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有那麼重要麼
地緣政治就是外交戰略與地區安全戰略,外交戰略是基本,地區安全是根本,何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扮演角色,軍事和經濟是決定因素,而外交戰略則是體現國家的訴求。 _
一、地緣經濟的興起
冷戰時期,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為標志的兩極對抗成為國際關系的主要特徵,當時地緣政治因素在美蘇兩國的國家安全和對外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明顯的莫過於劃分勢力范圍和組建區域性軍事集團。伴隨著20世紀末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國際政治體系正處於重構與改組之中,呈現出許多不同於冷戰時期的新特徵,最顯著的方面就是世界經濟的政治效用空前強化。具體地說,經濟安全已構成當今國際安全形勢的重要內容;經濟手段成為實現國際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經濟力量的多元化成為推動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的主導因素。國際關系重心從政治和軍事領域向經濟領域傾斜,各國均把以經濟與科技為首要目標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放在對外戰略的首位,力爭在21世紀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冷戰結束,地緣政治的兩極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純粹為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領土擴張觀念日趨過時,一種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政治關系與軍事對抗的態勢不斷發展。用美國加州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羅斯克蘭思的話說就是:在資本、勞動力與信息處於流動並上升為主導地位的經濟中,土地至上觀無立足之地,發達國家更願去開拓世界市場而不是攫取領土。(1)
世界各國由軍事對抗轉向「經濟戰」的爭奪預示著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准不再主要是國土疆域的大小,而是綜合國力,是其經濟在世界市場上佔有的份額以及在國際分工與協作中所處的地位。國家的對外影響力或控制力轉而可以通過經濟行為或經濟手段向國外延伸和運作來實現。經濟因素和經濟外交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
「21世紀將是『經濟第一』的世紀。各國謀求經濟利益的需要將優先於政治、軍事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世界舞台上的重頭戲由『軍事爭霸』轉向『經濟角逐』,經濟振興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賽的主戰場。」(2)競相增強本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國家實力的綜合指標體現。
二、地緣經濟的特徵
21世紀的經濟全球化初期更多的表現為一種經濟的區域化。全球化和區域化並存的局面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作為一種新興的概念,「地緣經濟」有以下基本內容:(1)國際關系中經濟發展和經濟量的時空關系、分布狀況及其運行機制和運行軌跡。(2)世界經濟現象與地理關系、地緣區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3)地理現象、地緣關系對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作用和影響。(4)為當代各國國際戰略、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為經濟、文化開發、設計、規劃提供全方位的理論依據。(3)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地緣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 地理因素是地緣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在地緣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地緣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地緣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2. 地緣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集團化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尚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地緣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內容。 地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正在變為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1)日本和中國率領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包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2)美國領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今後將包括拉丁美洲在內;(3)以法德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將逐漸覆蓋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也許還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團誰能獲得較大優勢,主要取決於各個集團的規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這三大經濟區域的比較優勢在於,歐洲經濟區到目前為止最成熟也最成型,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處也最充分;美洲經濟區實力最雄厚資源也最豐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勢力范圍的同時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面擴展;亞洲經濟區(主要是東亞)的經濟水平相對最低,但合作形式最生動多樣,而且在冷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該經濟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3. 跨國公司是地緣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
跨國公司是資本國際化、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是生產國際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對外直接投資選擇的區位優勢,其分支機構遍及全球,生產、銷售、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一體化網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當代跨國公司具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第一,當代跨國公司的發展深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經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發展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協作關系。
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和其他經濟資源在區域范圍內更有效的流動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國公司有全球完備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商品、勞務、資本、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能暢通的流動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內部貿易大規模增加,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三,跨國公司開拓了區域貿易的新領域,擴大了國際貿易的流通量。
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內部化貿易。跨國公司通過其內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相互生產要素,生產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區域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左右。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
非常重要
今天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之間找出最佳的平衡點,現實的擺在了共和國的決策者面前。但發展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任務,絕不能動搖。但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國防力量,確保在領土主權,霸權主義侵略、干涉、威脅面前立於不敗之地,是保障發展的根本。
2. 世界地緣政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主要影響
影響原油價格
70年代後國際政治大事件影響黃金價格走勢圖
受美元貶值、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08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 「地緣政治」發端於瑞典地理學家克節倫,意指「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與國際政治的關系」,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20世紀,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他的理論被稱為海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范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 關於地緣政治學的定義,英國政治地理學家傑弗里帕克認為是,「從空間的或地理中心論的觀點對國際局勢背景進行研究,整體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從全球的空間背景上來觀察其政治的格局及各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這種從全球的地理空間尺度上,從各種復雜的相互關系的總體上,來研究各主要國家間或各集團之間政治上的相互關系與格局的地緣政治學,簡言之,即是全球的地緣戰略學。地緣政治學已成為表達全球大國間政治戰略上的對抗與競賽的通俗術語。
影響黃金價格
70年代後國際政治大事件影響黃金價格走勢圖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由於國際上通行金本位(金匯兌本位),黃金價格受到管制,因此不存在價格上的劇烈波動問題。但伴隨著越南戰爭把美國經濟拖入低谷和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信用本位制度地位得以不斷強化,黃金作為商品和貨幣的集合體,其價格開始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1973-1980年和2001-2007年間世界黃金價格出現兩次大幅上漲。究其原因,重要事件的發生是一次次引導金價波動的重要助力,而這些事件都與地緣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舉例:1973-1974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黃金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其後隨著事態的逐漸平息而大幅回落。1979-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兩伊戰爭爆發等國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密集發生,支撐起黃金價格於1980年年初創下了870美元的歷史高點。 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也產生了影響。
主要作用
高加索地區的地緣政治游戲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地緣政治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舉兩個例子:德國正是因為地處中歐,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才吃盡了苦頭,永遠擺脫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這也是它兩次大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與它在西半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關系極大,在戰略上首先就處於不敗之地,因為沒有人能越過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後還能擊敗美國。在地緣政治學中流派很多,但很多論斷在現在已經不適應國際局勢的發展了。沒有什麼地區再是「新月地帶」「心臟地帶」,也不再是所謂的「陸權」「海權」或「空權」時代。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是高技術戰爭;競爭也不是資源競爭,而是技術競爭,綜合國力競爭。那些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並不一定產生強國,而那些地理位置險要的國家也難以逃過「高、精、尖」武器的法眼。既然如此,地理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體現在三個層面:從人的層面來說,地理因素會影響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從國家層面來說,地理因素會影響到國家的綜合國力,例如由海權向陸權轉換時期導致的權力轉移;從國際層面來說,地理因素一旦和當時的國際格局的影響結合在一起,就會對國家的外交格局(外交的取向、難度)產生重要的影響。
3. 中國股市影響因素分析
這個問題好高深呢。中國的股市鄙人之見,是融資市,不大適合個體投資者。
其影響因素有 經濟運行狀態 CPI IPO發行 相關政策發布 業績及重組 等
4. 地緣政治因素
油氣供應與地緣政治關系密切。地緣政治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可以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尤其是油氣資源市場的價格波動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例如,由於中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量大增,2013年初以來,中國對海外油氣供給越來越強的依賴性已經從一些中東國家的原油進口量同比躍升30%以上。而同時美國的頁岩氣供應量充足。中國在2013年9月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美國在保持世界最大國際石油交易市場的地位數十年之後把這個位置拱手讓出。這對國際關系和全球安全局勢的影響將十分深遠。因為中國對海灣地區一些石油和天然氣君主國以及西非國家越來越依賴,除了要保障石油供給安全,還要關注石油運輸路線,致使加強海軍力量,並對開辟非洲和海灣地區與中國相連的海上通道進行投資[91]。這些將攪動世界油氣市場,致使油氣市場東移,油價不斷攀升。
5. 地緣政治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有哪些
地緣政治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1、政治不穩定
當某地區或者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發生劇烈震盪,會導致貨幣的吸引力下降,市場資金會大量流向商品市場,黃金作為防範國際經濟政治風險的最後防線,無疑會導致黃金價格上漲;
政治的不穩定也會導致生產業的急劇下降,資源供給也會極其不穩定,社會的運行狀態也會被打亂,國家和機構都會選擇擁有避險功能的黃金作為戰略儲備物質,進而引起黃金價格的上漲。
2、戰爭
一般來說,戰爭或區域爆發沖突都會使得黃金價格的上漲,在戰爭過程中,戰局發展也可以預測到黃金價格的變化,如果戰局越發強烈,金價上漲概率和幅度就越大;戰局被抑制或者進入尾聲至結束,金價則可能會下跌。如1979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金價短期快速飆升,但是戰爭結束後,金價就逐漸會跌。
3、世界性突發事件
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會在短時間內打亂社會經濟運行機制,同時政府的穩定也會受到動搖,受影響國家的貨幣信用將會受到質疑,市場會迅速轉向具有避險功能的黃金進行保值。導致黃金價格上漲,如突發性恐怖襲擊等。
4、核心國家安全戰略
核心國家安全戰略調整將會形成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的預期,同時也是地緣政治中對黃金價格影響最深遠的一個因素,中長期的黃金走勢也會根據戰略調整的不同做出相應的走勢反。如美國、中國等國家的政治變化部署都會成為黃金價格上揚或者下跌的重要因素。
6. 如何看待當代地緣政治對國際的影響
當前世界的地緣政治主要是以區域性大國和世界性大國交錯重疊的態勢。
具體的說是有1、東北亞地緣政治,主要以朝核為中心的俄羅斯和中國對美日韓之間的勢力紛爭。
2、南海局勢主要是中國對美、菲、越的對抗。台海問題,中國和美國的紛爭。
3、中東地區極為復雜,首先是巴以問題,以色列和伊朗問題,伊朗和北約的問題,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問題。敘利亞和美國問題,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問題。總結就是能源、領土、宗教、大國勢力之間的較量。
4、西亞主要是阿富汗和美國與基地組織的對抗。
5、古巴、委內瑞拉和美國的對抗,就是中美洲地緣的政治對抗。
6、南亞主要是中國和印度,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沖突對抗。
7. 地緣政治危機:對黃金影響
首先,要看地域在哪裡,只有在世界上影響較大的國家的政治危機才對黃金市場產生影響,而且還是時間限制的,不會永遠,像伊拉克剛開始打仗的時候,利多石油,利空美元,利多黃金,但是到現在,市場已經消化掉了伊拉克的政治危機,如果伊拉克再活動影響肯定不會比以前大,影響也微乎其微了,南非要是發生政治危機就不一樣了,南非是產金大國,如果南非出現危機,世界黃金產量將減少,肯定是利多於黃金,希臘雖然沒有黃金生產,但是希臘代表的是歐元區,所以影響會比較大。一樣,恐怖危機和政治危機都取決於發生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樓主上面提到的那些危機對黃金是利多的,但是效果是微乎其微。因為他們的經濟和他們的地位根本撼動不了世界的次序和世界的黃金市場。
8. 股市這么來回顛簸對美國政治有什麼影響
證明了,野蠻需要更野蠻的才能制服,如果做不到,就別去招惹。撇去地緣政治,就從意識形態而言蘇聯人指望在阿富汗建立社會主義,完了。美國人指望在阿富汗建立美式民主體制,也敗了。那為什麼之前的月氏、阿拉伯、蒙古、帖木爾都贏了呢?
9. 地緣政治危機:對黃金影響
肯定是利多,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因為他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行,所以攪動市場的動靜也小,有時候幾乎是沒有動靜。如果美國打起來了,發生政治危機了,那效果可就不一樣了。黃金市場是世界市場,所以對世界市場沒有很大影響力的國家發生政治危機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10. 新疆設經濟特區對新疆板塊股票的影響如何
影響不會太大,隨時會出現見光死。
南疆是新疆發展落後的地方專,經濟特區設在那肯定是想屬帶動整個新疆的發展,新疆農業本來就是延伸性比較差,像ST香梨冠農等等都自顧不暇,如果要找長期熱點,還是公共設施比較吃香,庄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利好,也不會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