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就是上市公司他們的市值,和融資多少有什麼關系他們是怎麼樣從股市中把錢拿走的,
公司的市值和融資沒有關系。
市值的概念是股價乘以股本。而融資的規模則是股票發內行時容,有多少人看好公司的前景而買賣公司的股票。比如,公司要發行100股,每股1元,很多人覺得他有潛力,就以每股100元的價錢來購買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說公司實際融資量比預期大100倍。這樣你可能明白了吧!
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實際是就是把股民的錢拿來當作公司自己的資本金。就好像是公司把自己賣給股民了。由公司的董事會來管理公司,這就是說股民持有股票也就是公司的每個行動,每筆錢的花銷都與股民息息相關。如果持有很多股票數量,達到一定數額,股民就可以通過股權來行使管理公司的權利。
像你所說的美國股民投資了一筆錢給網路,網路每年通過銷售自己的產品,賺取利潤,再用利潤來回報股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聯系我。
『貳』 企業如何從股市融資
企業IPO融資和大家做股票是兩個概念,或者說兩個市場。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IPO也就專是首次向公眾發行股份募集資屬金,這個屬於一級市場,一般是企業新增發一部分公司股票(一般占發行後總股份的10%左右)賣給申購者(俗稱「打新」),這時候公司就收到申購者繳納的買股票的錢了,到此公司融進錢這步就已經走完了,拿著這些錢該幹啥幹啥。
IPO後一般要公開上市,也就是在上交所、深交所等地方掛牌交易,就是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東(包括公司IPO前的老股東、IPO進來的新股東)可以在市場上買賣股票了,這個屬於二級市場。當然二級市場上的股票交易的目的可能就是樓主所謂的「賺差價」,不過這時股票的漲跌跟公司本身已經沒有關系了,錢已經在IPO時進了公司賬戶了。
『叄』 已經上市發行股票的公司如何再從股市融資
可以增發,也可以配股.還有就是發行債券.
『肆』 現在做股票還有融資的嗎
你好,有的,還有很多是私下配資的公司,很多的,不過要注意資金的安全。祝你好運。
『伍』 上市公司怎麼從股市融資回答好的再+30分
上市公司從股市融資的方法,就是增發股票。這就叫融資。
----
上市公司把自己的股票賣到股市,然後從股市拿走錢,這是股東的行為,和上市公司是2回事。股東的這種行為叫出讓股份,或者減持股份。
如果全部賣掉,那麼股東就不再是股東了。
----
無論股價如何,賣掉股票的利潤是股東的(是賣掉股票的股東的)
----
當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或者增發股票的時候,就獲得了資金,資金就是買原始股的人的錢,和買增發股票的人的錢。
從此之後,股票的漲跌帶來的利潤就是股票持有人的。就不在是上市公司的。
----
所謂的上市公司賣掉自己的股票,實際說的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賣掉手中的股票,
這個大股東,可以是自然人(即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團體(例如:某個公司,或者國資委)
因為大股東手中的股票相當的多,一般是賣不完的,所以都是賣掉一部分,
稱為「減持」
買回來,就叫「增持」----這次中國石油就增持自己的股票。
就是中國石油的大股東買中國石油的股票。
如果以後中國石油上漲,賣出後的利潤,也是大股東的。不會算做中國石油這個上市公司的利潤。
----
所謂的賣掉股票的利潤算作上市公司的
是下面這種情況。
A上市公司和B上市公司,是算作2個法人。
A上市公司持有B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在股市上叫做交叉持股)
也就是說A上市公司是B上市公司的股東
A上市公司賣掉自己手中持有的B上市公司的股票,
所得的利潤算作A上市公司的利潤。
因為股東是法人,賣股票的利潤當然也是法人的。
這里的A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
----
上市流程,
1,成立股份公司,或者將公司改製成股份公司(這個過程就是融資過程)
2,申請上市,要求經營良好,業績良好
3,等待考察審核,
4,批准上市。(因為申請的人很多,有不批準的,也有排隊等候批準的)
---
上市公司從股市融資的流程,就是增發股票。
報證監會批准,就可以了。
例如,上次中國平安要增發600億,就屬於再融資,由於市場反應強烈,
反對的聲音太強烈,所以最後沒有增發成功。
---
現在看到的股市上的買賣,都是股東的行為(股票持有人的行為)
注意:
這個股票持有人,可以是個人,俗稱「散戶」,也就是股民。
這個股票持有人,也可以是法人,另一個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
這個股票持有人,也可以是國資委
這個股票持有人,也可以是基金,保險基金,社保基金
這個股票持有人,也可以是私幕基金,社會團體,大戶,或者大戶聯合體
---
『陸』 現在中國股市 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以融資為目的!
這種說法當然是任何時候都是對的。公司以股權上市融資,從理論上講是為了擴充公司規模,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升企業價值的。其上市融資成本要高於債權融資。但是在中國,這個理論是不成立的。企業擠破頭的謀求上市,是為了上市圈錢,很少有像樣的公司能合理利用其上市融來的資金,導致社會資本的浪費。更有一個有悖常理的事實,就是在中國上市融資成本竟然低於債權融資成本。很多上市公司並不在乎其所擁有的股權被稀釋,只要其還是大股東,還有話語權,那麼他們就會去冒險。反而是小股東小股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錢投到的這個公司里是用來做什麼的,只是一味的想依靠點運氣在股市裡闖盪。
『柒』 A股市場 滬深兩市 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從有股市以來,共融資多少
1810家左右。20年來共融資過30億
『捌』 上市公司在股市融資後,資金是怎麼再返還到股市的
這是不用還的,和借錢不一樣。因為這是股權融資,相當於公司出賣一部分股權來換取發展資金。你出錢買它上市或再融資時的股票,是交易(它賣股你出錢),不是借給公司錢。
市值下降對公司有幾個影響:一是如果公司想再融資(也就是再發新股圈錢),因為股價低迷,可能融不到想籌集的資金量。 二是影響公司形象,因為上市地位是公司的活廣告。三是,管理層等往往都會持有公司的股票,股價過低會使他們的股權激勵無法獲得 四是,大股東的身價縮水
對你主要問題的回答:最初那句話已經解釋了,不是借錢而是交易,所以不用還。 但是人家買了你的股票,就是你的股東,是你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如果你做的太爛會被起訴或者被大股東fire掉
大概就是這樣
股權融資的確比債券融資風險小的多,這也是現在為什麼很多公司熱衷於上市的原因。
但是發股票也有風險,就是股權稀釋了,可能被別人取得控股權,然後直接把你公司控制了。
此外,上市的話財務等都要透明化,缺乏隱蔽性。而債券融資就不用
-------
最後,我不確定你是不是有個概念混淆:只有在公司IPO(首次上市)或者它發新股融資(再融資 比如配股 增發等) 你買才算把錢送給公司用來發展。。。而平時股民說的買股票其實是在二級市場,也就是從別的股東那買來賣去,公司得不到這部分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