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計算股票年回報率 急急急!!!
半年收益為:7.1-6.5+0.2=0.8
半年收益率:0.8/6.5=0.1231
年回報率:注意,是按復利計算
(1+1.1231)的平方-1=1.2613-1=0.2613
選C
2. 投資股票應該怎麼投資,,我沒時間不投機不炒,想長期持股。一隻股票十年的回報率多少
一隻股票代表一家公司,回報率要看你投的公司發展怎樣,選股的標准,買入賣出的時機,風險控制的措施,資金使用的計劃,都影響甚至決定成敗,好好學習吧,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織網。
3. 股票投資的正常年回報率是多少
股票的年抄收益率:單年最高的是中國第一牛人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高達100%。歷年表現優異的華夏回報年均高達40%。股票年收益率平均在20%。
所謂股票,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4. 股票回報率的計算
假設8元買入了100股某股票,8.4元的時候全部賣出,傭金是0.2%,請問是怎麼計專算收益的?買進時傭金屬= 8 × 100 × 0.2% = 1.6元,但一般不足5元按5元收取,故傭金為5元。不用交印花稅。
賣出時成交金額=8.4 × 100 = 840元,傭金=840 × 0.2%=1.68元,同樣不足5元按5元收取,故傭金為5元,賣出時交易印花稅=840 × 0.1% = 0.84元。
故純利潤為(8.4-8)× 100 -5 -5 -0.84 = 29.16 。
(4)股市長期回報率約為擴展閱讀: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
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5. 股票長期投資的收益率
長線投資,平均有25/100的利潤
按你說的投資 5萬持有股票10年利潤是 72.5萬
公式有:持有一年期 5+5*25/100
持有10年期 5(1+0.25)*10=72.5萬
一定要選好企業,不能倒閉
中國銀行 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 民生銀行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 中國平安 中國人壽
可以做到
6. 股票年收益率能有多少
不等,可以為正,可以為負。如果是長期投資,若干年後能有年均7%左右,比國債和國庫券要高的多。中線短線投資就不好說了,看分析的技術高低,技術好的翻幾倍也可能,技術不好的把本錢全虧掉也不是沒有。 呵呵,發表了才看見有做咨詢的,別信他,10個有11個是騙子。
7. 股票投資的正常年回報率是多少
股票投資的正常年回報率
大多數是負百分之200左右
能盈利的比較少
8. 股票的回報率是如何計算的
一天的持股回報率:(當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當天收盤價=回報率
年投資回報率=利潤或年均利潤/投資總額/年數×100%
9. 股市的平均年收益率有多少
這要看各人情況,絕大多數是負收益,老股民平均大約是5%-20%,最有名的巴菲特平均33%。
10. 一般比較懂股票的人,一年炒股收益率有多少能達到30%嗎
年化13%.......
收益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別人做得如何?要想得到答案,我們就要在統計內分析容的基礎上對投資交易的業績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認識。讓我們看一些數據。
先來看幾個基本指標:
通貨膨脹率,在世界范圍內很長一段時間加權平均值在3%,那麼再對照哪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我們就有一個大概的參考,是多是少、哪些時期和年份、超過了這個指標、哪些時期和年份低於這個指標,我們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參考判斷依據。
股票市盈率(PE),指在一個考察期內(通常為一年內),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對於股市平均市盈率,從不同發達國家歷史數據看,這個數字通常會保持在12到15之間。而在A股市場上,很多企業的PE都輕松超過20。
經濟增長率,過去十年間,世界上很多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在2.5%左右,中國比較高在7%左右。
這一系列的指標和統計數字是我們判斷決策的依據和參考。
據對歷史數據統計調查發現,如果年化復合收益率達到13%,你就是一名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優秀的交易員和投資人。13%這個數據是建立在全球范圍內的,這個數據經歷過時間的驗證,並以大量交易員和基金管理人的實踐為佐證。——摘自《弱水三千-十年交易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