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為上海人有什麼好處
可以拿到本地勞動手冊,生下的小孩子有上海戶口。
從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傳持有上海人才類居住證,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那既然可以享受上海高等市民待遇,那市政府為何不直接給那些「人才」以戶口呢,而是只給居住證。通過下面的比較,你就不難看出上海市政府的良苦有心了。
持有上海市人才類居住證,用工單位就得為那些外地人來滬的「人才」交納四金,可以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聽起來確實非常誘人。四金主要保括養老,醫保,失業,公積金(還有工傷,生育由於比例較小,且個人不交費,這里不累述)
第一項,養老,這個問題是最讓上海市政府頭疼的問題,因為現在上海老齡化問題尤其突出,再加上以前的歷史問題,這部分老人中有很多人自已都沒有交納過養老金,那這部分人這么辦呢?現在在職職工養老金交納,單位承擔22%(計入社會統籌),個人承擔8%(計入個人帳戶),這樣的記帳方式,對本地人而言,是無可厚非的,而對居住證持有者來說,就苦了,因為你退休後,不可能持有上海市才類居住證,就算由於特殊原因持有,按現有的規定,也不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按居住證制度,你只能轉回原戶口所在地,而轉回部分只是你個人交納部分8%,單位為你所交納大塊部分22%,只能留上海,作為上海的社會統籌,光這一項,就能算出,外地人為上海市政府作了多少貢獻,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算出你的轉回原籍,又給自已的家鄉增加了多少負擔(因為你沒有為自已的家鄉作出多少貢獻,卻要回來養老)。
第二項, 醫保,單位承擔12,個人交納2%,同樣方法,單位交納的12%計入社會統籌,而只有2%計入個人帳戶,這項呢,在上海工作期間還算是實際有用的,但事實上,你這個期間生病的概率應該較小。而在你退休後待到體弱多病時,你唯一的選擇是,你的醫保也只能轉回原籍,同樣,你也只能轉出你自已交納的2%,單位為你交納的12%,也就只能為上海作貢獻啦,同樣,你又要給自已的家鄉增加一份負擔。
第三項, 失業保險單位交納2%,個人承擔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證制度,你基本是不能享受的,交了也白交(因為如果你失業,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證,而在上海的人才類居住證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沒有居住證,你就不可能享有失業待遇。
第四項, 公積金,單位與個人各交7%,且全部計入個人帳戶,只要你想在上海買房就可以100%的享受,這一項是唯一對外地人有實際意義的待遇。不過本項不是強制性的,因為現在的法律沒有強制單位一定要為你交公積金,單位有權選擇是否給你交,這項待遇得看你的就業運氣了。
尾語: 現在的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就業比例都快近3:2,每5個就業者就有兩個外地人,那麼外地人還有一項為上海所作的最大一個貢獻,就是稅收,也就在上海每年的稅收中有近40%是外地人所創造,也使得上海越來越繁華。看完這些,你應該不難想像出上海市府的良苦有心了吧,一句話「你的付出上海是需要的,你的負擔還是推回你老家去」這就是居住證比戶口的好處,這也是上海市府熱推居住證的原因,並且推廣范圍已經加大至民工,因為民工相對於人才,是一個更大的群體,更有利可圖,這也是為什麼市府規定民工要辦居住證,前題必許是你已經交納過綜合合保險的原因。(本來居住證只是一個居住證明,根本就沒有必要與交保險掛勾的)
Ⅱ 上海人的優缺點
優點:細心`
缺點:自以為是`婆婆媽媽
Ⅲ 上海人的優點,如何和上海人相處,我在北京,有一個上海朋友
心思細
"拎的清"
會享受
Ⅳ 上海人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踏實能幹
缺點:小氣
Ⅳ 上海戶口有什麼好處
1、住房:上海市寸土寸金,如果外地人沒有上海戶口,想要在上海買房簡直是天方夜版譚。擁權有上海戶口,在限購令下,還可以在上海買房。
2、教育:全國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都很緊張,上海也不例外。私立學校學費高昂,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公立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而擁有上海戶口才能擠入公立學校,享受國家賦予平民的公平的教育資源。
3、社會福利:可以申請上海的保障性房屋,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還可以在上海退休,按照上海的標准發放每月的養老金。
4、醫療:上海擁有全中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但這些醫療資源也不是對全民開放,只有擁有上海戶籍的病人才能夠享受上海市醫保,給予部分報銷福利,而外地來這里看病的人則需要支付全額的醫療費用。
(5)上海市民的優勢擴展閱讀:
上海落戶申請條件:
1、學歷
2、在滬就職
3、在滬繳納社會保險
4、在滬繳納個人所得稅
5、外省市(海外)工作資質
6、特殊成就
7、在滬創業投資納稅
Ⅵ 上海的人文優勢有哪些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源於歐美的近現代工業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吳越文化)的古典與雅緻,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區別於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開放性
海派文化姓海,表現在海納百川,熔鑄中西,為我所用,化腐朽為神奇,創風氣之先。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
創造性
吸納不等於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復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當年的海派京劇開創了連台本戲,機關布景是創新,如今的《曹操與楊修》也是創新,金茂大廈是在建築文化方面的創新。
揚棄性
百川歸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尤其在被動開放時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動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的形勢之下,有些飢不擇食,來者不拒,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及時地提出這時特別需要清醒地辨別,有選擇地有區別地對待,避免盲目和盲從。
多元性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樣,是復雜的共同體,不應該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與俗,洋與土,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以致先進與落後,甚至低級,庸俗,黃色,反動文化也有可能混雜其間,特別需要清醒地區別對待。
Ⅶ 上海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優點
購物比較方便吧,交通也比較方便,人比較多,晚上比較熱鬧!
Ⅷ 請各位評論上海人的優缺點
絕對支持4樓的觀點,我也是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其實我門上海人很好相處。大家都是講道理的。我門也不排斥你門。但是有時候你門的行為真的讓人頭痛,正如4樓說的。排外傾向因該說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上海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固然上海的治安是很重要的。但是最近發現身邊的外來人員,在上海是越來越猖狂。耳邊也經常聽見他門打架\搶劫\偷竊的事情.他們的心裡完全沒有「國家憲法」這4個字。他們認為在上海殺了人、放了火。跑回老家躲一下就沒事了。他們開小店來做生意,其實都是些黑店。這不得不讓我門上海人給外來人員的素質分數降低。為什麼某些犯罪我門第一推測反映就是由外來人員所為,為什麼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事我門的反映卻不是這樣。你門自己想過嗎?沒想過,又來評論別人來了
Ⅸ 上海戶口的優勢在哪裡比起外地戶口
你好,你的問題回復如下:
現在上海施行的外來人員居住證制度正在逐步提高外來人員的近似於上海市市民待遇;
上海戶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優勢的,比如上海市的學生就讀本地的高校要比外地戶籍的學生要有很大的政策優勢;
外地戶籍人員雖然可以投上海車牌,但這不算什麼優勢;
外來人員的醫保與上海市民的醫保還是有很大的區分的,比如大病醫療保險就比外地戶籍的要高很多。一旦是一個家庭成員有人生病,外來戶籍的家庭很有可能會因病致貧,而上海戶籍的家庭可以根據大病醫療保險獲得較多的報銷;
如果現行的居住證積分制度可以讓一部分外來人員解決子女在上海接收中高考的問題,那隻是一部分人可以有這個條件的,絕大多數的外來人員是無法解決這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的;上海戶籍的子女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以上只是擁有上海戶籍眾多優勢的一部分,其他的方面如貸款、投資及創業等方面的優勢也是不容忽略的。如果你符合現行的上海市人才引進政策,你還是申請落上海戶籍會比較更加有助於你在上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