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談判破裂的原因
國民黨政府的破壞和阻撓!
重慶談判是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談判。
對中共而言,重慶談判是一次成果輝煌的談判。
重慶談判對中共來說首先是中國共產黨和平發展道路和「和平、民主、團結」方針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爭取了民心,贏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為後來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8月2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
在重慶談判期間,中國共產黨努力推動和平的實現,各種宣傳材料和宣傳言論都直截了當的宣傳這個方針,讓廣大人民了解自己的立場,支持自己的觀點,使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深入人心,1945年9月10日,昆明各界人士為慶祝勝利及和平建設新中國的通電中提出:「這個新的時代應該是和平的、民主的、團結的。」[1]在1945年10月10日簽訂的《雙十協定》上,國民黨迫於中國共產黨的堅持和廣大人民輿論的壓力,將中國共產黨的這一方針明確的寫入了《雙十協定》,並以此作為建設新中國的方針。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共產黨和平建國道路和「和平、民主、團結」的建國方針的勝利。
在重慶談判前,有一些人對當時形勢認識不清楚,特別是國統區和一些淪陷區的人民,對共產黨了解不多,再加上國民黨長期的反共宣傳,使一些人對中國共產黨存在著誤解,甚至採取敵視態度,認為中國共產黨是為了搶佔地盤,不是真正為了全國的和平。如到達沈陽後的羅榮桓深切感受到,市民「還盲目相信『中央』政府,見我軍服裝破舊,槍械不精,舉止言談『土氣』,盡管我軍紀律嚴明,買賣公平,說話和氣,也總是敬而遠之。」[2]毛澤東不顧自身的危險,毅然選擇前往重慶談判,粉碎了國民黨散布的中國共產黨不要和平的謠言,在政治上贏得了主動權。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當晚,《新華日報》就收到了一封由許多人簽名寫給毛主席的致敬信,信中說:「您毅然來渝,使我們過去所聽到的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切誣蔑完全粉碎了,這證明中國共產黨為和平、團結與民主而奮斗的誠意和決心,希望談判成功。」[3]
在重慶談判期間,尤其在重慶談判中後期,毛澤東已從談判的艱巨性中認識到國共再次合作的可能不大,因此除了在談判桌上與國民黨斗爭外,還積極主動地結交社會各界的朋友,宣傳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爭取民心,試圖與民主力量聯合起來迫使國民黨作出讓步。
當時,在國共兩黨之間還存在著第三種政治力量,這便是以中國民主同盟等民主黨派為代表的中間派。他們雖然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但是在民主革命中,往往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歷史轉折關頭,「作為中間的勢力第三方面,是國共雙方都在爭取的對象,因為他們代表著一大批人,誰爭取了中間勢力,誰就擴大了自己的同盟軍」。[4]為了取得各中間勢力的支持,迫使國民黨盡快同中共達成協議,毛澤東在重慶期間,充分把握了這一機遇,同各民主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交往,拜訪了黨的一些老朋友,象宋慶齡、張瀾、馮玉祥等,還會見了小民革(中國革命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王昆侖、許寶駒等,毛澤東對他們開誠布公,詳盡介紹中國共產黨關於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的基本方針。這些話使許多民主人士認識到中共對重慶談判的方針是體現一切抗日黨派和進步人士的共同要求,代表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促使許多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在談判期間,始終同中共保持密切合作和默契的態度,許多人開始幫助中共。如在重慶談判期間,許多民主人士考慮到國民黨經常製造暗殺事件,對毛澤東的安全非常擔心,有人在談話時暗示說:「重慶氣候不好,易犯感冒,您還是早點回延安吧!」有人寫字條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5]這種情況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已在很大程度上爭取到了各民主人士的支持。
中國共產黨在重慶談判期間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及真誠追求和平的種種行動,讓社會各界人士大多逐步倒向了中國共產黨,人民民主的革命統一戰線鞏固和擴大,人心向背已非常明顯,這就為共產黨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打下了政治基礎。後來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以優勢的兵力參與內戰,結果短短的三年時間內便敗北,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國民黨挑起內戰,其內戰、獨裁的面目暴露,很快喪盡人心,而共產黨則大獲人心。而這個民心向背的政治基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重慶談判中開始建立起來的。
中共赴重慶談判的另一大收獲便是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這對中共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周恩來的話講:我們利用合法的地位和合法的工作方式,大大加強了南方黨組織、革命根據地和地方武裝力量的恢復和發展工作。我們雖然讓出了南方幾塊孤立分散的根據地,但卻保住了有生力量,留下了革命的火種,壯大了北方根據地的力量。由於「檢查制度的取消」,我們不僅在一段時間內公開出版發行了自己的報刊書籍,「甚至國民黨報紙都不能不登載我們的消息」,這是過去任何時候都未曾辦到過的,所有這些都為來奪取全國的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7]
此外,重慶談判推遲了全面內戰爆發的時間,使得解放區獲得了相當長的一段和平恢復和發展的時間。中共從重慶談判中後期起已感受到蔣介石對國共合作的「誠意」有限,始終沒有也不可能放棄武力進攻中共,為了以斗爭求團結,便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在解放區開展了減租、生產和練兵運動,還派十多萬軍隊和彭真、陳雲等大批幹部進入東北,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而且中共通過讓出八個解放區,不僅粉碎了國民黨宣傳的中共恃其武裝向中央要地盤的謠言,更重要的是中共藉此集中了兵力。因為這些解放區大多在交通要道上,國民黨無論如何要來爭搶,中共軍隊撤出後就避免了內戰爆發時這些地區的解放軍被國民黨軍隊給各個擊破,使人民解放軍在軍事態勢上處於有利地位。這些對後來內戰中中共的勝利也是相當重要的。
㈡ 談判破裂如何處理
當初國共談判破裂後就用武鬥,你自己看著辦
㈢ 新任希臘財長如果與三駕馬車談判破裂,ECB再不增加貸款,希臘的四大行會破產,股市暴跌。 對歐洲經濟
個人認為,希臘目前是在跟歐盟談條件,希臘心裡想的是如果他退出歐元區,對歐元區是很大的打擊,歐盟應該不會傻到讓他退出,所以顯的有恃無恐。而歐盟方面也不敢放任希臘的債務置換達成,一旦達成,其它國家,尤其歐豬5國肯定會以此來效仿希臘和歐盟繼續談條件,就是以退甌來要挾。但有一點,其實希臘自己心裡也明白,如果他們退出歐元區,等待他們的不會是好事,近期的調查也有顯示表明,希臘的民眾其實並不想退出歐元區,只是債務壓的他們很難受,想尋求一些寬限或者說是以另外一種方式達成他們心中所想的債務置換等等目標。我個人覺得希臘退甌的概率很小,目前雙方或者是三方都處於博弈狀態,最後的結局很大概率是各自都退一步。達成一種新的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條例。而如果最後真談崩了,希臘退甌,短期內可能真會導致歐元大幅下跌,資金出逃,最可能逃向的地方首先是美國(如果那時美國經濟沒變差),溢出效應導致一部分流入亞太地區,最可能的還是日本,其次中國。歐元區整體崩潰的可能性,現在看還是很低。(個人覺得一個希臘退甌,也讓那些想要挾歐盟的國家看看,脫離歐元區的下場是怎樣的,長期反而能更加有利於歐盟的整體發展,在歐盟雖然苦了點,但出去後可能會更苦)。待局勢穩定後,歐盟整體將向好。對亞太方面的影響不會很大,就算歐盟真的散了,該做的生意還是會繼續做,只是分化了。好的繼續好,差的更差。個人的一些見解,僅供參考。
㈣ 1949年國共雙方談判破裂後中國共產黨作出怎麼的指示
毛澤東、朱德立即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
㈤ 談判破裂後,為什麼白宮下令直升機出動摧毀目標
因為都已經談判破裂了,白宮就恢復繼續攻打!在之前美國和塔利班武裝的代表進行了多次的談判,當時也談到了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事情,之前也是達成了協議,後來隨著阿富汗的一連串的爆炸事件,美國總統也終止了與阿富汗的會談,現在隨著談判破裂之後,美國也就繼續恢復打擊行動。
在之前美國也和塔利班武裝的代表進行過很多次的交談,雖然當時已經達成了協議,可是之後隨著阿富汗發生一連串爆炸事件,後來特朗普還宣布終止之前對之前的談判協議,之後恢復了塔利班的攻打。
㈥ 超急!!!!談判破裂!!!
才打到中間的談判期,何必這么急呢?賽季結束也有轉會談判期的,那時繼續買。
還有,你乙級,也就是剛剛玩咯?剛開始玩,幹嘛一下子就買2個這么貴的球員,換一個稍微便宜的球員,我記得在乙級打的時候,那次中間談判期會有許多球隊要你的球員的,你可以把不需要的賣了,或者不好的球員交換,換來的錢就應該可以買下托雷斯和切赫了,但,你玩阿森納,那裡面阿森納應該有很多好的球員的啊,實況8,阿森納我記得裡面還有亨利的,他也不比托雷斯差啊。
所以,我建議樓主,快點賣了差的球員,換來足夠資金是很重要的
㈦ 談判破裂是商務談判不能接受的一種結束方式是否正確
這也不是的,因為上午他們這東西有成功就有失敗嘛,所以說的話不管你接不接受,失敗了就是失敗了
㈧ NBA談判破裂能反映出什麼問題、與美國經濟體制有什麼關系
NBA談判破裂造成聯盟停擺反映了球隊老闆、球員與聯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利益沖突。
老闆方面:在球隊無法賺錢的前提下,老闆們盡量希望是少虧錢,或者說將支出和收入拉平。 老闆們為了減少虧損,只能壓低成本。工資占據了總收入的57%,在這一塊動刀,顯然是最有效的。首先,在新的勞資談判中,57%的工資降低到45%,而這也意味著球員們的平均工資將下降21%左右;其次,制定硬性工資帽,這將代表著聯盟持續了近30年的運作方式將要發生巨大改變。NBA實行的是「軟工資帽」,意味著存在花費的限制,但是球隊被允許在個別情況下利用一些「特例」來超過規定的限額。這些特例其中之一就是「伯德條款」,球隊可以在續簽本隊球員的時候超出工資帽。實施硬性工資帽將意味著所有耳熟能詳的中產特例、老將特例都將壽終正寢。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聯盟的中層球員將大面積失業。
球員方面:在球員眼中,工資是他們的生命線。至於虧損,他們認為是老闆的滿口謊言。球員工會執行官比利·亨特對於「福布斯」的虧損報表對此抱有爭議:很多被報道的損失都是來自於貶值、折舊和債務的利息,而這不應該納入聯盟的賬目表。亨特表示:「也許根本就沒有損失,它完全取決於採用何種會計程序。如果不把利息和貶值計算在內,那3.7億的虧損立刻就劃掉了2.5億。」亨特的要點在於:球隊轉手的花費跟球隊運營的花費應該是獨立而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像球員們沒有得到授權分享出售球隊所帶來的利潤一樣,他們也不應該受到球隊轉手花費的拖累。 至於一些勞資協定的細節討論,也是球員必須堅守的:比如,合同年限減少,對於經常有受傷之虞,且很可能會導致職業生涯報銷的球員而言,年限短就意味著自己缺乏保障。而取消伯德條款、老將特別條款等,從道德上而言,也有點說不過去。很多人會認為球星收入很大依靠廣告和贊助,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奧尼爾、科比、詹姆斯數人外,剩下的球員主要收入還是依靠打球的工資。這也是他們絕不退讓的重要原因。
聯盟方面:聯盟在這場停擺中最關注的就是利益。斯特恩是NBA的主席,服務於30支球隊的老闆。有一點會影響到各位老闆利益的事兒,斯特恩都要考慮得面面俱到。NBA入不敷出,球隊和聯盟都在虧損,斯特恩的海外計劃屢屢受挫。在斯特恩暫時沒有好的收入方式時,只能選擇和老闆們站在一起,減少收入最行之有效。 此外,斯特恩還宣布了裁軍的想法。球隊減少,球員打球的機會也會少很多,傷害到的又是球員利益。
nba的停擺充分體現了美國的經濟體制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一切商業行動以追求利益為第一要素。
㈨ 這次談判破裂了,對雙方都不利。這句話中的破裂的意思是什麼
這里的破裂,指的是因為沒有達到雙方各自的目的,分歧很大,所以談不下去了,不再談了
㈩ 我是大老闆的談判破裂
如果你無法找齊所有需要的投資人加入這次投資,你必須宣布該次的投資失敗,這個結果通常很糟糕,不過如果其它玩家太過貪心,那麼有時候這是一個必要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族卡片沒有被送去旅行,這些卡片將回到玩家手上,將所有其它的影響力卡片丟進棄牌堆.
注:當投資失敗時,當回合總裁不能夠再次擲骰或是抽取影響力卡片,並由左邊的玩家立刻進行下一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