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最後誰賺錢了

股市最後誰賺錢了

發布時間:2021-05-05 23:35:10

『壹』 散戶都賠本,股市的錢被誰賺了呢

散戶都賠本,股市的錢被莊家和國家賺了。股市裡的操盤坐莊就是莊家,回當莊家賺錢時散戶就虧錢,答‍國家是收取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大部分的錢都交了稅了。
狹義:散戶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資金量較小的個人投資者。廣義:散戶是相對與機構而言的,個人投資者都可以稱為散戶。是因為無論個人擁有多少資金在資本市場面前都是極其少量的。90年代中,眾多散戶的交易集中在一層的大廳中,稱為「散戶大廳」,配有若干自主委託系統進行自主交易。

『貳』 股市所有股票都跌了 錢被誰賺到了

凡是賺錢了的抄,都是在襲股價低的時候買進,然後再高位賣出的人,凡是虧錢的,都是高位買進,低位被套或賣出的人
所以你大可不必理解為所有股票下跌就是某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的錢賺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是不一樣的,期貨市場本身市場無額外收益,一部分人賺錢就意味著另一部分人賠了相等數量的錢,而股票市場不一樣,股價下跌,這些股票所在公司的市值也就下降,整個市場的總市值也在下降,這部分跌下來的價格,是整個市場總市值的虧損,應該說,這個時候,即便大戶,莊家進場,一樣賠錢
所以建議,在行情好的時候,大家都去入市做股票,有很大機率大家都賺,行情不好的時候都出市,否則可能大家一塊賠

『叄』 中國股市,到底都有誰賺了錢

1、股市裡流傳這么一句話:七賠二平一賺。
但中國股市裡,能賺錢的散戶不會超過回5%
希望答打算新入市的兄弟姐妹們能仔細思量一下,自己憑什麼進入這5%的隊伍。
2、對股市新手學習的建議
第一步:了解證券市場最基礎的知識和規則(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基礎和交易兩科,基本就能解決這一步)
第二步:學習投資分析傳統的經典理論和方法(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投資分析科目,能初步滿足這步的要求,另外還有些股市投資分析類的經典書籍,要看看)
第三步:在前兩步基礎上,對股市投資產生自己的認識,對股價變動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理論
第四步:在自己對證券市場認識和理解的指導下,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和工具體系以及交易規則
3、上述過程中,去游俠股市開個股票模擬賬戶做模擬操作,或者用極少量極少量的錢謹慎操作,這樣理論結合實際效果會更好些。
4、股市上的絕大多數人希望直接把別人的方法拿來用,希望找到個神奇的軟體或指標來幫助自己賺錢。這種思維是典型的以為找到屠龍寶刀就能威震江湖了,而實際上,如果沒有深厚內力和高超技藝來駕馭,屠龍寶刀比菜刀的用處多不到哪裡去。
努力提升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和認識,這是想在股市有所造詣之人的唯一途徑。

『肆』 股票跌了 錢給誰賺去了

錢都給已經提前兌現的人了,你沒有賣股票,不能表示有的人沒有賣。提前知道股票要跌,或者判斷股票要跌提前走的人是賺錢的人。 祝你好運!

『伍』 股市的錢到底誰賺了

這個問題很簡單 股市的本質就是貨幣的虛擬存在 股市本身其實並不存在資產蒸發版 而是看你怎麼計權算
給你據個例子:
有一隻100元的股票 流通100股 我擁有這100股 這個股票的市值就是100元(拋開細節我現在說的是最簡單的假設)
當有人以2元一股的價格買我的股票時 我賣給他 股價變成200元 我賺了100元閃人了
他以300元賣出 他又賺100元 此時股價300
此後沒人買了 股票變得不再值錢 300元買入的傢伙只能以200元的價格拋售 對他來說就損失了100元

回到你的問題 08年基金大虧是因為在牛市的最後仍然持有大量股票
假設1 基金在頂部買了1億元股票 08年股價大跌 那麼基金的虧損就是給熊市來之前拋售的人賺去了
假設2 基金07年賺了1億 因為在頂部沒跑 所以08年吐出了5000萬 那麼其實基金還是盈利5000萬 只是對於08年來說 他們虧損了5000萬

說到底這就是文字游戲 中國人最擅長玩這個 玩玩散戶那是很隨便的

你要搞清楚一個概念:股市裡 除了車馬費和印花稅分別給券商和國家賺走了 其他所有資金都是有這些人虧 就有那些人賺的

『陸』 股市到底掙誰的錢

本人金融專業研究生,根據自己所學盡量回答樓主的問題:
簡單的來說,你賺的錢就是其他投資者虧進去的錢。

因為不知道樓主的金融知識有多深厚,所以分幾個步驟來解釋這個有點粗糙的答案:

一,首先要明確二級市場並不產生價值:
你所說的股市指的是股票二級市場,根據定義,二級市場主要功能之一是為金融資產提供流動性。
在二級市場上,各種對股票的未來持有不同預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對股票的評估進行買賣【比如:你認為某隻股票現在的價格被低估了,未來一定會漲,於是你買入該股票】。總的來說,你買就有人賣,你賺的總有人虧。但股票交易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價值。

二,那麼股票的漲跌主要由什麼決定呢?
極其粗糙的說,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資者對這只股票總的預期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投資者覺得某隻股票要漲,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買進,於是股票就真的漲了;經過實證分析已證明,符合某些條件時,股票價格與公司的實際價值基本無關。】

三,股市上的錢是誰的錢+博傻理論?
如果股票的價值已經與公司價值脫離了緊密的聯系,那麼就是說,這已經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完全是在投機,而投機的標的是其他人對股票的預期。之所以說這是投機,是因為我們無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資者的觀點,只是在進行類似買 大 小一樣的猜測。

一些研究者認為,股市上投資者普遍的心態是:
雖然我不知道股市未來的走勢,但總會有一個比我更傻的人,他總是比我更遲緩的買入或賣出他的股票。只要我不是最後一個賣出的人,那麼我就還有賺。
這就是博傻理論——投資者總認為至少有一個人比我更傻,而我可以賺他的錢。

所以更詳細的回答樓主的問題:
股市上你賺的錢是那些比「我」更傻的人(對股市價格分反應更慢的人)的錢;投資者賺的錢都是與這些比自己更「傻」的人鬥智斗勇得來的。

另外,在世界上某些地區的股市上,也會出現傳說中的「庄 家」,他們一般都是「聰明人」。

------------

回答補充的問題:
首先,這里講「股市交易沒有創造價值」,是說股票不會因為交易次數的增加而變得更有價值。

但專業投資者的勞動依然是需要獲得回報的。
所以給職業投資者工資的道理很簡單:
如果你是資本家,但不會投資,就很可能成為股市上的「最笨的那個人」,在股市上非專業投資者的收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負數(不知過少富翁敗在股市上……)。
但如果藉助專業投資者(或者受過訓練的投資助理)的技能,就能讓這些低收益資本獲得更高收益,於是這些代理人從中抽成作為工資。
比如:有1000塊錢,自己投資只能賺5塊;藉助投資助理,1000塊能賺30塊,但助理要求提成10%。
你會不會答應呢?
回答是一定的——藉助投資助理你賺得更多,他也獲得提成,兩全其美。
這里助理幫你賺的錢依然是其他「更笨的投資者」的錢。
所以簡單的說,投資助理讓資本變得「更聰明」,他們的工資就是讓資本變聰明的「學費」。

『柒』 股票大跌,錢到底被誰賺走了

股票市場不計資金流入流出的話 是個零和市場
也就是說賺錢的人賺到的是賠錢的人手裡的錢
但是計算資金流入流出後 市場里的錢就會出現變化
錢多的時候 由於需求旺盛 個股價格會抬高 造成 股指上漲
由於資金逐漸被抽出 造成個股暴跌 股指下挫 這時候賠錢的人的錢 應該是被那些有賬面利潤而且及時賣掉股票後 離場的人賺走了

『捌』 股票下跌錢被誰賺走了

一、買股票虧的錢:是被高價賣給你股票的人賺去了。
二、賣股票虧的錢:是被低版價從你手裡權買走股票的人賺去了。
三、中國股市的錢:被外國機構投資者(QFII)賺了之後,拿走了。
股票不是零和游戲。
零和游戲就是有人賠,必有人賺。並且賠的與賺的數值相等,例如賭博、期貨。
股票是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幾乎所有人的都賺錢,在股票下跌時,幾乎所有人都賠錢。
例如,您有一個古董,有專家稱值10萬元,過一段時間,有人說值100萬元,您的財富(虛擬)增加了,但並沒有人賠錢。又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說只能值50萬,您的財富(虛擬)減少了,但也沒有人賺錢。

大盤在狂跌之中,沒人賺錢,股民們虧的錢,是由於對股票的重新定價。
前幾天,大盤漲也沒人往裡加錢,只是政府的一個政策(印花稅收單邊),大盤市值就增加了幾萬億。

『玖』 股市每天在跌 那賺錢的是誰

股市蒸發24萬億 誰賺走了錢?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6124點一瀉千里,直到昨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664.93點,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隨著股指節節下滑,兩市市值亦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從去年高點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06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么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不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老總身家也急速「蒸發」。國美老總黃光裕個人的持股市值因股價的暴跌從100億港元降至50億港元左右;萬科老總王石所獲得股票市值已經損失了近1億元,其餘200餘名激勵對象賬戶內的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15.9億元。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勇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

五類「人」賺走了錢

那又有投資者要問了,既然沒有蒸發掉那麼多錢,那實際蒸發掉的錢呢,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

那股市裡的錢呢,那錢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類「人」把錢賺走了,一是稅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三是掌握市場信息者;四是游資;五是極個別的散戶。

第一類

國家稅收、券商收益

國家和券商這塊不用說,不論股民賺和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無疑都是股民作的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印花稅就達836億。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實現傭金收入也達799.2億元。當然,這天經地義,全世界都一樣,只能祈求管理層能把稅率再調低一點。

第二類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上半年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融資達2244億。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今年以來的前8個月,大小非減持股票套現達334.43億元。

第三類

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里,誰掌握了信息,誰就能賺錢。

有一類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內幕消息後,憑借關系從銀行貸出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快速運作,大賺一把,然後還給銀行,退出股市。難怪有人說,中國最富的人群,並不是那些拋頭露面的企業家,而是暗地裡調動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幕後「資本家」。還有人說,中國私人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國有資產私人化的人;二是證券市場交易內幕化的人。這或許有點誇張,但卻實在令人深思。

第四類

快進快出的游資

游資,也就是熱錢。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特徵。

游資在股市的特點是快進快出,一般只阻擊有7%漲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漲停板後,掛巨單封死漲停板,如果其在漲停前已經吸夠籌碼,那麼封停只不過是為了明天高開出貨而已。第二天,他們會利用資金使股價高開,然後快速拉高誘多,然後迅速賣出。一般追漲的散戶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全身而退了。

第五類

極個別散戶

當然,從我國有證券市場以來,也確實出現過從幾萬元到上億資產的投資幸運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之一來計。比如著名的股神「楊百萬」,其實大部分賺錢的散戶都是運氣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獄」,最近有媒體報道的那個湖南婁底小股民義武從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間,24萬元的積蓄和借款縮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資僅有千餘元。賬單顯示,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時間里,交易次數高達500次、支付了超過3萬元的手續費和超過3萬元的印花稅,他的兩個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樣。

散戶的資金,在世界證券史中有一個典型的名稱叫「笨錢」。英國《經濟學人》的主編沃爾特·白芝浩曾對「笨錢」做過經典的描述說,「這些我們稱之為『笨錢』的財富,特別龐大和熱切,它們若投懷送抱,便會造就暴發戶;它們若碰撞到誰,便有了投機者;它們如果迅速逃離,便留下恐懼和蕭條。」

為何多數散戶資金「蒸發」快?

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到總數的99.4%,占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財政和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低位買入,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

但自我國股市創立以來,媒體報道過從幾萬元炒到上億資產的幸運投資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出現的概率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況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賺了點小錢,最後又全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掉了老本。散戶為什麼老是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答案是,散戶終究只是散戶,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戶恐懼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場真正跌至谷底的時候,要麼被嚇傻了,不敢進場,要麼是因為手裡已經沒錢,想「抄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散戶很難買在低位。

再者,散戶喜歡跟風、追高。當股市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後,多數普通投資者才開始關心股市,這時進場的話,已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可言。隨著股市進入主升段,「賺快錢」的獨特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瘋狂炒作那些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熱門股,出於「再賺一點就走」的貪欲考慮,高位進場的多數人不再願意離場。由於捨不得離場,散戶最終的下場只能是在隨後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補倉」,直至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閱讀全文

與股市最後誰賺錢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布萊爾喊你去英國投資 瀏覽:458
投影儀股票 瀏覽:639
家夢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的電影 瀏覽:154
外匯延期收款現場報告 瀏覽:525
今時貸怎麼貸款 瀏覽:414
信而富投資錢提不出來 瀏覽:643
非法買賣外匯公司 瀏覽:174
4129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41
與網易貴金屬相似軟體 瀏覽:87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200008 瀏覽:508
神力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310
貨幣資金收入控制的主要內容 瀏覽:104
酷基金酷基金網每日凈值查詢 瀏覽:356
農業銀行貸款500萬 瀏覽:912
大西洋股票為什麼停牌 瀏覽:569
股票畫線工具軟體 瀏覽:82
香河住宅抵押銀行貸款 瀏覽:999
厚持資本投資項目 瀏覽:908
光大銀行成都期貨黃偉 瀏覽:234
什麼是期權價格發現功能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