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證A股和上證指數有什麼不同
上證指數包括A股和B股。
2. 上證指數是由所有上海股票計算得出還是由部分上海股票計算得出
上證指數,是綜合指數,就是所有的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加權計算的指數。專
深成指屬,是成分指數,就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深圳上市的股票加權計算。
上交所與深交所的很多規定是不同的,因為它們之間也是存在競爭關系的,很多股民都想當然的認為標準是一樣的,容易誤解。基本除了放假時間是一么一樣外,其他很多小的規定都有差別
3. 上證指數是不是所有的股票 價 加起來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指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於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4. 6月15曰,上海電氣入選上證指數是利好,還是利空消息
是利好,因為入選180指數就意味著在股市佔有一席之地,漲跌狀況也會對指數產生影響.總之,以前不入流,現在入流了.
5. 上證指數成分股有哪些股票
呵呵,你的問題還真多啊,不過其實就是一個問題,上證指數就是全部的上海股票集合的指數啊,目前一共有862個A股股票,53個B股股票.幾只大的藍籌,真的不知道你問的是幾只哦,所以占的比例很難計算,中小版是屬於深圳版塊的股票,相對獨立,所以跟上證指數是沒多大關系的.至於最後一個問題,上證指數的上漲下跌主要有什麼方便決定,那就是由周期性的經濟變化,資金的投向,還有就是市場的需求所決定的,當然,國家的政策,國資委或者大型機構等等,大勢是影響不了的,小階段的局部趨勢還是可以調控的.
6. 為什麼上海的股市叫上證指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指數共計四大類計16種
一、樣本指數類 4種
1.滬深300
2.上證180
3.上證50
4.紅利指數
二、綜合指數類 2種
1.上證指數
2.新 綜 指
三、分類指數類 7種
1.A股指數
2.B股指數
3.工業指數
4.商業指數
5.地產指數
6.公用指數
7.綜合指數
四、其他指數類 3種
1.基金指數
2.國債指數
3.企債指數
您所問的上證指數,廣義說如上4類16種;
狹義說就是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webapp/datapresent/queryindexcnp?indexCode=000001&indexName=
7. 上證指數是所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交易股票價格之和嗎
不是簡單的價格之和。
將各個股票的價格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進行綜合計算,設定某基準日的這專個計算屬結果為100,那麼其後某一天的計算數據和基準日的這個數據進行比較,得出了當日的指數,這就是上證指數。
簡單點說吧,假設把昨天作為基準日的話,昨天的指數就是100點,今天計算出來的這個數據除以昨天的數據100就是110,那麼今天的指數就是110點。基準日是上個世紀的哪一天忘了,總之目前的指數3300點,就是說現在股票的總體價格是上個世紀那一天的33倍。
就是這樣。
8. 請問大家,你們覺得上海電氣(601727)這只股票怎樣可能漲到10元多嗎
接近前期低點,短線可能盤整上揚,
10元是很大的阻力位置,能接近,
能否突破現在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