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樓市新政2年變5年,那年前已經買了,銀行貸款審批已經通過,會有影響嗎
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影響的,當前貸款政策在變化的同時,個人貸款按照簽訂貸款合同的政策履行,如果銀行方面有相關要求,那麼借款人可以和銀行方面進行溝通調整。
『貳』 樓市雙向調控見增 並非政策轉向信號
近期許多城市對樓市調控措施做了調整,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當地房地產市場也因之發生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就有深圳、成都、上海、廣州、佛山等地相繼出台樓市「松綁」政策。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但會議並未提及房地產相關內容。
於是,有人開始猜想:樓市調控政策會不會就此打開「寬松」大門?但真實情況是,有城市在松綁,也有地方在加碼調控:「松」的多是熱點城市和區域,「緊」的卻是樓市相對較冷的黑龍江等地。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黑龍江提出嚴查購地資金等多項措施,幾乎都是針對開發商,或是為防範無效供應,防範更多的「鶴崗」(樓市白菜價)事件出現,並提前做好應對。因為嚴查購地資金、項目資本金制度、嚴格預售監管等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範爛尾項目,以及「跑路」給金融機構造成的風險。前述「松綁」政策則多數是在公積金、稅收、購房資格認定及人才購房等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放寬。
由此可見,因城施策的房地產政策並未改變,目標仍是保持市場穩定。而在各種樓市政策「松綁」後,一些回暖的跡象也值得注意。比如,佛山的房地產市場近期熱度明顯提升,成交量明顯上升的動力被認為來自佛山最新推出的人才住房新政;深圳二手房市場的豪宅認定標准調整後,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增加,部分區域的房價上漲和業主「反價」現象明顯;深汕合作區的樓市「解凍」之後,當地可售住宅項目接連入市,引起各地投資客的關注和追捧。
近期不少地區的調控方向是邊際松綁,但松綁群體有限,預計對當地市場的大趨勢影響有限。整體來看,全國樓市政策不僅因城市施策,還逐漸開始雙向調控。「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大基調還是不會變。調整本是樓市調控的應有之義。在這個原則下,房地產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就要看當地房地產市場實際出現什麼問題,過熱就要收緊,過冷則需放鬆,市場如若平穩則政策也需保持穩定。只是,地方若調整房地產政策,仍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否則將造成市場大幅波動。
『叄』 上海祭出最嚴地產新規是什麼
2021年1月21日晚間,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對限購政策、信貸政策、增值稅征免年限、備案管理、市場秩序等作出具體規定,意見自1月22日實施。具體內容包括:
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對夫妻離異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數計算;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審貸管理,對購房人首付資金來源、債務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嚴防信用貸、消費貸、經營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普通住房對外銷售免徵增值稅的年限從此前的購買2年以上(含2年)調整至5年以上(含5年);嚴格商品住房銷售管理。商品住房銷售嚴格執行「一價清」「實名制」,完善新房公證搖號選房制度,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自住購房需求;
規范房地產市場經營秩序。加強對產業鏈上地產商、銷售代理與經紀公司的監管,嚴肅查處捂盤惜售、價格違法行為、虛假廣告、人為製造市場緊張氛圍、誘導規避調控政策等違法違規行為;
同時,完善土地市場管理,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應,特別是在郊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五大新城(南匯、松江、嘉定、青浦、奉賢新城)加大供應力度,穩定土地價格,引導合理住房消費。
(3)上海樓市邊際放寬了擴展閱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數位2415.27萬,同比下降4%出現負增長。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開啟新一輪的「搶人大戰」。進一步放寬的落戶政策,加速了房地產市場的熱度。
在清華北大試點之後,上海於2020年9月份開放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師大四所大學的本科應屆畢業生滿足72分要求即可落戶。9月份,上海出台「雙一流」應屆碩士畢業生,可以直接申請落戶上海。同時,海外歸國留學生的落戶政策也在不斷放寬。
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使得學區房的交易活躍度長久不衰,而新的教育政策的出台掀起了新一輪的交易高潮——父母紛紛提前布局學區房。2020年起上海實施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公辦統籌等政策,民辦一貫制學校畢業生可以直升,使得占據教育資源的學區房成為推高樓市的又一驅動力。
『肆』 上海樓市新政猝不及防,最受其影響的人有哪些,為什麼
受到這次上海新政影響最大的人莫過於紮根城市不久的年輕人才,新政的購房資格限制過多,使得兢兢業業的工作攢錢買房紮根在城市成為了一場笑談。
其實2021年1月21日上海政府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是為了嚴格限制購房,調整增值稅的年限,打擊非法炒房者,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正常平穩的發展,看起來似乎這個政策的出台給你很多人帶來了不便,但只要不是以購房為盈利目的的人,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更何況這次新政的出台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那些剛需家庭。
不得不說,上海的房價雖然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隨隨便便買一套普通的房子就要上百萬甚至是千萬,可是考慮到上海在國內的商業地位和地理位置,價格也是相對健康的,上海的房價水漲船高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哪一個年輕人不嚮往著這個隨處充斥著工作機會的地方。
『伍』 目前房地產政策收緊對上海樓市有什麼影響嗎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綜合來看,上海的樓市近專一年以來趨於平穩,三屬四線城市房價突飛猛進,因此該項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遏制三四線城市過高的房價上漲速度。上海房地產管控一直較為嚴格,因此該項會議結果預計不會對上海樓市產生太大的影響。
『陸』 上海樓市調控再升級,這釋放出了什麼信號
上海1月21日發布重磅樓市新政,並於今日起實施:一對夫妻離異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增值稅;公證搖號選房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自住需求……
無獨有偶,另一個房價標桿城市——深圳也在1月19日加碼升級樓市“限購”政策,對“7. 15新政”在途交易問題、高層次人才購房條件問題、居民家庭住房登記問題作出進一步明確,劍指“假結婚買房”!
“我自己在2019年底買的房子還花了好幾十萬茶水費,2020年跟別人去合夥打新……我也是被逼無奈,現在在找朋友打聽北京的房子。”一位在珠三角從事房地產媒體行業多年的陳女士坦陳了自己這兩年的經歷,她指出,此番深圳等樓市火爆的焦點不再是純粹的新盤價格的問題,而是新舊住宅價格的倒掛。
“二手房的價格這兩年已經漲得很高了,買方不太願意接盤,而新房市場一套房動輒一兩千萬,還比周邊二手房掛牌價低不少,這裡面就有了套利空間。參與搖號的要求是無房戶優先,所以就出現了很魔幻的情況,剛需有資格買不起,想投機的資金不夠,真正有錢的又沒資格,所以導致代持、眾籌買房的行為層出不窮。”一位深圳當地的房地產研究者告訴我們。
央企華潤在深圳核心地段開發的一個樓盤一期項目2020年11月份的開盤均價約為13萬元每平方米,而周邊二手房價格已掛到18萬元每平方米,萬科一處剛剛開售的樓盤銷售均價10.6萬元每平方米,周邊二手房掛牌價15萬元左右。“一萬人搖一千套房,搖上一套新房,直接相當於賺了幾百萬。”明顯的一二手房價的倒掛差加上“僧多粥少”,本來是政府為了調控房價做出的限價措施,卻讓目的是賺取暴利的部分炒房客們鑽了空子。希望政府部門能夠重視這些問題,真正為老百姓辦事!
『柒』 上海樓市出台新政,為何要出台這樣的新政
出台這樣的政策主要還是因為上海近期樓市出現大幅上漲,尤其是二手房出現明顯過熱的現象。近日,上海市政府發布新政策,對三年內離婚的夫妻其名下的房產,按離婚之前的計算,而且房屋購買不足五年進行出售的,全面徵收增值稅,而且在搖號政策,將優先無房的家庭。對於新出台的這項政策,上海房管局工作人員表示,該政策主要是為了貫徹房住不炒的政策,同時為是了構建一個長效的房地產機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穩住房價和土地價格。近日,上海二手房炒作得非常嚴重,相關投訴也越來越多,很多消費者表示,市場出現大量房東違約,跳價的現象。
同時這次樓市新規也再度強調,房住不炒原則,並且表示將會對郊區靠近軌道交通的地區,供給更多的土地,而在長效機制方面,在租售同權,保障性住房方面,上海市政府也將投入更多,確保整體房地產市場可以獲得一個很好的穩定發展,讓那些剛需者可以買到自己的房子,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捌』 棚改貨幣化政策暫緩對上海樓市影響如何
目前暫緩棚改貨幣化政策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主要目的是抑制三四線城市上升過快的房價。上海市場受棚改政策影響較小,短期來看不會有太大波動。
『玖』 上海樓市新政策對購買蘭香湖壹號有什麼影響么
你所說的應該就是 3月2日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5個新城,獲得了跟中心城區差異化的住房、土地政策,並放寬了落戶條件這個政 策吧,我感覺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從文件釋放的信息可以看得出,這個政策對於區域人才的引進方面,非常有利,而蘭香湖壹號附近正好是人才聚集地,將來肯定很有潛力的。
3月2日,上海印發了「1+5」文件,公布了支持5大新城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其中的「1」,是《關於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5」是《「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等5個附件。
關於人才引進「1+5」文件提出:
對新城重點產業的用人單位,可由行業主管部門優先推薦納入人才引進重點機構。縮短新城「居轉戶」年限,對在新城重點產業的用人單位和教育、衛生等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定年限並承諾落戶後繼續在新城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經新城所在區推薦後,「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
對新城范圍內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單位錄用的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直接落戶打分加3分。市、區加大對新城特殊人才落戶的支持力度。對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在新城工作並居住的,予以專項加分,即每滿1年積2分,滿5年後開始計入總分,最高分值為20分。
此外,文件還給出了一條「6個月落戶」的特別通道:
新城重點用人單位引進的在國(境)外高水平大學獲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緊缺急需專業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人員,在新城全職工作並繳納社會保險滿6個月後,可申辦落戶。
點評:外地居民在上海落戶,從「居住證」到「拿戶口」一般需要7年。此前,上海對部分地區符合條件的居民,開放了5年和3年兩條特別通道。比如臨港片區、張江科學城符合條件的,可以7年縮短為5年,部分高收入、高技能群體可以7年縮短為5年。至於7年縮短為3年的,必須是核心人才。
此次把「居轉戶」5年優惠給予5大新城,是在相當范圍內的推廣,意味著將有更多人提前實現「擁有上海戶籍」的夢想。同樣在上海交納5年社保,有戶口和沒有戶口的區別是,前者(家庭)可以在上海買兩套房子,後者只能買1套。
至於新城落戶的加分政策,也將吸引更多「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等人才留在上海,堅定他們拿上海戶口的決心。
同時,5大新城作為上海都市圈的「第一圈層」,未來跟中心城區和相互之間的聯絡,將主要通過軌道交通。所以「軌交」對房價影響只會強化,不會弱化。5大新城的價值點,也將圍繞著軌道交通站點分布。「片區+學位+地鐵」,將成為未來決定房價最重要的三大因素。
總之,隨著上海5大新城地位的提升,以及全面加入長三角乃至全國的人才、人口爭奪戰,上海的發展態勢完全改變,未來將更具有競爭性。
對於北京、杭州、深圳、南京、廣州、蘇州等城市來說,上海將成為更強勁的競爭對手,會跟這些城市爭奪高端人才和新興產業。其中對北京的影響,可能是最大的。
從文章的內容分析可以看得出來,上海樓市的風向標依然是人才、教育、交通方面。而在這幾方面,蘭香湖壹號都是占據了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