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市每年是幾月份跌到最低點啊
這個沒有絕對,但是你可以關注一下每年的10月份,10月份在這幾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變盤轉折點
A股總是這樣暴漲暴跌,這與「A股投資者的結構」是有很大關系的。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散戶的交易量佔了總交易量的將近80%。也就是說,散戶是A股的主力。
而散戶具有什麼樣的特點,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如喜歡追漲殺跌、跟風炒作、頻繁交易,沒有長期投資的理念。
具體而言,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這些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加大投入(因為不管是追漲殺跌還是跟風炒作等,總是能賺到錢),可是當市場行情發生變化時,他們會立馬賣出,甚至會不計後果的賣出。
比如最近這兩三年,隨著「漂亮50」或各種白馬股的上漲,讓很多堅持長期投資的人看到了光明,可是,在2018年這些股票已經跌了很多的時候,這些人卻選擇了賣出(其實理性的做法,可能是加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與大多數散戶沒有核心的投資理念,是有很大關系的。
因此當市場的交易主體是由具有這樣特點的投資者組成的時候,就一定會增加股市的波動,進而讓股市暴漲暴跌。
反觀成熟的海外資本市場,它們主要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比如以美股為例,根據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年中,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佔比高達93.2%,而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市值卻不足6%。
而機構投資者,無論是在信息獲取、投資理念,還是研究的深度方面都是散戶不能比的。所以當面對市場下跌的時候,一般都會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不計成本的賣出。
除此之外,A股的「政策市」也是股市暴漲暴跌的重要因素。
雖然A股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到現在依然沒有脫掉「政策市」的帽子。
比如2015年股災期間,聽說國家要救市了,股市立馬就大幅反彈上漲了。而在2018年,聽說這些救市的資金要退出市場了,股市又立馬開始下跌了。
還有像2017年推出「雄安新區」的時候,市場上的資金拚命的買入跟基建、建材板塊相關的股票,進而弄出了一個局部牛市。
在這里,雖然不能說這些政策和消息就一定會導致股市暴漲暴跌,但是總是有些關聯。
因為當這種「政策市」的投資邏輯深入人心時,很多人就會去賭這些政策或消息板塊短期的漲幅。所以這種行為也是很容易導致股價暴漲暴跌。
這里提醒一下,雖然有些突發的利好政策短期可能會讓股價大幅上漲,但是長期看,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業績,那麼炒完大概率就是一地雞毛。
⑶ 4月開始股市為何大跌能漲回來嗎
上面兄弟說了不少
我再補充些
一些政策的底牌還沒有打出來,而且股指期貨做空賺錢快。短時期內不用太考慮有大行情,具體等待政策下的走勢,個人估計後市仍以反彈後下跌探底為主
⑷ 聽說4月19日股市暴跌
呵呵,那是因為國家統計局原定於在19日早上10點公布國家第一極度的數字,結果推遲到了版下午三權點公布,而且人民銀行有規定國家不的在一個月內兩次出台加息等調空措施.這是政府高管對市場過熱的側面打擊,造成投機者心理上的恐懼,不的不說非常之高明.
呵呵,個人觀點,大家一起談論啊.
我的QQ是:490372903
⑸ 每年的4月19日股市大盤都跳水嗎
沒有做過這種統計,如果你研究了A股歷史上的所有4月19日的走勢,並進行了精確的統計得出這個結論,那麼應該就是這樣的,如果只是感覺就不靠譜。
⑹ 為什麼中國股市4月份以後暴跌
房產政策、大部分房產的人要拿錢來頂房價,所以股市的錢沒了。價格就降了。
還有就是新的經濟調控政策,對大盤的影響最大,所以就直線向下!
⑺ 股市一年裡哪個月份漲哪個月份跌
近日上漲概率大。近日總體表現為每日有數只股票漲停,卻幾乎沒有跌停的。
大盤表現欠佳,但許多個股表現活躍,有剛啟動的跡象。
⑻ 4月份股市有大跌的可能嗎
目前從大盤的量能等來看,很健康的,沒問題,但是要注意創業板推出後一定要迴避
⑼ 股市每年的那幾月是下跌
沒有規律可循
⑽ 每年1月幾號股票大跌
你不感覺股市四干多股票,除了幾百支在漲,其他三干多股票天天股災嗎?股票大跌一直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