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鐵礦石1909分析

鐵礦石1909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05 09:49:32

⑴ 面對詹天佑的塑像,是怎樣贊嘆的,寫出一段對話

詹天佑是中國人的光榮。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先驅者之一,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華鐵路第一人。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傑出的鐵路工程技術專家。作為中國鐵路事業的先驅者,詹天佑被人們稱作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出身於平民之家,他將終生奉獻給中國交通事業,他是鐵路事業的科技驕子。 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國前期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歷史人物之一。他的成長史,他的家國情,無不映照著他生活的那個年代的多彩畫卷。詹天佑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富實的家蔭,即使考上清朝的首批出洋官學生,他也只是120個人中的一分子。一介平民之子,天生本分,誠實堅毅,沒有染上投機鑽營的惡習,沒有領悟趨炎附勢的奸巧,不奔走於權貴之門,不混跡於風月之地,求學規矩勤勉,做事嚴謹認真,做人不卑不亢,創業兢兢業業。如果一定要分什麼情商或智商的話,我看他在這兩方面都不算高。雖身處亂世,他的生活、事業照樣發展,在官、商、學三界都受到尊敬,他從沒有刻意追求這些,一切都是那麼不經意地水到渠成。他是一個老實人,享受過出洋時的榮耀,遭遇過回國時的落寞,做過默默無聞的教習,當過威風八面的朝官,被西方的同行嘲笑過,被祖國的同胞算計過,不管處於何種境地,他總是那樣堅定地前行。
詹天佑先生領導修建京張鐵路的卓越成就,為當時深受侮辱的中國人民爭了一口大氣,表現了我國人民偉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著我國人民偉大的將來。
詹天佑的自力更生、發憤圖強、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是他對我國人民和古代科學家、工程師的偉大精神傳統和創新才能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他遺留給我們今天科學技術界的偉大精神遺產。

⑵ 鄧尼茲一生中的戰績有哪些

1935年10月,卡爾暦沾鄧尼茲晉升為海軍上校,並出任德國海軍自一次大戰戰敗以來組建的第一支潛艇支隊「韋迪根」支隊司令,次年晉升為海軍准將,升任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 鄧尼茲,1891年出生於柏林,1909年參加德國海軍,畢業於基爾海軍學校,1916年起在潛艇部隊服役,1918年2月任UB?/FONT>68號潛艇艇長,同年10月在馬爾他附近海域攻擊英國護航運輸船隊時,因潛艇被擊沉而被俘。1919年7月獲釋回國,繼續在海軍服役。從開始在潛艇部隊服役起他就始終關注潛艇的發展,潛心鑽研潛艇作戰戰術,特別是被俘後,更是反復思考潛艇作戰的經驗教訓,並最終摸索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潛艇建設和作戰理論。 他敏銳發現了改變德國海軍極其不利的海洋態勢的捷徑,即將潛艇的使用提高到戰略高度,因為德國海軍戰時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破壞英國的海上運輸,切斷其海上交通線,而德國那先天不足的地理位置,使水面艦艇只有越過強大的英國海軍和航空兵層層阻截才能進入大西洋,遂行破交任務,一旦在作戰中負傷受損,還必須經過漫長而危險的航程才能返回本土,可謂困難重重。反觀潛艇,可以憑借其水下航行的優勢,安全往返於本土和大西洋,即便英國海軍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權,潛艇仍能發揮其作用,打擊運輸船隊,所以潛艇是對付英國海軍最有效的。他還提出了「噸位戰」思想,英國是個島國,其經濟完全依賴海上貿易和運輸,英國每年消耗的物資中,石油的75%、鐵礦石的88%、銅的95%、鉛的99%、小麥的89%、肉類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賴進口,每年的海運物資總量超過6800萬噸,每天航行在大海上的英國運輸船多達2500艘!只要擊沉盡可能多的英國運輸船,使英國運輸船的噸位損失超過其新建船舶的噸位,就能最有效地打擊英國的戰時經濟,而且要使潛艇的損失盡可能小,其核心思想就是避開英國護航力量強大的海域,尋找其護航力量薄弱的海域實施破交,一句話而言,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收獲。根據鄧尼茲的研究分析,到達到徹底癱瘓英國海上運輸的戰略目標,潛艇部隊每月擊沉的噸位必須到達到70萬噸。 戰術上,鄧尼茲悉心研究了聲納、魚雷等武器裝備的性能,決定徹底屏棄傳統的單艇晝間潛航狀態下的遠距離魚雷攻擊戰術,採取多艇集群,夜間水面狀態近距離魚雷攻擊。這是因為潛艇在夜間水面狀態航行時,聲納是難以發現的,近距離攻擊又能確保較高的命中率。 多艇集群攻擊,則是鄧尼茲的發明,當時潛艇由於受通訊保障的制約通常是單艇獨立作戰,鄧尼茲認為多艇集群攻擊與單艇相比,既可以提高發現目標的概率,又可以提高攻擊成功率。具體作法是以數艘或十數艘,甚至數十艘潛艇組成艇群,以20至30海里間隔成一字橫亘在敵方運輸船隊可能經過的航線上,一旦一艘潛艇發現目標,立即報告設在岸上的指揮部,指揮部再迅速通知其他潛艇,白天搶佔有利攻擊陣位,天黑後則以水面狀態實施近距離魚雷攻擊,天亮前停止攻擊,全速搶佔下一個有利陣位,等待次日天黑後再次實施攻擊,直至將運輸船隊消滅。這一戰術酷似狼群的捕食,因此被鄧尼茲形象地稱為「狼群戰術」,這一戰術的基本原則按照鄧尼茲的解釋就是在必要的地點、必要的時間盡可能集中最多數量的潛艇,該戰術的關鍵是解決指揮和通訊上的困難,為此鄧尼茲積極組織部隊在大西洋、波羅的海、北海等海域進行實踐性演練,並親自與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技術難題,終於克服了諸多困難,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得到了驗證,使德國潛艇部隊逐漸掌握了這一戰術。 鄧尼茲並根據他的這一戰略思想,提出了建立300艘潛艇規模的具體要求,但直到戰爭爆發前的1939年9月,他才總共擁有57艘潛艇,其中只有22艘是適宜遠洋作戰的大型潛艇!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點兵力,只夠刺一下英國人!」但他仍指揮這點兵力,投入了戰爭!

⑶ 國際關系

國際關系,是由國家的利益和力量決定的,你就根據這個再加上我過的對外政策來寫,還有我們的對外政策是由國家性質和利益決定....再寫我國已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提升了綜合國力,和第三世界國家密切往來,與很多國家建交...有利於走向世界...但是要提防顛覆我們的勢力....

總之辨證的去寫,多誇誇中國就好了,要肯定我們國家的成績

⑷ 誰能告訴我關於愛迪生的資料簡略一點

名人姓名:愛迪生
出生年代:1847-1931
名人職稱:電學家、發明家、企業家
名人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
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企業家。
1847年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進學校讀書,只學習了三個月,就不得不退學回家,由當過鄉村教師的母親、輔導他自學。12歲時,家庭生活困難,開始在列車上賣報,16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之後不斷有發明問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項發明,1928年被授與美國國會金質特別獎章。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科學成就
愛迪生是一位聞名世界的偉大發明家。他一生的發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愛迪生的主要貢獻有:
1.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
今天,我們很難想像生活中可以沒有電——無法開亮一盞燈,聽唱片,去電影院,或給某人打個電話。然而,所有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全都是一個人實用的發明創造的結果——他就是托馬斯·愛迪生。在愛迪生之前,馬路上,居室里,工廠里,都只能使用靠手工點燃的昏昏蒙蒙的煤氣燈。夜幕一降,工廠紛紛關門。電或者電話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他那種實用性的發明和改進把電和電話的用途推向了每一個角落。
愛迪生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他開現代世界技術革新之先河。這位不知疲倦的發明家把我們從蒸氣時代帶入了20世紀。
2.愛迪生還在電影、有軌電車、礦業、建築以及兵器等方面,有許多著名的發明創造。
3.愛迪生還在一個真空燈泡里觀察到熱電子發射現象,後人把它稱做「愛迪生效應」,熱電子發射的發現,為研製電子管奠定了基礎。
大事年表
1847年 2月11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
1854年愛迪生全家遷往密歇根的休倫港。不久愛迪生得了猩紅熱,病情嚴重。這場大病成為他後來耳聾的主要病因。
1855年 愛迪生在英格爾學校讀了3個月的書。
1859年 12歲的愛迪生成為休倫港一底特律火車上的報童。
1861年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2年 希洛之戰;愛迪生用電報使報道戰斗消息的報紙暢銷。
1863年 16歲的愛迪生成為報務員,後來的幾年裡四處浪遊,做報務工作。
1868年愛迪生到達波士頓,在西方聯合電報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他申請第一項專利(表決器),報務員同業雜志上刊登了他的雙向電報機的消息。
1869年 1月,愛迪生成為自由發明人。他申請第二項專利,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
4月,雙向電報機試驗失敗。
10月,愛迪生與電氣工程師富蘭克林·L·波普建立合夥企業。
1871年 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紐瓦克開設了門市部。
12月,托馬斯·愛迪生與瑪麗·斯迪威爾結婚。
1874年愛迪生成功地製造了多路電報系統,四重傳輸系統,可以通過單一線路在兩個方向同時傳輸兩個信息。
1876年 1月,愛迪生開始在新澤西州的蒙羅園建造新的實驗室,並在不久之後搬了進去。
3月,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獲得他新發明的電話的專利權。
1877年 1月,愛迪生開始研究炭精電話送話器。
11月,愛迪生使用燈黑對炭精送話器的效果作了重大改進。
12月,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1878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和輸電系統
1879年 夏季,「低腰身的瑪麗·安」發電機設計完成。
1879年 10月,愛迪生發現,將炭化棉線作燈絲,裝進高度真空的玻璃燈泡里,會持續發亮好多小時才被燒壞。
1880年 一輛電動火車建成,並在蒙羅園投入使用。
1881年 愛迪生離開蒙羅園,重回紐約。
1882年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同時,注意到燈泡內部有一些黑色沉積點,「愛迪生效應」的第一個證明。
9月4日,紐約珍珠街上的發電站啟動。
1884年 愛迪生的妻子瑪麗去世。
1886年托馬斯·愛迪生與米娜·米勒結婚,並與她一起在「格蘭蒙特」——新澤西奧蘭治谷的一座大庄園里定居。
1887年愛迪生開始改進留聲機的研究;並在西奧蘭治建造了一座新的實驗室。
1888年愛迪生救活了一家始建於70年代的鐵礦石處理公司。在此後的幾年裡,他購買了新澤西大片有鐵礦的土地,開辦了一家礦產加工廠和一座礦場。
1891年愛迪生在美國為他的「活動物體的連續照片放映機」申請了專利。
1899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的蓄電池。
1900年 愛迪生對鐵礦石處理的研究最終停止。
1902年愛迪生成功地開辦了一家水泥製品廠。(他從這項生意中發展出築路和房屋建造工程。)
1912年愛迪生開始為福特公司的T型汽車設計電氣自動起動器,T型汽車取代了市場上的電動汽車。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愛迪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美國海軍的科學發展上。
1927年愛迪生在佛羅里達建立了一座實驗室,研究國產橡膠資源,用以取代通常的馬來亞產品。
1931年 8月,愛迪生心力交瘁,被診斷為患了重病。
10月18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去世,終年84歲。
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希望幫到你!

⑸ 愛迪生資料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1883年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也叫「愛迪生效應」,即金屬表面附近的部分電子或離子因高溫而使其無規則運動得到足夠的動能,克服表面的束縛,逸出金屬之外。愛迪生效應對於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為重要,作為發射表面的陰極常塗上一層鹼土金屬氧化物,以利電子發射,並用電流加熱以維持高溫。

1900年愛迪生發明了鐵鎳蓄電池,是一種鹼性蓄電池,電動勢約為1.3~1.4伏,壽命長,但效率不高。愛迪生一生有許多發明,可是當別人問愛迪生成功原因時,他說:有些人以為我有什麼天才,這是不正確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
回答者:xiaobebe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 19:39
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企業家。1847年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進學校讀書,只學習了三個月,就不得不退學回家,由當過鄉村教師的母親、輔導他自學。12歲時,家庭生活困難,開始在列車上賣報,16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之後不斷有發明問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項發明,1928年被授與美國國會金質特別獎章。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二、科學成就

愛迪生是一位聞名世界的偉大發明家。他一生的發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愛迪生的主要貢獻有:
1.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
今天,我們很難想像生活中可以沒有電——無法開亮一盞燈,聽唱片,去電影院,或給某人打個電話。然而,所有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全都是一個人實用的發明創造的結果——他就是托馬斯·愛迪生。
在愛迪生之前,馬路上,居室里,工廠里,都只能使用靠手工點燃的昏昏蒙蒙的煤氣燈。夜幕一降,工廠紛紛關門。電或者電話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他那種實用性的發明和改進把電和電話的用途推向了每一個角落。

愛迪生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他開現代世界技術革新之先河。這位不知疲倦的發明家把我們從蒸氣時代帶入了20世紀。

2.愛迪生還在電影、有軌電車、礦業、建築以及兵器等方面,有許多著名的發明創造。

3. 愛迪生還在一個真空燈泡里觀察到熱電子發射現象,後人把它稱做「愛迪生效應」,熱電子發射的發現,為研製電子管奠定了基礎。

三、趣聞軼事

1.孵蛋的經歷

愛迪生在童年時代就愛動腦筋,好奇心特別強,有一天早晨,全家突然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到處找也找不到,一直到了晚上,才發現他趴在雞舍旁,肚子下面壓了一大堆雞蛋,原來他異想天開,要用自己的身體來孵小雞,結果事與願違:蛋殼破裂,蛋黃橫溢。小愛迪生也明白了:雞可以孵蛋,但是出於某種原因,人不能孵蛋。

2.最差的學生

愛迪生喜歡了解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對於上學就另當別論了。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當時他家剛搬遷到另一個大湖旁的休倫港不久。整天困在教室里,他感到太沒意思了。

像當時的大多數教師一樣,這所學校的老師也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非常害怕藤條,盡管如此,他仍然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他好問的習慣更使得老師生氣。

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後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addled蛋就是壞的、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沖出了教室,再也不願回去。

在家裡,他的母親南茜站在他一邊。有一段時間愛迪生時斷時續地去過一些別的學校。但大部分時間里是母親親自教他。或者不如說,她任由他去自學。在她的鼓勵下,他如飢似渴地讀書:莎士比亞、歷史、《聖經》。在他9歲那年,有一天,她給了他一本科學方面的書,這是他第一次看這種書。書名叫《自然哲學的學校》,它讓讀者們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從那時候起,艾爾的生活就起了變化。

他如痴似醉地將這本書讀完,做了裡面所有的實驗,然後他做起了自己的實驗。他買來化學製品,四處搜尋電線之類的邊角料,在卧室里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他做的實驗之一是將兩只大貓的尾巴擱在電線上,將它們的毛相互摩擦,試圖產生靜電。唯一的結果是他被兩只貓抓得鮮血淋淋!

他的另一項早期實驗是讓一個朋友服用大劑量的起泡粉,希望這種粉在人體內產生的氣會像充滿氣的氣球一樣將他送上天。

3.艱苦探索,「大海撈針」終於成功了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盪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600 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裡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這一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鍾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鍾,燈絲終於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麼,然後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有人說,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麼時候退休?」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鍾都在工作,並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的確,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於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大事年表

1847年 2月11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

1854年 愛迪生全家遷往密歇根的休倫港。不久愛迪生得了猩紅熱,病情嚴重。這場大病成為他後來耳聾的主要病因。

1855年 愛迪生在英格爾學校讀了3個月的書。

1859年 12歲的愛迪生成為休倫港一底特律火車上的報童。

1861年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2年 希洛之戰;愛迪生用電報使報道戰斗消息的報紙暢銷。

1863年 16歲的愛迪生成為報務員,後來的幾年裡四處浪遊,做報務工作。

1868年 愛迪生到達波士頓,在西方聯合電報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他申請第一項專利(表決器),報務員同業雜志上刊登了他的雙向電報機的消息。

1869年 1月,愛迪生成為自由發明人。他申請第二項專利,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

4月,雙向電報機試驗失敗。

10月,愛迪生與電氣工程師富蘭克林·L·波普建立合夥企業。

1871年 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紐瓦克開設了門市部。

12月,托馬斯·愛迪生與瑪麗·斯迪威爾結婚。

1874年 愛迪生成功地製造了多路電報系統,四重傳輸系統,可以通過單一線路在兩個方向同時傳輸兩個信息。

1876年 1月,愛迪生開始在新澤西州的蒙羅園建造新的實驗室,並在不久之後搬了進去。

3月,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獲得他新發明的電話的專利權。

1877年 1月,愛迪生開始研究炭精電話送話器。

11月,愛迪生使用燈黑對炭精送話器的效果作了重大改進。

12月,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1878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和輸電系統

1879年 夏季,「低腰身的瑪麗·安」發電機設計完成。

1879年 10月,愛迪生發現,將炭化棉線作燈絲,裝進高度真空的玻璃燈泡里,會持續發亮好多小時才被燒壞。

1880年 一輛電動火車建成,並在蒙羅園投入使用。

1881年 愛迪生離開蒙羅園,重回紐約。

1882年 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同時,注意到燈泡內部有一些黑色沉積點,「愛迪生效應」的第一個證明。

9月4日,紐約珍珠街上的發電站啟動。

1884年 愛迪生的妻子瑪麗去世。

1886年 托馬斯·愛迪生與米娜·米勒結婚,並與她一起在「格蘭蒙特」——新澤西奧蘭治谷的一座大庄園里定居。

1887年 愛迪生開始改進留聲機的研究;並在西奧蘭治建造了一座新的實驗室。

1888年 愛迪生救活了一家始建於70年代的鐵礦石處理公司。

在此後的幾年裡,他購買了新澤西大片有鐵礦的土地,開辦了一家礦產加工廠和一座礦場。

1891年 愛迪生在美國為他的「活動物體的連續照片放映機」申請了專利。

1899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的蓄電池。

1900年 愛迪生對鐵礦石處理的研究最終停止。

1902年 愛迪生成功地開辦了一家水泥製品廠。(他從這項生意中發展出築路和房屋建造工程。)

1912年 愛迪生開始為福特公司的T型汽車設計電氣自動起動器,T型汽車取代了市場上的電動汽車。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愛迪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美國海軍的科學發展上。

1927年 愛迪生在佛羅里達建立了一座實驗室,研究國產橡膠資源,用以取代通常的馬來亞產品。

1931年 8月,愛迪生心力交瘁,被診斷為患了重病。

10月18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去世,終年84歲。

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⑹ 詹天佑的生平事跡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詹天佑兒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一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一起實地調查,(P116)密測量。夜晚,借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復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詹天佑初戰告捷後,立刻遇到了更為嚴峻的考驗。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么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里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著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准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於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病逝。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⑺ 愛迪生發明了什麼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 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 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⑻ 急需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資料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詹天佑兒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一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一起實地調查,(P116)密測量。夜晚,借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復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詹天佑初戰告捷後,立刻遇到了更為嚴峻的考驗。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么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里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著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准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於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病逝。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⑼ 成礦事件與模型分析

由礦質源區多源性說明,德爾尼銅(鈷)礦床的礦質、不僅有源於超基性岩、火山岩、炭質(砂)板岩、古老變質岩和中酸性侵入岩類,且由硫同位素組成顯示,可能還有深源地幔流體參與。時代上,章午生(1995)獲得過礦化蛇紋岩Sm-Nd年齡為7.56 Ga,Ⅰ號礦體9.43 Ga,Ⅱ號礦體10.25 Ga的年齡數據。宋忠寶等(2010)曾在Ⅰ號礦體4240平台上採集了10個銅礦礦石樣品,進行了Re-Os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出現了4組年齡數據。即(310.9 ± 1.7)Ma~(314.3 ± 2.2)Ma;(279.3 ± 1.8)Ma~(282.8 ± 2.4)Ma;(630.9 ± 4.4)Ma~(663.7 ± 6.0)Ma;(186.4 ± 4.9)Ma 和(411.2 ± 14.5)Ma等,時代跨越薊縣紀到侏羅紀。這同超基性岩和火山岩時代一樣,出現多組年齡數據,原因是采樣分析還是物源多樣性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究。不過,依據其成礦過程與頂板炭質(砂)板岩介質間的場源關系,以及礦體與圍岩——炭質(砂)板岩褶皺形態的同步協調性。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提示,主體成礦階段可能發生在二疊紀炭質(砂)板岩和圍岩地層隆升褶皺的同時。因為此時的構造熱動力條件是造成礦質元素活化遷移的最佳環境。否則炭質(砂)板岩與角礫狀超基性岩或蛇紋岩之間的介質條件就失去一切意義。照此,宋忠寶等(2010)獲得的銅礦石280 Ma左右的Re-Os年齡數據,大體可代表礦床主成礦階段Fe-S和Cu-Zn體系的成礦過程。而186 Ma左右的年齡,極可能是「套鞋狀」磁黃鐵礦(外殼)的成礦時代,因為只有當抗磁質的Fe-S和Cu-Zn體系固結成礦後,才能和角礫狀超基性岩或蛇紋岩介質間產生一種順磁質與抗磁質的介質場源關系。當然,這種關系,也是以炭質(砂)板岩介質為間接條件的。

對另外幾組年齡數據的解釋,這里如注意到下篇推測地磁極性正負年代表(圖11.6),663~630 Ma(震旦紀)、471 Ma(志留紀)、280 Ma(二疊紀)、186 Ma(侏羅紀),大都是地磁處於正極性為主期時代,地磁場增強,地幔柱活動和熱對流的極盛時期,是激發和活化元素的有利場源環境。這也就是說,出現的多組年齡數據,可能包含著早期階段礦質活化的地質信息。這也涉及Re-Os體系的演化與地球極性狀態間的某些內在關系。

事實上,作為一重要成礦事件,都大體應有一個從蘊育→發展成熟→終結的完整過程。獲得不同年齡數據,有些可看作是涵蓋一個成礦過程的時間尺度。特別與成礦相關的熱流體成分,可能是多源多世代熱流體匯集的結果。從而出現年代學上的多組同位素年齡數據。另一方面,在一次地熱事件中,熱流體的形成,不一定有岩漿作用同步伴隨。在通常情況下,有時熱流體(熱液)形成在前,岩漿熔融事件在後,有時岩漿熔融作用導致熱液的形成。但不管二者的先後關系如何,它們都是地球熱事件的不同程度的反映。甚至包括某些活動性構造的產生。總體形成一個熱-構造-岩漿活動中心。

從德爾尼礦床過程和模型分析,由礦區(或礦體頂板)熱水成因的炭質(砂)板岩產出,東北側黑雲母花崗岩(236~260 Ma)的侵入,以多條北東向斷裂的出現,德爾尼主礦區可能正好處在一個構造-岩漿和熱流活動中心。而且從相關火山岩、超基性岩、中酸性侵入岩以及硫化礦體本身的多組年齡數據,反映出這里的構造-岩漿和熱流事件是多期次或多旋迴性的。起碼從薊縣紀直到中生代侏羅紀,並同地磁場正極性為主期存在一定的對應性。可能正是這樣一種過程和關系,最終鑄就了銅(鈷)礦床的形成和產出。而目前礦床與炭質(砂)板岩和超基性岩的空間產出有關,只不過是這一過程的最終結果,其內應涵蓋著多旋迴性構造-岩漿-熱流體事件的行為和貢獻。特別是礦質熱流體的遷移匯集的貢獻。就此,考慮的成礦模型大體如下(圖4.12)。

(1)前震旦紀時段

按同位素年代學和相關岩石類型組合,似乎為一種大陸裂谷型綠岩建造特徵。岩石可包括年齡為1145~1909 Ma的扎崩溝變基性火山岩,礦區東北側Sm-Nd年齡為1443~1097 Ma的斜長角閃岩、大理岩等的變質雜岩,以及Sm-Nd年齡為12 Ga左右的超基性雜岩等。按年齡數據,超基性岩類侵入有晚於火山沉積建造而是一種後火山作用高層位侵入體的產出關系。這同國內外一些綠岩系岩石組合和層序有其相似之處(董顯揚等,1995)。這就是說,德爾尼銅(鈷)礦床是在早期大陸裂谷綠岩建造為基底岩系的基礎上。於晚古生代再次發生裂解的構造環境中形成的。

圖4.12 德爾尼銅(鈷)礦床成礦過程階段演化示意圖

(2)石炭-二疊紀時段

由具海底浪蝕沉積的角礫狀超基性岩或蛇紋岩的產出,表明此時段的超基性岩體已完全裸露於海底,且由角礫狀超基性岩的分布和成分的較單一性,反映為一種島鏈間的小海盆地的沉積環境。除超基性礫岩和碎屑岩沉積外,還夾有異源性的炭硅質碎屑岩沉積,而島鏈外側則為非熱水沉積的正常碎屑岩系。這可能是造成銅、(鈷)礦床形成的物源和環境的先決條件,而且從炭質(砂)板岩的熱水成因,已蘊育著礦質運移的必要熱動力條件。

(3)晚二疊世—三疊紀時段

在不同性質介質形成的條件下,伴隨構造隆升褶皺的動力學背景,礦質熱流體運移至角礫狀超基性岩(或蛇紋岩)同炭質(砂)板岩接觸界面間。由於介質間存在著電勢差和溫度梯度,便於二者間自然性地建立起一種激發電磁效應的場源關系。這種場源關系隨著成礦過程的推移和介質類型的變更,便控制了不同系列礦質元素組合的礦石建造。這一過程似乎可延續到侏羅紀的磁黃鐵礦成礦階段。

(4)中生代時段

為礦床構造定位時段。由具韌性剪切構造變形性質的片狀蛇紋岩產出。反映出礦床是在一種北東—南西向推覆構造的動力學背景下定位的。

⑽ 愛迪生資料!急用!!!!~~~~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1883年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也叫「愛迪生效應」,即金屬表面附近的部分電子或離子因高溫而使其無規則運動得到足夠的動能,克服表面的束縛,逸出金屬之外。愛迪生效應對於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為重要,作為發射表面的陰極常塗上一層鹼土金屬氧化物,以利電子發射,並用電流加熱以維持高溫。

1900年愛迪生發明了鐵鎳蓄電池,是一種鹼性蓄電池,電動勢約為1.3~1.4伏,壽命長,但效率不高。愛迪生一生有許多發明,可是當別人問愛迪生成功原因時,他說:有些人以為我有什麼天才,這是不正確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

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企業家。1847年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進學校讀書,只學習了三個月,就不得不退學回家,由當過鄉村教師的母親、輔導他自學。12歲時,家庭生活困難,開始在列車上賣報,16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之後不斷有發明問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項發明,1928年被授與美國國會金質特別獎章。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二、科學成就

愛迪生是一位聞名世界的偉大發明家。他一生的發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愛迪生的主要貢獻有:
1.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
今天,我們很難想像生活中可以沒有電——無法開亮一盞燈,聽唱片,去電影院,或給某人打個電話。然而,所有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全都是一個人實用的發明創造的結果——他就是托馬斯·愛迪生。
在愛迪生之前,馬路上,居室里,工廠里,都只能使用靠手工點燃的昏昏蒙蒙的煤氣燈。夜幕一降,工廠紛紛關門。電或者電話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他那種實用性的發明和改進把電和電話的用途推向了每一個角落。

愛迪生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他開現代世界技術革新之先河。這位不知疲倦的發明家把我們從蒸氣時代帶入了20世紀。

2.愛迪生還在電影、有軌電車、礦業、建築以及兵器等方面,有許多著名的發明創造。

3. 愛迪生還在一個真空燈泡里觀察到熱電子發射現象,後人把它稱做「愛迪生效應」,熱電子發射的發現,為研製電子管奠定了基礎。

三、趣聞軼事

1.孵蛋的經歷

愛迪生在童年時代就愛動腦筋,好奇心特別強,有一天早晨,全家突然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到處找也找不到,一直到了晚上,才發現他趴在雞舍旁,肚子下面壓了一大堆雞蛋,原來他異想天開,要用自己的身體來孵小雞,結果事與願違:蛋殼破裂,蛋黃橫溢。小愛迪生也明白了:雞可以孵蛋,但是出於某種原因,人不能孵蛋。

2.最差的學生

愛迪生喜歡了解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對於上學就另當別論了。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當時他家剛搬遷到另一個大湖旁的休倫港不久。整天困在教室里,他感到太沒意思了。

像當時的大多數教師一樣,這所學校的老師也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非常害怕藤條,盡管如此,他仍然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他好問的習慣更使得老師生氣。

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後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addled蛋就是壞的、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沖出了教室,再也不願回去。

在家裡,他的母親南茜站在他一邊。有一段時間愛迪生時斷時續地去過一些別的學校。但大部分時間里是母親親自教他。或者不如說,她任由他去自學。在她的鼓勵下,他如飢似渴地讀書:莎士比亞、歷史、《聖經》。在他9歲那年,有一天,她給了他一本科學方面的書,這是他第一次看這種書。書名叫《自然哲學的學校》,它讓讀者們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從那時候起,艾爾的生活就起了變化。

他如痴似醉地將這本書讀完,做了裡面所有的實驗,然後他做起了自己的實驗。他買來化學製品,四處搜尋電線之類的邊角料,在卧室里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他做的實驗之一是將兩只大貓的尾巴擱在電線上,將它們的毛相互摩擦,試圖產生靜電。唯一的結果是他被兩只貓抓得鮮血淋淋!

他的另一項早期實驗是讓一個朋友服用大劑量的起泡粉,希望這種粉在人體內產生的氣會像充滿氣的氣球一樣將他送上天。

3.艱苦探索,「大海撈針」終於成功了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盪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6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裡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這一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鍾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鍾,燈絲終於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麼,然後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有人說,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麼時候退休?」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鍾都在工作,並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的確,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於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大事年表

1847年 2月11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

1854年 愛迪生全家遷往密歇根的休倫港。不久愛迪生得了猩紅熱,病情嚴重。這場大病成為他後來耳聾的主要病因。

1855年 愛迪生在英格爾學校讀了3個月的書。

1859年 12歲的愛迪生成為休倫港一底特律火車上的報童。

1861年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2年 希洛之戰;愛迪生用電報使報道戰斗消息的報紙暢銷。

1863年 16歲的愛迪生成為報務員,後來的幾年裡四處浪遊,做報務工作。

1868年 愛迪生到達波士頓,在西方聯合電報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他申請第一項專利(表決器),報務員同業雜志上刊登了他的雙向電報機的消息。

1869年 1月,愛迪生成為自由發明人。他申請第二項專利,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

4月,雙向電報機試驗失敗。

10月,愛迪生與電氣工程師富蘭克林·L·波普建立合夥企業。

1871年 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紐瓦克開設了門市部。

12月,托馬斯·愛迪生與瑪麗·斯迪威爾結婚。

1874年 愛迪生成功地製造了多路電報系統,四重傳輸系統,可以通過單一線路在兩個方向同時傳輸兩個信息。

1876年 1月,愛迪生開始在新澤西州的蒙羅園建造新的實驗室,並在不久之後搬了進去。

3月,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獲得他新發明的電話的專利權。

1877年 1月,愛迪生開始研究炭精電話送話器。

11月,愛迪生使用燈黑對炭精送話器的效果作了重大改進。

12月,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1878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和輸電系統

1879年 夏季,「低腰身的瑪麗·安」發電機設計完成。

1879年 10月,愛迪生發現,將炭化棉線作燈絲,裝進高度真空的玻璃燈泡里,會持續發亮好多小時才被燒壞。

1880年 一輛電動火車建成,並在蒙羅園投入使用。

1881年 愛迪生離開蒙羅園,重回紐約。

1882年 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同時,注意到燈泡內部有一些黑色沉積點,「愛迪生效應」的第一個證明。

9月4日,紐約珍珠街上的發電站啟動。

1884年 愛迪生的妻子瑪麗去世。

1886年 托馬斯·愛迪生與米娜·米勒結婚,並與她一起在「格蘭蒙特」——新澤西奧蘭治谷的一座大庄園里定居。

1887年 愛迪生開始改進留聲機的研究;並在西奧蘭治建造了一座新的實驗室。

1888年 愛迪生救活了一家始建於70年代的鐵礦石處理公司。

在此後的幾年裡,他購買了新澤西大片有鐵礦的土地,開辦了一家礦產加工廠和一座礦場。

1891年 愛迪生在美國為他的「活動物體的連續照片放映機」申請了專利。

1899年 愛迪生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的蓄電池。

1900年 愛迪生對鐵礦石處理的研究最終停止。

1902年 愛迪生成功地開辦了一家水泥製品廠。(他從這項生意中發展出築路和房屋建造工程。)

1912年 愛迪生開始為福特公司的T型汽車設計電氣自動起動器,T型汽車取代了市場上的電動汽車。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愛迪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美國海軍的科學發展上。

1927年 愛迪生在佛羅里達建立了一座實驗室,研究國產橡膠資源,用以取代通常的馬來亞產品。

1931年 8月,愛迪生心力交瘁,被診斷為患了重病。

10月18日,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去世,終年84歲。

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閱讀全文

與鐵礦石1909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興蓉環境股票行情 瀏覽:315
開盤前集合競價賣出成交價格 瀏覽:464
無塵工業級氫氧化鋰價格 瀏覽:716
349美元兌換人民幣 瀏覽:619
股票傭金萬三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36
工資卡流水貸款嗎 瀏覽:858
股票tb是什麼意思 瀏覽:880
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指引 瀏覽:387
紙漿期貨每點多少錢 瀏覽:325
股票池網址 瀏覽:476
期貨和現貨價格走勢圖 瀏覽:837
西安市房企2019年投資策略 瀏覽:356
青島農商銀行唯一房屋抵押貸款 瀏覽:86
網信集團的手機貸款 瀏覽:935
資金證明申請書怎麼寫 瀏覽:406
股票上托下壓 瀏覽:551
中信信託傭金 瀏覽:178
萬科a股票復權價格如何計算 瀏覽:776
木林森股票代碼 瀏覽:118
外匯商品之王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