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第三節敏感性分析中大網

第三節敏感性分析中大網

發布時間:2021-05-07 14:28:32

❶ 什麼是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Meta分析中用來評估合並結果的穩健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實施方法如下:

1、改變分析模型:當異質性較高時(如I的平方>50%),建議採用隨機效應模型,相反則採用固定效應模型。

2、逐篇排除文獻:逐一剔除每一個納入的研究後再進行效應量合並,改變納入排除標准或剔除某類文獻後再進行效應量合並。

(1)第三節敏感性分析中大網擴展閱讀

敏感性分析不僅可以評估Meta分析合並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可以評估合並結果是否受單個研究的影響,而發生顯著的變化。此外,在排除某些研究或者資料後再進行meta分析,還可評估該部分研究對結果的影響。

在進行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之後,若存在可能低質量的研究,則需要進行敏感性分析。當異質性檢驗提示納入研究間有顯著異質性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敏感性分析,這時的敏感性分析是分析異質性的一種間接方法。

❷ 什麼是敏感性分析如何在投資決策中進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投資項目的經濟評估中常用的分析不確定性的方法之一。從多個不確定性因素中逐一找出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指標有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因素,並分析、測算其對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性程度,進而判斷項目承受風險的能力。

若某參數的小幅度變化能導致經濟效益指標的較大變化,則稱此參數為敏感性因素,反之則稱其為非敏感性因素。這種分析方法的缺點是每次只允許一個因素發生變化而假定其他因素不變,這與實際情況可能不符。

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選擇主要參數(如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生產能力、初始投資、壽命期、建設期、達產期等)進行分析。若某參數的小幅度變化能導致經濟效果指標的較大變化,則稱此參數為敏感性因素,反之則稱其為非敏感性因素。



(2)第三節敏感性分析中大網擴展閱讀: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1、確定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敏感因素。尋找出影響最大、最敏感的主要變數因素,進一步分析、預測或估算其影響程度,找出產生不確定性的根源,採取相應有效措施。

2、計算主要變數因素的變化引起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指標變動的范圍,使決策者全面了解建設項目投資方案可能出現的經濟效益變動情況,以減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改善和提高項目的投資效果。

3、通過各種方案敏感度大小的對比,區別敏感度大或敏感度小的方案,選擇敏感度小的,即風險小的項目作投資方案。

4、通過可能出現的最有利與最不利的經濟效益變動范圍的分析,為投資決策者預測可能出現的風險程度,並對原方案採取某些控制措施或尋找可替代方案,為最後確定可行的投資方案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❸ 風險敏感性分析,請問大家知道怎樣分析嗎

敏感性分析是指從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找出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指標有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因素,並分析、測算其對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性程度,進而判斷項目承受風險能力的一種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於:
(1)找出影響項目經濟效益變動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變動的原因,並為進一步進行不確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據;
(2)研究不確定性因素變動如引起項目經濟效益值變動的范圍或極限值,分析判斷項目承擔風險的能力;
(3)比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經濟效益值相似的情況下,從中選出不敏感的投資方案。
根據不確定性因素每次變動數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驟
進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驟:
1.確定分析的經濟效益指標
評價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指標主要包括: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等。
2.選定不確定性因素,設定其變化范圍。
3.計算不確定性因素變動對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
4.繪制敏感性分析圖,求出不確定性因素變化的極限值。

三、單因素敏感性分析
每次只變動一個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稱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計算特定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經濟效益影響時,須假定其它因素不變,實際上這種假定很難成立。可能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確定因素在同時變動,此時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難准確反映項目承擔風險的狀況,因此尚必須進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確定性因素不變條件下,計算分析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確定性因素同時發生變動,對項目經濟效益值的影響程度,確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極限值。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礎進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與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大體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須進一步假定同時變動的幾個因素都是相互獨立的,且各因素發生變化的概率相同。


某項目投資170000元,壽命10年,殘值20000元,基準利率為13%,預計現金流入和流出分別為35000元和3000元。試對現金流入和流出作雙因素敏感性分析。
解:設x和y分別為年現金流入和流出的變化率,則凈現值為:
NPV=-170000(A/P,13%,10)+3500(1+x)-3000(1+y)+20000(A/F,13%,10)
=-170000*0.184+35000(1+x)-3000(1+y)-20000*0.054
=1757+35000x-3000y
只要NPV>0,即y>0.586+11.67x方案就可行。

敏感性分析是一種動態不確定性分析,是項目評估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用以分析項目經濟效益指標對各不確定性因素的敏感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及其最大變動幅度,據此判斷項目承擔風險的能力。但是,這種分析尚不能確定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發生一定幅度的概率,因而其分析結論的准確性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敏感性分析找出的某個敏感性因素在未來發生不利變動的可能性很小,引起的項目風險不大;而另一因素在敏感性分析時表現出不太敏感,但其在未來發生不利變動的可能性卻很大,進而會引起較大的項目風險。為了彌補敏感性分析的不足,在進行項目評估和決策時,尚須進一步作概率分析。

❹ 敏感性分析圖

如果要表示某評價指標達到臨界點(如財務內部收益率等於財務基準收益率,或經濟內部收益率等於社會折現率)時允許某個或幾個不確定因素變化的最大幅度,即極限變化。超過極限,則項目在經濟上不可行。變化極限通過繪制敏感性分析圖求得(圖7-5)。圖中某因素的變化對內部收益率影響的關系曲線與基準收益率或社會折現率的交點,即為該因素的變化極限值。超過該值,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將小於財務基準收益率或社會折現率指標,項目在經濟上就不可行。

圖7-5 敏感性分析圖

敏感性分析圖的具體做法為:以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為縱坐標,以幾種不確定因素的變化率(%)為橫坐標,根據敏感性分析表所示數據繪制對應的變化關系圖,標出財務基準收益率線或社會折現率線,即為敏感性分析圖。

在敏感性分析中,對於不確定因素中對內部收益率影響最大的因素(即最敏感因素)需要重新預測和估算,重新進行項目投資風險分析。

❺ 什麼是敏感性分析,其基本步驟如何

1、確定敏感性分析指標敏感性分析的對象是具體的技術方案及其反映的經濟效益。因此,技術方案的某些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例如息稅前利潤、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都可以作為敏感性分析指標。
2、計算該技術方案的目標值
一般將在正常狀態下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數值,作為目標值。
3、選取不確定因素
在進行敏感性分析時,並不需要對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都考慮和計算,而應視方案的具體情況選取幾個變化可能性較大,並對經效益目標值影響作用較大的因素。例如:產品售價變動、產量規模變動、投資額變化等;或是建設期縮短,達產期延長等,這些都會對方案的經濟效益大小產生影響。
4、計算不確定因素變動時對分析指標的影響程度
若進行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時,則要在固定其它因素的條件下,變動其中一個不確定因素;然後,再變動另一個因素(仍然保持其它因素不變),以此求出某個不確定因素本身對方案效益指標目標值的影響程度。
5、找出敏感因素,進行分析和採取措施,以提高技術方案的抗風險的能力。

❻ 敏感性分析討論

(一)極限變動分析

當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大於或等於行業基準收益率時,利用敏感性分析圖要求做各因素允許變動的極限值分析(圖7-5)。

(a)在成本、銷售價格、投資不變時,基本方案的內部收益率降至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允許產量下降的極限數值(B點);

(b)在產量、銷售價格、投資不變時,基本方案的內部收益率降至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允許成本增加的極限數值(C點);

(c)在產量、銷售價格、成本不變時,基本方案的內部收益率降至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允許投資增加的極限數值(D點);

(d)在產量、成本、投資不變時,基本方案的內部收益率降至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允許銷售價格降低的極限數值(A點)。

(二)目標尋求分析

當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小於行業基準收益率時,運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對產量、成本、銷售價格、投資四個方面各自進行目標尋求分析(圖7-6)。即為使該項目能達到行業基準收益率,分析產量、成本、銷售價格、投資應達到的目標數值,也就是:

(a)在成本、銷售價格、投資不變時,達到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產量增加的目標數值(D′點);

(b)在產量、銷售價格、投資不變時,達到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成本降低的目標數值(B′點);

(c)在產量、成本、銷售價格不變時,達到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投資降低的目標數值(A′點);

(d)在產量、成本、投資不變時,達到行業基準收益率時所對應的銷售價格上升的目標數值(C′點)。

圖7-6 目標尋求敏感性分析圖

❼ 簡述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的異同點

1、找出影響項目經濟效益變動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變動的原因,並為進一步進行不確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據;
2、研究不確定性因素變動如引起項目經濟效益值變動的范圍或極限值,分析判斷項目承擔風險的能力;
3、比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經濟效益值相似的情況下,從中選出不敏感的投資方案。

❽ 如何進行敏感性分析和發表偏倚分析

敏感性分析一般以Meta分析結果所繪制的森林圖為依據,把肉眼可見的與總體樣本95%CI分布差異相對較大的研究(由最明顯的開始)予以排除直至可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為止(即I方值小於等於50%,同時P大於等於0.1),如敏感性分析後依然無法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則需通過繼續逐一排除剩餘數據樣本以動態觀測Meta分析結果變化,如結果變化不大(具體標准暫未在2014版考克蘭系統評價員手冊中有體現,我個人則是以I方和RR/SMD等統計量變化率作為判斷標准),則說明數據合並後穩健性可,可採用隨機效應模型作Meta分析,所得結論有效,但不宜過於絕對。
而敏感性分析不宜排除過多數量的數據樣本,我個人以50%作臨界值,如一個結局指標需要排除至少50%的納入研究數據樣本,方能使數據合並結果穩健,則說明原始納入研究異質性大,無法明確所有納入研究在該結局指標的測量標准、方法基本一致。同時敏感性分析後剩餘數據樣本數我個人認為最好大於等於3,以便能獲取較有說服力的Meta分析結果。
當然我也比較同意上一個答案的觀點,敏感性分析的納入研究排除標准可參照Jadad質量評分或RoB風險偏倚評估結果,但我認為應補充一個前提:納入研究中需有相當部分高質量研究,即Jadad評分大於等於4分(滿分7分)或符合Standard RCT標准(兼有隨機化、盲法、安慰劑三要素),如納入研究方法學質量普遍不高,則通過參照方法學質量評價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的做法意義不大。
發表性偏倚目前主要通過倒漏斗圖法判斷,當然也有Egger&Begger』s Test,可將偏倚程度量化(適用於納入數據數小於10的結局指標,然而RevMan無法做此檢驗),發表性偏倚一般用於對納入數據樣本數(敏感性分析後)大於等於10結局指標的討論。
個人的小小體會:系統評價/Meta分析並沒有太多固定的模版,每個研究者所關注的點可以不一樣,但最好做到有理有據,能自圓其說。
以上謹為個人粗淺看法,如有紕漏之處,歡迎指正!

閱讀全文

與第三節敏感性分析中大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坦桑貨幣兌人民幣 瀏覽:727
理財金卡貸款的利率 瀏覽:994
融資管理分類 瀏覽:145
中國黃金3月30今日價格 瀏覽:116
20歲貸款找誰 瀏覽:991
王亞偉5號基金凈值 瀏覽:650
長城基金登錄官網 瀏覽:160
期貨轉保證金時間 瀏覽:522
開鋼廠需要投資 瀏覽:343
非法融資坐牢 瀏覽:48
理財業務資金規模 瀏覽:850
玖遠投資孟祥彬 瀏覽:950
榮發股票價格 瀏覽:491
理財穩健精選 瀏覽:885
大價值股票基金 瀏覽:769
161818基金今天凈值 瀏覽:993
分級基金是開放基金嗎 瀏覽:260
2萬韓元合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351
483003基金累計凈值查詢 瀏覽:681
理財分幾份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