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到底為什麼會突然暴跌
股票市場暴跌前提就是暴漲才會出現。
1》前端時間股票市場一直持續上漲,回也答就是暴漲,當前暴跌就很正常。
2》前期暴漲的市場主要是杠杠作用推高的市場,市場獲利盤的持續湧出暴跌變得很正常。
3》當前經濟狀況與股票市場產生了背離,經濟走下坡路,股票市場持續上漲,這是不正常的,現在出現暴跌便是理所當然。
4》在投資市場,暴跌或者暴漲都是市場的正常運行軌跡,投資者不必太在意,只要把握大勢,把握宏觀方向,掌控市場自然能得心應手。
投資成功學習是唯一途徑 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建議你網路 NEW星星 老師網易 博客,他寫的股票實戰技巧通俗易懂,非常實用,另外這位老師對大盤的暴跌判斷的非常准確,是我在網路中發現的牛人,你可以去看看他對大盤的預測,基本都是在大跌前公布消息。很厲害一位老師。
Ⅱ 大盤從6100點跌到2100點 股民的錢都哪去了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增加和減少的資金二者一相減,問題來了,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6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Ⅲ 一隻股票翻5,6倍後,接下來暴跌甚至破發意味什麼這樣暴漲暴跌對公司有何影響,到底正面多還是負面多
中國股市很多股票發行價格本來就不低,但是中國股市偏偏又有炒新的專傳統,一隻股票翻5,屬6倍以後再跌破發行價,實際上是價值的回歸。從道理上來講,下跌不是好事情,但是對公司的直接經營並沒有什麼影響。這是股東的損失,並不是上市公司的損失。所有的買入者在為投機付出代價,這個鍋不能由公司來背。
Ⅳ 股市暴跌,許多人輸得傾家盪產。他們輸掉的錢去哪裡了
股票跌了錢去哪了?漲了錢又從哪裡來?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7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Ⅳ 股市暴跌,到底誰是幕後黑手
現在已經不是做股票的時機啦,可以考慮下貴金屬現貨的。雙向交易導致金價不論上漲還是下降,對投資者都是獲利機會。只要方向判斷正確,任何市況均可獲利;利用杠桿投資的原理,資金在平台可以放大50倍,使得每一位小額投資人也能夠靈活運用手上資金以小搏大,賺取利益;資金只在銀行與銀行之間轉換。每筆交易均可單獨查詢。
Ⅵ 股票,06年的股市大盤一度上漲到6100點,但是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迅速崩盤了
1、崩盤即證券市場上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了證券大量拋出的現象,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無限度下跌。物極必反,大盤指數上漲的幅度大了,那下跌的幅度也大。股市崩盤的原因有很多,從內因分析,人民幣升值,房產膨脹,崩盤也是泡沫聚集的必然結果,至於外因,也有一定的影響。
2、現有的股民全部被套,沒有新股民入場,當被套的股民開始只知道割肉賣股票,而不肯買股票時,就會造成惡性循環,持續下跌,最終造成股市關門,即崩盤。引發股市崩盤的直接原因很多,但起碼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①一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出現了嚴重的惡化狀況,上市公司經營發生困難;
②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
③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④政治、軍事、自然災害等危機使證券市場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證券市場出現心理恐慌而無法繼續正常運轉。
Ⅶ 為什麼這幾天股票跌的這么慘
打壓 中國的基金在4000點轉6000點製造了一個高價股神話,而在同時,國際金融界卻在為高啟的通貨膨脹率而憂心不已。在基金製造後牛市的過程中,愚蠢地給了外圍資金充裕的時間出貨,並且為做空中國指數打下了強力的基礎。基金的自大為今天的慘烈埋下了伏筆。而當市場回歸它的理性區間運行時,有人還在盼望8000甚至10000點的輝煌時代的到來。當中國的金融市場出現了巨大的危機時,雞雞們已是黔驢技窮,無力護衛我們的市場良性發展。無賴地要求國家給予政策上的再次扶持,不惜以砸盤的方式來發泄對政府不能始終令其如意的不滿。股市還會下跌,政府為了挽救這個市場的巨大風險還會首先從政治的角度來綜合考慮問題。政府對雞金的放縱養癰遺患,最終也會對其忍無可忍,市場的風險到那時就會完全釋放,中國股市才會有救。 中國金融市場還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理論風險。為什麼這么說呢?我想大家應該注意到這么一個事實,無論我們的經濟學家還是金融學家在解讀一切經濟理論時無不時時引用國外已健在的或者某一時期流行的理論來論證中國未來發展方向,並用這樣的東西來影響我們的執政機構。雖然這樣可能會是萬無一失的做法,但是卻是實實在在將我們的話語權拱手相讓給了別人,造成事實上的理論空洞。而當這個空洞拿來跟我們的現實呼應時,總是那麼別扭:對了永遠是專家們的正確,錯了永遠是群眾理解上的偏頗。我們鍛造了權威卻沒有權力,我們穿上了新衣卻只是掩蓋了不敢承認和公開的困頓和畏怕心理,我們在玩自己,因為我們現在只有自慰能力。從這次的金融之戰中,我想我們都看到了自己是怎麼失敗的,而且輸得那麼慘,那麼應該心服口服。在金融市場上我敢說中國有專家卻不是我們看到的正在活躍不已的,所以也只好說:「金融市場上中國無專家」。雖然從骨子裡我並沒有要讓很多專家睡不著覺的意思,卻是難以掩蓋我實質性的表達的,多多少少是有那麼一點鄙夷。我真實的佩服那些在刪節著、拼盤著別人著作和理論的磚家和雞雞們,一手握著剪刀,一手卻大言不慚地傳播著理念的壯志和豪情。在此之前的6000點不是有磚家並號稱學者的依人在世界通貨膨脹發出紅色警報的時候,輕描淡寫地用一個:「我們是新興市場」「我國有世界數一數二的黃金儲備」的言論就試圖說明:「我不怕」的么?那麼也就是這么些鳥人在3300點開始大叫:「政府不會救市」「我們的金融是紙貨幣權的體系」的么?對其行為我只有兩種解釋:一;就是為什麼人在輸送著利益!如果是這樣,那麼請問:「QF的錢是錢,基金的錢是錢,散戶的錢就不是用命換來的么?儂的良心何在?」一個國家兩種平等,一種國民兩套利益!儂究竟想干什麼?二;就是由於其固有的狹隘特性促使其試圖掩蓋在其豬哥哥本質後面昭然若揭。因此,我只是想著重強調不能迴避的是我們的道德風險遠遠高於市場風險。真心希望中國有一天有我們自己的經濟、金融理論,不再是克隆版本。 最近QDII和部分雞雞在國外市場的巨大失敗我想給了我們深刻反思的機會:由於短視和不敢說十分卻也九成九的保守策略,雞雞用過去既成的事實來對事物做簡單的推算,得出個價值投資的方案,生搬硬套在國內好象取得了成功似的,而一下子正對真正的大師那,胎毛未褪的窘境一覽無余。我經常跟身邊的朋友打了個比喻:如果由這些精英在美國那樣的風險市場做主的話,世界將沒有微軟!這不是聳人聽聞,看我們的基因之父、世界科學奇人、曾經拯救了幾代中國人生命的袁隆平袁叔叔是怎樣為幾個科研費不足而拔手指頭算方便麵的窘遇吧,就知道偶不是在胡說八道。在國內,有人把自己樹造幾乎成為了神,而在國外,主動權由於是操縱在別人手裡,以國內控制市場的手段來操作就勢必落個慘敗的下場。我一直搞不懂基民們,為什麼要把大筆的錢交給那些自吹自擂的事後豬哥哥去瞎搞,為自己帶來短期的效益的同時又成為他人的良民和幫凶。在此,我一直就一個問題在向所有的人試問:「有誰會為無價值的事情去做投資呢?」「是什麼樣的投資會是無價值的呢?」「難道失敗的投資會是無價值的嗎?沒有失敗怎麼就知道什麼樣的投資和行為是成功的呢?那麼就是說,失敗也是一種投資,也應該是有價值的嘍!」---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從客觀上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是否價值投資」的命題可以成立,也就是說皇帝的新衣再美也是無法抵禦污辱別人眼睛的本質了?」中國政府不會積極救市,原因在於他們不可能為這點利益的平衡去犧牲政治的平衡。別人在我們的金融市場上拿去了大把的真金白銀,留給我們一個大大的窟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窟窿,如果用我們的政治平衡去填補這個窟窿,就是我來說也堅決不會答應。國在家在,國安民安,道理簡單操作起來卻是那麼的復雜。偶並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也堅定的認為廣泛吸納他人的先進思想和理念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同時,作為國家安全和民族自尊為出發點,我也希望某些人在上廁所的那麼一個無意中還表達著生在人世間的瞬刻,在他清空部分垃圾留出須臾空間的寶貴時空時,用他的依仗權、勢而自認為超出國人的聰慧的大腦思考一下人間事,試問:「有什麼樣的理念會高過國家利益和民族生存利益?」。在此我也強烈呼籲在我們的社會中再次興起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教育的風潮,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同時切切實實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一個美好的未來。 大盤還會跌下去,理論上在2300點左右才是市場的大底。雖然很難讓多數人接受,並期望著奧運題材的活躍來拯救市場,但是,市場已完全背離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進度,過度超前而無視游戲法則,造成今天的幾乎已算得上崩盤的格局。在最黑暗的時候尋找太陽是不切實際的行為。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中國人在比誰家的酒好,一直沒有準確結果,就提議讓老鼠來評判。老鼠一喝了美國酒後,立刻FULL倒下滿足地睡下了;老鼠二喝過法國酒立刻跳起舞來,歡悅之情溢於言表;老鼠三喝了一口中國酒後立刻跑了出去。正當美國人和法國人在盡情嘲笑那個中國人時,老鼠三回來了,手裡提著一把刀,高叫:「貓在哪裡?」。這個故事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可能在習慣上愛走極端,是很危險的行為。印證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就有很大的漏洞被人盡情的嘲笑後再加以利用。因此所謂的參考數據多數是某些人為自己有利的理論實現做的誇大推廣的結果。其實真實的理論數據應該掌握是市場手中,炒股炒的是未來,而現有數據其實是過去的某種過程反映,可做參考卻不能做決策性參考。看這么一個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違背政策指導的真實案例就知道了,在此之前,當某些人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時,不是一直也要求大家不要看什麼數據了,要看未來。現在市場幾近崩盤,又合情合理似的推出所謂數據論市的老一套,我早對此嘴臉熟悉透了,希望你也能理智看待。最好的數據在市場,市場是尊重經濟規律的,是尊重政策指導的。 QQ轉貼:白岩松九問中國證監會 【這樣的股市早晚會激惱國人】 1.為什麼在一千點時放QFII進場? 2.為什麼B股在最高點對國內開放? 3.為什麼中石油香港發行價格僅1.1港元.大陸發行價格16.7元人民幣,高達10多倍.僅0.1元面值的紫金礦業A股發行價人民幣7.13元,H股復權發行價0.33港元.相差20倍.公平原則在哪裡? 4.為什麼一開始就把泡沫化的股票發行給國人,而有投資價值的發行價格1.1港幣發給外國人? 5.為什麼在國外股市最高點對內放行QDII基金? 6.為什麼平安(名為「中國平安」, 實為洋人控股)可以如此大規模瘋狂搶劫國人的血汗錢? 7.為什麼美國次債危機剛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卻正是QDII出海的時候要國人去買單,這些都是巧合嗎? 8.我們的政策究竟是為什麼人服務的? 9.難道這其中真的沒有利益交接和利益輸送的貓膩嗎? 綜合以上,就中國石油來說,A、H的平衡點未找到前,股市也沒有走好的可能。三至十年的熊市已是定局。
Ⅷ 關於股市暴跌,背後的莊家一般是怎麼操作的
你非來常幼稚,莊家都源是把股票拉升後走掉的。散戶聽了消息都拚命的搶股票,連頭部都分不清的。你看那些中字頭的股票,那個莊家不賺的盆滿缽滿,高高興興的離開了。如果你不會看走勢,告訴你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股票到快漲的階段,坡度達60~70度,漲停,然後哪一天放巨量的時候(超過10%的換手),那一天基本就是莊家出貨了。如果都是散戶拋,在高位會有那麼大的量嗎。莊家走了,這個股票還撐得住嗎?
你可以把中字頭的股票一個個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