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欲借富士康收復中國失地,FCA勝算幾何
1月15日晚間,日本媒體首先爆出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FCA)計劃於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stryCo.)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稱兩家企業將聯合在中國研發和生產純電動汽車,未來不排除外銷出口的可能性。
對於很多國人來說,這家名為鴻海精密工業的公司可能不太熟悉,但說起富士康,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鴻海集團正是富士康的母公司,以代工生產蘋果手機及蘋果旗下系列電子產品而聞名。
1月16日以後,路透社等媒體也相繼報道了組建合資公司的更多細節,而FCA在中國地區的官方微信平台也證實了相關信息的真實性,並表示這家「對等的合資企業將在中國開發和製造新一代的純電動汽車,並涉足車聯網業務。」
據悉,此次合作的具體投資金額尚未確定,但鴻海及其子公司將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FCA則持有其餘剩下的股份。目前雙方尚處於簽署初步協議的階段,希望兩家公司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最終協議。
很明顯,當下的FCA迫切希望扭轉在華的被動局面,並欲借鴻海之手收復這些年逐漸失手的各細分市場,但成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是個未知數。
一方面,FCA與PSA在電氣化轉型方面已明顯落後於競爭對手,且落後了不止一兩拍而另一方面,FCA為了中國市場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競爭對手也沒有閑著,他們正利用自己目前所佔的優勢,一鼓作氣,並不願留給落伍的FCA們太多喘息的時間。
就在剛過去的1月17日,德國大眾汽車被爆出欲收購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20%的股權、進一步拓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息。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亦在剛結束的董事局會議上表態,該公司必須加速電氣化轉型的步伐,以避免成為另一家諾基亞。
只是從當下的競爭格局上看,如若硬實力偏弱的FCA們再不奮起直追,至少在中國市場,成為下一家諾基亞的,極有可能就是他們。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台灣鴻海2018年最底股價是多少
同花順看一下挺好的,哈哈哈哈哈
③ 問一個傳奇的成功人的名字
郭台銘(1950年—),祖籍山西晉城,台灣台北市中國海專畢業,是台灣企業家。
事業發展:
郭台銘求學時曾在橡膠廠、砂輪廠和制葯廠打工,退伍後在航運公司上過班。1974年,郭台銘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與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黑白電視機旋鈕製造起家。1981年,鴻海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資本額1600萬,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
2000年鴻海市值突破新台幣一千億元,之後郭台銘積極購並擴張版圖,不斷以每年突破千億的速度成長,2005年鴻海集團總市值已突破一兆,郭台銘被喻為台灣業界的「成吉思汗」。郭台銘持有鴻海集團百分之三十股權,鴻海的全球品牌為「Foxconn」,是一家電子製造商公司,專門代工各項產品,郭台銘獨創的CMM(Component Mole Move)代工模式,以「零組件和模組」設計為核心優勢,產品走上下游高度垂直整合。展現所謂「一地設計,兩地製造,三區交貨」的企圖心,公司遍及海內外,橫跨亞、歐、美三洲。2005年超越新加坡偉創力(Flextronic)成為世界上最大電子製造服務(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EMS)廠商。
2005年2月3日,郭台銘借著旗下富士康(FIH,股票代號2038)在香港股市掛牌成功,並購整合多家手機工廠,為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Sony Ericsson等廠商代工,其後股價飆漲三倍,富士康的市值達六七八億港元,營業額為二千億台幣,更以「賺高毛利的零組件為主,設計、製造可以奉送」的獨特模式,成為未來擠壓電子五哥(仁寶、華碩、廣達、明棋)的攻堅利器。目前鴻海公司的總市值接近新台幣9000億元;再加上香港上市的富士康,以及台灣的轉投資鴻准、廣宇、首利、群創、沛鑫等子公司,粗估鴻海集團總市值已超過1.5兆元。
根據《福布斯》(Forbes,台譯《富比士》)雜志資料,全球富豪人物截止2005年底,郭台銘已晉身為台灣首富,身價32億美元(約合台幣980多億元),排名為第170位,其次是王永慶以951億排名台灣第二,第三名是富邦集團的蔡萬才,坐擁889億台幣。
領導風格
郭台銘治軍嚴整,獨裁為公。他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並且保持簡朴風格,辦公桌椅是使用多年的二手貨。他的名言是:「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郭台銘原本預計2008年退休前,鴻海營收應可以突破「一兆」台幣(近三百億美元),他說「只要作到一兆,我就來走(台語押韻)」,這個目標在2005年已提前達成。現在郭台銘將目標遙指「兩兆」台幣(近六百億美元)。郭台銘退休後,其子女郭守正、郭曉玲確定不接班。
家庭
郭台銘24歲時與當時在葯廠的見習生林淑如結婚,育有一男郭守正,女兒郭曉玲。2005年3月12日晚10時,林淑如因乳癌病逝在台大醫院,享年55歲,身後葬於台北縣三峽鎮。但2006年初傳聞發生葬地侵權糾紛。
④ 鴻海精密集團的歷史發展
鴻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銘總愛對外強調他做的是「機械」而非「電子」。在富士康集團,鴻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FOX-cavity」,饒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夠理解;而其內部代號或簡稱竟是一本正經的「核心」。
一位IT之腕說:「代工是生產別人不能做的產品,而不是生產別人不想做的產品」郭台銘憑借模具為龍頭的技術基礎,成功地做到了「在我的領域內,沒有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麼會在EMS廠中排名第五而贏利居然第一的原因。但鴻海做大的最關鍵一步,是選客戶。郭台銘甚至不惜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來突出鴻海的「一流客戶」。郭台銘在30歲時即發誓只與世界一流大廠做生意,緊跟一流高手才能迅猛發展。IBM、康柏、英特爾、索尼、惠普、戴爾、思科、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著名的IT業公司均是鴻海的客戶。鴻海早已具備電腦等整機生產能力,但郭台銘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夢」。各大公司不用擔心會突然冒出一個「鴻海牌」來和自己競爭,更加放心地拓展與鴻海的合作。鴻海沒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每一個品牌都有鴻海!換言之,任何一個名牌都可能因失誤而重挫倒下,如果鴻海遭遇類似命運,只能有一個前提,每一個至少大多數名牌都已重挫倒下。
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其連接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2002年,鴻海躍居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在《商業周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強」中排名第三。
2003年,鴻海在手機代工毛利率急劇下降的情形下逆勢而上,顯露出其強大的野心。將其在PC代工上構造的完整價值鏈移植到手機上,進一步發揮這種結構的潛力,是鴻海顯而易見的目標。作為台灣製造業的後起之秀,業界已經看到,未來的鴻海有望直逼手機代工業的龍頭寶座。
2010年7月6日,鴻海精密科技集團宣布透過新加坡子公司以3600萬歐元取得FoxconnSlovakia,spol,s.r.o即原索尼斯洛伐克液晶組裝廠股權,累計持股達90.1%。連同去年底買下索尼的墨西哥液晶電視組裝廠和有媒體報道的將再買進西班牙組裝廠,加上鴻海旗下富士康在加速內遷,令鴻海集團布局轉移的路徑逐漸清晰。
集團藍圖:紮根中國、全球運籌。堅持在多元化發展方向基礎上著力於一體化建設的鴻海集團。 排名 公司名稱 (中英文) 營收(單位:百萬美元) 凈利潤(單位:百萬美元)
43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17514.4 2777.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
⑤ 台灣股市今天的鴻海股價
台灣股市今天的鴻海股價85
⑥ 代工手機的也能造車 FCA欲聯手富士康造電動車
(文/張鈺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一定不會想到,五年前自己隨意一句玩笑話,如今竟然成真了。馬斯克曾調侃稱:「與手機或智能手錶相比,汽車非常復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說,『給我造輛車』。」
同時,對於另一位合作方富士康而言,能夠跨界實現業務拓展,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何樂而不為呢?只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到來,目前國內新能源車市並不明朗,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出現了六連跌。加之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FCA和富士康將要面對的市場競爭,只怕也是困難重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鴻海集團入股聯德集團是真是假
聯德嫁入鴻海集團 18天夢碎!
聯德(3308-TW)辦理私募8000萬股,原本全數由鴻海集團(2317-TW)旗下電源廠Ampower吃下,但沒想到今天傍晚,聯德收到Ampower寄發的存證信函,要求終止先前所簽發的合作備忘錄!
聯德(3308-TW)辦理私募8000萬股,原本全數由鴻海集團(2317-TW)旗下電源廠Ampower吃下,但沒想到今天傍晚,聯德收到Ampower寄發的存證信函,要求終止先前所簽發的合作備忘錄!聯德嫁入鴻海集團,自9月10日與Ampower簽署合作備忘錄,到今天夢碎,只有短短18天。
聯德指出,Ampower在存證信函中指稱,Ampower終止合作備忘錄的理由為,聯德在簽署合作備忘錄前,另規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影響Ampower依約可取得之持股比例。Ampower原本參與聯德私募8000萬股,以聯德目前資本額9.77億元,加上私募後資本額增加至17.77億元,Ampower持股比重為54.98%,未來將可擁有聯德的絕對主導權與經營權。
但聯德在此次辦理8000萬股私募之前,即發行4.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也在9月10日,聯德與Ampower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同一天,也收足4.5億元債款,因此如果加計這4.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以未來全數轉換,Ampower的8000萬股,在聯德的持股比重將降至45%。Ampowe未來對聯德就無法擁有絕對主導權。
產業界指出,Ampower對聯德短短18天就變心,關鍵可能就是在於持股是否超過50%,能否擁有聯德的絕對主控權。
聯德對此則強調「無法接受」!聯德表示,Ampower的訴求並不正確,聯德發行4.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是在與Ampower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前,Ampower也充分知悉此次所規劃發行國內第二次有擔保轉換公司債之時程,對於Ampower以此理由,指稱聯德違約,終止先前所簽訂之合作備忘錄,完全令人無法接受,目前正委請律師就Ampower來函內容,採取必要的權益保護措施。
Ampower為鴻海集團旗下的變壓器廠,主要股東為Foxconn(FarEast) Ltd.(Cayman)持股44.81%,以及奇美電 (3481-TW) 持股44.81%。
聯德股價先前在「嫁入鴻海集團」光環下,9月11日起曾連拉4根漲停,如今Ampower短短18天就變心,產業界與投資人同感錯愕!
⑧ 台灣鴻海公司的股票股價多少
台幣47一股
⑨ 台灣代工巨頭——鴻海精密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投資興辦的專業版研發生產精權密電氣連接器、精密線纜及組配、電腦機殼及准系統、電腦系統組裝、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及組裝、光通訊元件、消費性電子、液晶顯示設備、半導體設備、合金材料等產品的高新科技企業。
鴻海是台灣的公司,它在大陸開的分廠都叫富士康。是最大的代工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