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復擁有浦東機場的候機樓及一期制跑道等資產,是中國最大的三個國際中轉樞紐航空港之一,直接服務區經濟總量規模最大的長三角地區,在國內前五大機場中旅客吞吐量排第三,貨郵吞吐量自2003年以來一直位居國內首位,比首都、白雲和深圳三家總和都多。
2. 浦東機場第二候機樓和第三條跑道投入使用,大大提高公司的商貿面積。新商貿區主要採用保底租金和收入分成模式,商貿收入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3. 大股東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向公司承諾,其持有的於2009年3月2日限售期滿的83348萬股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自2009年3月2日起自願繼續鎖定一年。
4.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2500(元),每股凈資產6.5400(元),凈資產收益率3.7800%,營業收入2438599575.7100(元),同比增減0.648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6635299.38(元),同比增減-28.0414%。
5. 公司200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0.5元(含稅)。股權登記日:2009年8月4日;除息日:2009年8月5日;現金紅利發放日:2009年8月11日。
⑵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主要的不同點:
一、長途航線的班機一般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會在虹橋機場;
二、浦東機場大部分都是出國和跨洲的航班,如飛往法蘭克福,舊金山等,上海虹橋機場大部分的航班都是國內的航班,如飛往北京、太原等;即使是出國的航班也是在中國周邊,如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等。
在需要的時候,兩個機場又可以互為備降。事實上,上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搭乘飛機。
(2)上海機場未來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
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⑶ 上海虹橋機場現在是不是在擴建當中啊
虹橋機場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日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虹橋機場將新建一條長3300米的跑道和一座面積2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大約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後,虹橋機場將變成一個擁有兩條跑道、兩座航站樓的機常
目前上海虹橋機場是中國樞紐機場之一,東航、上航和春秋航空等數家航空公司都在虹橋機場設有基地。歷經多次改造,眼下的虹橋機場擁有一條長3400米的跑道,航站樓面積8.16萬平方米,設計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960萬人次。
但近年來,機場各項設備的超負荷運轉情況日益突出。根據民航空管部門的統計,現在虹橋機場不到兩分鍾就有一個航班起降,航班密度非常大。如果說旅客吞吐量,真是讓人嚇一大跳:設計能力每年「吐納」960萬人次的虹橋機場,去年運送旅客達到1900萬人次,「超標」近一倍。
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信息,擴建工程將按照滿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設計,新建一條長3300米的跑道和25萬平方米新航站樓以及公用設施等,項目總投資153億元。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虹橋和浦東兩大機場將根據各自定位,在上海航空樞紐港建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虹橋機場將以「點對點」國內地區航線為主,並承擔公務機、專機、通用飛機等的起降。
⑷ 上海虹橋機場大,還是浦東機場大
在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過程中,『一市兩場』(一個城市有兩個機場)已經成為上海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國際上公認:當某城市或區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7000美元,該城市處於航空運輸快速發展階段,應考慮修建第二個機場。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而且上海處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龍頭地位。『兩場同建』是上海實現國際航空樞紐戰略的重要步驟。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不可相互取代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並不是簡單地定義為浦東機場只為國際航班服務,虹橋機場只對國內航班開放。國內的有些航班也在浦東機場降落,比如重慶—上海的航班全部降落在浦東;北京—上海的部分航班在浦東國際機場降落。
准確地說,兩場是按照航線的長短來定位的。長途航線的班機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選擇虹橋機場;在特定的時候,兩個機場又互為備降場。事實上,上海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起飛或降落。
目前,上海兩個機場的客運量已經達到3000多萬人次,吞吐量已經超過北京的首都機場。浦東機場的兩條跑道和虹橋機場的1條跑道全部投入運營;浦東機場的第三條跑道和虹橋機場的第二條跑道正在規劃設計中。浦東機場的遠期規劃是建4條跑道,4座航站樓,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0萬噸。
盡管目前上海浦東機場的國際乘客中轉量只能佔到5%,但到2015年上海兩場的客運吞吐量將達到1億人次,那時在上海中轉的國際乘客量至少在30%以上。有專家甚至大膽預言,30年後,隨著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客觀上也許會產生建第三個機場的需求,這第三個機場可能是小型的商務專用機場。
兩機場間需搭建成熟的交通網路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才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兩場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比如,某乘客想從紐約飛到合肥,需要在上海轉機。那麼他到達浦東機場後,需換乘其他交通工具去虹橋機場。目前在兩場之間,上海能提供的直達交通工具只有計程車和機場大巴,這兩種交通工具都可能遇到塞車的情況,從而有可能耽誤乘客的班機。因此,有專家建議,在兩場之間修建一條地鐵或磁懸浮,將更加有利於兩場的互動。
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已經在規劃一條連接兩場的磁懸浮。另外,上海正計劃將虹橋機場建設成上海的西大門。在不久的將來,3條高速公路直通虹橋機場,一條由重慶通往上海的鐵路也將直通虹橋機場。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全球「一市兩場」現象很普遍
「一市兩場」或「一市多場」在歐美發達國家很多。國際上的大都市幾乎全部是「一市兩場」或「一市多場」。
在歐洲,巴黎堪稱「一市兩場」的代表,其兩個機場是:戴高樂機場、奧利機場。而倫敦則是「一市多場」的典型城市,倫敦有5個機場,分別是: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斯坦斯特德機場、盧頓機場、倫敦城市機場。在美國,「一市多場」比「一市兩場」的現象更普及,洛杉磯和倫敦一樣有5個機場,紐約、波士頓、邁阿密都有4個機場,華盛頓和舊金山各擁有3個飛機場,芝加哥為「一市兩場」的城市。
在亞洲,有8個「一市兩場」的城市,日本的東京、大阪、札幌;韓國的首爾,中國的上海、台北,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⑸ 上海虹橋機場與上海浦東機場有什麼區別
兩處機場有以下區別。
一、兩處機場的具體位置不同
1)上海虹橋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550號。
四、兩處機場擁有的機場跑道數量不同
1、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擁有跑道兩條,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45米、第二跑道長3300米,寬60米。
2、浦東機場擁有飛機跑道四條。第一跑道長4000米、寬60米,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05年3月啟用;第三跑道長3400米、寬60米,2008年3月啟用。第四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14年12月底通過驗收。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⑹ 上海虹橋機場大,還是浦東機場大
浦東是最大的不僅因為他是國際機場而且還是(包括港、澳、台)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虹橋機場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0萬架次設計建設。
浦東機場新,浦東機場大,浦東機場跑國際航班的,虹橋機場只跑國內航班。
當然浦東啦。不過太遠了,而且諾大的候機廳,辦國內航線的只佔一個角,很擁擠,典型洋奴設計。而且因為航站樓很龐大,(國內航班)下飛機後要經過漫長的步行才能到達出口,然後再步行數百米才能到磁浮。
⑺ 高人點評一下上海機場和新世界兩支股票的升值潛力
上海機場主要做航空業務,現在經濟危機,航空業都不景氣!你看下航空運輸行專業的股票就知道了,例如海屬南航空,東方航空,上海航空(ST上海)南方航空等,所以我覺得上海機場的潛力有限
新世界也是上海本地股,但是主營是商業和酒店服務,而且主要是以南京路步行街為主,基本上經濟危機對其業績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更好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