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在長三角的地位為何會不斷下降
最近幾年,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地位在不斷下降,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長三角地區發展受到其他城市圈的成績、長三角其他城市的競爭力增強等,都影響了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地位。
1、其他城市的競爭力增強。與其說上海在長三角地位下降了不如說長三角其他城市的競爭力增強了,特別是在互聯網發展以後,因為上海自身並沒有互聯網的這個定位,所以在這上面上海很快就被其他城市超過了,不管是南京、蘇州還是其他城市,最近幾年的互聯網發展是很快的,上海因為定位是物流和金融的中心,所以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並沒有快到離譜的那種程度。
雖然現在在長三角地區很多城市都在不斷發展,但是上海作為龍頭城市是很難被取代的,其他城市雖然有發展,但是上海還會使 長三角地區的龍頭,至少現在來說,沒有哪個城市能夠撼動其地位。
綜上,隨著長三角地區其他城市的發展,上海的地位確實是沒有那麼高了,而且還有其他城市圈的沖擊,更是影響了上海的地位,但是即使是這樣,上海還是很多人夢想中的城市,因為在哪裡有更多的機遇、機會,可以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如果我畢業之後有機會,我肯定也是希望可以在上海定居的,畢竟未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這不是我現在在的這個城市能比的。
Ⅱ 上海之後的經濟發展會陷於停滯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個人認為近5-10內上海的經濟發展還不至於陷入停滯的狀態,因為現在上海開發的腳步並沒有停滯,上海這個經濟圈輻射的范圍也是越來越大,加上與周邊地區交通的聯系加大(主要就是高鐵,城際鐵路等等),而且上海本身的發展規劃也在不斷的進行,比如內部區縣的合並,崇明等不斷的發展,迪士尼項目的開建等等。因此我認為短期內經濟是不太可能陷入停滯。
Ⅲ 上海經濟在最近幾年是否碰到了發展瓶頸,開始落後於
上海經濟在最近幾年是否碰到了發展瓶頸,開始落後於。。。什麼呢?
請把話說完。
其實這種問題沒什麼可討論的,在經濟上,大陸范圍內,上海已經當了一百多年老大,誰有本事誰就可以超,上海人根本無所謂。落後就落後吧,就算倒退一二十年也行,那時候生活也很好,環境更比現在強。
Ⅳ 上海發展建設最差的是哪個區
若論目前簡單的建設規模和經濟狀況,那一定還不是奉賢和金山,那將會是崇明。
但確實奉賢等在規劃或其他上還是顯得不夠理想。
Ⅳ 為什麼所有大城市的新區,只有上海浦東新區發展起來了,其他的新區,都是那麼沒人氣,甚至爛尾樓
那是因為上海是大城市呀,上海浦東新區發展的確實不錯
Ⅵ 上海新區為什麼要向東發展,為什麼不向北、向南、向西發展
往東圍海造田,有新的土地長出來,其他幾個方向土地都有限
Ⅶ 中國的地區發展不平衡會對社會造成那些問題
發展不平衡,是指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不匹配和不和諧的關系。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無論在全球還是在一個國家范圍內,發展過程的不平衡性始終廣泛存在,只不過在不同階段表現程度不同而已。目前我國經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
(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從空間上看,呈現東高西低的特徵。2010年,東部地區人均GDP水平最高,前三位上海80344.86元,北京76544.11元,天津71723.07元;後三位雲南15628.01元,甘肅14403.71元,貴州11749.28元,均為西部省份。最發達的上海人均GDP是最貧困的貴州的近7倍,這個差距在2004年的時候高達13倍,雖然近幾年差距有所縮小,但是總體上差距還是很大。此外,不同地區之間收入差距也很大。2009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2萬余元。目前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高達90%以上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二)區域社會發展不平衡
不僅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東高西低的狀況,社會發展水平也是如此。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地區間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結果顯示:社會發展總指數低於全國水平的16個省區都屬於中西部地區,而居前10名的都位於東部地區。在公共基礎設施、環境、文化、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目前西部地區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僅為東部地區的73.5%。另外,我國70%以上的優質衛生資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廣大中西部農村只擁有不足30%的衛生資源,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2007年河南省農村平均1600人擁有1張鄉衛生院的床位,1200人擁有1名衛生技術人員;在2500個鄉鎮衛生院中,救護車、B超機、X光機、檢查床等基本醫療設備,每個鄉鎮衛生院平均不足1台(件)。另外,農村醫生的文化和專業水平也很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農村醫療隊伍中,本科生僅佔1%左右,專科生僅佔10%~20%,其餘為中專以下水平。
Ⅷ 為什麼北京和上海的發展不能代表整個中國
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國土遼闊,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而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都市,各方面發展程度名列前茅,所以不能把這兩個城市的發展狀況當成中國全國的標志。事實上,中國還是一個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許多地方經濟落後、人民生活也不富裕、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Ⅸ 上海的發展是不是遇到了瓶頸未來的發展還會有個井噴期嗎嗎現在中央發展西部了,上海未來還會是中國金
北京正將其非首都功能例如金融移出,故北京不會成為金融中心,而上海鄰海,交通發達及周邊城市群的優勢是西部內陸不能比的,所以上海仍將長時間為中國的一大金融中心。
Ⅹ 上海市發展的最大矛盾是什麼
用地矛盾
上海經濟發展正面臨土地制約 用地矛盾非常突出
2008-01-26 09:58:09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昨日,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補充報告時表示,上海發展正面臨土地資源的制約。韓正透露,九十年代,在國家的支持下,上海每年新增10萬畝建設用地,為上海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持,但近年來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短缺,上海每年新增建設用地已經減少到5萬畝,「而在基本農田保護政策以及上海有限的土地資源下,建設發展和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 」
韓正稱,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上海只能依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來解決。而除了土地問題外,當前上海經濟發展還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戰。
首先,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向全球蔓延,其帶來的金融風險將有可能波及中國並對中國的整體經濟產生影響。而一旦風險到來,處於中國金融市場核心的上海必將受到影響。「金融市場的波動不僅將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更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因此,「上海應該高度關注金融風險。」
其次,國際油價和糧食價格的一路走高將有可能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目前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已經突破100美元,而全世界農業欠收造成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去年以來,由於糧食價格上漲,我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持續走高,全年CPI平均上漲4.8%,雖然上海的CPI上漲了3.2%,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今年的形勢很嚴峻。而原油和農產品價格的走高將有可能導致煤電油運的緊張,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再次,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嚴重,尤其是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時刻都在威脅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上海乃至中國正在面臨國際熱錢湧入所帶來的風險。
還有一重挑戰來自國內。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央行開始對銀行信貸進行嚴格控制,今年將嚴格執行按季調控的政策。「十多年來,我國的貨幣政策首次由穩健轉為從緊,從緊的貨幣政策將有可能對經濟產生影響。」中小企業將可能面臨資金困難、一些企業的資金鏈甚至可能斷裂、社會就業崗位將會減少,從緊的政策有可能帶來新的金融風險。
韓正指出,在此背景下,上海的經濟發展應該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下功夫,並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發展的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