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伽利略的鍾擺原理是什麼來的
發現歷史
1583年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
在義大利的比薩城裡,有一個17歲的大學生伽利略,當時他正在學醫。無意中,他觀察到懸在天花板上的掛燈微微晃動。伽利略發現這個掛燈擺動逐漸平息的過程中,每次擺動所用的時間並不改變。這一發現引起了伽利略的思考:是不是其他的擺動也跟吊燈相似,擺動一次的時間跟吊燈擺動幅度的大小沒關系?吊燈的輕重又是否不影響擺動一次的時間呢?
回家後,他繼續研究,發現並提出了單擺的等時性。
(1)股市鍾擺法則擴展閱讀:
擺的動力學
伽利略和惠更斯的工作使得人們對擺的運動學已有較充分的認識,並基本上確定了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但當時因數學的准備不充分,致使擺的動力學,即擺的運動與受力之間關系,尚不清楚。直到自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才奠定了動力學發展的物理和數學基礎,其中也專門論述了擺錘在真空和有阻力介質中的運動問題。
⑵ 股市運作遵循什麼樣的邏輯
你很有見解,小弟受教了。
⑶ 股票怎麼玩才正確是需要頻繁做短線交易呢還是跟隨別人消息買賣呢
玩股票的90%是傻子。10年以後,你就知道這句話對不對了。
⑷ 股市周期輪回論是甚麼
十年一輪回
中國的「大政治周期」(主要是指黨與政府領導人的更換)大約是每10年一次,這決定了中國股市可能存在10年一個輪回的規律。凡是領導人一更迭,股市就會先探底,然後發生一段牛市行情,因為,國務院總理和證監會主席需要深入基層考察後,才可能對經濟、股市問題發表有關看法,制定有關政策,股市則根據新的經濟、股市政策,產生一輪新牛市。之後鍾擺效應發生作用,股市就偃旗息鼓,陷入漫長的熊市。
⑸ 股市運作的邏輯是什麼
股票運來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自
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就會漲跌。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買賣、轉讓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所以又被稱為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更加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加大。
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那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就會減少,這樣一來,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這時候風險極大,主力的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就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
⑹ 伽利略的鍾擺原理是什麼來的
伽利略的鍾擺原理是指:不論鍾擺擺動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相同的。
1583年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
在義大利的比薩城裡,有一個17歲的大學生伽利略,當時他正在學醫。無意中,他觀察到懸在天花板上的掛燈微微晃動。伽利略發現這個掛燈擺動逐漸平息的過程中,每次擺動所用的時間並不改變。這一發現引起了伽利略的思考。回家後,他繼續研究,發現並提出了單擺的等時性。
由公式知,擺長L和周期T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擺長越長,周期越長(鍾擺是單擺的一種) 單擺周期公式只適用於擺幅小於5度的機械振動。
⑺ 演化證券學的內在邏輯關系
德國著名的投資大師和證券教父、被譽為「20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直言不諱地指出:數學邏輯不適用於股票市場,投資人不應該將一般的數學邏輯套用在股市上,股市行情不是用一把尺就能測量出來的,其未來走勢也不是用數學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的。
美國華爾街頂級量化金融大師、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伊曼紐爾·德曼,在《數學建模如何誘騙了華爾街》一文中,也毫無忌諱地承認:我們根本不可能(通過數理分析方法)發明出一個能夠預測股票價格將會如何變化的模型;如果我們相信人類行為可完全遵守數學法則,從而把有著諸多限制的模型與理論相混淆的話,其結果肯定會是一場災難!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2009年4月發表的題為《股市將引領經濟復甦》的文章中聲稱:在很大程度上,股價變化的推動因素是人類的天生傾向,即在興奮和恐懼之間間歇性搖擺,這種搖擺盡管也深受經濟事件的影響,但它本身也自有一定「生命力」。根據我的經驗,人類情緒的這種搖擺,不僅是對未來商業活動的預測,而且還是左右未來商業活動的關鍵起因。
行為金融學理論創始人之一、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則在《動物精神》一書中明確指出:有大量證據證明,動物精神才是人們行動的真實動機,而且無所不在。主流宏觀經濟學假設它們不具有任何重要作用,這真可謂荒謬!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撇開「生物本能」和「進化法則」來談論股市運作的邏輯與規律,無疑只是隔靴搔癢。以數理思維及模型來理解、應對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問題,是近一百年金融史上最隱蔽、最合理的「騙局」,也是金融危機一再上演、投資者屢遭重創的根源所在。
基於對股市運行規律的長期實證研究結果,我們發現並且堅信,生物系統與股票市場兩者之間,在深層結構上存在著驚人的相同之處;股市運行規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法則,它們之間存在的各種對應關系,幾乎涵蓋了股市運作的全部過程,其邏輯基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對這些對應關系的仔細分析,可以幫助投資人更加全面地理解股市波動的本質特性,更加准確地把握股市運行的內在邏輯。
紛繁世界,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在股票投資實踐中,學習和吸收生物進化優秀成果的重要性,絕不亞於觀測數理模型或者K線圖表,因為前者屬於大智慧,後者則只是小聰明,兩者之間是「道」與「術」的關系。
毫無疑問,只有認清股市波動真實邏輯的投資人,才有可能對市場的重大行情作出正確判斷,才有可能在股市的長期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現把這些對應關系列舉如下:
生物系統:股票市場生物體:股市交易者及其資金物種:某種操作策略主導下的交易者及資金類型種群/群落:持有相同操作策略的交易者及資金集群遺傳密碼:決定投資理念的核心要素基因型:股市投資理念與潛意識表現型:市場交易行為及其特點生存習性:股市操作習慣與偏好(行為偏好和風險偏好)生態環境:股市運作規則/潛規則與投資文化等生物多樣性:交易主體及其理念、策略、技巧多樣性自然選擇:市場多空博弈、優勝劣汰的過程適者生存法則:投資人順勢而為的交易策略演化/變異:市場主導性價值觀、審美觀或交易策略的演變路徑依賴:市場多頭或空頭的思維慣性應激反應:面對市場波動的響應和風險控制行為過度應激反應:面對市場波動的非理性、非特異性恐慌行為冬眠現象:市場環境惡劣時保存資金實力的策略生物節律:牛熊交替出現的周期性或股價漲跌循環的規律性
只要對生物系統與股票市場的各種對應關系逐一地進行解析,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可持續生存智慧與博弈策略。
1.生物體:股市交易者及其資金所謂生物體,通常是指由細胞、組織、器官或系統協同完成各種復雜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生物體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徵:(1) 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2) 生物體都要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趨利性);(3) 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4) 生物體都有應激性;(5) 生物體都有可塑性;(6) 生物體都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7) 生物體都有生物節律現象;在股票市場中,股市交易者及其擁有的資金,是股票市場運作的主體,也是完成各種交易活動的基本單位,他(它)們在股市中的行為表現,與自然界里的生物體並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區別,其典型特徵主要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股市波動實質上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
2.物種:某種操作策略主導下的交易者與資金類型物種通常是指一個在形態和生理特徵上極為相似的生物群體,它們中的各個成員間可以正常交配並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後代。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的繁殖單元和進化單元。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物種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是自然選擇的歷史產物。在股票市場上,也確實存在著各種操作策略主導下的市場資金類型。例如各種公募基金、私募基金、QFII、社保資金、信託資金、券商自營資金、民間游資、中小散戶資金等。可以認為,生物學上的物種與股票市場上的資金類型或屬性相對應,自然選擇在股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資金的分配。股市中資金流動的方向、數量及趨勢,與市場中操作策略或交易模式的受歡迎程度有關,一個成功的策略自然會吸引更多的資金參與其中而成為市場中的主導性策略。當另一個新的成功策略出現時,市場中的資金就會及時重新進行分配。由於交易模式的市場化選擇,最終推動股票市場的發展與演化。從這個角度看,股市不一定是經濟的晴雨表,但肯定是資金的晴雨表。因此,股票市場中普遍存在的「跟風」現象,實際上有其邏輯上的合理性,投資者個人不可能改變這種現象,但完全可以在制定操作策略時充分利用它。
3.種群/群落:持有相同操作策略的交易者與資金集群種群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時生活著的同種個體的集群,例如同一魚塘內的鯉魚或同一樹林內的楊樹。群落則是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在自然界中,任何一個種群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其它種群通過種間關系緊密聯系的。例如,在一片農田中,既有作物、雜草等植物,也有昆蟲、鳥、鼠等動物,還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所有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這樣就組成了一個群落。在股票市場,持有相同操作策略的投資人及其資金,也會形成某種具有類似交易行為特徵的「集群」,這種「集群」對一些具有相似行業/企業特點、或者相同概念/題材的股票群體的偏好和追逐,造成了股市上經常出現五花八門的「板塊聯動效應」或「熱點題材」輪番炒作。
。。。。。。
⑻ 讀懂股市
對於影響股市大盤的漲跌之源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從政策、資金、國際環境等來尋找答案,這是對的,政策因素永遠伴隨影響著股市的波動;資金有流入,股市當然就會漲,流出即下跌;國際環境—包括匯率、主要股票、期貨市場價格的變化、戰爭等都會影響到國內股票市場的波動。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重要的一點:就是股票市場具有它自身的運行規律!就是說漲到一定幅度就會有個轉勢過程。 股票的買賣,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說白了就是賭場上的下注,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利益的暫時平衡點,所有的因素最終都通過買賣雙方的心理反映到價格上來。所以,股票市場的運行是以市場信心為基礎的。 也 是市場眾多人心理的具體反映; 也可 解釋為:市場上取得某種共識—平衡!雖然在股票市場中,不平衡是常態,但是偏離平衡太遠了,它就要回歸平衡,就如 2007年10月16日上證見6124點過度偏離了股票值價的本來面目,它就得有個回歸過程。同樣因政策外部環境等因素,使之股指五個月跌速過快,2008年3月20日跌到了3516點,失去了市場的短期平衡點,它又會向上運行,也 就象鍾擺一樣,這就是規律。所有的因素都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作用,你可以打破趨勢的進程,但不可以改變趨勢。這就是規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趨勢中,1996.12底由於滬市上漲過猛,中央發了個文件,造成連續三天大跌,絕大部分股票三天內以跌停收盤,但是市場該漲的還是要漲,不會因為政策因素而轉向,97年上半年一直繼續在漲;同樣,在2001年的2245點以後,下降趨勢出現後,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這就是市場還沒有回歸到位!
簡而言之,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場其本身的運行規律,有些時候基本面和政策因素影響大一些,更多的時候規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對於大盤而言,高位容易形成頭部,低位容易產生底部。應該說,市場的高與低是相對的,原來的高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低位,同樣,原來的低位也可以變成高位,但是在一個時間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如本輪行情的高點6124點,有人認為還會創新高,但當部份人認為盈利空間相對沒有之時,就會賣出股票,資金停止流入或是流出了,而後會產生連鎖反應效益,當然也就不可能再創新高,頂也就形成了。也就是說股指運行的點位高低與相關政策、外部環境、包括股票增發、發行節奏的快、慢與股票的供求關系(中國股市還多一項大小非解禁)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思維變化。在股市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都或多或少想從過去探知現在,從歷史推導未來,那麼,大盤的運行軌跡、時間、關鍵點位、支撐與壓力等等,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影響 著 我們的判斷,因為市場相信歷史會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出現罷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見就是真理。頭部因資金不再流入而流出形成,底部是資金流出萎縮而產生;頭部與底部之間是趨勢。當空方趨勢形成時,資金在流出,持幣者就會逐步增加,只有在資金流出枯竭時,也就是成交量萎縮時,資金才會考慮大規模入市,趨勢也就會扭轉。
可以看我博客(說明我是常年贏家,不管牛熊市)
http://hi..com/yszjh1
⑼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股票中常用的術語
你好,股票交易中基本術語匯總:
牛市:
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稱為牛市。
熊市:
熊市與牛市相反。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
開盤價:
是指當日開盤後該股票的第一筆交易成交的價格。如果開市後30分鍾內無成交價,則以前日的收盤價作為開盤價。
收盤價:
指每天成交中最後一筆股票的價格,也就是收盤價格。
最高價:
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高價位。有時最高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最低價:
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低價位。有時最低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績優股:
是指那些業績優良,但增長速度較慢的公司的股票。這類公司有實力抵抗經濟衰退,但這類公司並不能給你帶來振奮人心的利潤。因為這類公司業務較為成熟,不需要花很多錢來擴展業務,所以投資這類公司的目的主要在於拿股息。另外,投資這類股票時,市盈率不要太高,同時要注意股價在歷史上經濟不景氣時波動的記錄。
熱門股:
是指交易量大、流通性強、股價變動幅度較大的股票。
成長股:
是指這樣一些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它們的銷售額和利潤額持續增長,而且其速度快於整個國家和本行業的增長。這些公司通常有宏圖偉略,注重科研,留有大量利潤作為再投資以促進其擴張。
手:
它是國際上通用的計算成交股數的單位。必須是手的整數倍才能辦理交易。目前一般以100股為一手進行交易。即購買股票至少必須購買100股。
成交量:
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一般可用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來衡量。目前深滬股市兩項指標均能顯示出來
價位:
指喊價的升降單位。價位的高低隨股票的每股市價的不同而異。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每股市價末滿100元 價位是0.10元,每股市價100-200元 價位是0.20元 每股市價200-300元 價位是0.30元,每股市價300-400元 價位是0.50元 每股市價400元以上 價位是1.00元
停牌:
股票由於某種消息或進行某種活動引起股價的連續上漲或下跌,由證券交易所暫停其在股票市場上進行交易。待情況澄清或企業恢復正常後,再復牌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漲跌:
以每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較,來決定股票價格是漲還是跌。一般在交易台上方的公告牌上用"+""-"號表示。
漲(跌)停板:
交易所規定的股價一天中漲(跌)最大幅度為前一日收盤價的百分數,不能超過此限,否則自動停止交易。
升高盤:
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高出許多。
開低盤:
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低出許多。
盤檔:
是指投資者不積極買賣,多採取觀望態度,使當天股價的變動幅度很小,這種情況稱為盤檔。
整理:
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急劇上漲或下跌後,開始小幅度波動,進入穩定變動階段,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變動的准備階段。
跳空
指受強烈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股價開始大幅度跳動。跳空通常在股價大變動的開始或結束前出現。
市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上式中的分子是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但高市盈率股票多為熱門股,低市盈率股票可能為冷門股。
回檔:
是指股價上升過程中,因上漲過速而暫時回跌的現象。
反彈:
是指在下跌的行情中,股價有時由於下跌速度太快,受到買方支撐暫時回升的現象。反彈幅度較下跌幅度小,反彈後恢復下跌趨勢。
多頭:
對股票後市看好,先行買進股票,等股價漲至某個價位,賣出股票賺取差價的人。
空頭:
是指認為股價已上漲到了最高點,很快便會下跌,或當股票已開始下跌時,認為還會繼續下跌,趁高價時賣出的投資者。
多頭市場:
也稱牛市,就是股票價格普遍上漲的市場。
空頭市場:
股價呈長期下降趨勢的市場,空頭市場中,股價的變動情況是大跌小漲。亦稱熊市。
多翻空:
原本看好行情的多頭,看法改變,賣出手中的股票,有時還借股票賣出,這種行為稱為翻空或多翻空。
空翻多:
原本作空頭者,改變看法,把賣出的股票買回,有時還買進更多的股票,這種行為稱為空翻多。
買空:
預計股價將上漲,因而買入股票,在實際交割前,再將買入的股票賣掉,實際交割時收取差價或補足差價的一種投機行為。
賣空:
預計股價將下跌,因而賣出股票,在發生實際交割前,將賣出股票如數補進,交割時,只結清差價的投機行為。
利空:
促使股價下跌,對空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利多:
是刺激股價上漲,對多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套牢:
是指預期股價上漲,不料買進後,股價路下跌;或是預期股價下跌,賣出股票後,股價卻一路上漲,前者稱多頭套牢,後者是空頭套牢。
大戶:
就是大額投資人,例如財團、信託公司以及其它擁有龐大資金的集團或個人。
中戶:
指投資額較大的投資人。
散戶:
就是買賣股票數量很少的小額投資者。
經紀人:
執行客戶命令,買賣證券、商品或其他財產,並為此收取傭金者。
搶短線:
預期股價上漲,先低價買進後再在短期內以高價賣出。預期股價下跌,先高價賣出再伺機在短期內以低價再回購。
盤整:
股價經過一段快捷上升或下降後,遭遇阻力或支撐而呈小幅漲跌變動,做換手整理。
抬拉:
抬拉是用非常方法,將股價大幅度抬起。通常大戶在抬拉之後便大拋出以牟取暴利。
打壓:
是用非常方法,將股價大幅度壓低。通常大戶在打壓之後便大量買進以取暴利。
黑馬:
是指股價在一定時間內,上漲一倍或數倍的股票
白馬:
是指股價已形成慢慢漲的長升通道,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騙線:
大戶利用股民們迷信技術分析數據、圖表的心理,故意抬拉、打壓股指,致使技術圖表形成一定線型,引誘股民大量買進或賣出,從而達到他們大發其財的目的。這種期騙性造成的技術圖表線型稱為騙線。
技術分析:
以供求關系為基礎對市場和股票進行的分析研究。技術分析研究價格動向、交易量、交易趨勢和形式,並制圖表示上述因素,用圖預測當前市場行為對未來證券的供求關系和個人持有的證券可能發生的影響。
基本分析:
根據銷售額、資產、收益、產品或服務、市場和管理等因素對企業進行分析。亦指對宏觀政治、經濟、軍事動態的分析,以預測它們對股市的影響。
非上市股票:
不在證券交易所注冊掛牌的股票。
委託書:
股東委託他人(其他股東)代表自己在股東大會上行使投票權的書面證明。
周轉率:
股票交易的股數占交易所上市流通的股票股數的百分比。
認股權證:
股票發行公司增發新股票時,發給公司原股東的以優惠價格購買一定數量股票的證書。認股權證通常都有時間限制,過時無 效。在有效期內持有人可以將其賣出或轉讓。
除權:
股票除權前一日收盤價減去所含權的差價,即為除權。
派息:
股票前一日收盤價減去上市公司發放的股息稱為派息。
含權:
凡是有股票有權未送配的均稱含權。
填權:
除權後股價上升,將除權差價補回,稱為填權。
增資:
上市公司為業務需求經常會辦理增資(有償配股)或資本公積新增資(無償配股)。
配股:
公司增發新股時,按股東所有人份數,以特價(低於市價)分配給股東認購。
坐轎子:
預測股價將漲,搶在眾人前以低價先行買進,待眾多散戶跟進、股價節節升高後,賣出獲利。
抬轎子:
在別人早已買進後才醒悟,也跟著買進,結果是把股價抬高讓他人獲利,而自己買進的股價已非低價,無利可圖。
下轎子:
坐轎客逢高獲利結算為下轎子。
阻力線:
股價上漲到達某一價位附近,如有大量的賣出情形,使股價停止上揚,甚至回跌的價。
支撐線:
股價下跌到在某一價位附近,如有大量買進情形,使股價停止下跌甚至回升的價位。
跳空:
股市受到強烈利多或利空消息的刺激,股價開始大幅跳動,在上漲時,當天的開盤或最低價,高於前一天的收盤價兩個申報單位以上,稱"跳空而上";下跌時,當天的天盤或最高價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兩個申報單位,而於一天的交易中,上漲或下跌超過一個申報單位,稱"跳空而下"。
填空:
指將跳空出現時將沒有交易的空價位補回來,也就是股價跳空後,過一段時間將回到跳空前價位,以填補跳空價位。
回檔:
上升趨勢中,因股價上漲過速而回跌,以調整價位的現象。
天價:
個別股票由多頭市場轉為空頭市場時的最高價。
突破:
指股價經過一段盤檔時間後,產生的一種價格波動。
探底:
股價持續跌挫至某價位時便止跌回升,如此一次或數次。
頭部:
股價上漲至某價位時便遇阻力而下滑。
掛進:
買進股票的意思。
掛出:
賣出股票的意思
開平盤:
指今日的開盤價與前一營業日的收盤價相同。
近期趨勢:
20~30天為近期趨勢。
全額交割:
是證券主管機關對重整公司或發生重大問題的上市公司之股票,特別制定的買賣交割力法。
洗盤:
做手為達到炒作目的,必須於途中讓低價買進,且意志不堅的轎客下轎,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以利於施行養、套、殺的手段。
對敲轉帳:
轉帳交易的一種方式。這是證券經紀商賺取投資利潤的一種手段。經紀商們經低價買進股票,並收取客戶的傭金,再以高價賣給另一客戶,這樣就賺取了大量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