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各種刑事案件數據統計
可以到中國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的網站上查詢。
方法如下:打開中國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首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選擇「權威發布」—「司法數據」即可查看。
(1)數據分析當代中國犯罪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後,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後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
參考資料刑事案件 網路
Ⅱ 社會學當代中國的犯罪狀況有哪些特點
1、犯罪統計
犯罪統計方法是通過獲取和分析有關犯罪情況的統計數據得出研究結論的方法,是犯罪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對犯罪的統計分析.
犯罪統計方法的要點和特點是:(1)將犯罪現象個別量抽象為一般量,以一般量來研究犯罪現象量的變化規律.(2)描述犯罪現象動態發展的量的軌跡,以這一軌跡分析犯罪現象的歷史、現狀,預測其未來趨勢.(3)尋找犯罪現象與其他現象之間量的相互關系,以這—關系來觀察與犯罪現象密切相關的其他現象,以便從整體上認識犯罪現象.
犯罪統計在我國的犯罪研究中還處於起步階段.在社會學界所開展的犯罪研究中,普遍存在樣本太小,抽樣方法的科學性不夠,研究不能定期重復進行等問題,從而使我國的犯罪社會學研究還無法達到真正科學的程度.
2、犯罪調查
犯罪調查專指通過社會調查的方法去收集犯罪研究的所需資料進行研究.較常見的有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抽樣調查是犯罪研究中既常用又有效的方法.抽樣調查主要是面上分析和定量分析為主,而個案調查則主要是點上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犯罪研究中一般要把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3、當代中國犯罪現象的特點
(1)主體特徵:a 青少年犯罪仍然十分突出 b 流動人口犯罪漸成主體 c 白領犯罪日益突出
(2)類型特徵 經濟型犯罪最為突出 黃賭毒犯罪快速蔓延 暴力型犯罪仍然嚴重
高科技犯罪日益增多 犯罪組織程度不斷提高,全球化色彩日益濃厚
4、犯罪的主體因素 是指犯罪主體 也就是犯罪人本身所存在的影響犯罪的的個人因素 如家庭 學校 社區等 也叫犯罪的個體因素和犯罪的微觀因素 這種因素受個人的直接生活環境影響較大 通常犯罪主體的因素具有橫向差異 即在同一時代和社會體制下 不同犯罪人的主體因素各不相同
5、犯罪的社會因素是指個人因素之外的影響社會犯罪情況的社會宏觀因素 如政治制度 經濟結構 社會變遷等因素 這種因素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對社會群體有著普遍影響力 但是不同主體對其影響會因自身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反應 這也就是說社會因素總是間接的對犯罪人產生影響
6、犯罪預防是指綜合運用社會多種力量,採取各種措施,限制、消除產生犯罪的原因、條件,以防止、控制和減少社會犯罪及重新犯罪的舉措體系.
犯罪預防的手段措施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按對象的不同可劃分為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一般預防,指防止社會成員實施犯罪行為.其特點是沒有特定的具體對象,只是作為社會一般的預防措施來加以應用.主要內容有:健全各種法律保障體系,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 ,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改善宏觀社會環境和家庭、學校等社會化機構的微觀環境,抵制和消除社會上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加強條件性防範措施,減少犯罪的機遇和條件等.特殊預防為一般預防的對稱,指採取特殊預防手段和措施,對犯罪分子依法進行監禁和改造,防止他們重新違法犯罪.是犯罪預防措施的重要組織部分.其預防功能在於:一方面教育人民,一方面震懾社會上有犯罪傾向的分子,以達到防止和減少犯罪的目的.在防止被判刑者重新犯罪方面,特殊預防的作用表現在:通過死刑的適用,從肉體上消滅罪大惡極的罪犯,徹底消除其重新違法犯罪的可能性;通過無期徒刑的適用,將罪犯與社會終身隔離,剝奪其在社會上重新違法犯罪的條件;通過有期徒刑的適用和教育改造,使犯罪人親身體驗到刑罰的痛苦,使犯罪人自覺地消除重新違法犯罪的念頭.
(2)按范圍的不同可劃分為犯罪的宏觀預防和微觀預防 .犯罪的宏觀預防是犯罪預防的整體性措施,指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協作,採取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各種措施,消除犯罪產生的各種原因和條件,預防犯罪的產生.宏觀預防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內容: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學知識和教育,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普及法律知識,增加國民的法律意識;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職能作用,使其真正成為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的主力軍等.犯罪的微觀預防,指設置各種防線,預防和減少社會犯罪和重新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動員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打擊犯罪、預防犯罪的斗爭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發生;公安機關根據法律所賦予的職權,為減少和預防犯罪而採取的各種專業性的防範措施.如對特種行業的管理和控制,對流竄犯罪分子的控制和收容審查等;採取各種技術手段加強預防犯罪工作的防範機制等.技術預防,是指利用光學、聲學、化學、電子等先進技術預防犯罪的措施和方法.隨著犯罪的大量增加和不斷的智能化,技術預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在不斷提高,並在犯罪預防工作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技術預防主要包括安全系統(如防盜門窗、防盜鎖等)、報警系統和監控系統,以及一些特殊的技術預防措施.如計算機犯罪預防技術等.
另外,犯罪預防措施還可劃分為:犯罪前預防、犯罪中預防 、犯罪後預防、戰略預防、戰術預防、長期預防、中近期預防、近期預防、群眾預防、專業預防等不下數十種.
Ⅲ 犯罪的種類及其數據分析!
問題太大,刑法448條分十章十七節每章都是一大類罪名,每節都是一小類罪名,共有347個至多這個問題答好得一本書.
Ⅳ 區域犯罪數據分析在國內有前景嗎
有一定前景,但是大數據特定行業的蛋糕不好做大,可以作為徵信數據的一部分,具體來說,跟犯罪有關的數據我認為商業方面一是在犯罪率高的地方可能視頻監控、安防系統等與財產安全相關的產品的銷售可能更好,如果銷售這些產品的領域有大企業,可以向這些生產廠家提供數據產品,加大對犯罪率高的地區的銷售,如果是小企業眾多,前景就比較一般了吧,他們可能不會為數據產品付錢。二是可以把數據賣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有可能需要這些數據開發保險產品。三是如果這些犯罪數據如果有個人信息的話可以賣給銀行等貸款機構或者徵信機構,因為這些機構可能知道貸款人的信用情況。這是我能想到的,個人意見
Ⅳ 中國歷年犯罪率
經典犯罪經濟學模型把犯罪視作是人們在權衡犯罪成本與犯罪收益基礎上的理性選擇,一些人成為「罪犯」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先天遺傳、心理機能或者是個人道德范疇與別人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他們從事犯罪活動的成本和收益存在差異。
犯罪率指的是一定時空范圍內犯罪者與人口總數對比計算的比率
作為犯罪密度相對指標,犯罪率是比較不同時空條件下犯罪嚴重程度的最常用指標。如果此時此地被規定為犯罪的行為,彼時彼地不規定為犯罪,就不能對不同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作簡單的比較。即使需要比較的不同時空范圍的犯罪定義一致,這種犯罪密度的比較也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因此,在研究、分析、引用和比較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時,應當注意以下因素:①犯罪率只是犯罪人數與總人口對比的相對數。如果犯罪人數與人口總數相應地變化,那麼,作為可能的犯罪被害人,每個公民遭受犯罪侵害的幾率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而作為相對數的犯罪率卻反映不出這種變化關系。所以,要把犯罪率和犯罪的絕對數結合起來考慮。②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只表明該時空范圍內由官方掌握的犯罪情況(犯罪明數),而那些未被官方知曉的犯罪(犯罪黑數)則是大量存在的。犯罪黑數的存在,勢必給犯罪學研究帶來一定困難,犯罪學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也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所以,在分析、研究一定時空條件下犯罪率時 ,還要充分考慮到那些雖不為官方掌握,但實際存在的犯罪黑數問題。
為便於對犯罪進行調查統計,可按不同的標准對犯罪率進行分類,如以犯罪主體為標准可分為少年犯罪率、老年犯罪率、婦女犯罪率等;以犯罪類型為標准可分為殺人犯罪率、財產犯罪率、強奸犯罪率等。
Ⅵ 中國青少年犯罪率,犯罪少年佔全部少年中的數據,只要數據
關於中國青少年犯罪率的數據如下:
在2001-2003年罪犯構成情況進行調查中發現30歲以下罪犯和20歲以下罪犯總數中所佔比例分別為2001年80.1%和22.4%,2002年82.4%和26.2%,2003年83.3%和23.7%。
據公安部統計顯示,2005年到2007年警方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人數比上年同期下降6.5%。其中,18至25歲的青少年人數同比下降4.5%;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同比下降11.4%。
關於青少年犯罪的類型分析:
1、從屬性犯罪。青少年由於思維尚不成熟及社會經驗的不豐富,容易成 為成人犯罪時控制的對象,並且青少年由於對好壞的識別能力差,在作案時處於一種死心塌地的從屬地位。
例如17歲的駱某在與成年人李某所進行的盜竊活動中,一次又一次的充當「放風」的角色,事後未得任何贓物,但仍心於情願地去做,僅因為李某平時給他買兩碗面條,在他不順心時說兩句安慰的話。
為了這個簡單的原因,駱某甚至兩三個月回家,與李某吃住在一起,連續做案十餘次。
2、團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徵如地域、性格、年齡、同學等形式一個個的團伙,經常聚在一起共同作案。團伙犯罪的一大特徵就是「一個老鼠壞一鍋湯」,一個人帶壞一群人。
例如徐某等四人合夥搶劫一案,除徐某外其餘三人都是在校學生。先是由徐某提出去打某某,在打人過程中又由徐某提議發生了搶劫他人財物的行為。
三名學生被捕入獄後,很是後悔,認識到不該和徐某這樣的人混在一起。
3、報復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後,或因處理不及時,或因對處理結果不能理解,就採取同樣的手段去對付別人,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例如在校生雷某在自己和同學遭到社會流氓毆打,並被搶走錢物,自己 學校、,派出所報告又未得到及時處理後,出於一種報復心理,去打別人,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毀了自己的前程。
4、沖動型犯罪。青少年由於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不夠冷靜,往往做出一些事後自己也感到後悔的事。
例如17歲的殺人犯趙某,由於汽車與他相撞,在遭到毆打和辱罵後,失去理智,掏出隨身所帶的水果刀,連砍數刀,致人死亡。被判無期後,深感後悔,希望用自己的例子教育別人。
5、無知型犯罪。這一類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識,甚至入獄後,對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例如搶劫犯胡某騎車與他人相撞,要求賠償未得逞後,就強行搶走他人錢物,並始終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當行為。
再例如搶劫犯李某認為找別人要點東西,不給打兩拳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認為自己是正大光明的找人要,又不是偷偷摸摸地去偷,怎能算犯罪。
此外還有一部分青少年由於對性生理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出於對性神秘的嚮往而走上犯罪道路,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網路-關於青少年犯罪的講解
Ⅶ 中國近些年的犯罪率,要具體的
1、人民日報評論《中國「安全感」帶給世界的啟示》指出,中國作為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大國,長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為世界矚目。2017年,中國是全球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上升到95.55%。
2、2016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為35743人,比2010年減少32455人,減幅達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同期犯罪人數的比重為2.93%,比2010年下降3.85個百分點。青少年作案人員佔全部作案人員的比重為21.3%,比2010年下降14.6個百分點。
3、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指出,2014年香港罪案共有67700多宗,數字較前年下降,減少約7%,表明香港治安情況有改善。據悉,2014年香港搜獲的病毒、K粉、大麻數量有所上升,而檢獲的海洛因則減少。雖然吸毒人數下跌,但隱蔽吸毒案例則有上升趨勢。
作為犯罪密度相對指標,犯罪率是比較不同時空條件下犯罪嚴重程度的最常用指標。如果此時此地被規定為犯罪的行為,彼時彼地不規定為犯罪,就不能對不同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作簡單的比較。即使需要比較的不同時空范圍的犯罪定義一致,這種犯罪密度的比較也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
因此,在研究、分析、引用和比較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時,應當注意以下因素:
①犯罪率只是犯罪人數與總人口對比的相對數。如果犯罪人數與人口總數相應地變化,那麼,作為可能的犯罪被害人,每個公民遭受犯罪侵害的幾率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而作為相對數的犯罪率卻反映不出這種變化關系。所以,要把犯罪率和犯罪的絕對數結合起來考慮。
②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只表明該時空范圍內由官方掌握的犯罪情況(犯罪明數),而那些未被官方知曉的犯罪(犯罪黑數)則是大量存在的。犯罪黑數的存在,勢必給犯罪學研究帶來一定困難,犯罪學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也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
所以,在分析、研究一定時空條件下犯罪率時 ,還要充分考慮到那些雖不為官方掌握,但實際存在的犯罪黑數問題。
Ⅷ 分析當前中國犯罪增長的原因
中國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太落後,心理教育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