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股權激勵及案例分析
1、寧波銀行 股權激勵引爭議1
高比例的員工持股是寧波銀行股權結構的一大特色,也正是寧波銀行路演的「賣點」之一。目前,寧波銀行高管持股比例發行後達到1.88%;管理層和內部員工持股比例高達19.4%。 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投資者及業界專家驚詫於寧波銀行的造富光環,對其股權激勵的過程等提出種種質疑。
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寧波銀行2001年至2006年間共進行了三次定向發行及股權轉讓。2004年對本行員工以每股1元發行了3.6億股;2006年管理層分別以每股1.15元和每股1元的價格增持了近3800萬股。
目前,寧波銀行董事長陸華裕持有700萬股、行長俞鳳英持有600萬股、監事長張輝持有600.9萬股、副行長洪立峰持有600萬股、行長助理羅維開持有522.19萬股、行長助理任智水持有537萬股、行長助理陳雪峰持有520.36萬股。
「貴行在申請上市前短時間內對高管層空間進行增資擴股的初衷是什麼?如何看待大眾投資者提出的『高管層有利用其權利為自身謀利的嫌疑』?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城市商業銀行高管持有如此高比例的股份是否合適?」社會輿論一系列質疑縈繞著寧波銀行股權激勵的問題。
寧波銀行財經公關——九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寧波銀行項目的包麗亞接受記者電話采訪以及隨後的正式回函中表示:「員工高比例持股的目的是希望銀行的高管及其員工建立一種互信互利的關系,寧波銀行的創造的經營業績也證明了當時的決策是有利的。」回復結果與寧波銀行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內容無異。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寧波銀行內部員工持股的幾次變化中,寧波特克軸承有限公司扮演了一個很特殊的角色。」
另一位業內人士說:「寧波銀行高管2006年增持股份的價格不僅低於凈資產,也大大低於其戰略投資者新加坡華僑銀行購買寧波銀行股權每股2.28元的價格。當時寧波銀行已基本確定上市計劃,而公司高管卻能得以用比較低的價格大量購買寧波銀行股份,如此閃電增持讓人生疑。」
「銀行高管持股應有一個合理的限度,既提倡效率優先,迅速騰達。也要兼顧公平。因此,有待管理層對銀行高管持股的規定從持股構成及比例、變現時間等做出完善性的規定。」中央財經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韓復齡教授表示。
B. TCL的股權激勵方案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chd/20041010/17041068397.shtml
C. 我的論文題目是《股權激勵效果影響因素分析》,請各位幫幫忙找點資料和英文文獻
一、篇名 Exercise behavior, valuation,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
期刊索取號 F8/wk08
作者 J. Carr Bettis, John M. Bizjak, Michael L. Lemmon
關鍵詞 Executive compensation; Option exercises; Employee stock options; Corporate governance
刊名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年份 2005
卷期 V.76 No.2
頁 445
摘要:
We use a large database on ESO exercises to document characteristics of exercise behavior and calibrate a utility-based model for measuring how differences in exercise behavior are manifested in option values and incentives. Option values and incentives computed from the model calibrations are compared to those computed from models used to value tradable options. Our analysis provides guidance to both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about how differences in exercise behavior and model choice affect measures of ESO values and incentives, and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gaining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economic forces that affect the behavior of ESO holders.
二、股權激勵制度,是指企業採取授予管理人員或普通員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以某一事先規定的價格購買本公司一定比例股票的權利,或者直接授予管理人員或普通員工本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從而試圖達到激勵管理人員或普通員工目的的制度選擇。 基於業績的股權激勵制度研究,是在現有股權激勵制度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各個環節與業績的相關性,嘗試建立制度實施與業績創造的連動機制,促使股權激勵制度更加有效地發揮激勵作用。 本文針對股權激勵制度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業績背離問題、行權資金來源問題、經營者短期行為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引用了較多的數據和案例,旨在分析現有股權激勵制度的缺陷,嘗試建立股權激勵制度的業績相關模型,增強股權激勵制度的激勵作用。本文論證了以下觀點: 1.在現有資本市場條件下,由於股票價格與企業業績弱相關,所以股權激勵制度有關激勵性股票不宜上市流通,否則不但起不到激勵經營者創業績的作用,甚至會引發更大的道德危機,促使經營者為提高股價鋌而走險,把企業和投資者的未來推向絕境。否定了股票市場,激勵性股權的流通定價問題如何解決呢?本文第二章建立了與業績相關的定價機制,EVA定價模式。這一模式中,股權兌現價格與業績EVA成線性關系,股權增值部分的唯一來源就是業績,促使經營者主動為提高股價而努力創造業績。在這一模式中,同時指明了股權兌現資金的來源,就是經營者的行權資金和業績增長部分。 2.最有利的行權資金來源應是業績增長部分,以業績分紅作為行權資金來源可以形成良性循環激勵機制,增強激勵作用。這一模式稱為分紅行權機制,行權資金來源於業績分紅,經營者創造的業績越多,行權的速度越快數量越多,經營者獲利越多,從而促使經營者為加速行權而主動努力創造業績,良性循環激勵機制由此形成。 3.股權激勵制度重在長期激勵,應對經營者持股作較長期的鎖定,規定較長時期分期分批行權兌現。一方面是規定較長的行權兌現期限,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目的之一在於實現激勵的長期性,否則就與發現金獎勵相差不大。股權一經兌現其激勵作用即告消失,所以要規定較長時期內行權兌現。另一方面,是規定分期分批行權兌現,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另一目的是實現長期的激勵性,由於經營者普遍具有現金利益偏好,也就是短期收益偏好,如果只有在較遠的將來才能行權兌現獲利,則滿足不了經營者的這種短期偏好,制度的激勵力度將大為減弱,為了取得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的平衡,所以要規定分期分批行權兌現。另外,規定分期分批行權兌現,使經營者每期每批只能實現一小部分股權收益,可以防範經營者短期行為,企業可以有效地避免像安然、世通一樣的毀滅性風險。 本文是在現有經濟環境下基於業績對股權激勵制度的初步研究,強調股權激勵制度必須能夠實現激勵的業績導向性和長期性,為此,業績相關模型的建立和長短期激勵平衡是關鍵。本文的全部努力,重點在於解決這兩個問題。 Stock Incentive System (SIS), is a system a company adopts to incent managers or ordinary employees. In this system, to incent managers or ordinary employees, a company will make them become stockowners by assigning a sum of stocks or stock options to them. Stock Incentive System Research o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s a research base on the existing Stock Incentive System. This research emphasizes on analyzing the pertinency between system structure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By doing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tried to set up a pertinence relation between practicing SIS and carrying ou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a Stock Incentive System. In this thesis,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problems of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deviation, capital resource for buying options or stocks, and short sight of managers. A lot of data and cases have been adopted to find out the bugs from the existing SIS and set up a new model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IS.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following ideas. 1. For the weak pertinence between stock price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capital market,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the stocks from SIS not come into the market, or it will be inefficient for incenting managers, further more, it may cause risks of deceiving to incent market prices, which will ruin the company and share holders utmostly. Then how to price the incentive stocks, and how can the stocks be encashed? In chapter two, a pricing model of EVA has been set up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this model, there is linearity pertinence between the stock price and EVA. While priced by this model, the increment of stocks get an only resource of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made by managers, which will incent managers to work hard to increase stock price. In this model, we can also find out that the capital resource for stock encashment is exercise capital and EVA. 2. An favorable exercise capital resource may be built up on capital bonus, which will enhance the efficient of SIS by forming a benign incentive circle system. This system is named Capital Bonus Exercising System. Since the capital bonus is the only resource for exercise, and we know that manager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s the only resource for capital bonus, mor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cause more bonus, more bonus cause faster and bigger amount exercise, more exercise cause bigger share hold for managers, and bigger share hold will cause more income, which will incent managers to work harder, then a benign incentive circle system is formed. 3. Since an SIS is used to get a long-term incenting, the managers』 stock holding period must be quite long, and a rule of exercising and encashing batch by batch must be prescribed. Firstly, the holding period must be quite long to realize long-term incentive function of SIS, or it will be not better than a cash bonus. For the incentive function will vanish once encashed, the stock holding term must be set long. Secondly, options or stocks must be exercised or encashed batch by batch in the holding period. Since the managers are with cash-predilection, in the other word, short-term income favoritism, if managers cannot get income before the end of the long term, their short-term income favoritism cannot be fulfilled, and then incentive function of SIS will be weakened. To get a harmony betwee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incenting, options or stocks must be exercised or encashed batch by batch. Furthermore, this prescription dividing managers stock income into batches will prevent managers from risks of short sight, and then the company can escape from disasters like Enron and WorldCom ever met. This thesis is a pilot study on Stock Incentive System based o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t insists that practising a Stock Incentiv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incent managers to carry ou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nd the incentive term should be quite long. And to get these effects, the key issues are to set up EVA models and built up a balance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ncenting. And most of the author』s efforts are being taken to settle these two issues.
D. 分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作用,需要分析年度報告里的哪些數據
股權激勵方案分析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從財務角度分析:主要是行權目標的業績觸發區,例如,根據行權要求做達到的凈利潤增長率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指標以及同行業平均指標等。
2、從方案本身去考慮其對未來業績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問題,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主要採用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限制性股票,另一種是股票期權。限制股票從來源上分,又有兩種:一種是上市公司增發新股,設定認購價格。這樣增發新股如果定價不合理,可能對原來股東權益有稀釋效應。另外一種,是激勵基金,一般是從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量里提取一定比例做為激勵基金,到二級市場上回購股票分配給持股對象。
E. 請問:股權激勵計劃的合理性應該從哪些方面分析
行權價結合激勵標准來看:價格低 再加上激勵標准過低 就容易遭到市場唾棄-擺明就是給高管和員工創富的行為
至於這個標准 你要能看懂財報 才能深入的 不過給個大概率你:絕大多數激勵都不被市場看好-這是個黑市 最後這個定義 我想就足夠說明一切啦!
F. 有實行股權激勵的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嗎,有不實現股權激勵而失敗的例子嗎
股票期權——高科技公司
背景特點:
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注冊的從事網路通信產品研究、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在注冊時就預留了一定數量的股票計劃用於股票期權激勵。公司預計2006年在境外上市。目前公司處於發展時期,但面臨著現金比較緊張的問題,公司能拿出的現金獎勵很少,連續幾個月沒有發放獎金,公司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邦咨詢為該公司設計了一套面向公司所有員工實施的股票期權計劃。
主要內容:
1)授予對象:這次股票期權計劃首次授權的對象為2003年6月30日前入職滿一年的員工。
2)授予價格:首次授予期權的行權價格為$0.01,被激勵員工在行權時只是象徵性出資。以後每年授予的價格根據參照每股資產凈值確定。
3)授予數量:擬定股票期權發行最大限額為1460500股,首次發行730250股。期權的授予數額根據公司相關分配方案進行,每年可授予一次。首次授予數額不高於最大限額的50%;第二年授予數額不高於最大限額的30%;第三年授予數額不高於最大限額的20%。
4)行權條件:員工獲授期權滿一年進入行權期,每年的行權許可比例是:第一年可行權授予總額的25%,以後每年最多可行權授予總額的25%。公司在上市前,暫不能變現出售股票,但員工可在公司股票擬上市而未上市期間內保留或積累期權的行權額度,待公司股票上市之後,即可以變現出售。如果公司3年之後不上市,則要求變現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權時的出資額加上以銀行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回購。
案例分析:
1)激勵模式:這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的成長性較好。最適合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激勵模式就是股票期權。由於該公司是境外注冊准備境外上市,沒有國內上市公司實施股票期權計劃存在的障礙,因此選擇採用股票期權計劃是很合適的。
2)激勵對象:對高科技企業而言,人才是根本,在其它條件相似的情況下,企業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就無法吸引和穩定高素質的人才,也就無法取得競爭優勢,實現長期發展的目的。該公司員工90%以上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3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因此該方案以全體員工為激勵對象是一個明智之舉,它將公司的長遠利益和員工的長遠利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助於公司凝聚和吸引優秀的人才,建立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動力。
3)激勵作用:該方案的激勵作用來自於公司境外上市後的股價升值和行權後在不兌現的情況下持有公司股票享有的所有權利,激勵力度比較大,但由於周期較長,對於更需要現金收入的員工來說這種方式就較難起到激勵效果。
員工持股——院所下屬企業
背景特點:
某科研院所下屬企業於2000年由研究所出資成立,是一個以冶金及重型機械行業非標設備設計成套及技術貿易為主業的科技型企業,目前在編人員80%以上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公司成立以來,國家沒有實質性投入,只是投入品牌和少量資金;通過管理層與員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資產飛速增值。為了解決公司員工的創業貢獻與公司目前股權結構不相符合的問題,該公司決定進行股份制改造。該公司先請某機構設計了一份股份制改造方案。該方案依據資本存量改造的思路設計。由於該方案未能解決無形資產估價問題,被該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否決。該公司再邀請經邦咨詢重新設計股份制改造方案。經邦咨詢力求多贏,依據存量不動,增量改制的思路重新設計股份制改造方案。在新方案中,該公司的注冊資本擬由原來50萬元增加至人民幣500萬元;在增資擴股中引入員工持股計劃,即其中40%的股份將通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由高管層和員工持有,另60%的股份仍由研究所持有。該方案已獲上級主管部門批准,目前激勵效果初步顯現。
主要內容:
1)授予對象:包括公司董事在內的所有在職員工。
2)持股形式:員工持股計劃擬在3年內完成,由公司擔保從銀行貸款給員工持股會,員工持股會用於購買本公司40%的股份後再分配給員工,其中的10%由員工直接出資購買,另外30%由日後每年公司分紅歸還本息。然後根據當年歸還本息的數額按照員工的持股比例將股份再轉給員工。
3)授予數量:員工持股會的股份分配在全員范圍內分3層次進行:第一層次為核心層(董事、總經理),占員工持股會持股總數的50%,其中最高20.44萬,最低13.26萬;第二層次為技術骨幹層,占員工持股會持股總數30%,主要為工齡較長的且具有高級職稱者,包括重要部門的部門經理,其中最高9.75萬,最低7.42萬;第三層次為員工層,占員工持股會持股總數的20%,包括工齡較短或具有中級職稱的部門經理、各部門業務員,其中最高4.48萬,最低0.63萬。
案例分析:
1)激勵模式:公司原先規模較小,且屬國有研究所下屬的科技型全資子公司,職工人數只有30人左右,且多數為中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因此在增資擴股中引入員工持股計劃比較適合。一方面可以解決增資擴股的部分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可以讓員工分享公司的成長價值,以未來公司的利潤轉化為員工的股份,有利於形成長期激勵機制。
2)激勵作用:公司在職員工通過擁有公司股權參與企業利潤的分享,有助於增強企業對員工的凝聚力,利於形成一種以「利益共享」為基礎的企業文化,還有一定的福利作用,體現了國有資產控股公司的特徵。
乾股+實股+期權——民營科技企業
背景特點:
這是一家由三個自然人出資成立的網路信息技術公司,是華東地區著名的Internet應用平台提供商和基礎網路應用服務商。公司發展迅速,年銷售額增長率達到500%,公司在幾年高速發展過程中,引進了大量的管理、技術優秀人才,也建立了一套工資、獎金收入分配體系。經邦咨詢認為:為了適應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構建和鞏固企業的核心團隊,需要重新界定和確認企業的產權關系,本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目的不是單純為分配企業目前的財富,而是為了使公司創業者和核心骨幹人員共享公司的成長收益,增強公司股權結構的包容性,使企業的核心團隊更好地為企業發展出力,更具凝集力和效率。因此,經邦咨詢為其設計了一套乾股+實股+股份期權的多層次長期激勵計劃。
主要內容:
1)授予對象:高管層和管理、技術骨幹共20位。
2)持股形式:
第一部分,持股計劃:在增資擴股中由高管層和管理、技術骨幹自願現金出資持股。
第二部分,崗位乾股計劃:
A、崗位乾股設置目的:崗位乾股的設置著重考慮被激勵對象的歷史貢獻和現實業績表現,只要在本計劃所規定的崗位就有資格獲得崗位乾股。
B、崗位乾股落實辦法:崗位乾股的分配依據所激勵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業績表現,崗位乾股於每年年底公司業績評定之後都進行重新調整和授予,作為名義上的股份記在各經理人員名上,目的是為了獲得其分紅收益。崗位乾股的授予總額為當期資產凈值的10%。
第三部分,股份期權計劃:
A、股份期權設置目的:股份期權設置著重於公司的未來戰略發展,實現關鍵人員的人力資本價值最大化。
B、股份期權的授予:從原股東目前資產凈值中分出10%轉讓給被激勵對象。依據每位經理人員的人力資本量化比例確定獲受的股份期權數。如本計劃開始實施時一次性授予,可假定為2004年1月1日。以一元一股將公司當期資產凈值劃分為若乾股份,授予價格即為每股一元。行權時經理人員以每股一元的價格購買當時已增值的公司股份。
案例分析:
1)激勵模式:這是一個處於高速成長期的民營企業,構建一個穩定的核心團隊和留住員工最關鍵。通過多層次的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一方面通過自願原則實現員工主動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分享公司的成長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崗位乾股設置體現員工對公司的現實貢獻;再通過股份期權設計反映公司的戰略規劃,構建長期穩定的核心團隊,獲受股份期權的人數最少,只是少數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核心人員。這種模式是一種開放的、動態的、既民主又體現公司意願的設計。
2)激勵作用:這個方案既通過乾股設置實現了短期激勵,又通過現金購股和股份期權實現了長期激勵,體現了公司原股東的股權包容性和一種利益共享的企業文化,有較好的激勵效果。
業績股票——上市公司
背景特點:
這是一家綜合類的上市公司,其業績較為平穩,現金流量也較為充裕。正值公司對內部管理機制和行業及產品業務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重組創新,企業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調整。為了保持業績穩定和公司在核心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經邦咨詢考慮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實行業績股票計劃,既是對管理層為公司的貢獻做出補償,同時也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留住業務骨幹,有利於公司管理制度的整體設計及與其它管理制度之間的協調和融合,降低制度安排和運行的成本。
計劃內容:
1)授予對象: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
2)授予條件:根據年度業績考核結果實施獎罰。考核合格,公司將提取年度凈利潤的2%作為對公司高管的激勵基金,購買本公司的流通股票並鎖定;達不到考核標準的要給予相應的處罰,並要求受罰人員以現金在6個月之內清償處罰資金。
案例分析:
1)激勵模式:這是一家綜合類的上市公司,其業績較為平穩,現金流量也較為充裕,因此比較適合實行業績股票計劃。
2)激勵對象:該方案的激勵對象包括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既是對管理層歷史貢獻的補償,又能激勵管理層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及股東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留住業務骨幹,保持公司在核心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另外,這樣的激勵范圍因為涉及人數不多,使公司的激勵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激勵范圍比較合適。
3)激勵作用:該公司激勵方案確定的激勵力度為不大於當年凈利潤的2%,雖然公司的凈利潤基數較大,但分攤到每一個被激勵對象後與實施業績股票激勵制度的上市公司總體比較是偏低的。如:公司某年度的凈利潤為1.334億元,按規定可提取266.8萬元的激勵基金,激勵對象如果按15人計算,平均每人所獲長期激勵僅為17.8萬元。在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以傳統產品為主的時候,由於傳統行業的企業對人才的競爭不像高科技企業那麼激烈,因此,激勵力度偏小對股權激勵效果的影響不會太明顯。但近年來,該公司已逐步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轉移,並在原有產業中重點投資發展一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較大的高科技產品,實現產品的結構調整和高科技創新,而高科技企業對人才的爭奪將會比傳統企業激烈得多,此時的激勵力度應隨之調整。
另外,在該方案中,所有的激勵基金都被要求轉化為流通股,這可以強化長期激勵效果,但同時短期激勵就無法強化了。因此可以考慮將激勵基金部分轉化為股票,而部分作為現金獎勵留給個人,這樣就可以比較方便地調節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的力度,使綜合的激勵力度最大化。
G. 股權激勵後股票的走勢如何
像TCL集團這種低價股,他們應該不會立刻套現吧?回答: 坊間傳聞稱,公告稱所謂的重大事項很可能是一次大范圍的股權激勵方案很快會出台。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TCL集團的股權激勵方案涉及范圍廣泛,獲得激勵權利的人數可能在百人左右。家電行業內人才流動性較大,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為了挽留原有人才,同時吸引其他人才加盟,都在實施股權激勵。 如果不是為了挽留人才,老闆一般不捨得給好處的,具體到這個公司,才出方案,利好未來發展,因為期權就是個吊在眼前的胡蘿蔔,要讓趕路的馬加快跑的,只有未來搞好了才有吃到的份,否則就是泡泡,所以暫時還遠不到擔心套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