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市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

上海市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

發布時間:2021-05-06 01:11:11

⑴ 十三五規劃是什麼意思

十三五規劃,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目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1)上海市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擴展閱讀

「十三五」規劃編制

2013年底

各省級地區開始啟動「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准備工作

2014年4月

各省份開始就「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研究向社會招標研究機構

2014年6月

國家發改委開通「建言『十三五』」微信公眾平台,邀請公眾參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編制

2015年初前後

各省份開始將「十三五」規劃的基本思路上報國家

2015年10月

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審議「十三五」規劃建議稿

2015年五中全會召開前

國家發改委聽取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國家「十三五」規劃工作的意見建議

⑵ 「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 未來5年建築業重點有哪些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一節 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第二節 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節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第一節 發展特色縣域經濟
第二節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第三節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第九篇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資料:「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新華網】

⑶ 十三五規劃綱要設置了多少個主要指標

2016年3月5日披露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25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 其中13個為約束性指標,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10個資源環境類指標全部為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應保持在18.65億畝,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此外,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也有「硬約束」,例如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5%。 約束性指標一般具有「體現政府職責,帶有政府向人民承諾的性質」。 在民生福祉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也都被列入約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4個經濟發展類指標全部為預期性指標,例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 在上個五年規劃中,經濟發展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另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指標上突出了「創新驅動」,並以此取代了「十二五」規劃中「科技教育」的分類設置。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互聯網普及率都是首次出現的發展主要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創新驅動類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⑷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有哪些

規劃內容:

第一篇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發展理念

第一章發展環境

第二章指導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標

第四章發展理念

第五章發展主線

第二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第六章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第七章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第八章構建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

第九章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第十章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

第三篇構建發展新體制

第十一章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十二章建立現代產權制度

第十三章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十五章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十六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第十七章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第四篇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十八章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第二十章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第五篇優化現代產業體系

第二十二章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第二十三章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第六篇拓展網路經濟空間

第二十五章構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網路

第二十六章發展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

第二十七章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第二十八章強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構築現代基礎設施網路

第二十九章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三十章建設現代能源體系

第三十一章強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推進新型城鎮化

第三十二章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

第三十四章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三十六章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第九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第三十七章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三十八章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第三十九章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第四十章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四十一章拓展藍色經濟空間

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第四十三章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第四十四章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第四十六章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態安全保障機制

第四十八章發展綠色環保產業

第十一篇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第五十章健全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五十一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第五十二章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第五十三章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

第十二篇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

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第五十五章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十三篇全力實施脫貧攻堅

第五十六章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第五十七章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第五十八章完善脫貧攻堅支撐體系

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五十九章推進教育現代化

第六十章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第六十二章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六十三章縮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六十六章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基本權益

第十六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六十七章提升國民文明素質

第六十八章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

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第十七篇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第七十章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第七十一章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第七十二章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第七十三章建立國家安全體系

第十八篇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第七十四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第七十六章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第十九篇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七十七章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第七十八章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第二十篇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八十章形成規劃實施合力

(4)上海市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⑸ 「十三五」規劃內容有哪些

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新華社當天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建議」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農業連續增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建議」提出:「十三五」時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建議」指出: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建議」提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建議」提出: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
「建議」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議」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建議」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建議」提出: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建議」提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凈化網路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建議」提出: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建議」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建議」指出: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建議」指出: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建議」指出: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
「建議」指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建議」指出: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健全環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嚴格環保執法。
「建議」指出: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
「建議」指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積極參與網路、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建議」指出: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
「建議」指出: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建議」提出: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製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建議」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
「建議」提出: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建議」提出: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幹部,提高專業化水平。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建議」提出: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相關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

閱讀全文

與上海市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立外匯經常項目賬戶應注意 瀏覽:640
新加坡幣對人民幣匯率2月24 瀏覽:547
第三方支付對基金銷售 瀏覽:901
ltraderfx外匯 瀏覽:729
股票聯結票據 瀏覽:704
投資銀行做市商的風控對策 瀏覽:52
台灣股票書籍 瀏覽:142
美錦能源注冊資金 瀏覽:998
樂視股票激勵 瀏覽:818
惠信貸款 瀏覽:441
鷹連期貨 瀏覽:787
九鼎投資證券公司 瀏覽:62
俏江南股票 瀏覽:770
錢放投資公司安全嗎 瀏覽:375
北京外匯管理局 瀏覽:675
長發科技股票 瀏覽:352
創業板基金收益第一年 瀏覽:960
陳輝股票講座 瀏覽:542
焦炭焦煤股票 瀏覽:771
內蒙宏峰股票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