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天股市又是黑色星期一
好累,一個字一個字的打。
早盤股指受歐美股市再次暴跌影響直接大幅跳空低開,隨後在少量抄底資金入場帶動下,股指震盪走高,但是量能急劇萎縮,導致股指震盪回落,全天在2500點上方做窄幅整理,尾盤略有回升,收出一根縮量跳水式小假陽線。盤面上,兩市成交極其暗淡,沒有任何賺錢效應,僅有釀酒食品、旅遊酒店、大消費連鎖類板塊出現上漲,其餘板塊均大幅下跌。回顧本周走勢,完全符合本人上周末預測,股指呈現周初上漲沖高,後半周加速下跌之勢。從技術上看,KDJ指標出現高位反轉死叉跡象,表明股指下周或將進入連續加速下跌,逐級探底趨勢;MACD出現粘合後再次喇叭口向下打開,目前已經形成下跌趨勢的空中加油,而柱狀也有形成波段山形二次放大,表明股指目前僅處於下跌中繼,近期的技術性超跌反彈已經結束,股指將會迎來新的一波加速下跌,再次考驗近期底部2437點的支撐力度。結合日線看,5日均線有再次死叉10日均線跡象,出現向下空頭運行,中短期均線再次出現平行向下空頭排列,周四本人分析就指出其K線形態明顯是懸崖跳水,後市將加速下跌,而周五果然出現跳空向下大幅深跌。從缺口理論分析,7月25日股指就出現第一個向下突破缺口,隨後在8月5日出現第二個破位下跌中繼缺口,而周五再次出現一個中繼缺口,表明股指下跌仍處於中繼階段,而且有加速跡象。再結合上周周線收出一根帶有長下影線的陰十字星看,我在上周就指出:未來兩周內股指仍會震盪向下陰跌,吞沒該十字星。目前周線指標均處於死叉向下,預計股指下周將會出現先抑後揚走勢,前半周可能會繼續盤跌,再次考驗近期新形成的低點2437點,如果能夠企穩,股指可能會形成雙底反轉,否則將會再次破位下跌,直接探底2319點。
望採納。謝謝
❷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盤,漲跌停板為什麼沒發揮作用
那時候不是還沒有這個長臨床的人,是緊急熔斷機
❸ 周五美股大跌,中國股市是否有是黑色星期一呢
維持中性,老A已經透支了下跌,2550一線已經9個交易日了,收盤始終沒有跌破。再觀察看,或許是要和2481形成一個上升趨勢。市場無敵呀,側目大勢,精選個股,短線可以做做,降低收益目標,注意風險。
❹ 黑色星期一的整體跌幅
整個1987年10月下來:
· 香港: 10月20日清晨,香港聯交所宣布10月20日至10月23日歷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26日,恆生指數重新開市後全日下跌1120.7點,跌幅達 33.3%,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單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倫敦: 全月下跌 26.4%
· 紐約: 全月下跌 22.6%。10月19日的跌幅是紐約股市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最大單日跌幅是1914年12月12日: 單日跌 24.4%;最大單日下跌點數是2001年9月17日: 單日跌 684.81點)
· 多倫多: 全月下跌 22.5%
❺ 股市裡的黑色星期四是什麼
指的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華爾街股市的突然暴跌事件。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至10月29日暴跌至極點。此後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由此開始。
在中國國內也有類似華爾街黑色星期四的說法,主要意思指的也是股票一路暴跌。如2015年1月8日,中國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當天滬深股指低開低走,一路下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大跌逾2%,失守3300點大關。
(5)黑色星期一股市大跌擴展閱讀:
黑色星期四的產生背景:
1919年一戰結束後,新設備、建設等市場需求都很疲軟,經濟增長的很緩慢,可供投資的領域很少,企業的閑余資金開始流向證券市場。大量的資金找不到投資的地方,進入證券市場後,股票價格出現暴漲,以幾倍於實際價格的價格買入拋出,從而導致泡沫現象嚴重起來。
在1929年10月以前,華爾街股市出現了持續7年左右的繁榮,所有股票價格都節節上升。股票價格的上漲,導致投到股票上的錢更多,證券市場出現過熱現象,每天都在刷新記錄。
10月24日出現了空前的拋售風潮,一天內有12,894,650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瀉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潰達到極點,有1638萬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歷史記錄,損失比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大5倍。
❻ 股市 黑色星期一 原因
我記得是因為星期一大跌,有很多人因為股票破產而死,所以才稱「黑色星期一」。
❼ 為什麼這兩天股市暴跌,求教
最明顯的一個就是. 外資在強行殺盤.相當多的地下流入中國的外資在強大的拋售.中國的基金們.護不了盤整個機構的信心都動遙.再一個是平安的圈錢, 還有股指的准備.美國走熊市. 中國第一份年報虧損1元~中國市盈率全世界最高.還有大小非的集中拋售! 還有外資熱錢集中退出形成了共振...心裡因素就更大. 羊群效應...如果回答的好就給我加分吧!
❽ 黑色星期一的股災中美聯儲格林斯潘採取了哪些貨幣政策
1987年10月19日是星期一,在經歷了前幾天的小幅下跌之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這一天一開盤就下跌了67點。但這遠未結束,轉眼間,賣盤湧起,開盤不到一小時,指數已下跌104點。到下午兩點時,總計下跌250點,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下跌了508點,由2246.74點狂跌到1738.74點,跌幅達22.6%,市值損失5030億美元。
暴跌來得突然,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遏制繼續惡化的局勢,雖然也有人提議休市,但無人敢作決定。紐約股票交易所顧忌到華爾街在全球股市中的「風向標」作用,只得拚命堅持下去。
驚心的是,開盤第一個小時內,市場上很難找到買家,約占標准普爾500指數指標股30%的95隻藍籌股竟然尚未成交,而由於賣單大量堆積而買單不多,市場價格被迫一再下降以吸引買方。到10時30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30隻指標股中有11隻還沒有開盤交易,而在平時,通常開盤後不到5分鍾的時間里,就會全部開始交易。由於許多隻股票沒有交易,當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無法真實反映市場實際價格,整個市場處於無序狀態,交易量不斷被刷新,計算機交易系統速度減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准確數字根本無法計算。
巨額交易量導致紐約股票交易所計算機系統在這一天幾乎陷入癱瘓狀態。紐約股票交易所共有200台微機,這套系統從未處理過如此巨大的交易。開盤一小時後,賣單不斷積累,導致計算機竟比實際交易速度慢了20分鍾。臨近中午,計算機系統中的指定指令轉換系統(DOT)慢了約75分鍾。由於DOT系統容量不足,傳送到那裡的3.96億股的交易竟然出現1.2億股沒有執行。
下午13點09分,一則可怕的消息再度傳至股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大衛·路德在華盛頓發表講話說:「在關鍵時刻,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一關鍵時刻會在什麼時候,我將與股票交易所討論暫時關閉交易所。」這則消息更加引起一陣恐慌。因為交易所一旦關閉,交易商們將來不及拋掉手中的股票,他們的股票將一文不值,成千上萬的美元將化為灰燼。於是,他們不得不迅速「傾銷股票」。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像著了魔似地狂瀉,到下午兩點下挫250點,股票換手4億多股,計算機比實際交易速度落後了100分鍾。在此期間,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官員出面澄清:他們沒有討論有關關閉交易所的事情。然而為時已晚,災難已無法遏止。
下午14點05分,道指上升350點,成功沖過2000點。但此次反彈僅延續了一瞬間功夫,期指市場的反應基本相同。14點30分左右,股價走勢似乎有走好跡象,然後反彈受阻,新一輪下降趨勢在此形成。此時,距收盤僅剩一個多鍾頭,但就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一個多鍾頭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這種彷彿已經凝固了的空氣中再度下挫250點,換手2億股。直至下午16時整收市時,這次跳水才被迫停止。
當天,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的1600隻股票中,只有52隻股票上升,其餘全部下跌。其中1192隻股票跌到52個星期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藍籌股也在劫難逃。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股票均狂跌30%左右,如通用電氣公司下跌33.1%,電報電話公司下跌29.5%,可口可樂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運通公司下跌38.8%,波音公司下跌29.9%。
這一天紐約股票交易所內陰雲密布,氣氛極度緊張。價格變動極快,電話機不夠用,熒光屏上的價格跟不上市場實際價格。一個交易員說他的熒光屏上顯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降3.78點,而實際上這個數字是508點。平時一天的交易額為1億股左右,而這天為6億股。由於計算機系統運行滯後,約有28%的指令未能執行,其中包括9200萬限價指令。許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直到兩三天後才知道他們的股票沒有賣出。此外受股票價格變化的影響,美國政府債券市場也是一片混亂。而新聞機構由於計算機的影響,收盤5個半小時後才把股市的收盤價報道出去。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紐約時報》這樣報道。這一天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不計其數,世界首富薩姆·沃爾頓一天之內股票價值損失21億美元,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損失39.45億美元,電腦大王王安僅在19日下午就損失了3100萬美元。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積存的血汗錢投資於股票的投資者。受股價暴跌震動,股民的心理變得極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債務重壓的許多人,精神徹底崩潰,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銀行破產,工廠關門,企業大量裁員,人心惶惶。
全球「沖擊波」
面對席捲全球的股市狂潮,各地政府震驚之餘,迅速採取一系列救市措施。香港股市當即停市4天,前聯邦德國宣布降低證券回購率,七國集團會商如何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資金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全世界的金融交易聯系在一起。然而金融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的發展,當某個股市發生暴跌時,其他股票市場也難以倖免。
美聯儲芝加哥分行的高級分析員兼交易員Thomas Thrall表示,「我覺得太驚悚了,第一次覺得全球市場相連是個可怕的事情。」這也是第一次,全球投資者從電視直播上觀看了金融危機在全球市場的傳播。
這一天,東京股票交易所的開盤鑼聲餘音未盡,股票價格便直線下跌。日經225指數下跌了620點,跌幅為14.9%;香港恆生指數下跌421點,跌幅為11.3%,也創下了一天下跌最高紀錄;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169點,跌幅為12.4%;澳大利亞所有普通股價格指數下跌80點,跌幅為3.7%;FTSE30指數下跌183.7點,跌幅為10.1%,FTSE100指數下跌249.6點,跌至2053.3點,投資者損失達500億英鎊。
此外,巴黎、法蘭克福、斯德哥爾摩、米蘭、阿姆斯特丹等股市均有6%至11%不同程度的下跌,形成全世界范圍內的股市沖擊波。面對席捲全球的股市狂潮,各地政府震驚之餘,迅速採取一系列救市措施。香港股市當即停市4天,前聯邦德國宣布降低證券回購率,七國集團會商如何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資金。
史蒂芬·古德伯格(Steven Goldberg)是一位老股民,他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夕這樣回顧自己的炒股經歷,「1987年股市暴跌前,我拋掉了手中持有的所有股票,但是之後算了一筆賬,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股市的長期投資者,不應該深受股市周期因素的影響,應該長期購買和持有股票。」
回憶早期的投資經歷,古德伯格認為,自己過於迷信股市的周期性。「早年投資股票時,我就是一個市場計時器。從1982年到1989年,為了獲得股票收益,我付費聽取一些著名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建議,還不時地撥打收費熱線來幫助我躲開熊市,因為我很怕遇到類似1973年至1974年那樣的股災,當時股市一半的價值都蒸發了。」古德伯格表示
受投資策略師的建議,在1982年8月至1987年10月暴跌之前,古德伯格手中的股票漲幅達250%,然後就出現了自由式落體的下跌。「當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0月15日下跌4%以及10月16日再下跌4.6%時,我慌慌張張地出手清盤,因為股市資金里包含我兒子18歲要上大學的教育資金。」古德伯格繼續說道。
雖然古德伯格沒有在這次股災中受災,但他自認為也是股市暴跌的推手,因為他太迷信策略師的周期論投資建議。「到了10月19日,單日跌幅創紀錄,我以為這是預示著類似1929年的大蕭條要來臨了。事實證明,我是個大傻瓜,股市迅速止跌站穩腳跟,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重新收復失地,而我已經被嚇怕了,只能傻傻地觀望行情,但很明顯我已經錯過時機。從那以後,我一直買入股票並進行多元化投資,堅持長期持有股票,而不是跟風拋售。」古德伯格這樣總結道。
美聯儲緊急干預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剛剛上任兩個月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講話,「作為國家的央行,美聯儲有責任提供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天我重申將保證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大崩盤的當天,美國各界反應極為強烈,廣播、電視和報紙紛紛發表評論分析。白宮出面發表聲明抑制恐慌稱:「國家經濟運行狀態良好,就業率處於最高水平上,生產也不斷增加,貿易收支也在不斷改善。美聯儲也表示沒有惡性通脹發生的跡象。」
到了10月19日晚上,恐慌幾乎彌漫全球,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也感受到了恐慌危機的威力,他隨即召回在德國訪問的財政部長貝克和在外地出差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與紐約股票交易所主席約翰·費蘭聲共同商討防止繼續暴跌的對策。
10月20日早上,股市恐慌籠罩著銀行業,許多銀行紛紛停止對專業經紀商和交易員提供信用資金,因為銀行擔心他們會破產而收不回貸款,而專業經紀商已沒有足夠的現金向交易所支付保證金以維持交易暢通的責任,因為他們在19日當天為了阻止股票下跌而買進了過量的股票。專業經紀商因此而陷入了流動性困境,他們沒有現金參與20日的交易。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倒閉,要麼求助於另外一家公司兼並他們。一旦專業經紀商倒閉,後果不堪設想,因為紐約股票交易所會缺乏保證金清算交割正常進行的資金來源,繼續暴跌將在所難免。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剛剛上任兩個月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講話,「作為國家的央行,美聯儲有責任提供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天我重申將保證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這句話實際上是暗示美聯儲會支持銀行為股票交易商繼續發放貸款,格林斯潘的繼任者伯南克在1990年寫道,「當時美國10家最大的銀行暗地裡翻倍給證券公司借款。」
在獲得美聯儲的支持後,兩家主要商業銀行馬上宣布降低優惠利率,紐約化學銀行迅速增加4億美元的證券貸款。銀行家信託公司也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證客戶的資金需要。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承諾使那些在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略微恢復了信心。隨後,美國的各大商業銀行紛紛降低利率。
一些專家後來評價稱,美聯儲回應「黑色星期一」的舉動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當遭遇嚴重的市場下行事件時,央行完全有能力穩定投資者信心,有效避免了此前金融危機來臨時就會伴隨經濟衰退和銀行危機的現象。
一系列「救市」措施公布後,10月20日,股票指數上升了102.27點,10月21日比20日又回升了186.94點,但10月22日收盤價比21日又下降了77.42點。大崩盤發生的那一周內,約有650家公司公開宣布要在公開市場上回購本公司的股票。而在此之前,自1987年1月1日至10月16日,總共只有350家公司宣布回購措施,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黑色星期一」那天繼續維持回購行為。上市公司的這種大規模回購行為對股市產生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這種干預金融市場的行為給後來的市場堆積了很多泡沫,因為自1987年股災後,股票市場就走上了「非理性繁榮」的道路。後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急速上漲並沖破了6000點大關。到了這個點,投資者們相信市場仍然蘊藏著巨大的上升能源,股票市場會繼續上揚,但是美聯儲沒有任何後續動作,沒有執行任何形式的緊縮貨幣政策,或者任何針對股票交易而增加的邊際准備金要求,這些都向市場參與者表明,央行沒有像格林斯潘暗示的那樣認為股票價格已經出現警示信號。
20世紀90年代末股票市場繼續上揚,很多人都認為美聯儲應該提出邊際准備金要求(尤其是用於購買或者持有股票的貸款應該要求預付訂金),至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表明美聯儲對「非理性繁榮」一貫關注的態度。然而,這種措施很早就被廢除不用了,事實上美聯儲也不願重新啟用。
法律授權了美聯儲可以對股票購買徵收邊際准備金,很多年以來這種准備金一直維持在50%的水平上,直到美聯儲不再試圖對股票市場進行干涉。這種模式下似乎更傾向於由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證券交易所本身來規范股票交易行為,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美聯儲很顯然認為增加准備金的舉措是無效的,因為只有一小部分股票交易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只要美聯儲不收緊貨幣政策,股票市場的投機就不會停止,這就為20世紀90年代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❾ 1929年美國股市為什麼突然暴跌說下大的背景,以及為什麼就是在一天或幾天之內暴跌
在世界其他國家,發生過多起因股市而引起的經濟災難,最典型的要數1929年美國股災。
1929年10月29日
在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裡,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旋渦之中,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美國做了個噩夢
危機已經悄悄降臨,人們卻沒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這絲毫沒有給華爾街的瘋狂帶來多少警醒。從1928年開始,股市的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事實上,在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產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復過來,股市的過熱已經與現實經濟的狀況完全脫節了。
1929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股票價格的高漲感到了憂慮,宣布將緊縮利率以抑制股價暴漲,但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復著這句話,卻只被人們當做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紐約數家主要銀行迅速組成「救市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理查德·韋尼親自購入股票,希望力挽狂瀾。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力圖以此刺激新一輪投資。然而,過了一個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費了。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早晨10點鍾,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至此,股價指數已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一名交易員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勢不止,滑至198點,跌幅高達48%。
翌年,股市憑借殘存的一絲牛氣,在1~3月大幅反彈。並於4月重新登上297點。此後又急轉直下,從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連續出現了6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至41點。與股災前相比,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盪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人們聞股色變,投資心態長期不能恢復。股市危機、銀行危機與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是個相互推動的惡性循環,股市暴跌後,投資者損失慘重,消費慾望大減,商品積壓更為嚴重。同時,股市和銀行出現危機,使企業找不到融資渠道,生產不景氣,反過來又加重了股市和銀行的危機,國民經濟雪上加霜。由於美國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經濟危機又引發了遍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5000萬人失業,無數人流離失所,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生產停滯,百業凋零。
紐約股市崩潰發生之後,美國參議院即對股市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嚴重的操縱、欺詐和內幕交易行為,1932年銀行倒閉風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諸多問題。在痛定思痛、總結教訓的基礎上,從1933年開始,羅斯福政府對證券監管體制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為基礎的監管構架,重樹了廣大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保證了證券市場此後數十年的平穩發展,並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仿效。這樣,以1929年大股災為契機,一個現代化的、科學的和有效監管的金融體系在美國宣告誕生。經歷了大混亂與大崩潰之後,美國股市終於開始邁向理性、公正和透明。此後,經過羅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戰對經濟的刺激,美國股市逐漸恢復元氣,到1954年終於回到了股災前的水平。
❿ 黑色星期四為什麼美國華爾街股市會突然暴跌什麼引起的前天還吃牛扒的明天就變成吃政府救濟
在1929年10月以前,華爾街股市出現了持續7年左右的繁榮,所有股票價格都節節上升。1929年9月初,一位統計學家預言美國將出現空前規模的大蕭條,道·瓊斯指數即下跌了約10點;隨後,胡佛總統聲稱美國經濟從根本上看是健全的,股市再次大規模攀升,但整個華爾街已籠罩了一種警覺氣氛。
到10月24日出現了空前的拋售風潮,一天內有12,894,650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瀉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潰達到極點,有1638萬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歷史記錄,損失比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大5倍。在此期間,盡管一些金融巨頭曾試圖挽救股市,比如摩根公司代理人理查德·惠特尼曾一舉吃進一萬股鋼鐵公司股票等,但無濟於事,股市一瀉千里。這一逛瀉一直持續到1932年中期,歷經34個月,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87.4%,跌幅最大的是冶金、機械、汽車、電力、化工等行業股票,跌幅均在90%以上。紐約的股市暴跌還波及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瑞典、挪威和荷蘭,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持久的股市下跌風潮。從那時起,世界金融和經濟發展陷入了長期的蕭條之中。
背景:1919年,「一戰」結束後,新設備、建設等市場需求都很疲軟,經濟增長的很緩慢,可供投資的領域很少,企業的閑余資金開始流向證券市場。大量的資金找不到投資的地方,進入證券市場後,股票價格出現暴漲,以幾倍於實際價格的價格買入拋出,從而導致泡沫現象嚴重起來。股票價格的上漲,導致投到股票上的錢更多,證券市場出現過熱現象,每天都在刷新記錄。但是到了1929年10月24日,在「黑色星期四」這天,泡沫一下子破裂,股價暴跌,高價的股票一夜之間成為廢紙,搶著購入證券的企業和個人一夜之間淪為窮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