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已經蒸發多少市值了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問過別人;
其實是這樣的:假如你買了一輛車10萬元,5萬元賣給了A某,A某又3萬元賣給了B某,而那7萬元得差值不是誰賺走了,而是貶值了,也就是他在那個時間只值那麼多錢了。只不過那是股票不是車,道理是一樣的。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B. 股票蒸發幾萬億是怎麼回事,錢跑哪兒去啦
股票不是零和游戲。
零和游戲就是有人賠,必有人賺。並且賠的與專賺的數值相等,例如賭屬博、期貨。
股票是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幾乎所有人的都賺錢,在股票下跌時,幾乎所有人都賠錢。
例如,有一個古董,有專家稱值10萬元,過一段時間,有人說值100萬元,財富(虛擬)增加了,但並沒有人賠錢。又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說只能值50萬,財富(虛擬)減少了,但也沒有人賺錢。
股市蒸發的錢,沒人得到,股民們虧的錢,是由於對股票的重新定價。
C. 股市蒸發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是指因為股價下跌導致的價值縮水。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 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可見,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某個股份公司的營業情況好,股息增多或是預期的股息將要增加,這個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D. 最近股市經常蒸發多少多少億,那蒸發掉的錢到哪去了
這個蒸發指的是股票市值,比如一隻股票原來是100元每股,經過不斷的下內跌現在只有10元每容股了,那麼每股就「蒸發」掉了90元,至於這90元跑哪去了,很簡單,被投資者們一棒接一棒的虧掉了。
比如甲手上的股票是100元每股買進的,結果行情不好,只好90元賣給了別人,那麼他每股就虧了10元;乙是90元每股從甲手上買進的,但是沒想到行情還在繼續下跌,那麼他只好60元又賣給了別人,這樣他每股就虧了30元。
如果現在這只股票虧得只剩10元了,那麼虧掉的90元就是中間轉手交易的那些人虧掉的錢的總和。
全球股市蒸發掉的市值也就是每個市場每隻股票每個虧損投資者虧掉的錢的總和,呵呵,大夥們一共虧了六萬億,厲害吧。
E. 中國股市開市第一天蒸發了多少人民幣
股市開市第一天蒸發了,60億人民幣,幾乎90%的股票都跌停了
F. 股市下跌時,經常聽到市值蒸發多少多少億,蒸發的錢去哪了
當我們投資遇到股市下跌時,會經常聽到最近股市場蒸發了多少億市值,或者某隻股票受到利空消息打擊,出現連續下跌,蒸發了多少個億的市值。那麼,這時候大家是不是會想這些蒸發的錢究竟去哪裡了呢?
一、動態賣出時的市值蒸發
我們認知的「市值蒸發」,就是被高位套現離場的個人或機構換成了錢。
當個股出現大幅度波動時,散戶開始進場買入股票,同時有人賣出股票,然後市場開始下跌,新買入的散戶持倉市值出現虧損、蒸發。
三、如何才能規避市值被「蒸發」!
持有的股票市值被「蒸發」,是每一位投資者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應當怎樣才能更好地規避呢?
市場有漲有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投資者想要完全拒絕市值蒸發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謹慎地規避。
1、堅持價值投資
雖然近期有一些白馬股暴雷使投資者產生了虧損,但是對於後期的資本市場發展而言,肯定還是會以價值投資為導向,只有足夠優質的上市公司,才能更好地抵禦市場風險,更好的成長,能夠規避一定的市值「蒸發」;
2、不要帶著情緒去判斷市場
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敬畏市場,寧可錯過,不要做錯。
綜上,市場中蒸發的錢有一部分是被高位的機構、大股東游資等套現,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價值回歸而真正的「蒸發」。當然,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應當規避被「蒸發」的情況,盡量不要帶情緒去思考市場。
G. 股市蒸發了的錢到哪去了
股票市場的資本是虛似的。
例:你有一套房子,原來價值是100萬元,三年後房價下跌了,你的房子只值60萬元,對你來說虧了40萬元錢,可是沒有人拿了你的錢。
H. 股市蒸發了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來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源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市值蒸發,並不是交易雙方的蒸發,而是非交易方的蒸發。其實蒸發」這個詞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藝術。簡單舉個例子:當投資者持有50萬元股票,股票賬面價格下跌10%,即蒸發5萬元。因為錢是50萬進入,如果此時割肉,就是只有45萬出來,此為「蒸發」。
(8)股市蒸發多少錢擴展閱讀
股市蒸發的資金流向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股市上面的錢蒸發了,並不是財富蒸發了,而是股市做了一個財富的重新分配,將那些虧損人的錢轉移到了那些高價拋出低價買入的人的手中。但是要知道一點,無論是賠是賺,都需要有人不斷進場出場,保證流動性,否則一旦沒人接盤,股票也就賣不出去了,終成紙面財富,市場也就變成了「死市」。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是虛擬資本,它的總價格並不完全對應真實資本,所以如果從整個股市的宏觀角度來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價進行的加權計算,所以所謂的蒸發其實是成交價的下跌造成的虛擬資本總值的下降。
I. 股市蒸發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股市中的錢並不是真正的錢,它更大意義上是一個符號,是經濟活躍度的一個指數。
我們以一支股票來代替整個股市以說明問題。比如,某支股票有10000股,昨天的收盤價是10元,那麼它的總值就是100000元,而今天的所有交易中只有一個人以11元(漲停)買入這支股票100股(總1100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收盤價就是11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總值就是110000元,也就是說股票總值增加了10000元(在這里將各種對計算影響不大的費用暫且忽略),到這里我們就看出問題來了,其實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產生10000元的實際收益,但從計算角度看,這個計算也沒問題,所以,所謂的股市蒸發多少錢也只是個概念的「錢」,企業並沒有真正損失什麼錢。
那麼,為什麼國家還要維護股市穩定?為什麼企業還是希望自己的股票價格高一點?其實這里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經濟的景氣度,股市越好,大家投資的熱情越市經濟的景氣度越高,經濟發展的環境也就越理想,那麼,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企業經營氛圍都會好起來,創造更大價值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宏觀層面上大家還是希望股市向好。
當然,上漲太快也會造成各種問題,所以,國家希望「慢牛」。
扯遠了點,現在回來,股市的錢是個數字,是經濟活躍度的指數,它沒真正變成紙,也沒徹底蒸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