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王正文

上海王正文

發布時間:2021-05-02 00:19:02

Ⅰ 哪位大哥或者大姐能提供一份「我國企業會計體系的變遷及挑戰」的提綱及正文嗎

我國企業會計體系的變遷及挑戰
可以找金融的 商業社會 沒有免費的東東 明白吧

Ⅱ GB/T 2423.10-2008的正文

GB/T 242310.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按試驗方法分為若幹部分。本部分為GB/T 2423的第10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2423.10-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Fc:振動(正弦)》,與其相比,本部分增加了數字信號控制和數字濾波方面的技術內容。對原有的內容也有刪改和補充。本標准等同採用IEC 60068-2-6:1995,是對GB/T 2423.10-1995 的修訂。本標准中規定了用以確定件、設備和其他產品經受規定嚴酷度正弦振動的能力的試驗方法,目的是確定樣品機械薄弱環節和特性降低情況。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日期:2008-03-24
實施日期:2008-10-01
首發日期:1981-08-10
提出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歸口單位: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標准化技術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廣州大學等
起 草 人:盧兆明、紀春陽、徐忠根、吳颯、胡京平、王群健、趙明磊、林佳怡、王德言
計劃單號:20064152-T-604
頁 數:27頁
出 版 社:中國標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Ⅲ 關於祖國成立60周年的正文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28 16:35 2009年,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於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並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後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遊。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Ⅳ 關於老上海的電影和電視劇

1、《上海風雲》是吉林市電視台及河北電視台聯合出品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黃力加執導,寇世勛、程前、劉小鋒及希維雅·斯維波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中葉,德國漢堡著名的猶太人大銀行家的女兒琳達,帶著父親死前託付的一筆巨款和用重金收買的到的「梅辛格計劃」,與在德國避難的上海青年李庭龍千方百計的躲避蓋世太保的瘋狂追殺。

2、《暴雨梨花》是光線傳媒及華億聯盟文化傳媒共同出品的年代情感劇。由王晶編劇並執導,寇世勛、吳慶哲、朱茵及陳法蓉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一個關於上海灘五個美麗的電影名伶在抗戰前後榮辱沉浮的愛情故事

3、《上海王》是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胡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文化集團出品,由胡雪樺執導,胡軍、余男、鳳小岳、秦昊聯合主演的動作片。該片於2017年2月17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根據作家虹影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世紀初上海灘十里洋場黑幫勢力的角逐紛爭,紛雜亂世中奇女子筱月桂與三代上海王之間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4、《上海探戈》是陳勛奇執導的年代劇,由陳勛奇、周海媚、劉錫明、陳孝萱、林心如、陳國邦主演。

該劇講述了任天翔和何非凡兩個好友從國外學成歸來,滿懷報國雄心投入到當時代表中國最先進思想的報紙行業中,他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達面對人生的故事

5、《一代梟雄》改編自陝西作家葉廣苓長篇小說《青木川》,是由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歡天喜地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孫紅雷、巍子、陳數領銜主演的近代傳奇劇。

該劇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貧窮落後的陝南小鎮風雷鎮為背景,講述了留洋歸來的何輔堂為報父仇,勵精圖治,用先進的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並在關鍵時刻,投奔解放軍,力促風雷鎮和平解放的故事。

Ⅳ 正文 第十六章 卑鄙又怎樣

《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的面貌,並且立足於這樣一個廣闊的背景,透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發展,鮮明有力地顯示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向和壯闊波瀾。故事以戲劇般的場景來開端:主人翁吳蓀甫在鄉下的父親吳老太爺避戰亂來到上海,撲朔迷離的都市景觀使這個足不出戶的老朽——吳老太爺深受刺激而猝死。第二天吳府辦喪事,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紛至沓來弔唁。他們聚集在客廳,名以上是來弔唁,在私底下無不是在打聽戰況、談生意、搞社交。善於投機的買辦資本家趙伯韜找到吳蓀甫和他的姐夫杜竹齋,拉攏他們聯合資金結成公債大戶「多頭」,想要在交易中賤買貴賣,從中牟取暴利。杜竹齋心下猶疑,趙伯韜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錢操縱戰局的計劃。吳、杜決定跟著趙伯韜干一次。這次合作,小有波瀾而最終告捷。
在雙橋鎮農民暴動成功後,它打破了吳蓀甫「雙橋王國」的美夢,但在此同時他與杜竹齋等人籌劃的益中信託公司就成立起來了。他決定將雙橋鎮劫後的余產摺合現金投放到益中信託公司,干一番大事業。他起用絲廠職員屠維岳,蒙騙分裂工人組織,平息了工潮。這時,杜竹齋驅車趕來,報告了公債投機的手的喜訊。吳蓀甫意滿志得,感到勝利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好景不長,交易所的斗爭也日漸激烈。原先吳蓀甫與趙伯韜的聯合轉為對壘和廝拼的局面。益中信託公司,作為與趙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趙伯韜為「多頭」和益中公司為「空頭」之間的角斗。趙伯韜盯上吳蓀甫這塊肥肉,想乘吳資金短缺之時吞掉他的產業。幾個回合較量下來,益中虧損八萬元栽了跟頭而停下來。此時吳蓀甫的資金日益吃緊,他開始盤剝工人的勞動和剋扣工錢。新一輪的罷工到來,受到牽制的屠維岳分化瓦解工人組織的伎倆被識破,吳蓀甫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
趙伯韜欲向吳蓀甫的銀行投資控股。吳決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絲廠和公館都抵押出去作公債,以背水一戰。他終於知道在中國發展民族工業是何等困難。個人利害的顧慮,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到了買空賣空的投機市場來。
公債的情勢危急,趙伯韜操縱交易所的管理機構為難賣空方吳蓀甫。幾近絕望的吳蓀甫把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齋身上。千鈞一發之際,杜倒戈轉向趙一邊。吳蓀甫徹底破產了。推薦理由:
首先是思想方面。「子夜」,原指夜半子時,,也就是深夜11點至凌晨1點。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這個時刻一過,黎明就要來到。作者以此作書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特點,寓意深刻。作者運用象徵手法反映出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舊中國社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人民即將沖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堅決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說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內容。它反映了30年代中國的真實社會生活,向人們展現了大都會生活的種種,詳實細膩的生活描繪,使讀者沉浸其中,真實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可以說是一份難得的史料。
其次就是在小說的語言方面。在小說中,《子夜》把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其中其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使得小說既有詩的韻味,又有史的厚重。這正是當代很多小說所沒有,或者說達不到的層次,這個是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再者就是在小說的結構與線索的設置方面。小說以趙吳之間的矛盾為主線,以雙橋鎮暴動與吳的矛盾、裕華絲廠女工罷工斗爭與吳的矛盾為輔,三線交錯發展,從而聯系社會各方面,展示著宏大的社會面貌,同時深刻具體的展現著人物的形象。最後就是小說的人物方面。在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縝密的藝術構思和卓越的創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家筆下的工業資本家吳蓀甫,不是庸碌卑瑣的人物。他曾經熱心於發展故鄉雙橋鎮的實業,打算以一個發電廠為基礎建築起他的「雙橋王國」來。但雙橋鎮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的「目的是發展企業,增加煙囪的數目,擴大銷售的市場」。不僅這樣,他還知道如果發展民族工業。他具有游歷歐美得來的管理現代工業的知識,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夠煽起別人勃勃的事業雄心,願意和他合作。但是吳蓀甫這個工業界的騎士卻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紀的歐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侵略的魔手緊緊扼住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咽喉,因而他的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不能不成為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想。野心勃勃、剛愎自信的吳蓀甫,也只剩下了一條「投降的出路」。通過上述這些描寫,《子夜》揭示出了作為民族工業資本家的吳蓀甫的兩面的性質:他和帝國主義及其卵翼下的買辦金融資本家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勞動人民,特別是工人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在帝國主義統治下,中國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是永遠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這是歷史的必然的法則,誰也不能夠改變或者動搖它。
經典片段分析:小說的高潮發生在兩次工潮中。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寫工人運動,吳蓀甫腹背受敵,陷入困境中,小說情節趨於緊張並逐漸推向高潮。雙橋鎮農民暴動的成功,打破了吳蓀甫建設「雙橋王國」的幻想。第一次為對付工人罷工,吳蓀甫起用屠維岳。他先是暗中收買領頭的女工姚金鳳,瓦解了工潮的組織;當姚金鳳的走狗身份被識破之後,他使吳假令開除姚而提升那個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薛寶珠。這樣一來,以反間計迷惑分裂工人群眾,結果薛被認為是真正走狗,姚的威信恢復,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對姚金鳳的處置。接著作為讓步,吳收回成命,不開除姚,並安撫女工給予放假一天。吳蓀甫依計而行,果然平息了罷工。第二次工潮中,屠維岳軟硬兼施,一面派流氓李麻子率人武力鎮壓罷工集合,逮捕工人代表和共產黨;一面對工人花言巧語,收買人心,又誘騙被捕的何秀妹招出地下黨名單。企圖未遂時,他又堅決鎮壓。屠維岳是小說中別具特色的人物。他富於戲劇性的出場,就已顯示出善於揣摸主子心理的特點。吳蓀甫對屠維岳從斥退忽而又起用和提升並予以重用,既顯示了吳蓀甫的善於用人,也表現出屠維岳的機靈和城府。手握權柄之後,他對工人軟硬結合,欺騙分化,為吳蓀甫竭盡忠誠。他還利用黃色工會的派別紛爭,借刀殺人,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在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人物」,極力突出當時的尖銳矛盾與種種利益糾紛,詳實的情節描寫無不時刻調動著讀者的心緒,這也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的社科認識,只有對社會有所觀察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大眾的疾苦。在這一情節過程中,人物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給人以強烈真實的畫面感,各種矛盾幾乎破紙而出,足見作者描寫手法的功底。

子夜讀後感範文
子夜範文2000字
《子夜》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一部長篇小說。在茅盾的小說創作中,《子夜》的問世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僅就塑造民族資產階級形象而論,《子夜》標志著中國社會中一個重要的階級——資產階級,被文學所遺忘的時代的結束。《子夜》全書共十九章,時間是1930年夏季的兩個月,地點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上海,故事從縱的方面是以工業資本家吳蓀甫發展民族工業為主線,寫他如何在「三條火線」中搏鬥,最後在「四面楚歌」中以徹底破產而告終。故事從橫的方面牽連著千頭萬緒,遠至帝國主義勢力在華的矛盾和中國新軍閥的混戰,近至各色人物在「十里洋場」的活動。小說縱橫交錯,遠近相連,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子夜》的思想內容是由兩方面的內容組成的。一方面是作者通過寬廣宏博、復雜紛紜的社會現象,表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尋求解放道路的戰斗精神,也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向一切剝削階級和帝國主義進行英勇搏鬥、爭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另一方面則是揭露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勾心鬥角,其中也包括民族資產階級與買辦資產階級的矛盾,以及民族資產階級難以發展的歷史命運,從而批判了托拉斯派的謬論。這兩方面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也是作者藝術構思的注意中心。《子夜》全篇的焦點集中在中國民族工業的命運,通過塑造以吳蓀甫為代表的民族資本家典型形象,向讀者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動盪的三個方面:勞資矛盾、工人階級的政治經濟斗爭和農村的經濟破產,同時提出了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本家到底有沒有發展空間這一問題。《子夜》全篇注重階層的分析,塑造了以吳蓀甫為代表的民族資本家的典型,既有崇尚正義的民族性,希望國家富強,又具有資本家原始的本性,痛恨工人罷工,賺取資本的利慾心,體現了受多重擠壓形成復雜性格的立體人物。
吳蓀甫是一個具有硬乾的氣魄、冒險的精神和雄厚實力的企業家。他想用自己的鐵腕和意志發展資本主義工業。在家鄉,他有發電廠、米廠等,企圖以此為基礎建立「雙橋王國」。在上海,他有自己的絲廠,並且聯絡太平洋輪船公司總經理孫吉人、大興煤礦公司總經理王和甫和金融資本家兼親戚杜竹齋組成益中公司,他們鯨吞小廠,排擠同業,企圖進一步興辦紡織業、長途汽車、礦山、應用化學工業等。這位曾游歷歐美的有魄力有手腕的企業家,被稱為「二十世紀機械工業時代的英雄騎士和『王子』」。這雖不免過譽,卻多少表現出不失為英雄的本色,至少在中國的民族工業家中來說是如此。且不說他藏在胸中的宏偉計劃,那振興中國工業以實現孫中山提出的「東方大港」、「四大幹路」一類「實業建設」方略的勃勃雄心,足可使人傾倒,單就眼前「大刀闊斧」的行動來說,就已表現出不凡的氣度。在同業叫苦連天之際,他的絲廠經營有方,「境況最好」;他認定「中國民族工業就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項了,絲業關系中國民族的前途尤大」,幾度面臨困境,「還要幹下去」。尤為出格的是,為同買辦工業相抗衡,他不顧眼前的險情,同孫吉人、王和甫組成了益中信託公司,再經營八個日用品工業小廠,以拯救這類奄奄一息之中的民族工業。然而「英雄騎士」畢竟命運不濟,他的計劃是著著落空,他的行動是步步失敗。他一隻眼睛看著工業,另一隻眼睛看著政治,他身邊的唐雲山和黃奮就是汪派人物。但他遇到的敵手是代表美國金融資本的趙伯韜,結果他處處受趙伯韜的牽制,終於一敗塗地。原因就在於他生錯了時代。在殖民地化愈益加深的社會里,帝國主義和買辦工業擋住了他的去路,國內軍閥混戰、政治腐敗使工業面臨困境,這些都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的必然性。吳蓀甫的計劃原先就構築在這樣一種幻想上:「只要國家像個國家,政府像個政府,中國工業一定有希望的!」可是這幻想的前提並不成立,他的失敗終成勢所必然,這恰恰從現實同理想的矛盾中揭示了悲劇結局的成因。吳蓀甫雖然是具有法蘭西資本家性格的人,但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他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資本家。茅盾說,他像一頭「攫食的獅子」,但時代沒有賦與他施展威力的機會和條件,他被關在鐵籠子里,即使拚命奔突,掙扎,也無法沖出鐵籠。在這里,茅盾對這類工業家的抱負和才幹不無贊賞,深感痛惜的則是他們的生不逢時。在30年代就有人評論說,《子夜》是「創造了一個英雄,而且這書也就成了這個英雄的個人的悲劇的書了」。此外,《子夜》對廣闊社會的描寫,並沒有停留在表面現象上,也沒有單純追求生活題材的廣闊性,而是表現深邃的時代風貌,提出許多另人深思的問題。比如懷抱《太上感應篇》的吳老太爺為什麼坐在「雪鐵龍」的汽車里?土豪劣紳曾滄海臨死之前為什麼頭頂著一本《三民主義》?曾滄海之子曾家駒為什麼在人們的鄙視下還把國民黨黨員證當成無價之寶而拚死保護?交際花徐曼麗為什麼要登台表演「死的跳舞」?范博文為什麼擺脫不了俗不可耐的頹廢情緒?吳蓀甫為什麼不是「在商言商」的資本家?趙伯韜為什麼一再要求讓政客尚仲禮代替另一個政客唐雲山當益中公司的經理?經濟學家李玉亭為什麼竭力奔走在吳、趙之間調停?工賊錢葆生和桂長林為什麼發生沖突?這些生活事件的描寫和人物命運的刻畫,有的看來似乎無關緊要,而實際上卻是茅盾對《子夜》的總體藝術構思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我們透過這些生活事件的表面現象而深入到內層,就可以看出1930年中國社會形勢的特點:一方面,軍事上是蔣、馮、閻新軍閥大混戰,政治上是蔣介石集團與汪精衛集團的沖突,而這種混戰和沖突的背後又反映了帝國主義勢力在華的復雜矛盾。吳、趙兩派人物的斗爭是上述現象的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另一方面,是紅軍力量的壯大,農民暴動的此起彼伏,工人罷工運動的高漲,使得剝削階級及其走狗惶惶不可終日。當然,《子夜》並不是對於社會哲理認識的形象化,而是形象地展示社會性質和時代特徵,是通過「全般的社會機構」的描繪,表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前進方向,具有雄渾剛健的美學力量。
魯迅評論說,《子夜》的出現是國民黨文學所不能及的。瞿秋白評論說,《子夜》是自文學革命後最值得誇耀的。人文主義代表,國學大師吳宓則評論說,此書乃作者結構最佳之作,寫人物典型性、鮮明,環境描寫精到,文字如火如荼,激情澎湃,開創了現代都市文學的先河。總之,《子夜》表現了作家雄渾剛健、磅礴闊大的藝術氣魄,真正是一部力扛大鼎的傑作。

子夜讀後感
子夜讀後感3000字
《子夜》標志著茅盾的創作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是我國現代文學一部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的長篇。它從一九三一年十月寫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動筆以前,還經歷了一個較長的准備和構思的過程。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的矛盾和斗爭,是貫串《子夜》全書的主線。環繞這條主線,《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的面貌。
《子夜》中的人物就是活動在這樣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上;而且透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發展,鮮明有力地顯示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向和壯闊波瀾。它以上海為中心,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全貌;寫的是一九三年兩個月(五月至七月)中的事件,而這些事件里又隱伏著中國社會過去和未來的脈絡。將紛紜復雜而具有重大歷史社會意義的生活現象通過謹嚴宏大的藝術結構表現出來,這是茅盾作為我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最值得重視和學習的地方。
在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縝密的藝術構思和卓越的創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家筆下的工業資本家吳蓀甫,不是庸碌卑瑣的人物。他曾經熱心於發展故鄉雙橋鎮的實業,打算以一個發電廠為基礎建築起他的「雙橋王國」來。但是僅僅十萬人口的雙橋鎮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他的「目的是發展企業,增加煙囪的數目,擴大銷售的市場」。他有這樣的野心,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謂企業家」全部打倒,「把企業拿到他的鐵腕里來」。不僅這樣,他還知道如果發展民族工業,首先需「國家象個國家,政府象個政府」。因此他除了永不倦怠地注視著企業上的利害關系而外,還「用一隻眼睛望著政治」。他具有游歷歐美得來的管理現代工業的知識,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夠煽起別人勃勃的事業雄心,願意和他合作。但是吳蓀甫這個工業界的騎士卻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紀的歐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侵略的魔手緊緊扼住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咽喉,因而他的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不能不成為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想。他不能不過一種「簡直是打仗的生活」,而且是在幾條戰線上同時作戰:他與美帝國主義的掮客——金融資本家趙伯韜進行勾心鬥角的斗爭;他熄滅不了工廠里風起雲涌的罷工運動;他用盡心機收買過來的許多小廠都成了自己脫不下的「濕布衫」,他和孫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經營的益中信託公司不能不在軍閥混戰、農村破產、工廠生產過剩、趙伯韜的大規模經濟封鎖之下一敗塗地。他們發起組織益中信託公司,時未兩月,「雄圖」已成為泡影。野心勃勃、剛愎自信的吳蓀甫,也只剩下了一條「投降的出路」。通過上述這些描寫,《子夜》揭示出了作為民族工業資本家的吳蓀甫的兩面的性質:他和帝國主義及其卵翼下的買辦金融資本家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勞動人民,特別是工人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在帝國主義統治下,中國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是永遠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這是歷史的必然的法則,誰也不能夠改變或者動搖它。當時在有關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中,托派分子曾竭力散播帝國主義的入侵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占優勢,中國社會性質已是資本主義的反動論調。他們抹煞華洋資本之間的差別,掩蓋帝國主義扼殺中國民族工業這樣一個鐵的事實,企圖用「左」的詞句來反對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達到他們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子夜》關於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刻劃,給了托派這種謬論以有力的回答。
《子夜》從多方面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中來突出吳蓀甫的性格特徵。作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人物,吳蓀甫的性格是一個鮮明的矛盾的統一體。他一方面有「站在民族工業立場的義憤」,但另一方面,壓倒他的一切的卻是「個人利害的籌慮」。他是「辦實業」的,他以發展民族工業為己任,他向來反對擁有大資本的杜竹齋一類人專做地皮、金子、公債的買賣;但是他也不能不鑽在瘋狂的公債投機活動里。他希望實現他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理想,盼望國民黨反蔣派與地方軍閥的聯盟「北方擴大會議」的軍事行動趕快成功,然而當北方的軍事進展不利於他的公債活動的時候,他又「惟恐北方的軍事勢力發展得太快了」。他精明強悍,但又不能不表現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先天的軟弱性。他有時果決專斷,有時狐疑惶惑,有時滿懷信心,有時又垂頭喪氣;表面上好象是遇事成竹在胸,而實質上則是舉措乖張。這一切,都是如此矛盾而又很自然地統一在吳蓀甫的性格里。
《子夜》不僅從吳蓀甫同趙伯韜在益中信託公司和公債投機市場上的矛盾和斗爭來描寫他的性格和命運,它還寫出了吳蓀甫同農村封建經濟之間的密切聯系和他對農民武裝起義的勢不兩立的態度,而在對待工人運動的態度上,更顯露了他拚命壓榨工人、仇視革命的反動面貌。當他從報紙上知道雙橋鎮被起義農民佔領的時候,「他獰起眼睛望著天空,忽然轉為貧怒:『我恨極了,那班混帳東西!他們干什麼的?有一營人呢,兩架機關槍!他們都是不開殺戒的嗎?嘿!……』」字里行間彷彿傳出了他的咬牙切齒的聲音。他也有時不滿意國民黨反動政府,那是因為它不能有效地鎮壓革命,「因為他的權力的鐵腕不能直接達到那負責者」。他企圖從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貨傾銷和軍閥混戰所造成的企業的不振,想吸盡工人血汗彌補他在投機市場上所受到的損失,他利用工賊、特務和反動軍警破壞工人罷工運動。這些地方,作品成功地揭示了一個仇視勞動人民、喝血自肥的反動工業資本家的形象。作品還從吳蓀甫的家庭生活和周圍人物的描寫烘托出了資產階級由貪心和利慾所形成的冷酷無情的靈魂。他無法抗拒歷史的必然法則為他安排下的失敗的命運。他只能用偽裝的鎮靜來掩飾內心的惶懼和不安,從來不讓人家看見他也有苦悶沮喪的時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瑤。他依靠強烈的刺激來暫忘「那叫他們抖到骨髓里的時局前途的暗淡和私人事業的危機」,只能用「死的跳舞」來排遣失敗時的苦痛,並幾乎用自殺來結束自己悲劇性的命運。吳蓀甫是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
除吳蓀甫外,茅盾在《子夜》中還創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的思想面貌、精神狀態都打上了時代和階級的深刻印記。屠維岳是吳蓀甫手下得力的鷹犬。正象作者著意渲染吳蓀甫的才乾和魄力一樣,他也用不少筆墨渲染了屠維岳的「機警、鎮定、膽量」。吳蓀甫不能改變自己的失敗命運,屠維岳的陰謀詭計也終於破壞不了排山倒海的工人運動。越伯韜是美帝國主義所拳養的買辦金融資本家,是半殖民地的特有產物。他憑借蔣介石的法西斯政權的力量,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具有壓倒吳蓀甫的優勢。他不僅操縱了上海的公債投機市場,而且還一手扼住了民族工業的咽喉。他狡獪、陰狠而剽悍,玩弄女性,荒淫無恥。作品雖然對這個人物的政治社會關系揭示得還不夠充分,但從篇幅不算很多的描寫中,已經淋漓盡致地刻劃與暴露了他的流氓本性。馮雲卿是在土地革命風暴下逃亡上海的「吃田地的土蜘蛛」。他把農民的血汗拿來換取大都會里的「寓公」生活,同時在公債市場上進行投機活動。通過他用自己女兒作「美人計」的一幕丑劇,作品一方面尖銳地揭示了走向滅亡路上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無恥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刻劃了趙伯韜的卑鄙的形象。馮雲卿的活動所佔篇幅雖然不多,但卻是全書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如賣身權門、依靠資本家錢袋過活的李玉亭、范博文等一類所謂的「教授」、「詩人」,也都寫得各具有特色。作者曾說,他打算把一九三年的「新儒林外史」「連鎖到現在本書的總結構之內」,這個打算雖然沒有全部實現,但從李玉亭、范博文等人物身上也多少顯示了當時某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墮落、空虛的精神面貌。
茅盾特別擅長刻劃人物的心理狀態。他不是對它們作靜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寫,而是在時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銳的矛盾和沖突里來時行細致、深入的刻繪。他讓吳蓀甫同時在幾條戰線上作戰,讓他不斷處在勝利和失敗的起伏的波瀾里,時而興奮,時而憂慮,時而指揮若定,時而急躁不安。這樣,吳蓀甫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毫發畢露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杜竹齋的唯利是圖的性格,在公債市場的決戰階段顯得分外清楚。李玉亭兩面討好的豪門清客的心裡,在吳、趙兩家明爭暗鬥最為緊張的時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還在很多地方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氣氛,襯託人物情緒的變化,藉以鮮明地顯示人物的性格。他決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他寫景即所以寫人。有時是因情取景,有時是借景寫情,情景交融,文無虛筆。
《子夜》的語言具有簡潔、細膩、生動的特點。它沒有過度歐化的語言,偶爾運用古代成語,也是恰到好處,趣味盎然。人物的語言和敘述者的語言,都能隨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發展變化而具有不同特色,使讀者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子夜》的藝術結構是宏偉而謹嚴的。全書共十九章,一、二兩章交待人物,揭示線索;此後十七章,一環扣緊一環,頭緒繁多而又有條不紊,各有描寫重點而又共同服從於全書的中心。第四章寫雙橋鎮農民起義,雖然這條線索沒有得到繼續發展,對全書說來使人略有游離的感覺,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國農村的面貌,顯示了吳蓀甫與農村封建經濟的密切關系和他對農民起義的勢不兩立的態度,仍然是全書的一個重組成部分。貫串全書的主線是吳蓀甫和趙伯韜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但與此同時,又或實寫,或虛寫,處處顯示革命力量的蓬勃發展。最後結尾處側面帶出工農紅軍的日益壯大,以此來對照吳蓀甫失敗的命運,指出了中國的真正出路所在。
《子夜》的成功決不是偶然的。同文學史上所有成功的作家一樣,茅盾特別注意於研究人以及人和人的關系。他有廣泛的社會經驗,又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各種現象,揭示其重大的意義,形成作品的主題思想。《子夜》的孕育和產生正是這樣的。茅盾對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和《儒林外史》特別喜子,又曾廣泛地閱讀外國著名作家的作品。對中外優秀文學遺產,他都能經過咀嚼,消化而加以吸收,取精用宏,「消化了舊藝術品的精髓而創造出新的手法」。這也是《子夜》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工農群眾運動的描寫,在《子夜》中不能算是成功的地方;特別是描寫工人罷工斗爭,缺點更為明顯。作者用了很大篇幅來描寫這方面的斗爭,一方面是想展示作為民族資本家的吳蓀甫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這種描寫來批判當時「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但是因為正面形象過於單薄無力,不能顯示出革命者英勇斗爭的精神,所以作者的創作企圖未能圓滿地實現。作者後來曾經指出產生這方面缺點的原因:「這一部小說寫的是三個方面:買辦金融資本家,反動的工業資本家,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三者之中,前兩者是直接觀察了其人與其事的,後一者則僅憑『第二手』的材料,——即身與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這樣的題材的來源,就使得這部小說的描寫買辦金融資本家和反動的工業資本家的部分比較生動真實,而描寫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的部分則差的多了。」
《子夜》的產生,正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在反革命文化「圍剿」中邁步前進的時候,它顯示了左翼文學陣營的戰斗實績,從創作上證明了無產階級文學是一種不可戰勝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力量。

Ⅵ 知網論文重復率檢測 引用部分要怎樣標識才能被識別

一般來說,學校都有論文格式要求,格式要求中也對引用部分如何標識進行了明確的要求。所以,按照學校要求進行標識引用部分肯定是沒問題的,知網也是能識別出來的。

下面是某個高校的參考文獻的標識要求:

1、參考文獻著錄項目:

① 、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注意在本項數據中不得出現縮寫點「.」(英文作者請將作者名寫全)。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其後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②、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 、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④、 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 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⑥ 、文獻起止頁碼。

⑦ 、文獻標准編號(標准號、專利號……)。

2、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根據 GB 3469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 專著 論文集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學位論文 報告 標准 專利 文獻類型標識 M C N J D R S P

對於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採用單字母「A」;對於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採用單字母「Z」。

對於資料庫(database)、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建議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識: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 資料庫 計算機程序 電子公告 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DB CP EB

3、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對於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本規范建議採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碟(disk)——DK,光碟(CD-ROM)——CD,聯機網路(online)——OL。

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註明其載體類型。

4、文後參考文獻表編排格式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表上以「[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參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1] 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b、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 [J].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5]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一種用於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4):62-67.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 [A].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瑋.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468-471.

d、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 [N]. 報紙名,出版日期 (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國際、國家標准

[序號] 標准編號,標准名稱 [S].

[9]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f、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 [P]. 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10]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葯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

g、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11] 萬錦坤.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6)上海王正文擴展閱讀:

知網檢測系統識別參考文獻的標准:

1、有明顯的「參考文獻」標記,參考文獻4個字獨佔一行,下面是各個參考文獻條目;

2、每個參考文獻有明顯的標號,標號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種:【Num】、[Num]、(Num);

3、標號可以是Word自動生成也可以手工書寫;

4、標號內不要添加標點符號,例如:不要[Num.]或(Num、)等;

5、每個參考文獻中最好有時間休息或者URL或《》書目信息;

6、一條參考文獻內及在此條參考文獻沒有結束時不要有手動換行或者回車符(即順其自然,滿行後會自動換行,請勿人為!)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知網—知網論文檢測中,如何標識引用部分才能被知網查重系統

Ⅶ 第一次給客戶寫信,格式是怎樣的正文怎樣寫越具體越好。。。。。謝謝!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於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於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後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後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後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並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後,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Ⅷ 通報這個文種的基本構成

通報是上級把有關的人和事告知下級的公文。通報的運用范圍很廣,各級黨政機關和單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揚好人好事,批評錯誤和歪風邪氣,通報應引以為戒的惡性事故,傳達重要情況以及需要各單位知道的事項。通報是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團體經常使用的文種。其目的是交流經驗,吸取教訓,教育幹部、職工群眾,推動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分類
1.表彰性通報。
表彰性通報,就是表彰先進個人或先進單位的通報。這類通報,著重介紹人物或單位的先進事跡,點明實質,提出希望、要求,然後發出學習的號召。
2.批評性通報
批評性通報,就是批評典型人物或單位的錯誤行為、不良傾向、丑惡現象和違章事故等的通報。
這類通報,通過擺情況,找根源,闡明處理決定,使人從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這類通報應用面廣,數量大,懲戒性突出。
3.情況通報。
情況通報,就是上級機關把現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重要情況告知所屬單位和群眾,讓其了解全局,與上級協調一致,統一認識,統一步調,克服存在的問題,開創新的局面。
這類通報具有溝通和知照的雙重作用

性質
1.通報屬於獎勵與告誡性公文。通報承負著「表彰先進,批評錯誤」的任務,因而具有獎勵與告誡性質,這一點不同於通知。
2.通報屬於傳達和告曉性公文。通報雖與通知均有傳達、告曉職能,但通知是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執行的事項」,而通報則是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
3.通報的發布范圍,往往是在一個機關或一個系統內部使用。通報雖然具有公開「通「曉,廣而」報「告之意,但發布范圍僅僅限於本機關或本系統。

特點
1.告知性。
通報的內容,常常是把現實生活當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帶傾向性的重要問題告訴人們,讓人們知曉、了解。
2.教育性。
通報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人們知曉內容,它主要的任務是讓人們知曉內容之後,從中接受先進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錯誤,引起注意,接受教訓。這就是通報的教育性。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來達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帶動,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號召力量,使人真正從思想上確立正確的認識,知道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
3.政策性。
政策性並不是通報獨具的特點,其他公文也同樣具有這一特點。可是,作為通報,尤其是對表揚性通報和批評性通報來說,在這方面顯得特別強一些。因為通報中的決定(即處理意見),直接涉及到具體單位、個人,或事情的處理,同時,此後也會牽涉到其他單位、部門效仿執行的問題。決定正確與否,影響頗大。因此,必須講究政策依據,體現黨的政策。

注意事項
1.行文要及時。
2.事例要真實、典型。
3.要對事件(事情)的敘述實事求是,不拔高,不貶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確保「通報」的客觀性。
4.要把握分寸,無論表彰先進的通報還是批評錯誤的通報,評價或定性要十分准確,恰如其分。
寫作結構

標題
由制發機關,被表彰或被批評的對象和文種構成。通常有兩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少數地方和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集資問題的通報》;另外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如《關於給不顧個人安危勇於救人的王××同志記功表彰的通報》。此外,有少數通報的標題是在文種前冠以機關單位名稱,如《中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也有的通報標題只有文種名稱。主要分為兩種格式。

主送機關
有的特指某一范圍內,可以不標注主送機關。

正文
表彰(批評)通報正文結構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說明表彰或批評的原因,即寫清先進事跡或錯誤事實的經過情況,要求用敘述的手法真實客觀地反映事實; 第二部分,對所敘述的事實進行准確的分析,中肯的評價,做到不誇大、不縮小,使人們能從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第三部分,一般是對表彰的先進或批評的錯誤作出嘉獎或懲處。最後還要根據通報的情況,針對現實的需要,發出號召或提出要求。

情況通報
情況通報正文結構一般有兩個部分:一是被通報的情況,二是希望和要求。
一、出發點與側重點不同。獎懲性決定重在處置,它的著眼點在於獎懲有關單位或個人,它代表了領導層的權威意志。獎功罰過是其首要目的,教育或警示他人是其次要目的。通報的目的則是使受文單位了解某一重要情況或典型事件,從而受到教育或警示。表揚性通報對被表揚的單位主要是理解上級的精神,更上一層樓;而對後進單位主要是學習受表揚單位的經驗,起步前進;對一般單位主要是學先進、找差距、定措施。批評性通報,對一般單位主要是對照自己,防患於未然;對有類似問題或尚有隱患存在的單位則鳴鍾警戒以根除僥幸心理。總而言之,獎懲性決定重在處置,獎功罰過;表揚批評性通報重在教育比照,或先進示範,或以儆效尤。
二、標題寫法不同。表彰性決定的標題格式通常如下:「關於授予×××稱號的決定」或「關於給予×××表彰的決定」,如《國務院關於授予趙春娥、羅健夫、蔣築英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決定》。處分性決定的標題格式通常如下:「關於對××的處理決定」,如《關於對「六·二八」重大責任者××的處理決定》。決定的標題中常常含有處置性動詞,諸如授予、處理、給予等動詞。我們再來看看錶揚批評性通報標題的實例,如《××××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柳州市壺東大橋特大交通事故的通報》、《××市衛生局關於醫生汪××濫用麻醉品造成醫療事故的通報》。我們可以看出,表揚批評性通報的標題中一般不使用處置性動詞。
三、正文的組成不同。獎懲性決定一般先簡要敘述先進事跡或錯誤事實,然後寫明組織的處理決定;表揚性通報與批評性通報的寫法略有不同。前者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概述先進事跡,表明通報發出單位對通報事項的態度。2.指出先進單位或個人的主要做法經驗,或敘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並分析事件的意義。3.提出要求和希望,號召大家學習。後者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敘述錯誤事實經過。2.表明通報發出單位對事件的態度及處理意見。3.分析錯誤或事故產生的原因與危害性。4.提出要求,警示其他單位或個人。獎懲性決定重在處置,表揚批評性通報重在宣傳與教育,正文的構成自然不同。

表彰通報
1.標題:
麗水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對施國平同志予以表彰的通報
2.正文
A.敘述先進事跡
B.先進事跡的性質和意義
C.表彰決定
D.希望號召
注意事項:
表彰通報的正文分為四個部分.
1 A.介紹先進事跡
這一部分用來介紹先進人物或集體的行動及其效果,要寫清時 間,地點,人物,基本事件過程.表達時使用概括敘述的方式,只要 將事實講清楚即可,不能展開繪聲繪色的描繪,篇幅也不可過長. 這段文字篇幅不長,但要素完備,事實十分清楚,體現了公文敘 事的特點.
B.先進事跡的性質和意義
這部分主要採用議論的寫法,但並不要求有嚴謹的推理,而是在 概念清晰的前提下,以判斷為主.也要注意文字的精煉. 這部分評價性的文字,要注意措辭的分寸感和准確性,不能出現 過譽或誇飾的現象.
C.表彰決定
這部分寫什麼會議或什麼機構決定,給予表彰對象以什麼項目的 表彰和獎勵. 如果表彰的是若干個人,或者有具體的獎勵項目,可分別列出, 這部分在表達上的難度不大,要注意的主要是清晰,簡練,用詞精當 的問題.
D. 希望號召.
這是表彰通報必須要有的結尾部分, 用來提出希望, 發出號召.希望號召部分表述的是發文的目的,也是全文的思想落腳 點,要寫得完整,得體,富有邏輯性.

批評通報
批評通報是針對某一錯誤事實或某一有代表性的錯誤傾向而發布 的通報,有針砭,糾正,懲戒的作用.
1.標題 批評通報的標題不一定要出現"批評"兩個字。
2.正文 正文結構:
A.錯誤事實或現象
B.錯誤性質或危害性的分析
C.懲罰決定或治理措施
D.提出希望要求
批評通報也分為四個部分。
1.錯誤事實或現象。 如果是對個人的錯誤進行處理的通報,這部分要寫明犯錯誤人的 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所在單位,職務等,然後是對錯誤事實的敘述, 要寫得簡明扼要,完整清晰. 如果是對部門單位的不良現象進行通報,這部分將要佔較大的篇 幅,如《國務院關於一份國務院文件周轉情況的通報》 ,將廣東省政府 用七十天時間才將國務院一份文件轉發下去,而廣州市政府又用了一 百多天才將這份文件轉發到各個區縣的情況, 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 佔全文篇幅的一多半. 如果是針對普遍存在的某一問題進行通報,這部分要從不同地 方,不同單位的許多同類事實中,選擇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進行綜合敘 述,如《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 (立即剎住用公款請客送禮, 吃請受禮的歪風)》 ,綜合敘述了上海,長沙若干單位請客送禮,吃請 受禮的事實,列舉了大量的統計數字.
2.錯誤性質或違害性的分析。 處理單一錯誤事實的通報,這部分要對錯誤的性質,違害進行分 析,一般都寫得比較簡短. 對綜合性的不良現象或問題進行通報,這部分的分析性文字可能 要復雜一些。
3.懲罰決定或治理措施。 對個人單一錯誤事實進行處理,要寫明根據什麼規定,經什麼會 議討論決定,給予什麼處分等. 對普遍存在的錯誤現象或問題,在這部分中要提出治理,糾正的 方法措施.內容復雜時,這部分可以分條列項.如中央紀委關於請客 送禮,吃請受禮的通報,就提出了五條嚴厲措施來制止這股歪風.這 些方法措施,跟指示的寫法相似.
4.提出希望要求。 在結尾部分,發文機關要對受文單位提出希望要求,以便受文單 位能夠高度重視,認清性質,汲取教訓,採取措施. 通報的"要求"往往是一些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和警告.需概括地 提出,無需具體詳盡地說明,篇幅不宜過長.不過,也不宜過於籠統. 曾見到一則批評性通報的"要求"是這樣寫的: "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 僅此一句,未免顯得太籠統,太空泛了:從何處去"引" ,又去"戒" 什麼呢?讓人無法得其要領。

Ⅸ 上海利鑫堅離心機有限公司的機器好嗎

估計還不錯吧

閱讀全文

與上海王正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那些戰法 瀏覽:924
工行貴金屬掛單買入開倉賣出平倉 瀏覽:113
2017銀行貸款財務指標 瀏覽:91
陝西延安放貸款的人 瀏覽:300
股票平地驚雷什麼意思 瀏覽:665
中融信託名片 瀏覽:45
北京信託董事長 瀏覽:628
微交易跟股票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681
上海疆傑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99
貴金屬無風險套利 瀏覽:72
漢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461
貴金屬投資開場白 瀏覽:885
只做歐洲盤外匯 瀏覽:648
信託公司理財產品質押貸款 瀏覽:127
科創板基金還有沒有第三批 瀏覽:782
融資易怎樣 瀏覽:762
嘉實基金年度報告 瀏覽:422
股票投資者起訴 瀏覽:55
組合貸款公積金沒交了 瀏覽:716
復塑科技股票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