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石化勘探開發板塊成本分析

中國石化勘探開發板塊成本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02 07:16:55

Ⅰ 中國石化都有那些板塊

您好,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路、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按照「實現所有制結構多元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指導思想,遵循「主業與輔業分離、優良資產與不良資產分離、企業職能與社會職能分離」的原則,通過「業務、資產、債權債務、機構、人員」等方面的整體重組改制,以獨家發起方式於2000年2月25日設立的股份制企業。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

Ⅱ 三個月把利潤翻了十倍,中石化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中石化二季度凈利潤預計能漲10倍?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石化一季度的業績實在是不能再差了。今年第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下探到了近一年來的最低點,不足50美元/桶,而三桶油第一季度的業績亦同時大幅下滑。
今年4月29日晚間,中國石化公布了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82.41億元,同比下降25.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跌87.5%。16.9億元的一季度利潤,是中石化數年來的最差開局。
分業務來看,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位影響,一季度中國石化勘探及開發板塊經營虧損12.3億元,經營收益環比減少65.4億元。而勘探板塊的利潤一直是中石化整體利潤中重要的一環。
受消化高成本庫存影響,中石化的煉油板塊經營虧損則達到了33.6億元,但一季度經營虧損環比2014年第四季度減少了97.0億元。
安迅思能源與策略研究總監李莉認為,勘探板塊利潤減少主要是受出售原油價格下跌所致,而煉化板塊則受油價不斷下跌中時間差的影響。
此前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石化80%的原油都靠進口,而煉化業務佔比又較大,因此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使公司所受影響更大。
「中石化進口原油從下單到接貨,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再加上煉化、分銷等過程,又需要一個月時間。因此中石化進口原油時,油價是3個月前的價格,而煉化再賣出時,就需要按進口後三個月的油價來進行折算,在油價大幅下跌的過程中,中石化不得不承受貶值風險。」李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分銷板塊中,非油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了75.0%。中石化分銷板塊一季度經營收益環比增加人民幣22.7億元,不過,受消化高成本庫存影響,營銷及分銷板塊經營收益同比下降,為52.8億元。
按照中石化的預期,公司二季度利潤大約在169億元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得知,2014年中石化二季度的利潤約為179億元,而2014年2季度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以上的高位,因此今年2季度,中石化在60美元油價下取得如此業績並不差。
不過,中石化的半年報仍然不會很好看。按照中石化對二季度利潤的預估,中石化2015年上半年利潤大約在185億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314億元的利潤將下降40%左右。
不過,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隨著油價的止跌,中石化的業績在一季度也正式見底,未來的業績只會更加好轉,中石化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油價止跌三大板塊發力
既然中石化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那麼翻10倍的凈利潤會來自於哪裡?
對於今年二季度的板塊經營業績,中石化方面表示並不方便透露。不過,既然是石油企業,那麼我們自然可以從油價對板塊產生的影響來進行判斷。
從板塊來看,2013年,中石化在勘探板塊收益為548億元,煉油板塊收益86億元,營銷及分銷板塊收益為351億元,化工板塊收益9億元,本部及其他虧損34億元。勘探板塊佔比超過57%,為利潤最大來源,銷售板塊及煉化板塊的收益分別以36.5%與9%的佔比次之。
2014年,中石化勘探板塊經營收益471億元,煉油板塊則虧損20億元,營銷分銷板塊收益294億元,化工板塊收益22億元,本部及其他虧損11億元。勘探收益佔比62%仍然居首,銷售板塊利潤則佔到了38.9%,而煉化的收益則由正轉負。
對於中石化來說,由於進口原油較多,因此油價下跌對於煉化板塊影響很大。在2014年上半年,煉油事業部的經營收益還為98億元,下半年則因油價下跌虧損了118億元。
李莉認為,油價止跌並維持在低位緩慢上漲,對於中石化的煉化板塊益處頗大。
「油價較低時,會刺激對成品油的需求,中石化在煉化上的銷量和毛利都會有所好轉,因此可以判斷中石化二季度煉化板塊會有不錯的業績。同時隨著油價走穩,中石化二季度勘探板塊經營情況應該也會相較一季度有所好轉。」李莉進一步分析道。
除去勘探和煉化這兩塊受油價影響較大的板塊,銷售板塊尤其是非油業務業績的提升,亦將在中石化二季度的業績增長中功不可沒。

非油業務是中石化去年業績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去年非油業務營業額171億,增加28%,而今年前2月非油業務經營增幅超60%,被中石化方面人為遠超公司預期。而中石化今年將全面啟動基於互聯網的車聯網、O2O、互聯網金融等多項創新業務,非油板塊的經營業績有望進一步走強。
盡管還沒有具體數據,但是此前中石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柴志明曾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在非油業務上,中石化延續了去年的良好勢頭,今年仍然保持較高增速。今年1到5月,中石化非油業務的業績同比去年增長了50%,且這一業務的范圍也得到更大拓展,在互聯網、金融等方面均有探索。
柴志明進一步表示,環保產品在非油業務方面的業績增長超出公司預期,其中燃油寶以及尾氣處理等業務的業績都實現大幅增加。
「中石化產業鏈較為全面,抗壓能力會更強。在油價趨穩並逐步上漲的過程中,預期中石化接下來的業績會逐步走好。」林伯強表示。

Ⅲ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組織機構

1、院長辦公室是行政工作的日常辦事機構,有關行政事務的管理部門。
2、科研管理部是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科研經費計劃、科研裝備采購的組織和管理部門。
3、生產管理部(外事辦公室)是海外科研生產技術支撐和服務的組織、協調管理部門,是研究院與國勘相關職能部門的歸口聯系部門,也是外事管理及服務的管理部門。
4、人力資源部是幹部、人力資源、職工培訓、勞動工資、社會保險和博士後工作站的管理部門。
5、發展計劃部是改革發展、綜合計劃、科研條件和建設投資的管理部門。
6、財務管理部是財務、資產、資金和成本的管理部門。
7、內控審計部(法律事務部)是內控業務流程、控制體系和審計的組織和管理,及法律事務的管理部門。
8、綜合管理部是離退休(含內退人員)的管理部門,也是合肥培訓測試中心、荊州勘查技術中心的歸口聯系和管理部門。
9、黨委辦公室(企業文化部)是黨委的日常辦事機構,是院黨建工作、統戰工作、企業文化工作、宣傳工作、工會和共青團工作的管理部門。
10、監察(紀檢)部是紀委的日常辦事機構,黨風廉政建設、行政監督監察的管理部門。 1、戰略規劃研究所是中國石化上游發展戰略和油氣勘探開發規劃的研究機構。
2、海外油氣戰略研究所是中國石化海外上游發展戰略研究和油氣勘探開發規劃的主要技術支撐機構。
3、項目評價研究所是中國石化海外新項目評價及執行項目後評估工作的研究機構。
4、重點項目技術支持中心是中國石化海外勘探開發重點實施項目的主要技術支撐機構。
5、油氣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是地震資料處理、解釋技術及地球物理勘探新技術應用的研究機構。
6、地面工程研究所是油氣田開發地面工程的技術、環保節能研究和咨詢機構。
7、西北勘探研究中心是西北地區油氣地質基礎理論、勘探核心技術的主要研究機構。
8、油氣勘探研究所是油氣地質基礎理論、勘探核心技術的主要研究機構。
9、天然氣研究所是開展天然氣開發、經濟評價、市場、戰略與規劃、計劃、天然氣核心技術研發的研究機構。
10、油田開發研究所是油田開發地質理論、開發方案及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機構。
11、提高採收率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石化上游提高採收率的規劃參謀部,是提高採收率技術的研發中心和技術支持中心。
12、採油工程研究所是採油工程技術規劃和採油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機構。
13、信息技術研究所是綜合資料庫建設、信息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與開發,網路、計算機維護與網路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的研究機構。
14、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下設盆地研究中心、實驗地質研究中心、油氣化探研究中心和西北勘探研究室四個研究部門,主要承擔石油地質基礎理論與實驗測試新技術、新方法研究;承擔中國西部、南方、海域和東部新區油氣勘探地質綜合研究與評價、實驗測試與油氣化探生產任務,為中國石化油氣勘探和增儲上產提供技術支撐。
15、合肥培訓測試中心是中國石化專業化培訓基地之一,主要承擔中國石化上游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研究院員工的繼續教育培訓,開展勘查地球化學測試技術服務。 1、地質資料中心是中國石化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研究院圖書資料管理、油氣工業信息情報調研、《石油與天然氣地質》編輯出版和科技查新的科研支撐部門。
2、質量標准化室是中國石化上游質量標准化建設和技術管理的科研支撐部門。

Ⅳ 對中石化的風險反應的分析

由於原油價格從三季度開始回落,並且去年三季度煉油開始巨虧,兩大石油巨頭中國石油(601857)和中國石化(600028)今日交出的三季報,比起上半年要「好看得多」。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准則,中國石油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382.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1.8%,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加約0.05元。

中國石化同期則實現凈利潤83.0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7%;基本每股收益0.096元。

上繳特別收益金繼續增加

今年7月份原油價格沖到147美元歷史高點後開始回落,到9月中旬回落到100美元,因此整個三季度原油的平均實現價格仍然較高。前三季度中國石油的原油平均實現價格為97.2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60.93提高了59.6%;而中國石化同期的原油實現價格為人民幣4698.73元/噸,摺合約91.57美元/桶。

在如此高油價之下,三季度兩大公司的原油加工量仍然在提高。

中國石油1-9月累計加工原油6.425億桶,同比增長5.1%;生產汽油、柴油和煤油5,559.7萬噸,同比增長4.6%;其中汽油產量為1770.7萬噸,同比增長10.0%。銷售汽油、柴油和煤油7,025萬噸,同比增長9.3%。

中國石化前三季度原油加工量為12,877萬噸,同比增長7.25%,成品油產量為7,982萬噸,同比增長11.76%,其中汽油和柴油產量分別提高了10.28%和14.78%;國內成品油經銷量和零售量同比分別增長7.05%和13.94%。

前三季度高昂的油價,使得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上繳了巨額原油特別收益金。前三季度中國石油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為980.83億元,同比增長114.7%;中國石化則為471.61億元,同比增長100.58%。該指標的增長主要歸因於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石油特別收益金增加及成品油銷量增加使消費稅增加。上半年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別上繳了478億元和和133億元特別收益金。

中石化確認補貼117億元

中國石化公告,三季度確認補貼117億元。

今年3月公司收到補貼款123億元,其中49億元已計入2007年補貼收入,74億元計入今年第一季度補貼收入。從今年4月1日起,中央財政對進口原油加工形成的虧損給予適當補貼,並對進口成品油實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二季度中國石化共獲得補貼229.3億元,進口成品油退稅30.7億元。由此,前三季度中國石化共獲得451億元的財政補貼。

而中國石油前三季度的營業外收入為147.25億元,同比增加了690.0%,公司解釋該項目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收到政府給予的補貼。

不遺餘力加強上游開發

盡管油價目前回落,但相比以往仍算得上「高油價」,因此兩大公司仍不遺餘力加強上游資源的開發。

中國石油1-9月累計生產油氣總當量8.807億桶,同比增長6%。其中累計生產原油6.526億桶,可銷售天然氣13,681億立方英尺,同比分別增長2.8%和16.3%。中國石化前三季度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09%和2.16%。

特別是中國石化,前三季度累計資本支出為588.12億元,其中勘探及開采板塊資本支出320.59億元,油氣勘探開發繼續加大川東北、塔河等重點區域的勘探力度,積極挖掘已開發油氣田的潛力,進一步提高採收率。新建原油生產能力368萬噸/年,新建天然氣生產能力6.99億方/年。

中國石化同時公告,於2008年四季度或2009年間申請注冊並擇機在中國境內一次或分次發行本金總額不超過300億的中期票據,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置換到期貸款等。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經下降超過100%。

Ⅳ 油氣勘探開發狀況分析

一、油氣勘探狀況

(一)油氣資源探明狀況

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248.44×108t,探明程度32.5%,平均採收率27.33%,累計探明可采儲量67.91×108t;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3662.61×108m3,探明程度12.5%,平均採收率63.25%,累計探明可采儲量27617.76×108m3

我國已發現油田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的渤海灣和松遼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為51.53×108t,佔全國總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75.89%;西部地區的准噶爾、塔里木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為8.15×108t,佔全國總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12%;近海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為4.93×108t,佔全國總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7.26%;中部地區的鄂爾多斯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為3.26×108t,佔全國總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4.8%;南方地區探明石油儲量很少,青藏地區則沒有探明石油儲量。

我國已發現的天然氣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分別為15529×108m3和7080×108m3,佔全國天然氣總探明可采儲量的56.23%和25.64%;近海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為3029×108m3,東部地區為1954×108m3,分別佔全國天然氣總探明可采儲量的10.97%和7.08%;南方地區探明天然氣儲量很少,青藏地區則沒有探明天然氣儲量。

(二)已發現油氣田的儲層特徵及流體性質

我國油田大部分屬於陸相河流—三角洲沉積的砂岩油藏。陸相沉積的水體規模小、變化大,縱向上往往是砂泥互層,層間非均質性嚴重。儲層天然能量低,邊底水不活躍。

已發現石油儲量以中高滲(>50mD)儲量為主,占總儲量的60%以上,低滲(≤50mD)儲量占總儲量的30%以下;但在近五年發現的儲量中,50%~60%是低滲儲量。

陸相生油母質中腐殖質較多,生成的原油粘度較高,且油藏埋深多為中淺層,油層溫度較低,因此,地下原油粘度以中粘度以上(≥5mPa·s)為主,占總儲量的65%以上。另外,陸相生油母質中含有較高的木質素和纖維素,使生成的原油含蠟量和凝固點較高,含蠟量大於20%的原油儲量約佔70%以上,凝固點大於25℃的原油儲量約佔90%。

總之,已發現油田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已發現的天然氣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已發現油田大部分是陸相沉積的儲層,天然能量低,需要注水補充能量開發,且由於非均質性比較嚴重,原油粘度大,導致採油過程中含水上升較快、水驅採收率較低。

二、油氣開發狀況

(一)油氣資源開發狀況

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計采出量43×108t,當年采出量1.75×108t,剩餘可采儲量24.9×108t,儲采比14;天然氣累計采出量3 861.98×108m3,當年采出量317.2×108m3,剩餘可采儲量23755.78×108m3,儲采比75。

石油累計采出量以東部地區最多,為36.41×108t,佔全國的84.68%,儲采比14;西部地區石油累計采出量為3.67×108t,佔全國的8.54%,儲采比18;近海石油累計采出量為2.01×108t,佔全國的4.67%,儲采比12;中部地區石油累計采出量為0.88×108t,佔全國的2.06%,儲采比15;南方地區石油采出量很少,青藏地區則沒有石油產量。

天然氣累計采出量以中部地區最多,為2 632×108m3,佔全國的68.16%,儲采比56;東部累計采出量為594×108m3,佔全國的15.39%,儲采比7;海域累計采出量為377×108m3,佔全國的9.76%,儲采比11;西部地區累計采出量為257×108m3,佔全國的6.65%,儲采比26;南方地區天然氣采出量很少,青藏地區則沒有天然氣產量。

(二)油田開發的主要特點

目前我國油田開發的主要特點是:

(1)佔全國原油產量近70%的陸上東部地區原油產量已出現遞減,西部地區產量持續上升,近海石油生產發展較快,全國原油產量穩中有升。

東部地區產量由於受大慶、遼河等主要產區影響,總體呈現緩慢下降趨勢,2003年產量下降到11071×104t,比1990年末減少1572×104t,平均年遞減1.0%;「九五」以來,西部地區的勘探開發有了較大的進展,新疆、長慶、青海、塔里木等油區產量近幾年呈上升趨勢,2003年西部地區產量達到3668×104t,比1990年增加2636×104t;海洋石油近十幾年生產發展較快,「九五」以來又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由1990年的126×104t上升到2003年的2205×104t,增長2079×104t。

(2)已開發油田大多數處於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雙高」階段,主力油藏已進入開采後期。

2003年末,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所屬油田的綜合含水分別達到83.7%和88.4%;可采儲量采出程度分別達到72.6%和75.3%;其中佔全國產量近30%的大慶油區.綜合含水達到88.7%,可采儲量采出程度達到77.3%:佔全國產量近1/6的勝利油區,綜合含水達到89.8%,可采儲量采出程度達到78.9%。

統計2003年底三大石油公司已開發油田的分類情況,含水率大於60%的油田,產量、可采儲量和剩餘可采儲量的比例都已佔2/3以上,其中含水率大於80%的油田,可采儲量的比例達到68.7%,產量和剩餘可采儲量達到50%左右。

這種情況表明,我國已開發油田主體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階段,以大慶、勝利油田為代表的老油田已出現總遞減。

(3)已開發油田儲采比略有下降,從近10多年陸上油田生產的情況看,可采資源的接替是制約原油產量的主要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新區儲量品位下降,開發難度加大,同時老區調整的餘地也越來越小,剩餘可采儲量近幾年已出現下降趨勢,陸上油田儲采比從1990年的11.9下降到2003年的11.1,其中中國石油為11.6,中國石化為9.9。海洋目前已開發油田的儲采比僅有7.2。

總的看,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程度不均,石油高於天然氣,東部高於西部,北方高於南方,陸上高於海上。勘探難度逐漸增大,隱蔽、復雜油氣藏已成為勘探主要對象,地表及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正成為勘探的重點目標區。老油田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階段,綜合含水率高於80%,平均采出程度大於65%,油氣產量呈明顯遞減趨勢,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開采工藝要求越來越高。

Ⅵ 石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規劃方法研究

文必龍 計秉玉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83)

摘 要 當前的各種IT規劃方法和軟體工程方法在指導石油企業進行數據資源規劃時,需要結合石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管理的特點進行具體化。本文分析了石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管理方面的現狀及特點,提出了基於業務驅動的石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規劃方法,給出了構建勘探開發業務模型、數據資源目錄的方法,以及數據中心的總體架構,為石油勘探開發數據資源規劃提供了完整的方法論。

關鍵詞 數據資源 業務驅動 業務模型 數據中心

Research on Method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Data Resource Planning Based on Business-driven

WEN Bilong,JI Bingyu

(Dep.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o guide data resource planning,the IT planning method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need to be specified according the features of petroleum data resource management.The features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analyzed,and a method of data resource planning based on business-driven is put forward,that presents the approaches how to build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business model and data resource catalogs,and architecture of data centre.These provide a complete methodology to pl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data resource.

Key words data resource;business-driven;business model;data centre

在油氣勘探開發綜合研究過程中,需要從海內外油田收集大量的數據,同時綜合研究成果中包含了大量的數據,如各種圖表、報告。為了管理和應用這些數據,各研究部門紛紛開展了與項目研究相關的數據資料管理系統的建設,但由於缺少統一的規劃,在數據資源的建設和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資料庫建設 「小、散、雜」,難以管理;數據分散存儲,數據之間的邏輯關聯度低,不能集成共享;數據收集困難;缺少專門的數據服務機制,數據應用困難。因此,有必要對油氣勘探開發綜合研究的勘探開發數據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即開展數據管理與應用需求分析,從總體上設計數據中心建設方案。

數據資源規劃(Data Resource Planning,DRP)的方法主要是基於軟體工程理論和IT戰略規劃的各種方法論。目前多數國際知名的IT咨詢公司均採用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這一先進理論方法,例如TOGAF企業架構框架,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IT規劃編制方法論,並在企業規劃咨詢項目中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針對數據資源,高復先在信息工程方法論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套信息資源規劃(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方法[2]。IRP方法以面向主題資料庫的總體數據規劃方法為基礎,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驟、遵循相關標准規范、利用有效的軟體支持工具進行各職能域的信息需求和數據流分析,制定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准,建立全域和各職能域的信息系統框架——功能模型、數據模型和系統體系結構模型。

本文根據EA理論和IRP方法,結合油氣勘探開發綜合研究的特點,提出了一套基於業務驅動的勘探開發數據資源規劃方法。

1 數據規劃的基本思想

數據資源規劃是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和使用的數據的相關內容、標准、技術、軟體、人員、支撐條件等進行全面梳理、優化和設計,提出全面的數據資源採集、傳輸、存儲、應用、管理的解決方案,以便企業提高數據的共享程度,降低數據採集、管理、應用的成本,發揮數據資源的最大價值。

數據資源規劃的目的是優化企業數據管理質量。這包括提高數據共享程度,降低數據採集、管理、應用的成本,提升數據資源的價值等。其中,首先要向企業不同層級提供相關的信息。對決策層,提供的信息包括:有哪些數據資產,還要投資建設哪些,數據投資效果如何,是否有重復建設;對管理層,提供的信息包括:數據保存在哪裡,誰在管理,哪些人在使用,數據質量如何;對執行層,提供的信息包括:有什麼數據,數據在哪裡,如何獲取數據,如何提交成果;對信息服務部門,提供的信息包括:業務部門需要什麼數據,如何使用這些數據。

數據資源規劃的目標是提出一個數據資源建設解決方案。通過實施方案,可以建立企業數據中心及配套的建設和管理體系,達到數據資源規劃的目的。數據資源規劃的內容包括梳理數據需求,即數據內容;設計數據相關標准,包括數據元標准、數據採集標准、數據管理標准、數據代碼標准等等;設計數據建設和管理的技術方案;數據管理和服務的軟體體系架構;數據建設的組織架構和配套制度等。

數據資源規劃的過程如圖1所示。如果把數據中心的建設作為一個完整的軟體工程項目,數據資源規劃位於需求分析階段和概要設計階段。在項目實施中,還需要進一步根據規劃的各項方案進行詳細設計、系統開發、系統測試和運行維護。

在數據資源需求分析階段,通過調研,梳理當前勘探開發綜合研究的業務范圍、研究活動、已經建立的資料庫及數據內容、應用軟體及部署情況。根據調用情況建立業務模型,用規范化的方式描述各項研究活動及每項活動的數據需求,並對數據流進行分析,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目錄。需求分析階段最終成果是需求分析報告,核心內容由一組規范組成,包括業務模型、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目錄、數據流規范。

概要設計階段主要任務是依據數據需求進行方案設計,形成數據資源建設方案,具體包括:綜合資料庫建設方案、綜合研究數據服務與管理平台建設方案、數據中心運維體系。形成數據模型、數據服務功能、數據管理功能、數據匯交管理流程、數據管理與服務組織架構等總體架構,並形成數據中心建設的項目框架。通過數據資源建設方案明確了數據如何存儲,如何控制數據質量,數據如何建設,數據如何管理,數據如何獲取、提交、應用等問題。

圖1 數據資源規劃過程

圖2 數據資源規劃的成果及其之間的關系

在項目實施階段,還需要根據數據資源建設方案,對每一個項目進行詳細設計和開發。

數據資源規劃的成果包括數據資源需求分析報告和數據中心建設方案。需求分析報告中,包含了業務模型、數據資源目錄和數據元目錄,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包括資料庫和數據模型在內的資料庫建設方案、數據服務與管理平台、數據中心運行維護體系。

圖2給出了這些成果及其之間的關系。業務模型中的每一個業務活動使用和產生的每一類數據都應在數據資源目錄中進行注冊,數據資源目錄中的每一類數據都要用一個或多個數據元進行描述。資料庫中的數據實例應該歸類到數據資源目錄中,數據元與數據模型之間要建立映射關系。根據上述關系,應用軟體或用戶可以根據業務活動利用數據服務與管理平台非常方便地從數據中心獲取需要的數據。

2 基於6W的業務模型

業務模型(Business Model)是一種通過定義組成活動及活動之間邏輯關系來描述企業經營生產過程的模型。勘探開發業務建模就是要將石油勘探開發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業務抽象為一個完整的業務功能結構,建立勘探開發業務模型。建立此模型,在系統地、本質地、概括地把握勘探開發功能結構的同時,還要建立勘探開發業的數據模型、知識模型、軟體模型等與功能相關的信息模型。

業務分析與建模過程從形式上可分為4個階段:一是業務領域劃分;二是分業務領域建模;三是業務模型集成;四是業務模型標准化。

業務模型採用 「業務域-業務分類-業務活動」 3層結構。將石油勘探開發涉及的所有業務劃分為多個業務域,每個業務域建立多級業務分類,每個分類中定義一個或多項最基本的業務活動。

業務域(Business Domain)是對企業中的一些主要業務活動領域的抽象,而不是現有機構部門的照搬。對油田業務域的劃分可以依據某一主題進行。業務領域的劃分原則是:(1)根據專業劃分業務領域;(2)根據油氣田勘探、開發生命周期劃分業務領域;(3)根據油氣田勘探、開發管理階段劃分管理業務域。業務領域的劃分參照以上3種原則進行劃分,盡量符合油氣田勘探、開發管理約定俗成的管理習慣,做到不同業務域間的業務不重復,並保證能覆蓋所有的勘探、開發業務。根據以上原則,油氣勘探開發業務領域可劃分為「物化探」、「井筒工程」、「分析化驗」、「綜合研究」、「油氣生產」、「地面工程」 等六大業務領域。

業務是由一系列業務活動組成的,對業務活動的描述按照 「6W」 的模式進行[3],即活動是由誰(Who)發起的、在什麼時間(When)發起的、在哪裡(Where)發起的、為什麼(Why)要發起這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都涉及了哪些(Which)對象、這些對象的特性是什麼(What)。採用業務單元定義了參與業務活動的基本元素以及元素之間的關系。一個業務單元包括以下8類元素:1個業務活動,該活動作用的1個業務對象,實施該活動的組織機構,1組結果對象(輸出),1組參與對象(輸入),業務規則,相關對象的特性,對象之間的關系。業務單元的結構如圖3所示。

業務單元中,「特性」 定義了業務活動需要的數據、業務活動相關的知識,是數據規劃中梳理的重點;「參與對象」 包括各種人員、軟體、數據、設施、材料、方法等;「作用對象」 包括區塊、油藏、井、層位、油田、企業等;「結果對象」 可以是油井等油田實物對象,也可以是文檔、方法、研究成果等技術性對象。

基於6W的業務模型的建模通過在統一的業務域分類架構下對單一業務活動的業務單元進行描述,沒有進行專門的業務流程梳理,但由於業務單位中描述了業務活動參與對象與結果對象,即定義了活動的輸入與輸出,以這些對象為中介,因此很容易自動形成業務流、數據流、知識流等各種流程。

業務活動與數據之間的關系可以用 「CUR」 矩陣描述。矩陣中,行對應業務活動,列對應數據元。如果業務活動中創建了某一項數據則行列對應的值標識為 「C」(Create),如果業務活動對數據進行了更新則標識為 「U」(Update),如果業務活動引用了某一項數據則標識為 「R」(Read)。通過CUR矩陣,可以檢查某一數據是否有唯一的創建源頭,保證數據源頭的唯一性。根據CUR關系,可以自動形成數據流。

圖3 業務單元的結構

3 勘探開發數據資源目錄

勘探開發數據資源目錄是對油田企業、勘探開發研究院或中國石化整體已有和需要數據的分類與組織方式描述。數據資源目錄描述了企業需要什麼數據、有什麼數據、數據在哪裡、誰在管理數據、哪些人在使用、哪些應用軟體在使用等信息。數據資源目錄既是一個數據建設單位的數據分類與數據組織規范,也是數據中心進行數據管理與服務平台的核心元數據,同時也是用戶建設和使用數據的依據。

數據資源目錄的分類模式是多維的,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常用的維度包括:

(1)按業務對象組織。包括區塊、油藏、井、層位、油田、企業等,除對象本身的基礎數據(如井基礎信息)即通常所說的靜態數據外,還包括該對象的各種動態數據(如井的日報數據)。

(2)按業務活動組織。根據業務模型的 「業務域-業務分類-業務活動」 3層結構進行分類,每一個業務都有一組按 「CUR」 標識的數據。

(3)按特性組織。按數據或知識本身的特性進行分類,如長度、密度、滲透率等。

(4)按項目組織。一個項目使用和產生的數據有哪些。

(5)按單位組織。一個部門使用、產生、管理的數據有哪些。

數據資源目錄的各個維度是相互關聯的,對象、活動、特性、項目、單位之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

除建立分類目錄外,數據資源目錄還包括數據實例,因此需要將數據分類與資料庫中的實例關聯起來,明確標識出每一類包括哪些實例。分類與實例關聯的方式主要採用數據集進行定義,通過數據實例的標識符、標識條件確定數據集中的實例[4]。數據資源分類在數據需求分析階段完成,分類與數據實例的關聯在數據中心運行期間形成。

數據資源目錄中數據分為兩級:邏輯數據實體和屬性。從技術角度,邏輯數據實體的本質就是數據視圖,一個數據視圖是一個虛數據表,每一個數據視圖由多個屬性組成,其中至少包括一個關鍵字。實體的屬性用數據元進行描述。數據元是不必要再分的基本數據單元[5]。當前可直接參照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數據元字典[6]

4 數據中心的總體架構

不同企業數據中心的架構會有所不同[7]。本文以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數據中心為例,說明數據中心建設方案。數據中心包括綜合研究勘探開發資料庫、數據服務與管理平台、數據中心運維體系,如圖5所示。

圖4 數據資源分類維度之間的關系

圖5 綜合研究勘探開發數據中心

勘探開發資料庫包括元數據和專業數據。元數據是以數據資源目錄為核心,描述了專業的分類、目錄、結構、使用動態等信息。外購資料庫、地理信息資料庫由於來源於外部,自帶有成熟的管理軟體,屬於公共數據,獨立於具體的項目研究。由於地震數據和測井數據有專門的格式,由專門的軟體進行管理,但要與項目數據進行關聯。項目資料與成果主要以文件形式保存,對共享程度較高的數據需要從半結構化的文件形式轉換為結構化數據,數據之間相互關聯,實現數據的集成。綜合研究應用軟體有自己內部的項目資料庫,通過數據橋技術可以實現在線數據訪問。數據通道用於實現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數據中心與中國石化各級數據中心的互聯。

綜合研究數據服務與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GIS研究目標查詢、地震剖面顯示、測井曲線顯示、資料查詢、資料搜索、資料提交、資料下載、系統管理、數據發布等。

數據中心運維體系包括運維管理組織機構、數據資料上交管理、數據服務管理3個部分。運維管理隊伍的職能包括資料庫系統管理、數據服務支持、數據質量控制等。數據資料上交管理按照數據流和數據生命周期,對各環節進行規范管理,包括:外部數據申請、數據採集、原始資料上交、個人/項目組資料管理、成果上交、數據流程調整(數據資料目錄注冊與注銷)、安全與許可權、審核與驗收等內容。數據服務管理通過數據服務管理制度,規范數據服務行為,建立數據服務技術規范,通過數據應用服務介面規范,為應用系統提供標準的服務介面。

5 結論

數據資源規劃方法提出了一套適合石油勘探開發領域開展數據資源建設的方法論。從勘探開發業務需求出發,通過梳理業務流程,建立業務模型,並梳理與業務相關的數據,建立數據資源目錄,在此基礎上提出完成的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從人員組織、數據建設、服務平台構建及運維管理進行規劃。數據資源規劃方法成功應用於中國石化油氣勘探開發數據模型標准建設,開發了中國石化業務模型(Sinopec Business Model,SPBM),定義了物化探、井筒工程、分析化驗、綜合研究、開發生產、地面工程六大業務域,包括1237個業務活動,對每一個與業務活動相關的數據項進行了梳理。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將把數據資源規劃方法應用於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數據資源建設,通過研究院業務進行調研,結合SPBM,建立綜合研究數據資源目錄,設計數據中心建設方案。針對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綜合研究的數據資源規劃成果可進一步推廣應用於石油行業各石油公司的綜合研究數據資源建設。

參考文獻

[1]金濤,鄭樹泉,李名敏,等.企業架構驅動的IT規劃方法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9,26(12):164~166.

[2]高復先.信息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基礎工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肖波,景帥,吳建軍,馬承傑.模型驅動技術在油田企業數據中心中的應用研究[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2,36(1):78~82.

[4]時貴英,文必龍.基於數據元的數據集成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11(18):4223 ~4227.

[5]Wen Bilong,Zhang Li.Defining semantics for data element with semantic tree[C].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12:524~527.

[6]文必龍,肖波,陳新榮.石油勘探開發數據元管理技術[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2,36(1):83~87.

[7]李劍峰,肖波,段鴻傑.中國石化油田企業數據中心總體框架設計[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2,36(1):73~76.

Ⅶ 中石化成本與道達爾成本

外資石油巨頭開進中國 中資公司保護傘漸失2007-11-04 02:43外資石油巨頭開進中國 中資公司保護傘漸失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美國康菲石油公司今年9月底宣布准備出售其擁有100%開采權益位於中國四川的川北氣田;與此同時,新加坡石油公司宣布以2.23億美元收購中國渤海灣一個海上油田,完成此次收購後,該公司將擁有渤海灣六個淺水油田,每天可產油4300桶。

如果不是和在此之前幾天前中國國務院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放在一起加以解讀,這樣的信息可能只有行業媒體才會加以關注。而按照國務院剛剛出台的這部新規定,境外公司將有權在政府批准合作開採的地區進行石油勘探、油田開發並在未來分享石油產品。

外資石油巨頭盼全面開放

對外國石油公司而言,上游的油氣勘探、開采是最早進入但多年來又鮮有建樹的領域。早在1970年代,英國石油公司(BP)就被允許在境內勘探石油,但外資石油巨頭很快就開始抱怨中國油氣資源有限,石油又被看成戰略資源,留給它們的只能是那些開采前景黯淡的貧油地區。

時至今日,在陸上石油開采中,僅有荷蘭皇家殼牌和法國道達爾公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盆地的項目佔有一席之地。而現在外資公司在國內油氣資源交易中逐漸活躍,政策上又出現了松動的跡象,中國的石油行業開放即使在最為謹慎的上游,也出現了加速的跡象。

相比開放尚處在初級階段的上游,幾乎所有的外資石油公司近期都開始在中游的煉化領域發力。殼牌、BP、科威特國家石油、沙特阿美等石油公司開始頻繁在一些談判桌上出現,希望在中國建立更多石化項目。以殼牌為例,其與中海油投資43億美元建立的中海殼牌煉油項目已經投入生產。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外資石油巨頭盼望的全面開放的時刻已經來臨。事實上,它們要在中國深入拓展業務,還面臨著許多障礙,必須繼續耐心等待政策的進一步明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表示,在石油領域,中國是逐漸開放,資本在逐步的多樣化,但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有些領域比如非常好的油田,不可能讓外資介入,這涉及到能源安全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妨礙外資企業有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描繪:下游銷售網路的擴大;合資甚至控股煉油廠的建立;原油及成品油進口資格的獲得;深度參與上游油氣勘探開發項目。這些都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外資企業接下來的突破方向。

統一上下游

石油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石油企業通常選擇建立一條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對沖油價大幅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包括上游勘探開發,中間煉油環節,下游的成品油批發和銷售網路的拓展。

外資石油公司如果希望中國業務取得更大的進展,就必須補足和加強這一鏈條中薄弱的環節。而在中國的市場格局中,擁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還具有特殊的意義。

在中國,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不僅獨占國內油氣資源的開采和80%左右的石油進口,壟斷著原油的煉制,還擁有大部分的零售加油站,從而在成品油批發和零售在政策上放開後,依然有效控制著市場批發和零售環節,很大程度上擠壓著外資和民營石油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截至2005年,外國石油巨頭們已經在中國石油勘探領域投入了上百億美元外資,主要通過與中海油的合作,在渤海、東海、南海擁有了不少油氣資源的開采權,但無論海上還是陸地,國際石油公司所獲得的區塊都是勘探難度相當大的區域,最可能獲得的是邊際油田或者偏遠地區的高風險項目,暫時還無法獲得大量的油氣收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今年6月表示,將推進石油勘探、開采等方面行業准入條件的制定,出台細化文件,實現各種所有制公平對待。康菲石油和新加波石油在中國的最新交易顯示了這一跡象。

實際上,對在海外擁有豐富油氣儲備的跨國石油公司而言,在中國境內的油氣勘探並非當務之急,相較國際平均水平,中國的石油開采成本較高。更現實的是將國際原油運到中國境內加工,佔領中國廣闊的成品油市場。

成品油零售2004年底放開,為外資拓展市場提供了通道,道達爾、BP、殼牌等外資企業已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了多個成品油零售的合資及獨資企業。目前,外資在中國已經擁有2000多座加油站。

www中國加油站網分析師李昱說,中油BP加油站的數量占廣東加油站的8%,但其銷售卻占廣東省的20%。外資企業在管理和銷售模式上技高一籌,這讓它們在零售環節的潛在優勢非常明顯。

不過,油源仍然是外資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合資加油站必須從中石油、中石化的批發網路獲得成品油,這妨礙了外資石油公司在下游市場推進自己擬定的時間表。因此,實現在零售市場自由行走,核心在於擁有穩定自主的成品油供應。實現這一點,不僅需要建設外資自己或者控股的煉油廠,還需要與之配套的石油進口和批發權。

按照入世協定,成品油的零售、批發權在2007年後已經全部放開,國營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進口配額也被取消,而對非國營石油貿易配額,也允許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但實際操作中,民營石油企業進口原油不僅需要資產和硬體設施等資質要求,而且同時需要證明其進口的石油已經被納入兩大石油集團的成品油生產計劃,已經完全是在夾縫中喘息。

理論上,擁有雄厚實力的外資石油公司受到的限制要小得多,但迄今並沒有一家外資企業獲得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權,如果沒有成品油進口權和自己的煉油廠,即使外資企業獲得了成品油批發資格,依然要從中石油、中石化的煉廠購買成品油,難以發揮國際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油氣資源的優勢。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成品油批發權開放前後,殼牌、BP、埃克森美孚、科威特國家石油等巨頭並沒有積極去申請,而是把工作重點集中在煉油和零售網路的拓展。

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今年1月與中石油合資的年產量達1200萬噸的煉油及乙烯項目落戶廣州南沙,該項目投資50億美元,是建國以來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

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中國石化9月合資組建的中石化森美(福建)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總投資達46億美元,這是一個集煉油、化工及成品油營銷為一體的合資項目。

與此同時,沙特阿美入股青島大煉油項目也接近批准,科威特國家石油更多的項目也在籌備之中。隨著外資在華合資煉油項目的增加,甚至是獨自煉油項目的放行,國際石油公司成品油批發將擁有自己的油源,使零售網路的擴張獲得保障。

光大證券分析師裘孝峰說,參股煉油廠只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觸角。更重要的是,國際石油巨頭在中國已經擁有從上游勘探、中游煉油,一直到成品油批發銷售的業務,距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只有一步只遙。

一旦能夠完全打通產業鏈,國際石油公司將可以把更多的原油、成品油輸送到中國,獲得多元利潤,而整個產業鏈條所發生的合力也將使它們真正具備與兩大石油公司競爭的能力,從而推動中國石油行業的競爭與市場化。

價格接軌

其實,對國際石油巨頭來說,完整產業鏈意味著獲得一種資源輸送能力:原油不必通過中石油、中石化的排產計劃才能出口到中國,成品油出口不必只通過少數有資質的中國企業進行;成品油的銷售也不必通過與兩大集團的網路。這一切,它們都可以自己做。

問題是,無論直接進口成品油還是原油都面臨著一個根本障礙——成品油的價格改革。一方面,國內成品油價格由於管制仍滯後於國際市場,很少企業願意直接進口成品油;另一方面,在油價沒有與國際接軌的情況下,從國外進口原油在中國煉制,則要承受煉油環節的虧損。在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看來,外資企業最盼望的就是中國油價放開,價格市場化,放鬆對貿易的管制,「核心還是能源價格的改革,它們不放棄現在,更著眼於未來。」

在成品油價格改革方面,國家主管部門已經籌劃多年,但一直因時機問題未真正讓油價與國際接軌。

國家2006年調整了盯住新加坡、紐約、鹿特丹三地的成品油定價方法,制定了《原有成本法》,希望在解決煉油行業虧損的同時,完成國內成品油價格改革。不過,由於油價始終處於高位運行狀態,這一改革難以推行。

在中國,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廣泛參與石油行業的各個環節,一直被認為是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團壟斷的重要一步,油價市場化則與這一過程相伴相生。

不過,這一觀點已經開始遭到分析人士的反對。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認為,三大集團是中國自己的企業,它的利潤將最終用在中國人的養老等社會保障各方面,要保護它們,而不是刻意讓外資企業參與競爭,「讓油價高漲,這對中國人沒什麼好處」。

韓文科也認為,開放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滿足中國能源需求的必然選擇,但也必須做好准備,規避可能帶來的諸多風險,以保障中國的石油和能源供應安全。

但並沒有人懷疑,成品油價格在經歷一個長期過程後將最終走向市場定價。時機仍然是影響這一進程的重要因素,在當前中國經濟過快增長,通貨膨脹壓力顯現的情況下,短期內恐怕難以實現。

外資企業似乎也不著急,起碼對外保持著謹慎。BP中國發言人趙元恆說,「目前我們只是按照國家的大政方針去執行,國家進一步開放的格局還不明朗。」在目前有限度開放的情況下,國家政策才是指導行業發展的規矩

Ⅷ 分析中國石化的 基本面

8月25日中石化中報亮相: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347.8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0.3%,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82.55億元,每股利潤0.108元,同比下降77.3%。中報顯示,該公司煉油事業部虧損460.21億元,而去年同期還實現了盈利57.3億元;煉油毛利虧損752元/噸,毛利率為-18.8%。
主要是煉油板塊虧損過大,上半年虧損了460億元,今年上半年,國內煉廠原油進價大約在90美元/桶,但6月20日調價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僅處於60美元/桶.
由於煉油業務板塊虧損嚴重,公司整體業績大幅下降,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將下降50%以上。

Ⅸ 誰能簡單說一下中國石化涪陵氣田的勘探開發狀況

效果不錯,
戰略布局篇·中國石化加快實施頁岩油氣勘探開發
「中國石化頁岩氣勘探開發要走在中國前列。」——傅成玉董事長高度重視並親自組織推動頁岩氣勘探開發,在2011年6月就明確提出了要求。
早在2008年,中國石化就涉足頁岩氣領域研究。2009年,在中國石化集團黨組的部署下,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成立非常規勘探處,統一組織實施上游頁岩油氣勘探。
認識實踐篇·探尋頁岩氣「大糧倉」從建立評價標准開始
「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必須有非常規的思路和方法。」——受地質認識和關鍵技術制約,國內頁岩氣發展前景受到業界普遍質疑。但中國石化沒有放棄,中國石化頁岩氣勘探工作者在深刻反思中摸索前行。
高效開發篇·探得著更要「牽」得出 21口井口口高產
埃克森—美孚的頁岩氣勘探評價專家評價:「中國石化川東南海相頁岩氣勘探開發技術是一流的,無論是頁岩氣綜合評價技術,還是水平井鑽井技術,以及分段壓裂試氣工藝技術, 都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安全環保篇·安全與環保並重 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
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在中國石化與重慶市合作開發頁岩氣項目簽字儀式上承諾:中國石化在頁岩氣開發過程中,一定做到保證安全生產,一定做到保證環境和生態不受破壞,一定做到讓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條件有改善、生活質量有提高。
組織管理篇·從打先鋒到大協同 把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
「充分發揮中國石化整體優勢,建立適合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一流管理模式。」這是所有參建單位共同給出的響亮回答,也是聚力的源泉。
鐵軍奉獻篇·從探路人到建設者 用拼搏鑄就清潔能源發展之基
從勘探到開發,焦石壩這個大戰場,會聚了一支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石化鐵軍。他們是勇敢的探路人,用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拼搏精神探尋出一條嶄新的清潔能源發展之路;他們是勤勞的建設者,用堅定的信念、忘我的奉獻構築起一座安全環保高效的綠色大氣田。
未來發展篇·新發現點燃新希望 全方位建設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
2014年3月1日,中國石化與重慶市簽署了《關於涪陵頁岩氣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努力將重慶開辟成「全國頁岩氣主戰場」。
展望未來,這股來自武陵山脈深處的綠色之氣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增值,它孕育的不僅是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發展的萬千機遇,而且是觀 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必將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新的生機與活力,那些昔日停留在人們腦海中的綠色能源暢想,將一步步繪成身邊的畫卷。

Ⅹ 中國石化分為幾個板塊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化勘探開發板塊成本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電子商務物流投資 瀏覽:901
849歐元匯率人民幣 瀏覽:308
股票買單減少 瀏覽:895
110010基金今天估值查詢 瀏覽:87
信達財富理財 瀏覽:278
融資三條杠 瀏覽:504
廣州匯盈貴金屬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83
貴金屬鑒定檢驗編號 瀏覽:759
企業融資6大 瀏覽:235
2019年打新基金 瀏覽:400
2019年資本市場投資邏輯 瀏覽:475
一般多少資金才能算上主力 瀏覽:319
外匯管理局企業報告 瀏覽:357
中國銀行澳元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瀏覽:846
雷根基金港股打新 瀏覽:680
雲南焦煤價格 瀏覽:322
建設銀行貴金屬空頭平倉什麼意思 瀏覽:450
263刀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5
寧波信託招聘 瀏覽:788
四川信託黃金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