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在上海大學讀環境化學專業的同學嗎給介紹一下,謝謝
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是上海大學重點建設的學院,由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化學工程與工藝系、上海射線應用研究所、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所和納米化學與納米生物學研究所組建而成,涵蓋三個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及核科學與技術。
學院設有環境工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二個本科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學院還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包括「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和「工業催化」五個二級學科)五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及「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和「核技術應用」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化學工程」和「環境工程」二個工程學碩士授予點;擁有「環境工程」博士學位授予點,掛靠「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自主設置「環境污染控制及裝備」二級學科博士點,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環境工程」學科是上海大學國家「211工程」第一期重點建設學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點建設學科,已通過國家「211工程」驗收。「資源再生與環境保護」被正式確定為上海大學國家「211工程」第二期重點建設學科。「環境化工」學科被上海市教委列為第二期重點建設學科,並通過上海市教委驗收。「環境污染與健康」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中的特色學科、以及上海大學國家「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
學院現任院長是著名的環境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傅家謨教授。目前,學院有教職工108人,按一級學科組成三個學術團隊,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正教授17人、副教授3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佔76%、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佔94%。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851人、研究生205人。
② 有考850環境化學的同學嗎
生態環境中心、南京地理與湖泊所、南京土壤所這方面哪個的就業較好呢?
③ 850環境化學用哪本書 935環境化學(專)用哪本書
850 戴樹桂 環境化學
④ 環境化學與生物學(研究生)今後的發展方向及就業方向
化學生物學
以生物無機化學、生物分析化學、生物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學信息學、生物物理化學和仿生高分子材料為研究方向、發展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掌握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得到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科技管理初步訓練的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後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學校從事研究工作和教學工作;適宜到化學、葯學、醫療、生化制葯、生物工程、無機新材料、化工、輕工、能源等行業,以及廠礦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適宜繼續攻讀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以上是中大化學院對該學科的就業方向的解釋
就本人觀點,學化學不一定要做跟化學有關的行業。據官方數字,中大化院就業率挺高的,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樣子吧,但是實際從事跟化學相關的行業只有不到四成的人。因此,就業前景很大程度上不是跟專業有關,而更應該著重於個人能力。教育方向主要是分子生物學,以後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大學畢業後基本都考研,不能直接找工作,除非改行。以後主要在實驗室及各高校工作,也可進入關於生物產業的企業。待遇要看個人的能力了,要是能得個諾貝爾獎那就啥都不愁了,呵呵。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率及就業前景
畢業生就業率:88.99%。
學費:3000元--5000元/年。
熱門分科析: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將倍受用人單位的器重。事實上,該專業從20世紀末已開始預熱,21世紀初火熱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熱門專業,但隨後它將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火熱起來,並將占據科研前沿的位置。
考生類別: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或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 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0.90%
高等學校 0.90%
科研設計單位 3.47%
出國 11.76%
錄取研究生 38.76%
國有企業 6.94%
機關 0.75%
民營及私營企業 15.23%
部隊 0.49%
醫療衛生單位 0.45%
三資企業 5.43%
中小學及其他教學單位 1.06%
自主創業 3.32%
注: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生物化學79.45%、微生物學80.52%、生物技術75.94%、生物科學與技術86.73%、生物制葯84.52%。
⑤ 上海大學環境化學工程學院地理位置
上海大學環境化學工程學院大一大二時是在寶山區的,地址是上大路99號.大三以後會搬到嘉定.兩個地方都挺偏僻的,不過寶山比嘉定好一點.
⑥ 招收環境化學專業研究生的高校有哪些
招收環境化學專業研究生的高校不是很多,查找方法如下: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網頁左邊有一個【碩士目錄查詢】;
選擇省份;輸入報考專業環境化學;
搜索後即可了解該省(市、區)有哪些高校招收。
如上海電力學院就招收(0817Z2)環境化學工程碩士研究生。
吉林師范大學也招收 (0703Z1)環境化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等等。
⑦ 求上海大學環境化學歷年考研真題
去年才開始考的吧以前都是考環境微生物的,上大的專業課不用擔心啦
⑧ 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特徵及成果應用展望
何中發 夏晨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上海200072)
摘要: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是一項與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農業發展等關系密切的基礎性調查工作。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特徵顯示,地球化學元素可分為均勻分布型、相對分異常型、分異型、強分異型、極強分異常型,同時主城區、新建城區、煙塵工業區、城郊蔬菜種植區表現不同的地球化學特徵。提出地球化學資料在住宅建設生態、生態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面應用的展望。
關鍵詞: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成果應用
環境地球化學是環境科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是研究環境中化學物質(天然和人為釋放的)遷移轉化規律及其與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關系的學科。是以化學元素在自然界循環為主線,強調自然環境現象的發生機制和演化規律。環境地球化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於及時地研究現代環境的化學變化過程及其趨勢,在地球化學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研究組成人類環境的各個系統的地球化學性質[1~5]。
目前很多大型城市地區都面臨一定的環境地球化學問題。比如,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造成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的下降,城市大氣中顆粒懸浮物的增加,城市土壤污染、侵蝕、酸化和硬化以及土壤生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較為嚴重的城市環境問題,直接危及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6~10]。為了摸清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的現狀特徵,2005年9月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項目正式啟動。在上海市開展環境地球化學工作面臨著如何在城市地區更好的採集樣品的難題,同時如何使研究成果更好的服務於上海市的城市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簡單的介紹了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特徵,然後就如何服務於城市發展和城市建設提出一定的應用設想。
1 研究區概況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前緣,太湖平原東側。其南靠杭州灣,東瀕東海,北枕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便捷。陸地面積6340km2,包括長江水面及沿海沿江灘塗在內,總面積7823km2。上海地區主體部分是三角洲平原,相對高差3~4m。但依地貌形態及其成因,又可劃分位西部湖沼平原、北部沿江平原、東部濱海平原、長江口沙島平原。在西南部湖沼平原區和杭州灣一帶,有局部星散殘丘保留,多數海拔50~70m。陸域地區最高為天馬山,海拔高度97m。
2 樣品採集與測試
2.1 樣品採集
表層土壤樣品:采樣密度1個點/km2,中心城區可適當加密取樣,採集深度為0~20cm,4km2分析一個組合樣。深層土壤樣品:采樣密度1個點/4km2,規定采樣深度為200cm以下,16km2分析一個組合樣。
湖泊表層沉積物樣品:采樣密度1個點/4km2,在入海口或入湖口附近適當加密取樣,採集深度為0~20cm。樣品不進行組合。湖泊深層沉積物樣品:采樣密度1個點/16km2,規定采樣深度為1.5m,對於沉積物小於1.5m的地方,以採集深層湖積物最底部樣品為主。樣品不進行組合。
地表水:非城區采樣密度1個點/16km2,在黃浦江、蘇州河等水系的上、中和下游分別布設1~2個采樣點。淺層地下水:1個點/16km2。
2.2 樣品分析測試
土壤和湖泊沉積物樣品分析測試:分析測試項目為中國地質調查局規定的有關土壤樣品52元素(全量)及有機碳和pH值共計54項指標。
水體樣品分析測試:除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規定的21項必測項目外,針對上海市實際情況又選測了10項別的指標,共計31項指標。
3 上海市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特徵
3.1 表層土壤元素總體區域分布特徵
土壤表層元素分布總體受區域地質母質環境、土壤表層發生層、自然生態環境、環境污染以及自身化學性質等復雜因素制約,表現出區域上顯著的變異特徵。上海地區受自身特殊的環境要素制約,顯示出符合自身特點的地球化學變異特徵。對其按照區域變異特性分解,大體劃分出以下5種類型。
3.1.1 均勻分布類型
變異系數(CV)≤25%,包括砷、硼、鋇、鈹、鈰、鈷、氟、鎵、鍺、鑭、鋰、錳、鈮、鎳、銣、鈧、鍶、釷、鈦、鉈、鈾、釩、釔、鋯、硅、鐵、鋁、鈉、鉀、鎂等30種元素,區域內基本表現出均勻分布,含量變差不大。直方圖統計,這些元素中多數元素含量基本服從正態分布,含量區間窄小,變差不大。這些元素的分布主要受自然地質背景影響,與城市化的進程關系不密切。
3.1.2 相對分異型
25%<CV值≤50%,包括溴、碘、氮、磷、鈣、碳和有機質。這些組分,表現出在全區土壤表層較弱的分異特徵,含量有不大的變化范圍。含量統計直方圖顯示,本組元素多數呈對數正態分布,其中基本呈標准。這些元素在區域上的分布特徵與土壤類型有非常好的吻合關系。其中溴和碘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沿海地帶,氮、磷、鈣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上海市西南部的湖沼相沉積地區,碳和有機質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農業開發強度大的松江、青浦和金山等地方。
3.1.3 分異型
50%<CV值≤75%,僅包括鉍、鉻、銅、硫四元素。統計顯示,鉻雖屬該類,但分異程度並非很高。全區直方圖上,鉍、銅表現為二重母體分布的型式,表現為原始分布上有著兩種不同的分布區,即原生背景場和城市人類活動擾動疊加場。其中鉍、鉻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吳淞工業區,銅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沿黃浦江的一些大型造船基地附近,而硫的高含量地區則主要分布在老居民區比較集中的地方,如黃浦、楊浦等地方。
3.1.4 強分異型
75%<CV值≤100%,僅包括硒、鎢、鋅等三元素。顯示出這些元素更強的區域變異,含量具更大的變差。全區直方圖上,硒、鎢基本顯示為對數正態分布,帶有較強的左偏性質,鋅則顯示為二重母體分布。硒的高含量地區與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有比較好的吻合關系,鎢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桃浦、吳淞等工業化開展早的地方,鋅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吳淞、上鋼三廠等地方。
3.1.5 極強分異型
CV值>100%,包括銀、金、鎘、氯、汞、鉬、鉛、銻、錫等九元素。直方圖上,九元素基本表現為二重母體分布,其一母體反映為土體內上述元素的基本分布特徵,另一母體為異常母體,反映為區內的人類活動擾動作用的疊加特徵。這些元素分異分布類型與城市建設開發強度的高低有一定的聯系,其中,汞、鎘和鉛的高含量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等城市化相對高的地方。
3.2 上海市主要生態區土壤環境現狀
總的看,上海地區土壤受人為擾動比較重,本文根據遙感影像解譯全市共劃分出11個類別的生態區,並依據地球化學數據全數據的分區進行了統計,獲得了各生態區土壤現狀情況的基礎資料,其中將主要的生態區分述如下:
3.2.1 中心城區
這里指的是上海老城區,范圍限在黃埔、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等區上世紀80年代前的居民密集區,面積260km2。總體上,老城區表層土壤顯示出大量元素富集,按富集系數(K大於1.5)和變異系數選取有:鉍、汞、鎘、硒、鋅、銀、錫、鉻、金、磷、硫、鉛、碳、有機炭、銅、鉬、鎢、氟、銻、鈰、氯及磷、氮等。以上組分在中心城區的富集特點,一是形成的異常組合元素最多;二是多數元素含量達到最高;三是主要富集元素均形成面狀分布;四是形成因素復雜。
3.2.2 新建城區
指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尤其改革開放來新發展的城區,面積312km2。
本次調查,新城區土壤地球化學分布的比較復雜,元素地域性變化較大。據統計,本類區富集元素包括銀、金、鉍、鎘、氯、銅、汞、碘、鉬、鉛、硫、銻、硒、錫、鎢、鋅等15種元素,其中富集度最大的元素為鎘、汞、金、汞、錫、碘等。鎘的富集度高,K值達2.65;變異系數大,CV值達442.41%;區內有全區首高的高達20000μg/g;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老廠區固體污染物所致。其次為鉬,屬於一種強烈的不均勻分布,變異系數CV值122.5%,最高值量9.64μg/g。總體看,本類生態區處在老城區外圍,土壤污染態勢相對於老城區具有遞降態勢。
3.2.3 煙塵工業區
本次調查,將寶鋼、上鋼一廠、上鋼三廠的煙塵工業獨立劃出,藉以調查工業煙塵對附近土壤的的質量的影響效應。總計劃出面積160km2,除廠區外,也包括廠區附近煙塵集中沉降的大概范圍,排放物不僅僅是降塵,還有工廠排放的固體排放物、污水等。由本次調查,煙塵工業區土壤受人為污染影響程度僅僅弱於上海中心城區,從污染強度和元素組合兩方面評定,排在第二位。據資料統計結果,本類生態區受污染的元素有:銀、金、鉍、鎘、鉻、銅、汞、錳、鉬、鉛、銻、錫、鎢、鋅、鐵、鈦、鎳、鍺、鈣、鋇等,非金屬元素砷、氯、氟、碘、磷、硫、硒、碳、有機質等,共計29項指標,比中心城區多出8項。具有特徵性的是類如鈣、鋇、鍶、氟等在其他環境下表現平穩,在此類生態區也出現了高量分布。
該生態區的第二個特徵是:銀、金、鎘、汞、鉬、鉛、錫、鎢、鋅等元素均達區域背景的2倍以上,且呈總體較高。分析認為,這種特徵是由於該類工業區固體排放物、污水系統污染是一方面,長期的工廠粉塵和煙塵飄落對周圍的均一性污染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
3.2.4 城郊老蔬菜地
主要為城近郊環城的老蔬菜地,面積312km2。《上海土壤》將這部分土壤定為菜園灰潮土,是長期種植蔬菜,土壤耕作活動強烈,施肥、灌水頻繁,土壤肥力高的一種土壤。但也因不當施肥灌溉和農葯噴灑,致使土壤污染嚴重。本次調查顯示區內銀、金、鉍、鎘、鉻、銅、汞、氟、碘、錳、鉬、磷、鉛、硫、銻、錫、硒、鍶、鎢、鋅、鈣、碳和有機質含量偏高,其中銀、金、汞、鉬、鉛、硫、銻、錫、硒、鎢、鋅都在區域背景值的2倍以上,鎘接近於2倍。且除銀顯示為極強變異外,這些偏高量分布元素(組分)變異並不強烈,只達到相對分異~分異~強分異程度,說明老菜地遭受了較均勻的偏高擾動量,但總體又比中心城區、煙塵工業區偏低。迄今,按照土壤環境指標標准,以汞、鎘、鉛、銅的分級臨界值計,本類區土壤幾乎全部屬二類土壤,少量三類土壤。
3.3 上海市城市土壤中一些重要無機、有機指標相關性研究
城市土壤中的各個指標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對上海市城市地區表層土壤中的一些重要無機、有機指標進行研究,這些指標為:pH值、有機碳含量、有機質含量、含水量、As、Cd、Cr、Cu、Hg、Mn、Nb、P、Pb、S、Sb、Se、Sn、Zn、HCH、DDT、PAHs等,研究結果如下:
(1)在HCH、DDT、PAHs等有機污染物中,HCH異構體之間、DDT衍生物之間、PAHs分量之間大都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2)As、Cd、Cr、Cu、Hg、Mn、Nb、P、Pb、S、Sb、Se、Sn、Zn中Hg、Nb與其他元素不具有明顯的相關關系,As、Cd、Pb與Cr、Cu、Mn、S、Sb、Se、Zn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3)有機碳、有機質、S與大多重金屬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pH值與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相關關系不明顯;pH值與有機質、有機碳具有負的相關關系;含水量與重金屬、有機污染物、pH值等指標不具有相關關系。
(4)苯並[a]芘和PAHs與有機質、有機碳、P、Se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苯並[a]芘、PAHs、HCH、DDT等有機污染物與重金屬間相關性不明顯。
4 上海市土壤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成果應用展望
上海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項目所覆蓋的區域面積廣泛,涉及的環境介質相對比較全面,測試分析的指標比較系統,應用領域非常寬廣。在這里只針對城市人居環境建設及土地規劃方面的應用作一簡單介紹。
4.1 住宅建設生態指標研究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於是近年來國外流行的綠色建築應運而生,所謂綠色建築是指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以不觸動環境基本生態平衡為目的而建造的一種生態住宅建築。它除對建築結構、建築材料、綠化面積、生活垃圾處理、環境雜訊等有較高要求外,對居住區的土壤環境也有較高的質量限制條件。結合上海市土壤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成果,提出適合上海市的人居環境建設方面的土壤環境標准體系。可從土壤的放射性水平、土壤中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含量水平等3個方面來考慮,選出具體的指標,確定具體某個指標的分級標准,最後綜合制定出人居環境土壤質量標准體系。
4.2 生態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生態環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就是按照土地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環境承載力,進行土地規劃,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使不同功能用地之間的位置關系與比例關系協調,增強土地利用集約程度,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生態環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的總體目標:土地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土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和諧統一。充分利用和挖掘已經獲得的全市土壤環境地球化學信息,為生態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5 結束語
環境地球化學調查作為一項基礎性、公益性、全局性的地質調查工作,可為研究生態環境、農業發展、居民健康、土地資源利用等問題提供比較有針對性的第一手素材[12]。如何充分發掘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數據中蘊涵的生態地質環境信息,使之更好的服務地方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是擺在相關地學科技人員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13]。另外全國各省市地區環境差異巨大,如何在服務於地方城市建設上體現當地的特色也是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張輝,馬東升.環境地球化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無機化學的聯系與區別.環境化學,2000,19(2):190~192
[2]塗光熾等.地球化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326~358
[3]戎秋濤,翁煥新等.環境地球化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0,1~30
[4]李天傑.土壤環境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0~34
[5]楊忠芳,朱立等.現代環境地球化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1~21
[6] Paterson E, Sanka M and Clark L. Urban soil sa spollutantsinks-a case study form Aberdeen, Scotland. Applied Geochemistry,1996, 11:129~131
[7] Lu Ying(盧瑛),Gong Zitong(龔子同)and Zhang Ganlin(張甘霖).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oils. Soil andEnvironmental Sciences(土壤與環境),2002, 11(2):206~209
[8] Zhang Jiasi(章家思)and Xu Qi(徐琪).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oil and its protection. Soil(土壤),1997(4):189~193
[9] Tang Hongxiao(湯鴻霄). Environmental nano-pollutants and their micro-interfacial processes in the aquaticpaticals. Acta ScientiaeCircumstantiae(環境科學學報),2003,23(2):146~155
[10] Jiang Haiyan(蔣海燕) , Liu Min(劉敏), Huang Shenfa(黃沈發). Status quo and trend of urban soil contamin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4(5):73~77
[11] 成杭新,楊忠芳,奚小環等.長江流域沿江鎘異常源追蹤與定量評價的研究框架.地學前緣,2005,12(1):261~272
[12] 姜作勤.地質工作信息化若干問題的思考.地質通報,2004,23(9):839~845
[13] 廖啟林,翁志華等.覆蓋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數據應用前景淺析——以江蘇省國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有關成果為例.地質通報,2005,24(8):772~777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and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Achievements
He Zhongfa, Xia Chen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Shanghai 20007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ical investigation is a basic survey subject which is nearly correlative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municipal programming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geochemistricalelements are classified into equably distributing-type, oppositely abnormal distributing-type, abnormal distributing-type, doughty abnormaldistributing-type and greatly doughty abnormal distributing-type. Synchronously , the geochemist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city zone, newcity zone, soot instrial area and suburban vegetable plantation display the different geochemist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expatiate thatthe geochemistrical data vista in the appliance of howff building ecology and friendl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land use.
Key words: Shanghai City;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chievement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