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城鎮化率多少

上海城鎮化率多少

發布時間:2021-05-08 02:30:10

A. 中國現在的城市化率是多少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據說有46.6%,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有接近47個人是城市居民,但事實上不是這么回事。這其中有1.49億人身份是農民,被統計為城市人口。還有1億農民工在城市居住6個月以上,也被統計進來。扣除這兩部分人,我國的城市化率只有20%多。

B. 我國真實的城鎮化率究竟是多少

近來,輿論對我國城鎮化率真實水平的質疑之聲再起。其背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2013年《城市藍皮書》認為,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僅42.2%。而這一數據比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的2012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6%,低了10.4個百分點。為何會出現10.4個百分點的數據差?我國真實的城鎮化率究竟是多少?城鎮化率是越高越好嗎?2013《城市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對此進行回應並解讀。
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的52.57%的城鎮化率,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而《城市藍皮書》中提到的42.2%,是完全能夠享受市民待遇人口的完全城鎮化率。按照市民化的標准,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大約被高估了10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經濟時報:社科院近日發布的2013《城市藍皮書》認為,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僅42.2%,而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6%。兩個數據相差10.4個百分點。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數據差?
魏後凱:這兩個數據表示的是不同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的2012年城鎮化率已達到52.57%,該數值表示的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而《城市藍皮書》中提到的42.2%,是嚴謹的、完全能夠享受市民待遇人口的完全城鎮化率。
城鎮戶籍人口即可以完全享受市民待遇的人口。而沒有城鎮戶籍的人口即不能跟城鎮戶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包括購房、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
城鎮化的過程也是市民化的過程,是變農民為市民的過程。從市民化的角度看,不能單純地將所有進到城鎮里的人都統計為城鎮人口,因為這類人群沒有享受城鎮市民的待遇,所以呈現的數據也是不完全的城鎮化數據。
2012年全國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僅有35.29%,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跟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相差大概17個百分點。這17個百分點則包含了沒有完全市民化的人群。若按城鎮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平均為40%推算,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只有42.2%,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0.4個百分點。這表明,按照市民化的標准,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大約被高估了10個百分點左右。
城鎮化水平並不是一個目標,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城鎮化的水平自然也會提高。現階段,我國城鎮化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而在於城鎮化的質量太低。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為自己設定城鎮化率的目標值,並且普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是越高越好嗎?對此你怎麼看?
魏後凱:當前,確實有很多城市開始設定城鎮化率的目標值,但這最終也只是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城鎮化水平並不是一個目標,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城鎮化的水平自然也會提高。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由於發展階段不同,不可盲目地與美國、歐洲等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的城鎮化發展水平不高且不均衡,亦不能要求西部地區與北京、上海大城市呈現同樣的城鎮化率。
現階段,我國城鎮化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城鎮化水平的高低,也不在於城鎮化速度的快慢,而在於城鎮化的質量太低。下一步的重點應該是全面提高城鎮化的質量。
當然,城鎮化的速度也並非越快越好。我認為城鎮化的速度需要有「五個適應」。第一,城鎮化速度的快慢要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第二,城鎮化速度要跟經濟工業化的階段相適應;第三,城鎮化速度應該跟區域的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第四,城鎮化速度應該跟城鎮的公共服務、公共設施的容量相適應;第五,城鎮化速度要與就業的承載能力相適應。
因此,城鎮化的速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發展速度若過快,超越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將會出現過度城市化的問題。目前,存在過度城市化問題的城市有很多,比如拉美地區、印度、蒙古等。大量人口湧入城市以後,沒有就業崗位,形成大量貧民窟,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但城鎮化發展速度若太慢,水平太低,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工業化相差太大,也會產生很多問題。
實際上,歸根結底,城鎮化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必須跟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適應。所以,我國未來的主要問題還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

C. 什麼是城鎮化率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這是黨中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我國城鎮化進程指明了方向。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及九屆二次會議也就我區城鎮化戰略進行了總體部署,並提出到2005年,全區城鎮化率提高到42%,2010年達到48%,城鎮人口發展到300萬人的目標。寧夏作為一個經濟社會欠發達的省區,要實現跨越式超常規地發展,就必須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縮小城鄉經濟差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鎮化的涵義和界定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鎮化的涵義
www.TT91.com

www.TT91.com
由於不同學科研究角度不同,對城鎮化的關注點也就不同。人口學講的城鎮化是農業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即以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遷移和聚集為特徵的一種歷史過程;地理學上的城鎮化是農村地貌轉變為城市景觀的過程;社會學上的城鎮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蓋農村,農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轉變的過程;從經濟學角度看,城鎮化則是由農村傳統的自然經濟轉化為城市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可見,城鎮化一方面是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聚集的過程,同時又表現為地域景觀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是人口、地域、社會經濟組織形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由傳統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轉化的多方面內容綜合統一的過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標志。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鎮化的界定
www.TT91.com

www.TT91.com
城市是一個主要由非農業活動人口構成的、佔有一定空間的人們生產、生活的聚集區域。城市具有共同的特徵:第一,城市具有相對龐大集中的人口規模和密度。20世紀國際上通行的城市人口規模最低標準是2000人以上,並且把20萬人以下定為小城市;20-50萬人為中等城市;50-100萬人為大城市;100萬人以上為特大城市。第二,城市對國民經濟二、三產業具有強大的聚集能力,從事非農產業活動的人口占絕對比例。第三,城市是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與進步的聚集栽體,是人類文明高度集中的地域。第四,城市大多是行政中心。人口城鎮化反映的是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通常用市人口和鎮人口佔全部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稱城鎮化率或城鎮化水平。在研究城市化問題時,我國一般都用城鎮化這一概念。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鎮化水平與分布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在我國,能夠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城鄉人口變化狀況的資料來源,主要是歷次全國性的大型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准確地反映了21世紀初全國及各省的城鎮化水平。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市規模及密度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寧夏有3個地級市(不含固原市,2002年7月建市),轄7個區;2個縣級市,15個縣;設72個建制鎮。地級市個數佔全國的1.15%,市轄區個數佔全國的0.89%,縣級城市個數佔全國的0.82%。地級市、縣級市、縣城(城關鎮)和其他建制鎮的城市人口平均規模分別為37.74萬人、4.36萬人、2.52萬人和0.37萬人。城市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有地級城市0.58個,比全國少0.15個;有縣級城市3.28個,比全國多1.12個。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市人口分布及密度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寧夏3個設區的地級市中,人口密度超過1500人/平方公里的市轄區有3個,即銀川市的城區和新城區,石嘴山市的大武口區,共有人口66.76萬人,按"五普"城鄉劃分標准全部計算為市人口;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4個區,即銀川市的郊區、石嘴山市的石嘴山區、石炭井區、吳忠市的利通區,共有人口75.77萬人,石嘴山區和石炭井區的人口全部計算為市人口,郊區有4個鄉和利通區的3鎮2鄉按"五普"城鄉劃分標准規定中"政府所在地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延伸區"的原則分別有16.38萬人和11.98萬人計算為市人口,占各區總人口的60%和39.47%;2個不設區的縣級市青銅峽和靈武總人口為49.85萬人,分別有2鎮5.63萬人和1鎮3.10萬人,合計8.73萬人計算為市人口,占各市總人口的22.65%和12.4%。
www.TT91.com

www.TT91.com
17個縣級區域中,同樣按照上述規定,有58.41萬人計算為鎮人口,他們分布於66個建制鎮。2000年寧夏城市人口總計為180.38萬人,占寧夏總人口的32.88%,即寧夏城鎮化率或城鎮化水平為32.88%。其中,市人口為121.97萬人,鎮人口為58.41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22.23%和10.65%。寧夏各地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大致可分為: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城鎮化水平最高的為銀川市和石嘴山市(均不含市轄縣)。2000年 2市城鎮化水平分別為86.47%和100%,也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市城市人口占寧夏城市人口的56.13%,非農業人口占寧夏非農業人口的51%,城市人口和非農業人口均佔到了全區一半以上,對寧夏城鎮化的進程舉足輕重。從人口學的角度而論,這兩個市已基本完成了人口城鎮化進程的中、前期,進入了城鎮化發展的後期完善提高階段。
www.TT91.com

www.TT91.com
2.城鎮化水平超過30%的有吳忠(利通區)、青銅峽和靈武3市。其農業比較發達,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城市較為集中。2000年3市城市人口分別為11.98萬人、8.91萬人和7.50萬人,占寧夏城市人口的15.74%;3市非農業人口為27.12萬人,占寧夏非農業人口的17.03%,城鎮化水平分別達到39.49%、35.84%和30.01%。
www.TT91.com

www.TT91.com
3.人口城鎮化水平在10%--30%之間,依次有平羅、鹽池、惠農、中衛、賀蘭、陶樂、中寧、永寧和固原9縣。其人口占寧夏的36.04%,城市人口占寧夏的21.74%,城鎮化平均達到20.36%。其中8個屬於川區,山區佔1縣。
www.TT91.com

www.TT91.com
4.城鎮化水平在10%以下,依次為同心、隆德、涇源、海原、彭陽縣和西吉6縣。總人口占寧夏28.90%,而城市人口僅有11.38萬人,占寧夏的6.31%;每縣人口平均規模為26.42萬人,但城市人口平均規模卻不足2萬人,城鎮化平均水平7.22%。這6個縣全部屬於南部山區,占寧夏山區8縣的75%。這不僅是寧夏城鎮化水平最低的地區,也是寧夏經濟最為落後、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6縣地域面積占寧夏38.38%,2000年經濟總量(GDP)僅占寧夏的7.4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48元,只有寧夏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寧夏南北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反映在人口城鎮化水平上,同樣懸殊,差距巨大。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城鎮化的差距及問題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寧夏城鎮化水平為32.88%,比全國36.92%低了4個多百分點。城鎮化水平按高低排序,寧夏居全國省市區的第18位,居西部第四位。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陝西、青海、寧夏和新疆)人口佔全國的28.1%,城鎮化水平28.7%,寧夏高於西部整體平均水平4.18個百分點;中部8個(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省,人口佔全國的32.8%,城鎮化水平為33.0%,寧夏與其基本相當;東部11個(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省市,人口佔全國的38.8%,城鎮化水平達到46.1%,寧夏比其低13.22個百分點。
www.TT91.com

www.TT91.com
寧夏城鎮化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布局不甚合理,城市規模過小,不利於形成社會經濟和城鎮化良性發展的機制。寧夏城市規模普遍較小,且分布過於分散,難以形成對產業及勞動力的巨大吸納能力。較低的人口與產業聚集度直接結果是城市帶動和輻射能力和范圍的狹小。銀川市從東到西,由黃河之畔一直延伸到賀蘭山下,綿延數十公里;石嘴山市三區相距甚遠;吳忠市不論是城市人口規模還是城市建成區都與其地級城市不符;寧南山區的固原市2002年7月才剛剛撤縣建市,城市基本還是鄉村城鎮的性質。寧夏小城鎮 "星羅棋布"但"散不成群"。城市的這種框架與擺布,"有城無市或市氣不足",城市內在品質差強人意,商、貿、餐飲服務業、文教、衛生、體育和城市交通、通訊等第三產業形成不了一定的經濟規模和合理的產業結構,不僅給其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阻力,而且因城市能力問題引發的諸如就業、交通堵塞、用地緊張、居住環境、教育資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相互交織,逐漸顯現,阻礙著城鎮化與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二,城市經濟整體實力不強影響著城鎮化內涵的提高。寧夏城市經濟實力整體水平較低。2000年城市人均GDP為4839元,僅相當於全國最高水平上海市的14%;在西部12省市區中排第5位,西北五省列第3。如果以區內水平相對較高的銀川市(包括市轄縣)與全國35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對比,差距一目瞭然。2000年,每萬人創造的工業總產值銀川市為7817萬元,僅是全國最高水平深圳市的3.8%;每萬人創造地方財政收入877萬元,是全國最高水平深圳市的4.8%;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每萬人平均4814萬元,是全國最高水平深圳市的10%;全年貨運總量每萬人平均為14萬噸,是全國最高水平烏魯木齊市的22.9%。前三項指標分別是西部最高水平烏魯木齊市的57.5%、55%、65.5%。經濟實力不強,特別是第三產業不發達,不論是對城鎮化的拉動還是支撐均顯不足。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三,城市功能欠缺,城市功能落後於全國及東部發達地區。2000年,全國平均每個城市人均擁有鋪裝道路面積9.09平方米,其中最高的東部地區海南省為18.72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為18.68平方米,寧夏為9平方米;從城市綠化狀況看,全國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83平方米,其中東部地區的海南省達到13.69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為10.27平方米,寧夏為4.57平方米;全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為10.25平方米,其中東部地區最高的浙江省達到14.42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為15.01平方米,寧夏分別比全國和浙江、西藏低0.89、5.06和6.65平方米;全國城市煤氣普及率為84.15%,其中東部的上海達到99.99%,西部新疆為92.84%,寧夏比全國低4.15個百分點,比新疆低12.84個百分點,比上海要低近20個百分點。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四,城鎮化與工業化脫節。工業化及非農化過程是引發城市人口增長和聚集的主要途徑,而以工業經濟為基礎的城市經濟實力,是推進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動力。寧夏工業經濟發展在促進全區城鎮化進程方面同樣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和動力作用。但由於寧夏工業經濟基礎及整體實力長期以來相對較弱,產業布局分散。一方面城市工業經濟及非農產業發展對就業的拉力不足,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的拉動彈性過低;另一方面非農產業發展過於分散,限制了人口、產業和城市在地理空間上的聚集程度,造成了城鎮化發展的動力不足,對非農經濟發展的推力有限。2000年,全國人均二、三產業增加值為5942元,其中東部地區達到10002元,最高的上海為26700元,寧夏為4002元,比東部最低的海南還差88元,僅是上海的15%,可窺一斑。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城鎮化發展的思考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寧夏工業化尚處於初、中期發展階段,城鎮化水平低於工業化,城鎮化處於滯後的狀況。城鎮化發展的客觀現實,同今天對城鎮化認識與期望的差距矛盾,要求和決定著今後城鎮化發展,必須在城鎮化發展的現有條件基礎上,探求不同於先前的模式和道路。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鎮化的戰略思路
www.TT91.com

www.TT91.com
針對21世紀前20年寧夏城鎮化發展的主觀戰略與客觀實際的現實狀況和矛盾,要進一步培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遵循城市、人口、經濟發展的規律,消除人口遷移流動的各種制度性障礙,依據大中城市佔城市人口主體,寧夏川區人口、產業較為密集的特徵,引導人口與產業向大中城市、向川區流動、聚集。按照突出重點、合理布局、梯度推進的方針,實施首府中心特大城市帶動戰略,積極發展區域性中等城市,大力發展縣城,擇優培育重點中心城鎮,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城鎮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客觀進程中,逐步提高和最終完成城鎮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鎮化水平總體預測
www.TT91.com

www.TT91.com
按照人口離散模型的高方案測算,並充分考慮人口遷移流動在寧夏人口增長中的作用因素,預測2020年寧夏人口總規模將達700萬人左右。在此基礎上根據城鎮化和城市人口發展的一般規律,並依據寧夏城鎮化歷史發展各時期年均增長速度進行分析預測, 2020年寧夏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57%左右。在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的同時,寧夏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區域。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城鎮化發展的政策導向
www.TT91.com

www.TT91.com
按照"十五"計劃和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規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聯動互促共進,最終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寧夏城鎮化發展要圍繞目標,按照"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的要求,更新觀念,開拓創新,重點注意以下方面的政策導向: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將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城鎮化的發展水平最終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城市是否具有生機活力,歸根到底取決於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是否有生機活力,城市要有大發展,經濟首先要有大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拉動和支撐。而能夠撬起城市經濟的支點毫無疑問是充滿活力的產業,特別是二、三產業,沒有產業的大發展,城鎮化只能是"空中樓閣"。因此,要把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及經濟結構調整與加快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努力增強城鎮化發展的內在動力,以園區經濟帶動為主要特徵,實現"以業興市"、"以業興城"。一是堅持生產力布局調整與城市空間結構緊密結合,建設和發展專業工業園區;二是藉助大城市的輻射力,建設和發展特色園區和開發區,以產業聚集帶動城鎮化;三是在縣域經濟區域和重點中心城鎮周邊建設特色鮮明的工業園、產業區,以園區為載體,實現產業聚集和人口聚集,完成人口轉移,促進城市的良性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www.TT91.com

www.TT91.com
2.切實更新觀念,創新制度,努力破除不適應新形勢、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形成有利於城鎮化發展的制度保障和法制環境。一是突破行政區劃和戶籍制度對城鎮化發展的制約,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大力縮小城鄉經濟差別的基礎上,體現和突出城鄉人文地域等方面的鮮明特色差異。二是遵循市場經濟城市發展的規律,運用現代城市經營理念,深化城市經營管理體制。三是落實和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堅定不移執行有利城鎮化的戰略;發揮政府組織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區內資源,解決城市經濟和城市建設的融投資問題;加快非公有經濟的發展成長,努力創造就業;消除人口流動障礙,使市場有效配置資源作用真正發揮;完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勞動就業制度、職業技能培訓教育和社會保障等制度,為不斷進入城市的"新市民"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調動和利用全社會力量完成城鎮化進程。
www.TT91.com

www.TT91.com
3.提高城鎮化整體水平,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重視小城鎮建設。結合我區實際,在小城鎮建設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小城鎮建設要成為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支撐點和基地,成為農業產業化的依託,發展二、三產業的載體,要充分體現服務農業的觀念。小城鎮建設要圍繞非農產業發展形成完善的綜合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作為大中城市與廣大農村聯接傳導的角色作用。第二,發展小城鎮要效益優先,合理布局。發展小城鎮要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與發展非農產業緊密結合,為非農產業發展服務。為了更好地發揮城鎮功能的聚集、帶動、輻射效益,解決好小城鎮可持續發展問題,小城鎮建設必須相對集中,突出重點,整合規模。要依靠工業園、產業區等載體提高產業和人口的聚集程度,節約土地,產生規模效益。要重點依靠和發展提升現有的小規模縣城以及有一定基礎規模的中心城鎮,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形成與"大、中、小城市"比例協調、結構合理、布局科學的大城市體系。第三,小城鎮建設要突出特色。要以發展二、三產業為支柱,以高效的農業產業效益支撐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和條件,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不一,有利於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進步,體現當地的人文風格。
www.TT91.com

www.TT91.com
4.改善城市體系結構,大力推進大城市建設,積極合理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鎮化最主要的效果是產生"聚集效應"和"規模效益"。因此,城鎮化進程應該首先著眼於大城市的發展,以大城市的發展,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相應地發展。大城市無論在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還是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是第三產業能夠產生、發展,形成規模和效益的最佳載體。然而,與其他經濟強省、大省相比,寧夏缺乏這樣能夠起到龍頭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因此在新世紀里,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實施可持續發展,寧夏應加快大城市的發展步伐,重點發展建設以首府區域為中心的特大型城市銀川市。要考慮到寧夏工業經濟實力不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占較大比重的實際,在大力推進大城市建設的同時,要注意發展中小城市,發展以不同地域為中心的中等城市群,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發展以縣域區域為中心的小城市群,如靈武、平羅、青銅峽、中衛、中寧、同心、西吉等城市。在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必須積極發展小城鎮,重點發展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中心建制鎮,使城市成長形成梯次。實施以大帶小非均衡發展,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寧夏城鎮化的整體水平。

D.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是多少

2017年1月20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磅數據。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35%。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天發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公報顯示,2018年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
2018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出生率為10.94‰;
死亡人口993萬人,死亡率為7.13‰;
自然增長率為3.81‰。
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86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1億人。

E. 城市化率多少是發達

城市化率(也叫城鎮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標,一般採用人口統計學指標,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包括農業與非農業)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的估測,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86%,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71.2%。

中心城區、縣(市、區)及建制鎮,凡列入城鎮建設規劃且城區建設已延伸到鄉鎮、居委會及村委會並已實現水、電、路「三通」的,都納入市鎮人口計算,這樣能客觀反映城市化進程。

200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為36%。

2003年,中國城市人口總量為世界的17%,居世界第1位。從比率指標來看,中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世界發展指標2005》統計的151個國家中居第107位;中國第二、三產業就業量在《國際統計年鑒2005》統計的32個國家中居最後一位。綜合比較,中國城市人口呈現雙重性:中國城市人口總量居第1位,城市人口比率指標居第70位。

2017年美國城市化率是82.06%;2017年英國城市化率是83.14%;2017年法國城市化率為80.18%;2017年德國城市化率是77.26%;2017年日本城市化率是91.54%;2017年中國城市化率是57.96%。

F. 各省城鎮化率中較高的已經達到80%,還有多少發展空間

如今大多數的省市都已經開始進行了城鎮化,而最高的已經達到了80%,所謂所有的數據和量都有一個頂點,所以城鎮化最多可能就只能夠進行到90%,在這之後只能維持在90%這個數字上沒有辦法再更加一步的往上增長了。


在突破了城鎮化中期進入後期之後,這個城鎮化的速度會明顯的放緩,可能每年只會以1%的增長率增加,最後慢慢的達到90%,然後就一直停止不變保持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

G. 中國城鎮化率要達到什麼水平

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7%,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分析2013年中國運行特點時介紹,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3.73%,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
2017年1月20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磅數據。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35%。
應答時間:2021-0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H. 中國目前城市化率是多少

年份 城市化率
91年 26.9%
92年 27.5%
93年 28.0%
94年 28.5%
95年 29.0%
96年 30.5%
97年 31.9%
98年 33.4%
99年 34.8%
00年 36.2%
01年 37.7%
02年 39.1%
03年 40.5%
04年 41.8%
05年 43.0%
06年 43.9%
07年 44.9%
08年 45.7%
09年 46.6%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預計10年 可達50%左右

I. 城鎮化率怎麼算

城鎮化概念、統計方法
1、城鎮化是一個具有廣泛含義的概念。狹義上講,一般是指人口城市化,是指城市數量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在一定時期內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其實質含義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導致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與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動相適應,出現了鄉村人口逐漸降低,城鎮人口比重穩步上升,居民點的物質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漸向城鎮性質轉化和強化的過程。
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通常以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地區常住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城鎮人口的實質內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鎮地域范圍之內,享受城鎮服務設施,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鎮中的非農業人口,又包括在城鎮從事非農產業或城郊農業的農業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長期居住在城鎮,但人戶分離的流動人口。據有關資料表明,城鎮人口每提高一個百分點,gdp增長1.5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每遞增1%,經濟就增長1.2%。
2、城鎮化率統計方法。國家統計局規定,城鎮化率=城鎮人口/總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計算,不是戶籍人口)。此公式可以看出,城鎮化率不是以戶口性質計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計算。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採用了新的計算辦法,該辦法採用了常住人口計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區居住半年以上,就統計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後,就不把其統計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與農村常住人口之比。

J. 城鎮化率是怎麼算的

城鎮化率統計方法。國家統計局規定,城鎮化率=城鎮人口/總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計算,不是戶籍人口)。

城鎮化率不是以戶口性質計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計算。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採用了新的計算辦法,該辦法採用了常住人口計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區居住半年以上,就統計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後,就不把其統計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與農村常住人口之比。

(10)上海城鎮化率多少擴展閱讀:

城鎮化率(城鎮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鎮駐地聚集區人口佔全部人口(人口數據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用於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是以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鎮化率為基礎,以每年的人口與城鎮化抽樣調查結果進行推算。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

閱讀全文

與上海城鎮化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61818基金今天凈值 瀏覽:993
分級基金是開放基金嗎 瀏覽:260
2萬韓元合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351
483003基金累計凈值查詢 瀏覽:681
理財分幾份 瀏覽:17
信託游戲 瀏覽:691
79外匯100 瀏覽:148
公務員可以貸款 瀏覽:114
銀行櫃面外匯業務 瀏覽:798
一元人民幣換外幣匯率大全 瀏覽:94
北京泰和興投資老闆 瀏覽:779
科創版基金買不買 瀏覽:181
貸款不良率融資性機構 瀏覽:937
銀行保函可以貸款嗎 瀏覽:652
長春燃氣股票股吧 瀏覽:882
公積金貸款年限和年齡 瀏覽:302
185000韓幣對人民幣 瀏覽:696
今天哈爾濱雞蛋價格 瀏覽:605
5月6日汽油柴油價格 瀏覽:741
2019年4月09日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