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金流量表的綜合分析主要分為什麼
一、現金流量表的兩個分析層次:會計分析和財務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按照一定的格式,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動態地反映了特定會計期間有關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現金凈流量等信息的報表。它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有助於使用者准確地評價企業的收益狀況、財務實力及投資價值,從而正確地進行經濟決策。但是,信息使用者必須對該表進行有效地分析,才能將報表數據轉換成有用信息。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包括兩部分:會計分析和財務分析。會計分析的目的在於評價企業會計所反映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真實程度。一方面,通過對會計政策、會計方法、會計披露的評價揭示會計信息的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對會計靈活性、會計估價的調整,修正會計數據,為財務分析奠定基礎,並保證財務分析結論的可靠性。財務分析是會計分析的深化,它直接利用會計分析的結果,通過專門的程序和方法,進一步提煉和優化信息,提供決策有用的相關信息。由此可見,會計分析是財務分析的基礎,通過會計分析,對發現的由於會計原則、會計政策等原因引起的會計信息差異,應通過一定的方式加以說明或調整,消除會計信息的失真問題,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證財務分析的可信度。
二、現金流量表的會計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會計分析包括四部分內容:一般分析、水平分析、結構分析以及現金流量與利潤的綜合分析。
(一)一般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一般分析是直接以現金流量表為依據,分析各主要項目變動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影響,以說明企業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的規模和特點,提供的信息有:會計年度末現金流量的總變動及原因分析;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的現金變動量及原因分析。
(二)水平分析
水平分析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各項現金流量變動情況,揭示企業當期現金流量水平及其變動情況,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管理的水平和特點。與一般分析相比,它的特點在於通過編制水平分析表,反映不同時期的現金變動,主要提供以下幾方面信息:不同會計年度現金凈流量的總體變動額及原因;不同會計年度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現金變動額及原因;結合現金流量表的補充資料,詳細分析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變動額及影響因素。
(三)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通過計算企業各項現金流入量占現金總流入量的比重,以及各項現金流出量占現金總流出量的比重,揭示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特點及對現金凈流量的影響方向和程度。結構分析通常以直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為資料,採用垂直分析法編制結構分析表,目的在於揭示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的結構情況,從而抓住現金流量管理的重點。結構分析包括流入結構、流出結構和流入流出比分析。流入結構分析現金流入量的主要來源;流出結構分析當期現金流量的主要去向,有多少現金用於償還債務,以及在三項活動中,支付現金最多的用於哪些方面;流入流出比分析包括經營活動流入流出比、投資活動流入流出比和籌資活動流入流出比。經營活動流入流出比越大越好,表明企業1元的流出可換回更多的現金;投資活動流入流出比小,表明企業處於發展時期,而衰退或缺少投資機會時該比值大;籌資活動流入流出比小,表明還款大於借款。結構分析還可以與水平分析相結合,通過流入和流出結構的不同期間和同行業比較,得到更有意義的信息。
(四)現金流量與利潤的綜合分析
通過對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綜合對比分析,反映企業的收益質量。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相應地,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就是收付實現制下的企業 「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收益的質量。現金流量與利潤的綜合分析主要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對比分析,包括兩者的關系分析、對應分析與趨勢分析。關系分析通過現金流量表編制的間接法來體現(具體關系見現金流量表的補充資料),揭示出從凈利潤到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變化過程,提供現金凈流量變動的影響因素及金額,與水平分析相結合還可以反映不同年度凈利潤到現金凈流量的變動。對應分析通過將經營現金流入與企業收入、經營現金流出與企業成本費用對應列入分析表,分別觀察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條件下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差別。對應分析可以提供現金流入和企業收入的對比信息、現金流出和成本費用的對比信息。上述兩種分析方法揭示了企業一定期間的現金流量與利潤的聯系與對應情況。而要分析企業的連續財務變動狀況和盈利質量變動狀況,需要對兩者編制連續年度內現金流量與利潤趨勢分析表進行趨勢分析。趨勢分析可提供如下有用信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入量、流出量)的變動趨勢、收入的變動趨勢、成本費用的變動趨勢、凈利潤的變動趨勢、收入與現金流入量的變動趨勢對比分析、成本費用和現金流出的變動趨勢對比分析、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變動趨勢對比分析等信息。
三、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以會計分析提供的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利用專門的財務分析技術和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綜合分析等),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與會計分析相比,財務分析內容包括:
1.償債能力分析
在正常經營情況下,企業當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收入,首先要滿足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些支出,如購買原材料與商品、支付職工工資、繳納稅費,然後才用於償還債務,所以真正能用於償還債務的是現金流量。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首先應看當期現金在滿足了生產基本支出後,是否還足夠用於償還到期債務本息。如果不能償還債務,說明企業經營陷入財務困境。所以,現金流量和債務的比較可以更好地反映償還債務的能力。這可以通過現金到期債務比、現金流動負債比和現金債務總額比來反映。這些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
2.獲現能力分析
獲取現金的能力是指經營現金凈流入與投入資源的比值。投入資源可以是銷售收入、總資產、凈營運資金、凈資產或普通股股數: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額,反映每元銷售得到的凈現金,數值越大越好;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股數,反映企業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過此限度就要貸款分紅;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營業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若低於同業水平,說明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較弱。
3.財務彈性分析
財務彈性分析是指企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這種能力來源於現金流量和支付現金需要的比較,現金流量超過需要,有剩餘的現金,適應性就強,因此,財務彈性的衡量是用經營現金流量與支付要求進行比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資需求或承諾支付等,指標有: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十存貨增加十現金股利),該比率越大說明資金自給率越高,達到1說明可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滿足擴充所需資金,小於1說明企業靠外部融資來補充;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該比率越大說明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若該比率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說明企業不景氣可能沒有現金維持當前的股利水平,或者要靠借債才能維持。
4.流動性分析
流動性是指將凈資產迅速變為現金的能力。根據資產負債表所確定的流動比率雖然也能反映流動性,但有很大局限,主要是因為存貨不能很快轉變為可償債的現金,而存貨因成本計價也不能反映變現凈值,待攤費用也不能轉變為現金。流動性可以通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佔全部現金流量的比率進行分析,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速越快,企業財務基礎越穩固,償債能力與對外籌資能力越強,抗風險能力越高。
5.支付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分析主要是通過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特別是其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與各項支出的現金來進行比較。企業取得的現金只有在支付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支出與本期應償還的債務後,才能用於投資與發放股利,這表現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凈增加額」項目上。如果「現金流量凈增加額」為正數,說明企業本期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增加了,企業的支付能力較強,反之則較差,財務狀況惡化。必須注意的是,現金流量凈增加額並非越大越好,這是因為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若現金流量凈增加額太大,則可能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的資產,使資產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利能力。
6.收益品質分析
由於應收帳款的存在以及會計利潤容易受人操縱,企業當期的收益質量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通過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的對比就可以對企業的收益品質進行評價。有些項目,如折舊、資產攤銷等雖不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但會影響損益,使當期會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一致,但是兩者應大體相近,因此,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的比較可以評估企業收益的品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稅後凈利之比,若大於或等於1,說明會計收益的收現能力較強,收益品質較好;若小於1,則說明會計利潤可能受到人為操縱或存在大量應收帳款,收益品質較差。
7.成長能力分析
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速度,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等。對成長能力的分析,也可以判斷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動趨勢,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大小。通常,一個企業要發展,長期資產的規模必須增加,其投資活動中現金凈流出量就會大幅度提高。對內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提高,意味著面臨著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對外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提高,說明企業通過對外投資來尋求新的投資機會或發展機遇。在分析成長能力時,常常將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聯系起來考查。如果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量與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量在本期的數額都相當大,說明企業在保持內部經營穩定進行的前提下,從外界籌集大筆資金,擴大其經營規模。反之,如果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在數額上比較接近,且數額較大,說明企業在保持內部經營穩定進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筆對外投資的資金支付到期債務,意味著企業沒有擴張動機。
8.適應能力分析
財務適應性是指企業適應各種變化的能力,這兩者是通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佔全部現金流量的比率進行分析。其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速越快,流量越大,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從而償債能力與對外籌資能力就越強,其財務適應性就越好,抗風險的能力也越高。
『貳』 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內容有哪幾個方面
所謂現金流量表分析,是指對現金流量表上的有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從而回了答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發現企業在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為報表使用者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比如,現金流量表提供了有關現金流量的數據資料(這是債權人判斷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依據),但根據這些數據還不能直接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作出評價,因而也不能據此作出決策。報表使用者,應根據自己的需要,運用各種專門的方法,對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進一步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從中得出有用的信息,從而為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
無論是企業的經營者還是企業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其他報表使用者,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現金流量表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本期及以前各期現金的流入、流出及結余情況,從而正確評價企業當前及未來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發現企業在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正確評價企業當期及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潤的質量,科學地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從而為其科學決策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依據。
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內容主要有四個:
① 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
② 現金流量的趨勢分析。
③ 償債能力分析。
④ 支付能力分析。
『叄』 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內容包括哪些
內容:現金流量表分主表和附表。主表把業務分成經營類、投資類、籌資類三大類。附表以凈利潤為其點,把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如:管理費用中的折舊費和壞帳准備,影響利潤,但並不影響現金流量,附表的意思就是以損益表的凈利潤為起點,把這些項目給剔除出來,轉化成對現金流量有影響的凈利潤)。主表與附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應相等。即等於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資金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沒有將要變現的短期投資時)(檢查現金流量表編制是否正確的邏輯關系)。
『肆』 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怎樣的現金流狀況算好
經營為正,投資和籌資應當間隔地為正為負
這個問題不能那麼籠統地看,如果當年企業內有大額容的投資支出,為負就很正常。但如果沒有大額投資支出,以前的支出現在也沒有現金流入,就不太好了。
總之,你問得這么籠統,是分析不出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