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液態奶的液態奶市場
從我國奶源的區域分布上看。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奶源很少。如果沒有瞬間超高溫滅菌技術(UHT 受到牛奶保鮮期短的限制,擁有優質奶源的地區很難將牛奶運往南方牛奶消費大的市場。
我國液態乳品行業,從1998年開始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直到2008年以前都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尤其,在2005年到2007年可謂黃金發展時期,行業產量增長速度平均達到16%左右,2009年總產量突破了1700萬噸,常溫奶占據70%以上的份額,這個行業的格局基本上會定型,在短時間內很難發生改變。
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在乳業發達的歐洲,有70%的國家在飲用常溫奶,一些歐洲國家基本上只喝常溫奶,常溫奶的市場份額比中國還高,例如比利時為96.7%,西班牙為95.7%,法國為95.5%,葡萄牙為92.9%。(見下表,數據分別來源於:Elliott, Valerie (2007-10-15). The UHT route to long-life planet. London: Times Online. Retrieved 2008-03-01 . )
表1::常溫奶在歐洲各國消費所佔比例 國家 常溫奶比例(%) 國家 常溫奶比例(%) 捷克 71.4 西班牙 95.7 德國 66.1 法國 95.5 瑞士 62.8 葡萄牙 92.9 比利時 96.7 常溫奶更適合未來全球低碳環保的消費趨勢
由於巴氏奶需要冷鏈運輸,所以在運輸過程中勢必消耗大量的能源,增加溫室氣體排放。而常溫奶保質期長,無需冷藏,運輸便捷,順應了低碳環保的趨勢。例如,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環境,2008年,英國政府曾推出計劃,要在2020年讓常溫奶的市場份額佔到90%。
2. 為什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
這是針對嬰兒營養需要的說法吧。嬰兒吃奶,會有更多的營養和補鈣的作用。
3. 完達山乳業在乳品市場的地位
轉載的論文,不是本人的分析。
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乳品企業之一。擁有完備的生產和研發體系,年產乳製品4萬噸,鮮牛奶10萬噸,可生產乳、乳製品、豆製品、飲料、飼料及保健食品六大系列91個品種。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8大銷售區域、30個省區市場、1 000餘個銷售網點,形成面向全國的銷售網路。完達山成為中國第一家綠色食品乳品生產基地,有23種產品被認定為綠色食品;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被國家科技部列為首批國家級星火龍頭企業。企業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並獲黑龍江省質量管理獎,被國家技術監督總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台灣地區統一企業通過入股完達山,使統一與北大荒集團的深度合作成為可能。
一、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
(一)奶源質量優勢
完達山以黑龍江墾區優質無污染的天然牧場為依託,建立了覆蓋全省主要農牧區的奶源基地;目前,保障公司鮮奶供應的奶源基地擁有6萬公頃天然牧場和近22萬頭中國荷斯坦良種奶牛,鮮奶供應量可達55萬噸/年;公司主要奶源基地分布在密山、虎林、齊齊哈爾、北安等地,上述地區所出產的優質牛乳具有干物質含量高,乳脂率高,營養豐富等特點。同時,上述奶源基地在生長環境、飼料喂養等方面沒有受到工業生產的污染,為生產優質、安全、無污染的綠色乳製品創造了理想的奶源條件。2000年1月,經過長期的產品跟蹤檢驗和嚴格的環境指標檢測,公司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成為中國乳品行業第一家「綠色食品乳品加工生產基地」。
(二)嚴格的質量控制
其子公司黑龍江完達山哈爾濱乳品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液態奶系列產品,公司建立了HACCP食品安全生產的預防性質量控制系統,有效保證飲用奶質量。完達山已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多項產品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免檢產品」;完達山牌系列乳製品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認定為「國家權威檢測質量達標放心品牌」。
(三)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
公司引進國際紙業(美國)、APV遠東有限公司(英國)、康美包有限公司(德國)、依萊克斯德公司(芬蘭)先進的液體奶生產線,可生產鮮牛奶、酸牛奶、乳酸飲料、可可奶等不同規格的系列產品,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完達山曾在國內首創「大顆粒速溶奶粉生產工藝」;目前,主要奶粉生產線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液態奶生產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以「完達山」、「伊利」為代表的民族品牌通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和嚴格的質量控制,使其生產的產品與國外品牌在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上已非常接近。目前,民族品牌與國外品牌的技術差距主要表現在奶粉的速溶性、沖調性、口味、微量元素含量及是否含抗生素等方面;同時,對比國外先進生產線,國內生產企業在配料、包裝的自動化以及採用流化床和二次附聚技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二、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開發投入較少
完達山設有食品科技研發中心,食品科技研發中心共有研究開發人員9人,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2人。公司近兩年內沒有新產品問市,所謂新產品只是換換包裝而已,而伊利和光明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伊利共擁有研發技術人員405人,其中擁有高級技術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專家60人,中級技術職稱122人,還長期聘用海外專家11人,專職研發人員占職工總人數比重的5.5%,已經建立了一支知識全面、水平先進的技術研發隊伍,先進的研發設備和高素質的科研隊伍產生了強大的研發實力。
(二)人力資源管理薄弱,人才流失嚴重
公司在人員培訓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公司員工缺少適當的職業培訓,不承擔高層管理人員的繼續進修(如讀研學費等)的費用,員工很少獲得晉升機會,相信任何一個有進取心的人都不願埋沒在這樣一個沒有光明職業前景的地方,這必然導致人才大量流失。
(三)營銷網點布局不完善
公司已在國內建立了1 0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但沒有在農村市場設立分支機構,基本上依靠經銷商輻射農村市場。
三、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
基於以上分析,完達山應採取以下措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繼續鞏固和擴大綠色奶源基地建設,為公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公司已控制了遍布黑龍江省的421個奶站。完達山的奶源基地位於北緯45—47度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穆興平原,大部分靠近中俄邊界。北緯45—47度是國際公認的優良奶牛帶;同時,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穆興平原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帶之一,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適合鹼草等優良牧草的生長,形成了綠色無污染的天然牧場。基於上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完達山應繼續鞏固和擴大綠色奶源基地建設,為公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質量控制工作,嚴把奶源質量關
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准對收購鮮奶的各項指標進行檢驗,如黃麴黴毒素是嚴重的致癌物質,是由於奶牛吃了發霉的草產生的,企業必須進行檢驗,不能存在僥幸的心理或由於檢驗成本太高而不去檢驗,應做到讓所有的人放心地喝我們的牛奶。乳業對產品的質量要求相當嚴格,一時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整個公司的倒閉,所以必須嚴把質量關,做到對消費者負責,這樣企業才能興旺發達。
(三)加快技術創新,促進新產品開發步伐
大中城市奶粉消費雖然在總量上保持了穩步上升的趨勢,但增長速度相對落後於液態奶和其他乳製品的增長,奶粉的主要消費領域正逐步走向農村。從長期市場前景分析,在大中城市液態奶成為乳品消費的主流是必然趨勢,奶粉消費的比重將有一定下降。當前,國內乳品市場主要以純奶和奶粉為主,酸奶僅占整個乳品市場份額的15%左右。我國酸奶產量逐年增加,且呈直線上升趨勢。近兩年產銷量增長速度均高達40%以上,大大超過液態奶30%左右的增長率。酸奶的行業毛利率可以達到35%至40%左右,經營稍好的企業酸奶毛利率一般都在40%以上,在一些企業,某些品項的酸奶毛利率甚至會超過100%。
由於優質綠色奶源基地有限,對於液態奶,建議公司大力發展優質綠色巴氏奶,保證新鮮、安全、營養,可適當提高價格;適當收縮HUT的生產,以滿足東三省需求為限;集中精力發展奶粉、酸奶和冰淇淋等乳製品。
對於奶粉,建議公司一方面積極開發新的配方奶粉和功能性奶粉,滿足城市消費者對特色奶粉和高級嬰幼兒配方奶粉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重點開發農村市場,公司將通過擴展銷售末端,開發面向廣大農民消費者的價格合理、口味適中、營養功能全面的產品。
(四)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吸引優秀人才
首先,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嘗試員工持股、股票期權等方式加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其次,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培訓和晉升機會,對業績表現出色的人員給予進修及提升機會;再次,設計良好的福利制度,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帶薪休假、出國旅遊等,使員工在工作之餘得到很好的休息。
(五)創新企業文化,建立學習型組織
企業應建立員工終身學習的機制,通過不斷學習創新企業文化,樹立現代的企業價值觀。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級人員全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偉大的團體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而是通過學習才創造了驚人的成果。完達山企業目前並不是很成功,但只要能夠不斷學習,向競爭者學習,向消費者學習,未來一樣可以成為傑出的商業領袖。
(六)建立完善的營銷網點
公司應在現有經銷模式的基礎上,針對農村市場的特點,進行營銷模式的創新;在多數城市乳品消費已趨於飽和的市場背景下,對縣級、鄉鎮市場的重點開拓和深度分銷必成為多數企業的競爭焦點,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中,在這些市場具有較強的渠道控制力的乳品企業將取得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完達山應加強銷售網路建設,特別是小城鎮和農村銷售網路建設,將市場重心轉移到地區、縣級市場及農村市場,著眼於地、縣級市場和及農村市場的開發,在地、縣級市場設立銷售機構,重點扶持二三級經銷商,尋找市場空白點。
完達山乳品企業應通過加強奶源基地建設、質量檢驗工作、人力資源管理及建立合理的營銷網點布局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有能力的大型乳品企業可以通過開展技術創新、建立學習型組織來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總之,只要企業誠信經營,不只重視短期利益,著眼於長期優勢的獲得及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4. 求助!怎麼查液態奶的行業數據!比如伊利在市場上的份額和年度報告之類的
行業數據你可以去前瞻產業研究院查找,也可以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液態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2016養雞市場行情
養雞大體可簡單的分兩種模式,一種就是飼料大規模養殖,一種是大規模養殖土雞(小規模養殖收益過低不值得做)
如果大規模飼料養殖,如果管理的好的話還是比較有市場的,但是這種養殖方式風險比較高,就是疫情很難控制,因為畢竟是集中養殖,環境不會太好,但銷路問題不太大;
如果大規模養土雞,是一個發展趨勢,而且做得好的話收益非常樂觀。但這種養殖前提是要做好市場渠道的開發,如果銷路沒有做好那就是死路一條!這種養殖方式需要大規模的山林地,投資見效比較慢,但是雞或雞蛋的附加值高,也有利於疾病的控制。在養殖前最好提前聯系酒店等渠道,以降低養殖的風險!
6. 中國乳業研究報告
報告簡介
報告目錄
報告目錄:
一、我國乳品業的概述
1、中國原料奶的生產
2、中國乳品的加工
3、中國乳品消費
4、目前乳業市場競爭分析
(1)市場基本面分析
①乳品特性
②需求特性
③行業競爭激烈程度分析
④行業投資風險評估
(2)競爭分析
①無差異市場競爭
②供應鏈競爭
③顧客源競爭
(3)乳品業已成並購新熱點
二、奶業發展和預測
1、奶類需求預測
2、乳品消費需求預測
3、中國乳類生產預測
(1)奶畜資源潛力
(2)奶牛的單產潛力
(3)乳品加工能力
(4)國家乳業發展政策
(5)未來中國奶類生產預測
(6)2001-2015年中國牛奶生產預測
4、實現目標的條件評估
(1)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對乳業的影響
(2)引進國外優質品種、增加奶源供給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3)胚胎移植技術發展對奶源供給的影響
三、中國原料奶的生產
1、中國原料奶的生產
(1)中國原料奶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變化
(2)中國奶牛存欄量的增長情況
(3)中國奶牛單產水平的增長情況
2、中國原料奶生產的現狀分析
(1)目前中國原料奶的總產與單產水平
(2)目前中國原料奶的價格水平
(3)目前中國原料奶生產的區域分布
(4)目前中國原料奶生產的所有制結構與成本收益
(5)目前中國原料奶生產的組織經營模式
3、中國原料奶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4、對未來15年中國原料奶生產的展望
5、中國乳品加工業的歷史與現狀
(1)乳品加工業的歷史回顧
(2)乳品企業的近期運行情況
6、乳品加工企業的產品結構分析
(1)液態奶的增長速度
(2)液體奶的結構分析
(3)液態奶生產快速增長的原因
(4)液態奶加工企業的競爭特點
(5)液態奶市場展望
(6)奶粉
(7)乳酪
(8)冰淇淋
(9)UHT奶
(10)發酵乳
7、乳品加工業存在的問題
8、乳品加工業展望與構想
四、中國乳品消費
1、中國乳品消費的歷史與現狀
(1)乳品消費總量及人均消費量
(2)中國乳品消費的區域特徵
(3)乳品消費品種和結構
(4)乳品的消費人群和消費方
2、中國乳品消費的影響因素
3、增加中國乳品消費的措施
4、中國政府學生飲用奶計劃
5、中國居民乳品消費展望
五、世界奶業的發展趨勢及對中國奶業的影響
1、世界奶業的發展趨勢
2、農業協定的核心:農產品貿易自由化
3、「入世」對中國奶業的影響
七、中國奶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1、未來15年中國奶業總體描述
2、中國奶業未來總體發展
3、中國奶類未來發展的具體對策
八、中國奶用水牛及奶用山羊概況
7. 2016一2017年棉花行情分析
2017棉農采棉花多少錢一公斤,庫爾勒今年棉花產量高嗎?
8. 乳製品市場定位可行性分析
摘要:我國奶業發展大致經過了家庭副業、專業養殖和規模化養殖三個階段,目前正在更廣泛的領域向現代集約型方向轉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我國奶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奶業生產總值穩步增長,奶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在農業生產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基本確定,發揮了奶業的發展優勢。本文中以奶業發展狀況和養殖科學角度,探討我國奶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創造更多的理論依據。
1.我國奶業現狀與分析 我國奶業隨著國家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農戶分散養殖、專業養殖和規模化養殖三個階段,逐步進入了質量效益型、生態效益型和規模效益型發展時期。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農業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深入,乳品關稅下降,市場開放已成為必然趨勢。對我國奶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和沖擊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未來我國乳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將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根據中美農產品貿易協定中奶製品的關稅減讓,在2004年,奶粉類關稅從25%降至15%,乳酪從50%降至12%,酸奶從50%降至10%。這將對我國奶業形成一定的沖擊。但我國奶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奶製品進出口貿易在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中所佔的比重約0.3%—0.4%,雖然年均凈進口值達到1億美元以上,但與我國巨大的奶產品消費空間比較,進口奶產品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影響甚微。 我國生產的奶粉與進口奶粉相比,同類產品每噸存在3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優勢,雖然入世後關稅降低對價格優勢有一定的削弱,但通過科技進步,增強我國奶粉的國際競爭力仍有潛力。在液態奶生產消費方面,我國目前原料奶價格僅為國際市場價格的30%左右,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而且可遵守國際貿易的准則的條件下,效仿美國,諸如「供應市場的液態奶必須100%使用本國生產的第一級原料奶為原料」的規定,採用非關稅措施依法保護本國奶業。因此,液態奶將成為今後我國奶產品消費市場的主體,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帶動我國奶牛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入世更有利於國際資本進入我國奶業,加快我國奶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加速我國奶業經濟的國際化步伐。同時也有利於我國乳製品貿易主體多元化,促進乳製品貿易體制的改革,擴大乳製品國際、國內貿易,為我國奶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2.我國奶業發展趨勢與分析 2.1 奶牛品種優質化 在2006年我國奶牛存欄數為1330萬頭,其中達到我國荷斯坦奶牛品種標準的大約有400萬頭左右,還有900多萬頭低產奶牛急待需要選育提高,而且嚴重影響我國奶牛個體單產量。我國奶牛現狀來看,奶牛產奶量達到5—6噸的較為普遍,超過8噸的很困難。因此,要根據我國奶牛布局,在奶牛規模較大或相對集中的地方,有計劃地擴建中國荷斯坦奶牛MOET核心群育種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快速繁殖高產優質奶牛數量,逐漸推廣全國各地,實現我國奶牛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發展的目標。 2.2 生產方式集約化 過去的「靠天養畜」的粗放形經營模式在一些養牛水平較高的國家已經以集約化、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所代替。因此,發達國家的養殖場日益趨向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由機械化或電腦程式控制自動完成飼養、擠奶操作、清糞等全部生產過程。尤其在擠奶方面,可完成自動計量、自動脫落擠奶杯,並有多功能的電子顯示器及時顯示出牛奶中的體細胞數等生理生化指標。牛奶則通過密閉管道系統進入冷卻貯奶管,同時,由微機管理系統完成全部擠奶數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