),其中住宅物業管理覆蓋率更希望在98%以上,住宅前期物業管理要全部實現招投標;業主大會組建率希望在90%以上;住宅維修資金的首次歸集要基本全部到位。

二、房地產的產業經濟類指標

從房地產的產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可以和宏觀經濟接軌的產業與投資指標上,包括產業規模和投資規模。從長期看,企業數量和結構、從業人員數量等也會成為產業中關心的指標。

房地產增加值及其佔GDP比例。10多年來,中國和上海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房地產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相應迅速上升,上海房地產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經從1990的0.5%上升到2000年的5.5%和2004年的8.4%,目前仍在7%以上的水平。標志著房地產業成為上海新的支柱產業。一般認為,房地產佔GDP的比重在6—8%時,與GDP的均衡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房地產投資總額及其比例。1996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逐年下降;2000年起開始穩步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至2007年,房地產投資規模達130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上海將保持房地產投資佔全上海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基本格局。

房地產企業數量和房地產從業人員數量規模限於資料和篇幅,本文不予展開。

三、房地產開發建設的主要指標

房地產建設從土地供應、開工和在建面積到竣工面積,構成了完整的建設內容,也在統計中能夠比較全面反映房地產開發狀況的指標。同時,舊城改造從土地存量再開發利用角度反映了另一方面的建設需求。

土地出讓面積。土地出讓面積決定了房地產開發的生產資料基本資源的供給狀況。在1996-1999年期間,土地出讓面積基本保持平穩態勢。2000年以後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01-2004年,共出讓土地24967公頃,其中經營性用地14052公頃。2004年以後,由於土地出讓招投標制度的建立,出讓面積明顯減少。目前,房地產經營用地年平均供應2500公頃左右,其中住宅佔70%以上,基本滿足上海房地產開發建設的需要。在出讓土地中,政府儲備土地所佔的比重希望能夠達到20%左右。

房屋竣工面積。在上述土地資源供給的情況下,上海房屋竣工面積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3000—3500平方米之間徘徊,其中只有1997年2003年兩個年份超過3500萬平方米的高位。未來兩三年,竣工面積將回落到三千萬平方米以內。竣工面積回落是長期性的趨勢,預計未來十多年,平均將以每年以一百萬平方米左右的竣工面積的回落速度。

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商品房開工面積決定了房地產建設新增規模;而施工面積表現了總體建設規模,間接決定了供應的後勁。一般情況下,年度施工面積是開工或竣工面積的三到四倍,如果兩倍以下,則預示以年份供應量將會減少;多於四倍時預示著供應大幅度放量。如,2004年全社會房屋施工面積達到11023.24萬平方米,為當年竣工面積的3443.02萬平方米的三倍。當前,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將保持在3000萬平方米以上水平,年施工面積將保持在一萬平方米左右的水平,可以支持每年約2800萬平方米的房屋竣工量。

新建商品房的區域分布的三個環線比例。2004年,上海市有關部門就計劃從土地供應入手,調整住宅建設的區域分布,以實現在建住宅內環線以內、內外環間、外環線外的分布各佔20%、50%和30%,並預計用2-3年使住宅建設的區域布局更為合理。目前,根據網上住房供應量,這一比例為10%、40%和50%。這說明從區域分布上,上海增量房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不斷外移的趨勢。

房屋拆遷戶數與面積。通過「拆、改、留、修」並舉,上海的舊區改造成果顯著。過去若干年,上海平均每年動遷居民10萬戶左右,拆遷居住房屋達約600萬平方米。近年,上海每年動遷居民5—7萬戶左右,拆遷居住房屋達約300萬平方米左右,以滿足保障城市建設、世博會動遷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需要。

四、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指標

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角度看,在有竣工面積帶來的增量房供應的市場基礎上,更加關心存量房(二手房)市場和租賃等其他市場的並重。從長遠看,租賃市場和存量房市場將佔主流地位,按照西方國家的經驗,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二手房的交易量佔到70%-80%,這一情況將可能在2010年以後很快出現。

增量房市場的房地產銷售面積。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上海新建商品房的供給和需求市場迅速形成,市場規模逐年升級。從需求角度來看,新建商品房銷售量呈逐年攀升的勢頭,1995年突破500萬平方米,1998年突破1000萬平方米,2003年突破2000萬平方米。根據這一趨勢,增量房市場受到竣工面積的左右和竣工面積與銷售面積之比例的影響,在供需平衡的條件下,新建住房銷售面積未來將保持在2500萬平方米左右。

存量房市場的存量房交易量。自1994年實行公有住房出售政策至2002年底,上海共計想市民出售成套公有住房153.5萬套,建築面積達8355.1萬平方米,佔全市可出售總量的80%以上,約佔全市住房總量的40%。公有住房出售的快速推進,不僅明晰了住房的產權關系,而且也為市民進入房地產市場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隨著住房市場的完善,上海存量房市場的交易規模在2003年首次與增量房持平,預計在未來若干年,增量房與存量房交易的比例將回緩慢上升。預計到2010年,存量房的交易規模將突破3000萬平方米。

商品房租賃市場。1996年至今,隨著整個房地產業的逐步成熟,商品房出租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已達到1000萬平方米左右。由於租賃市場的特殊性和隱蔽性,這一官方指標被明顯低估。預計到2010年,上海登記房屋出租的規模將達到2000萬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5%以上,市場發育速度加快。

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價格是房地產市場中最敏感的指標。關於市場價格的構成有許多種。一是從統計方法上看,包括官方統計的新房銷售平均價格、各類價格指數等;也有學者提出了中位價格標准等。二是從市場分類上看,有租賃價格或二手房等分類、也有房型分類、區域分類、用途分類等。三是從品質上看,如裝修房等。

Ⅵ 房地產的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4%,但增幅比1-2月下降1.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開發商對後市謹慎,已經開始減少房地產投資規模。此外,開放商自籌資金的比重持續上升,截至一季度已達36.98%,這表明信貸環境依然不樂觀。 數據顯示,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846億元,同比增長34.1%,比1-2月份降低1.1個百分點,比同期降低1個百分點。預計,接下來數月,開發商的投資熱情將會繼續逐步降溫。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在繼續顯現,一是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得到了明顯遏制,二是部分城市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遏制,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2月份這些城市中有7個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數據環比是下降的,有35個城市的房價漲幅是回落的。
在投資規模下降的同時,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102.98,比同期回落2.91個百分點。在嚴厲的調控之下,國房景氣指標依然沒有走出下行通道,預期下半年會觸底,谷值將高於上一輪的谷值,才很有可能會步入上升通道。 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2.0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3.4%,增幅較1-2月份下降4.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37.4個百分點。從月度情況來看,3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2.08億平方米,同比上漲19.3%,環比1-2月份上漲8.8%。預計未來幾個月,主要受1000萬套保障房推動,房屋新開工面積將持續上漲;另外,開發企業購置土地規模較大,也會增加新開工量,當然受市場低迷的影響,也會出現部分企業緩開工的現象。
3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500萬平方米,較1-2月份增長16.7%,比同期增長15.8%。預計二季度隨著開發商推盤量的增加、促銷范圍的擴大,成交量將有所增長,三季度有可能會繼續增長。 1-3月,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19268億元,同比增長18.6%,增幅比1-2月份提高2.3個百分點,這是在同比增幅連續下降一年後的首次回升,但是增幅較去年同期仍大幅下降42.8個百分點,依然明顯低於近十年歷史均值。
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的構成方面,三個月以來國內貸款3837億元,增長4.4%;利用外資144億元,增長45.2%;自籌資金7126億元,增長27.2%;其他資金8186億元,增長18.7%。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4825億元,增長28.7%;個人按揭貸款2076億元,下降5.3%。
由此可見,外資正在快速進入中國的房地產開發業,最慘淡的屬個人房貸業務,在商業銀行放貸指標較少的情況下,出現了負增長。此外,企業,由1-2月份的34.37%上升為36.98%。這說明,信貸環境繼續緊縮,開發商被迫更多的利用自有資金。 中國社會科學院今日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出,2010年,對北京、上海、廣州調查結果顯示,三市市民總體社會信任屬低度信任水平。其中,三地市民認為廣告、房地產行業信任缺失,食品、葯品行業信任危機嚴重。居民對政府機構的信任程度最高,對商業行業信任程度最低;上海和廣州兩市的社會信任狀況略高於北京。
調查顯示,虛假廣告欺騙現象的嚴重程度得分為78.3分,屬於「非常嚴重」范圍;房地產開發和中介、食品行業、葯品行業的嚴重程度得分分別為71.0分、65.4分、64.0分,均屬「嚴重」范圍。
三城市中,上海的社會總信任得分為65.7分,位居三城市之首;廣州的社會信任得分為63.7分,居第2位;北京在本次調查中社會信任程度最低,得分為59.3分。
政府機構、公共媒體、公共事業單位或部門等有政府背景的行業/部門受信任程度較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商業行業最低,屬「基本不信任」范圍。
人際關系越親密信任程度越高。其中,對家庭成員「高度信任」,對親戚朋友接近「高度信任」,而對陌生人和網友則「高度不信任」。
上海、北京市民對社會欺騙現象嚴重程度的判斷高於廣州。調查顯示,上海和北京市民認為社會欺騙行為較多,兩地嚴重程度得分分別為67.5分和60.8分,屬「嚴重」范圍;廣州市民認為社會欺騙現象的嚴重程度相對較低,其得分為51.0分。
在綜合分析了三地市民社會信任度的基礎上,藍皮書提出了三條建議:
一是要開展社會誠信建設的社會行動。首先從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止公職人員的瀆職行為,發揮公共媒體的引領作用。
二是加強商業監管,嚴懲假冒偽劣產品,提高行業誠信。特別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地產、食品、葯品行業,應採取各種措施,確保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加大監管和查處力度,杜絕商業欺詐行為。特別是虛假廣告和商場/超市促銷欺騙行為,是今後監管和查處工作的重點。
三是通過大力發展民間社團組織,培植社會輿論力量,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會組織,踐行契約誠信原則,發展出「生人社會」的誠信行為規范,創造良好的人際信任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社會力量的培育,抵制市場不誠信行為和參與對制度的完善,有效防止欺騙現象發生。
2011年8月深圳房地產商業市場呈現出「高低不一」的局面,地量批售,銷量創新高。深圳終於迎來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舉行,大運期間,整個樓市推售、營銷活動驟然減少,大運會短期內轉移了市民對樓市的關注。與此同時,樓市調控的烏雲正在擴大蔓延,在7.11實行二手房按評估價征稅後,政府又計劃將二、三線城市納入限購范圍,再加上銀行銀根繼續緊縮,貸款難度越來越大,投資門檻日益增加。住宅市場不景氣,商業市場也受到波及。
大運會、政策調控沖淡了房地產市場,全月只有1個商業項目取得預售,批售量0.13萬㎡,比上月大幅減少97.84%。而成交量達3.19萬㎡,創年內新高,環比增長76.50%,同時成交均價為26151元/㎡,環比下降31.78%,量升價跌主要受兩個已備案但未銷售的項目影響,由於備案量大、備案價格低,帶動了全市成交量,同時拉低了成交均價。 由於一二線城市嚴厲的限購和產能過剩,大量開發商向三四線城市進軍和轉移,但是在轉移過程中卻遭遇市場需求有限的桎梏,這也為大家敲響了城鎮化泡沫的警鍾。而現今回歸一二線城市,可能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是土地的供應是有限的。在這種時候,這種回歸會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可能到最後會推動土地價格的上漲,開發的專 業度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一線城市遭遇的嚴厲調控政策以及高企的地價、資本市場的導向,使得主流房企一度大規模布局二三四線城市,但在布局之後,很多三四線城市帶來的效益並不高, 而此時,通過一段時間以來的調控和市場需求的長久壓抑,一線城市重新出現一些缺口和機會,土地市場也進入供應高峰,這成為房企重新回歸一線城市的主要原 因。不過,從長期來看,未來樓市的主戰場還將是二三四線城市,隨著新型城鎮化帶來的機遇、人口大規模進入,這些城市發展潛力仍待挖掘,而企業也必須通過轉 型與當地市場完全契合,才能實現真正的盈利。 中國大多數城市的房地產市場7月份均持續保持活躍。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7月份中國出現房價同比上漲的城市為69個,同比上漲城市數量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69個。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繼續領漲全國房價。
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0%,增速比6月份上漲了0.4個百分點;房屋銷售額同比增長13.7%,增速低於6月份;新屋開工總面積同比增長40.7%,則大大高於6月份同比10.9%的漲幅。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日前在上海出席論壇時公開表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中國整體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並不大,且泡沫剛出現政府就及時採取了調控措施,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平穩增長的階段。
該報告稱,在當前的經濟復甦時期,料中國仍會確保其所採取的任何措施不會損害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房地產市場。但2012年的緊縮措施仍將繼續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實質影響。 數據顯示,2014年1至6月,扣除營改增因素國內增值稅增長僅1.4%,6月份的數據更不樂觀。6月國內增值稅2924億元,同比下降0.5%,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後下降4.5%。習慣了增值稅兩位數增長,扣除營改增因素下降4.5%的增值稅很難不引發關注。
如果說整體的經濟形勢已然難言樂觀,那麼201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價格、銷量的回調,對我國財政收入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數據顯示,1至6月,房地產營業稅3041億元,增長6 .6%,其中一季度增長10 .3%,而二季度僅增長3.1%,比一季度大幅回落7.2個百分點。 2014年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6月份房地產的銷售面積下降6%,銷售額下降6.7%,不同地區房地產的價格也出現了分化,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出現了往下調整的這樣一種態勢。
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分化調整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2013年同比基數比較高。2014年的1—6月份房地產銷售面積為4.8萬億平方米,2013年同期基數5.1萬億,而且2013年上半年增長速度將近30%,在這樣高基數的情況下出現回落也是很正常的。二是市場自身的內生調整需要,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回落也是一種向理性回歸的正常反應。 臨近年末,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再度升溫。然而,樓市持續調整的影響不斷顯現,如何消化龐大的庫存依然是當前樓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同時,與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的一些下游產業也日益感受到陣陣寒意。專家指出,長期來看,樓市調整有助於結束房地產暴利時代。
中國社科院2015年發布的房地產綠皮書指出,2014年中國住房投資投機全面退潮,大中城市房價由全線上漲到普遍下跌,商品住宅進入相對過剩,成交量萎縮,庫存水平攀升,預計2015年住房市場將整體衰退。

Ⅶ 上海房地產的淡旺季是什麼

大旺:金九銀十,9月10月一般是一年中最旺的時候
中旺:3月,小陽春,剛性需求小井噴,自住產品旺銷
小旺:5月,假期,項目開盤密集月,也算是小旺

淡季:寒冷!

Ⅷ 上海房地產有前途嗎

這個上海地產整體來說還是有的,另外各個區可能潛力不一樣
,但整體來說肯定是有前途的,國際大都市,多少人奔向上海,上海別的不多
就錢多,那些什麼政策對上海人來說都不算什麼的

Ⅸ 想知道上海房地產開發商的名單

綠地集團,凱德置地,復地集團,中海地產,中瑞地產,大華集團,城開集團,寶版華房產,華聞集團,地權傑置業,上實地產,愛家房產,景瑞房產,中環集團,中遠置業,瑞虹地產,華潤置業,仁恆置業,城建集團,中星集團,這些是基本上的大的開發商,實力比較雄厚,其他小的開發商數不勝數啊。

Ⅹ 2015年4月最新的上海房產限購政策

1.最新外地限購政策:外地戶口需結婚,3年累計2年的社保或稅單。
2.公積金可以貸內款需要到公積金中心做個復容議可以貸款
3.補交公積金可以貸款,做復議就行了
4.公積金貸款公式:可貸額=月交(個人+公司)除以0.14乘以6乘以貸款年限

閱讀全文

與2015一季度上海房地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芒果超媒並購價格 瀏覽:993
歐元對人民幣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96
2007年人民幣對泰銖匯率 瀏覽:912
合米金服理財 瀏覽:512
登記外匯網站 瀏覽:61
最新理財投資產品 瀏覽:523
融資租賃起步 瀏覽:413
基金確認份額買入是哪日的凈值 瀏覽:861
外匯期貨寶貴金屬 瀏覽:309
股票程序華人 瀏覽:337
什麼叫融資租入 瀏覽:557
美國生豬價格報告 瀏覽:746
美元對人民幣期貨交易單位 瀏覽:384
金道貴金屬出金有問題嗎 瀏覽:243
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 瀏覽:903
網上貸款的口子那些好 瀏覽:193
四達網路貸款網路貸款 瀏覽:504
麥包包融資 瀏覽:75
個人融資計劃書 瀏覽:910
梁晨股票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