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競價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
價格優先的含義是:市價委託申報優於限價委託申報,較高價格買入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入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
時間優先的含義是: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系統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連續競價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
1 最高買入申報價格與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相同,以該價格為成交價格。
2 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即時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3 賣出申報價格低於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影響股票價格漲跌的唯一直接因素是資金的進出,就是多頭與空頭。
短期來看經濟狀況對股票價格根本不起作用,對利息和行業增長率的影響也僅限於當一些投機者從中得出未來的結論的時候。當買主的壓力比賣主大時,行情上漲——反之亦然。市場的心理和技術狀況最直接地、無障礙地影響買進和賣出。
股價漲跌由多空力量對比決定。多頭強則股價上升。空頭強則股價下跌。
多空力量本身及其對比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一定的時空中不斷變化,從而決定了股價的不斷波動。
市場的兩個根本特性:博弈(多空)、演進(多空變化)。
博弈和演進的主要規律:大系統的自組織和剝落,混沌(分形)。
反者道之動:股價向一個方向運動前,往往會有一個相反方向的動作.(恐慌性拋售和沖動性買入往往發生在這個階段)
股價的運動,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股價的變化是階段性的,不是連續的。量的變化也是階段性的。(具體表現就是上升或下降的三角形及其失敗)
大眾一窩蜂地買入或賣出時,市況會逆轉,是種因於:買入之後終究要平倉賣出,賣出之後到頭來必須補倉買入。這兩種作用力恰恰相反。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買入產生的向上推力是巨大的,到這批人統統結算賣出時產生的向下推力亦是巨大的。加上對手是少數人是大戶,大多數人遲早「踢到鐵板」,一旦見勢不妙,「調頭就跑」作結算,大戶得勢不饒人,大勢自然就逆轉。
2 多空力量演變基本原理
人性的貪婪和恐懼導致了追漲殺跌行為,也導致了短期上漲後的獲利回吐以及股價下跌後的抄底行為。
人性和市場的互動,是造成股價波動的重要原因。當圖形形成上漲預期時,短線資金進入,進一步強化上漲預期和圖形。短期股價走勢是反身原理和自組織原理發生作用的結果。股價上漲會引發更多的買盤。股價下跌會引發更多的賣盤。當股價上漲(下跌)一定幅度以後,部分獲利者將會了結,構成相反的力量。
反者道之動。盤面空方(多方)被消滅,是反轉下跌(上漲)的前兆。所謂空頭不死,漲勢不止。
股價上漲既是多頭力量較強的結果,也意味著多頭能量的消耗;股價下跌既是空頭力量較強的結果,同時也意味著空頭能量的消耗。
任何大的波動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必然有資金和心理的積累過程。多頭或空頭力量的變化會經過增強、強化、消耗、變弱四個階段。多頭力量變弱的階段往往意味著空頭力量增強的階段。
短期內股價在一定的格局內波動。新的事件會改變格局,股價波動到一定的位置本身也會改變格局。
決定多空力量對比和變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大盤、消息、事件、技術圖形、投資者結構、股票內在價值、成本、獲利率等因素。
2. 中國股市為什麼這么差 -----中國股市熊市根源
中國股市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中國經濟一直以來強勁增長,但中國股市卻一直在走熊市,美國遭遇次貸危機之後一直在創新高,日本股市也從8000點回到1.5萬點。唯獨中國股市在下跌,一方面國內在遭遇通脹,物價上漲,而上證指數2001年高點是2245.43點,端午節後再次暴跌現在不到2200點,逼近前期低點1949.06點。如果扣除新股發行因素實際情況,上證指數跌的還要嚴重!這不是數字的問題,其背後是無數家庭財富被中國股市這個賭場不如的平台洗劫一空! 從宏觀上來說,中國股市的問題出在管理層。一幫不懂市場經濟的人,卻在管理和運作一個市場化程度極高的股市。這是問題的核心。 中國股市危機不是沒有任市場下跌來讓市場自身解決,市場每一次大跌,如從2001年開始的從2245點跌到998點,2007年開始的從6124.04點跌到1664.93點都是伴隨著市場自然調整的論調任股市下跌,任投資者財富被洗劫,但每一次的下跌接軌無一不是以失敗而告終。 中國股市也不是沒救過市,中國股市的每一輪大牛市都是伴隨著政策救市而發動的。但結果卻是導致更大規模的圈錢。一幫不懂資本市場的人,在下跌時他預見不到市場下跌造成的傷害,也往往臆想通過下跌就能解決市場問題。同樣在救市在通過國家政策資金投入後,他們依然解決不了股市的根本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股權分置改革,除了人工製造一輪超級規模的大牛市,股市機制圈錢依舊。 就技術范疇而言,技術含量更高的衛星,從神一到神十中國都上天了,而相對技術低的多的,而重要程度高得多的資本市場卻下地了。 中國股市難道真的沒有在保護投資者利益前提下,通過合理的政策實現市場由舊的政策市向市場市轉軌的道路?路肯定是有的,只不過就當前的管理層而言他們根本不想把問題搞的如此復雜,他們總想找一種一勞永逸的惰政之路。 證券市場的復雜程度,要求必須懂市場的高智商人來掌控這個位置。否則下面的市場派建議要市場調整,他覺得有道理就任市場下跌,跌多了國內的專家又建議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要停發新股,他覺得又有道理又停發新股。於是很多短視的政策就周而復始的出台了。你讓一個只能看三步棋的人去採納分別能看五步棋八步棋的人的不同意見,他知道怎麼選擇嗎? 現實是我們的官僚經常犯一些常人都能發現的嚴重錯誤。這簡直是不可饒恕的低級錯誤,比如股權分置改革推出的權證;比如創業板的造富,新股發行發起人股東的財富動輒上是千倍的財富增值;比如歷次通過嚴厲的退市制度來讓高成本的投資者財富大幅度縮水;還比如為了抑制炒新對新股上市首日的停牌制度;比如還比如上交所擬設的新規ST股限漲1%跌5%…… 中國股市的問題和三國的「無謀何進作三公「的道理是一樣的。三公是當時的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軍政長官以及最高的監督長官。而沒有有謀略的何進掌握了這個位置,結果最後導致天下大亂。中國股市也是相當重要的位置,他關系著數十萬億的股市資產的如何配置,關系數以億計的人口的生活幸福於否。股市興亡於否關系中國經濟的未來。 所以,中國股市再也不能以犧牲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來為官僚無知和政策錯誤買單了,再不能再讓他們拿國家未來作賭注,繼續摸石頭過河了。他們已經摸了近二十年了,可是我們彷彿又回到了河中央。
3. 中國股市不景氣的根源是什麼
政策、經濟多方面因素。這段時間,股市震盪低迷,很難把握,個股的表現機會很多但對散戶而言把握個股的買賣時機很困難,在這樣的行情下一定要止盈止損,落袋為安,把握好個股操作節奏盈利是沒有問題的,操作沒把握找專業機構合作,嘗試是成功的第一步。賺錢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4. 最聰明的國人為什麼卻把A股做得一團糟
國人確實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但是聰不聰明把A股做的一團糟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在面對這樣的癌股,面對圈錢市,跌跌不休的A股想把A股做好很難。
管理層為了A股能盡快走上正軌,跟上國際化成熟市場,近幾年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逐漸完善股市制度的一些細節,還有就是讓A股走價值投資路線,讓股市價值回歸,讓之前的那些投機炒新,炒舊,炒小的歷史翻過去。再有就是融入國際化,從深港通,滬港通,入摩,入富,滬倫通也即將開通等等的一序列成果,這就是A股成長中的進步。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面對著還不成熟,還不完善的這樣一個A股市場,不定時的對投資者耍耍脾氣。你要炒股就要接受這個事實,要麼就是遠離這個A股場,過上一個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與股市無關的生活。
5. 什麼是導致中國股市亂象叢生的根本
同股不同權,對違規企業懲罰制度不健全是導致中國股市亂象叢生的根本。
6. 造成目前社會亂象的根源是什麼
漠視傳統文化,缺乏古聖先賢教育,無知照成的結果。
7. 為啥股市總被荒唐的言論綁架
閃牛分析:一、一篇錯誤百出的股市分析
7月2日,互聯網上發布了《鈕文新:誘發股市再度下跌的原因是什麼?》的文章,引發了全網的熱議,文中指出,6月29日(上周五)晚,央行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央行賬戶)比例逐月提高到100%,並提出2019年1月14日達成。這條消息,導致股市7月2日(本周一)開盤下跌,讓投資者剛剛開始好轉的市場預期受到破壞。
該文更進一步表示:為什麼這則信息會導致股市下跌?因為,央行上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際是貨幣回籠動作,這個動作至少部分地「對沖降准」。當然,「降准」可以向商業銀行提供廉價的流動性,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但從數量和期限結構上看,上收支付系統客戶備付金與降准大體相當,所以會給市場帶來很大麻煩。
當看到這樣的核心論點的時候,真讓人感覺哭笑不得,我們光看這個論點就會發現這個論點錯誤百出,卻能夠成為所謂的「互聯網熱文」,實在是讓人奇怪?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樣錯誤的論點到底錯在哪?
二、央行上收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
我們不妨先來回答一下央行上收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究竟錯在哪裡?
首先,支付機構備付金和銀行備付金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備付金是一個大家幾乎都不了解的概念,所謂支付機構備付金就是存在支付機構賬戶中用於支付的客戶資金,舉例來說就是大家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當中的賬戶余額,這筆錢是每個人自己的資金。原先這筆錢是存在各家支付機構的自己的銀行賬戶中,如果你要用錢的時候就給支付機構發出指令由支付機構來進行支付。
但是,由於支付機構只把錢存在銀行的賬戶中,在銀行看來這筆錢就是支付機構自己的資金,如何使用是由支付機構自己負責,這就極有可能出現備付金被支付機構挪用的現象,前幾年一些小的支付公司挪用客戶的備付金跑路就是備付金存在銀行所導致的問題,於是國家要求支付機構將備付金不能存在銀行無法監督,而是將這筆錢統一存到央行,由央行來進行監管。這是一個純粹的防止風險的舉動,卻被某些人理解為上收流動性。
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此文完全混淆了支付機構備付金和銀行備付金的概念,所謂銀行備付金就是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存款,一般被稱為超額准備金,如果人民銀行調整了超額准備金的話,的確有可能在某種意義上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但是早在很久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取消了對商業銀行備付金比率的要求,將原來的存款准備金率和備付金率合二為一,但是此文卻將兩者的概念混為一談,如果不是完全不懂金融的話,那麼就是刻意混淆視聽。
其次,支付機構備付金不能創造貨幣。為什麼我們常說央行一旦降准降息釋放流動性,那麼就會對資本市場產生刺激,帶來股市的上漲。究其根源在於,無論是降准還是降息都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種流動性一旦注入就會通過商業銀行的信貸等業務進行貨幣創造。
舉例來說,如果央行給商業銀行注入了10元錢的流動性,假設這個時候市場的利率水平是10%,那麼商業銀行就能夠將這筆錢變成100元錢給放貸出去,這是這種貨幣創造的效應,帶動了整體市場流動性的增強。但是,對於非銀行支付機構來說,非銀行支付機構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其實都不是商業銀行,都沒有自己的貸款業務,所以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無論多少都沒有辦法創造貨幣,形成派生存款,既然如此的話,無論央行是否上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都不可能對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影響。
除非原先這些備付金就已經被非銀行支付機構挪用進行炒股,才有可能對個股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但是這個情況幾乎不太可能。
第三,支付機構的備付金上交並不影響流動性。既然,支付機構備付金不是商業銀行備付金,支付機構的備付金也不能創造貨幣,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央行上收支付機構的備付金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嗎?答案還是否定的,我們為什麼說商業銀行的備付金被上交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按規定比例繳存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除了在客戶存款下降可以調減退回之外,是不能支取或動用的,實際上不能充當支付准備。這就導致了一旦銀行的備付金被央行上收,銀行是沒有資格再支取這部分資金的,在貨幣乘數的效應之下,就有上交備付金N倍的資金從市場上被抽離出來。
然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卻不是如此,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客戶在需要用錢的時候,這筆錢可以自由的流動和支取,這和商業銀行的備付金是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因此,非銀行支付機構上繳備付金並不存在影響到市場流動性的情況,此外,眾所周知,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的情況下,中國央行不僅頂住了加息的壓力,而且今年以來通過定向降准等方式一直在給實體經濟釋放流動性。
綜上所述,所謂的央行上收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會引發股市下跌的所謂「真相」,不過是無稽之談,中國資本市場近期出現大規模波動其實是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所引發的恐慌性反應,但是一旦這種荒唐的言論形成了錯誤的影響,並且挾持民意的話,倒真的有可能影響資本市場的預期,從而綁架了中國股市,嚴重的甚至會引發進一步的恐慌。
希望所有人能夠真正認清事實真相,不要被錯誤的謬論所綁架。
8. 7月16日滬深股市恐慌的根源是什麼
漲了這么多,有個50%左右的回調很正常。疊加最近資金面的緊張和內外部情勢,下步關注原來跳空缺口處的支持力度吧。
9. 股災的根源是什麼
2015年的股災經歷過來的投資者都是記憶猶新的,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17分鍾全天收市等等,都發生在2015年的股災。
很多股民投資者只是知道2015年的股災是存在的,但至今還有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的,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股市去散戶化很多散戶絕對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從而散戶集體引發拋壓、而且股市降低賺錢效應逼著去散戶化,引發更多散戶敏感,恐慌拋壓引發股災。
2016年~2017年的假牛市就是去散戶化最明顯,各大機構資金扎堆炒作白馬股,讓其他大部分股票賺指數虧了錢。A股用實際行動告訴散戶,散戶只有跟著機構炒作才能賺錢,但散戶依舊不買單,引發近幾年的走勢。
總結
去股市杠桿資金是成為2015年股災導火線,股市走價值投資是引發2015年股災的催化劑;去散戶化在2015年股災雪上加霜,三大原因一拍即合,引發了2015年股災3.0版,成為A股歷史非常有紀念意義的股災。
10. 股市泡沫的根本原因是
股市泡沫的成因:
1.證券市場本身的系統特性是股票市場泡沫的根源 證券市場交易對象的虛擬化、符號化,使得股票市場上的各類投資者有了自由和充分的理由去根據自己的需要理解股票的價值。當股票市場的某些權威機構和人士對某隻股票做出了某種價值理解後,很容易得到市場的響應和認同,從而產生市場一致認同的偏離真實價值的理解價值,泡沫便產生了。
2.流動性過剩,大量資金流入股票市場:
人民幣升值以及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大量國外資金流入股市,導致股價攀升。油價持續高漲,石油美元一直在全球范圍及新興市場尋覓投資機會,部分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日元利率低,日元的利差交易帶來了大量流動資金。中國國內儲蓄率居高不下,A股市場流通部分市值僅占儲蓄總額的10%。此外,由於經常賬戶順差不斷增加,中國的財富亦以每月超過2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官方外匯儲備總額現已超過1 5萬億美元。擁有如此巨額的流動性資金,股票市場存在出現泡沫的風險。
3.股票市場的體制不完善:
首先,政府行為發生扭曲。一是政府對股票發行上市的嚴格管製取代了市場機制;二是股票交易管制不合理。其次,監管部門行為發生扭曲。一是監管行為扭曲,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活動的行政化、短期化、隨意化造成了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加大了市場的泡沫;二是制度執行不力。監管制度執行不力使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從而使中小投資者行為取向短期化,加大市場主體的投機動機。
4.股票市場可供交易品種少,供求不平衡:
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只有股票、債券的現貨市場,缺乏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場,其結果是資本市場只有做多機制而沒有做空機制,遠沒有期貨市場中特有的價值發現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風險規避功能,大大抵消了資本市場本身所固有的優點和優勢。
5.機構投資者扮演莊家角色,中小投資者的投機心理:
大量的莊家充斥股市,人為地放大了市場中的「博傻」機制。莊家利用資金、人力、信息、工具、輿論的優勢,把自己控制的股票價格拉起來,使它的價格遠遠大於其實際價值,人為地製造泡沫。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占據著股市波瀾的主導地位。中小投資者有貪婪與恐懼等心理,他們中的大多數又表現出「羊群效應」和「博傻心理」。伴隨著這些因素,股價在短期內震盪不止,長期內又泡沫堆積。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