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股市中,你見過虧得最慘的人,有多慘呢
股市裡見過虧得最慘的,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一個,幾百萬二天灰飛煙滅,被強制平倉,從標準的富人一下趕到了窮人階層。這個故事以前說過,但是因為發生在身邊,所以記憶尤深,到現在還時不時拿出來提醒一下自己,千萬別加杠桿,千萬別滿倉操作,風控永遠在第一位,不知道我朋友知道我以他的例子為警鍾,會是何感想。
事情是這樣,這個朋友是帶我進股市的領路人,以前在一起工作,一個月六七千的收入,夫妻兩人工作,家裡算是小富家庭,手裡有點小錢,我們屬於差不多的類型。從08年開始玩股票,一開始投入少,到後來慢慢的越投越多,在14年-15年時滿倉加杠桿做,被強制平倉時有多少資金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最少是幾百萬。
嚴守紀律,把賠錢的倉位給平掉,同時抱緊有獲利潛力的順勢倉位。而且,雖然獲利回吐比起認賠殺出,更能滿足個人的面子。可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在這市場,不是為了面子而來的,我們之所以回在這里,為的是在合理的風險中賺錢。依據這個原則,我們要關心的整體的獲利操作,而不是想方設法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市場是錯的。
已經證明管用的策略:在任何一個市場中,或兩個相關的市場中,應該買的是走勢最強的股票,應該賣的是最弱的股票。因為如果市場上漲,做多的倉位表現一定會優於做空的倉位。如果市場下跌,做空的倉位一定會比做多的倉位有更好的表現。
❷ 中國股市歷史及重大事件;以及牛市與熊市轉折點事件。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4300是階段性高點
❸ 為什麼我國新股IPO如此奇葩,連續漲停板N個交易日
發行價格與估值差距較大,股價反映的是市場預期,說白了就是公眾認為他值多少錢,發行價格反映的是當下這個公司值多少真金白銀,新上市的股票一般都是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市場預期必然是高的,這個預期的價格和發行價,有個很大的價差,而中國股市實行漲停板機制,這個價差需要一段時間來補齊,就會出現問題里描述的狀況。望採納!
❹ 股市上有什麼黑天鵝事件
1、1992年股票認購證
1992年股票認購證確定為30元1份,一開始的信息:認購證在1992年內分次搖號,共發行10多個股票。當時大家搞不清楚該買還是不該買,對這個問題的判斷,所有人都沒有經驗。認購證的發行時間為期10天,在當時的10天發行期中,對所有躍躍欲試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種考驗。在認購證發行的10天中,櫃台銷售並不踴躍,從未發生過排隊的現象。1992年上海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奇跡發生在認購證全部銷完之後。由於改革開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發行額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發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個,於是,認購證成了當時的稀世珍寶,一夜間洛陽紙貴。以100份認購證為單位來計算,化3000元的認購證投入,並用幾萬元作為流動資金來認購股票,認購股票後上市就拋、將拋出股票後的資金繼續認購新股……如此滾動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認購證大概可賺50萬元。而20年前的50萬元,與今日的50萬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啊!可以說,1992年的股票認購證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戶,一大批人通過認購證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資本原始積累。
2、股價放開
上交所正式開業(1990年12月19日)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但基本是有價無市,交易量太小,終於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飛沖天達到1429點高位。但好景不長,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證綜指跌到了333點,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b.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c.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4、國債期貨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國債期貨327品種受操縱,最後10分鍾交易作廢,這種交易作廢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隨後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筍走勢。5、《人民日報》專評干預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間,市場開始崇尚績優,在深發展(從6元漲到20.50元,中間有除權)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深成指漲幅達346%遠大於上證綜指漲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認為漲得太多了,於是《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證券市場有暴漲必有暴跌!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大盤連續3個跌停。
6、轉配股
轉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時,國有股或法人股股東由於缺乏現金等原因將配股轉讓給社會公眾,由社會公眾股股東認購的股份。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品種,它產生於1994年至1997年。這幾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 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決定,轉配股從4月開始,用24個月左右的時間,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產生轉配股的時間先後,分期、分批陸續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滬深兩市實施轉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轉配股總量約33.05億股,占兩市流通A股數量的3.96%。
7、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
中國證監會宣布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允許國內居民以合法的外匯進行B股交易,一時間2月19日前存入銀行的外幣資金大量湧入B股市場。2001年2月28日,B股恢復交易首日便全部漲停。此後的一段時間里,B股股價一路上揚,最高上竄至230點,交投一度異常活躍。
❺ 央視曝光股票導師漲停神話,一切皆是騙局嗎
是的,所謂的漲停神話就是騙局。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測市場,預測市場往往容易打臉,而且股市是一個充滿隨機的地方,所謂的漲停神話都是騙人的。
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股市裡沒有師傅,所以我們在股市裡不需要聽所謂的導師、專家的話,而是需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己的投資體系。
這些人的目標群體一般都是剛入股市的小白,這些初入股市的小白缺乏方向,什麼都不懂,但無一例外都是懷著賺錢的目的來的。騙子就喜歡利用這一點,所以專門挑這類股市新手來下手,通常這些人也因為貪心很容易上當。
給這些股市新手一點甜頭,這些股市新手就會不斷的往裡面砸錢,直到虧完老本為止。
❻ 你所經歷過的A股里最奇葩的股票是哪一隻
st信威,跌個不停,都不知這些公司怎樣審核通過上市的。
❼ 「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徐翔,在股市有哪些著名的神操作
很多不玩股票的群眾對於「寧波漲停板敢死隊」這個名號感到一臉懵逼,不知道是誰,但是對於股市人民來說,「徐翔」這倆字就是一個大寫的奇跡,他的神操作就是抄底斷崖股、大進大出、高起高落,快速從3萬炒到了40億,技驚四座!
不過這些神操作,是我們一般人學習不來的,股市真的有風險,很多人都在被割韭菜,也有些人下場是面臨牢獄,或者人財兩空,妻離子散,賺錢還是要踏踏實實,更加的穩定幸福。
❽ 股市中各種奇葩操作,都有哪些套路
首先我覺得你不能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股市,因為股市只是一個投資市場而已,並沒有任何人可以操縱股市。至於股市中的套路問題,這些套路只不過是很多小散的個人猜測而已。
對於很多散戶而言,他們總會覺得股市裡面有各種套路,甚至會有一些幕後操盤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一些不成熟的市場中發生,但是在A股市場中絕對不可能出現。
股市中有各種奇葩操作。
這種操作不僅發生在散戶身上,甚至會發生在機構和主力身上,因為股市其實是一個市場資金的綜合體現,這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猜測市場,更沒有能力去強行決定市場的走向。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股市的牛市是主力拉起來的,熊市是主力砸盤的結果,這種想法過於天真。因為在實際的市場投資過程中,主力也會出現虧損,這種情況不是只發生了一次兩次。
❾ 股市上有什麼黑天鵝事件
1、1992年股票認購證
1992年股票認購證確定為30元1份,一開始的信息:認購證在1992年內分4次搖號,共發行10多個股票。當時大家搞不清楚該買還是不該買,對這個問題的判斷,所有人都沒有經驗。認購證的發行時間為期10天,在當時的10天發行期中,對所有躍躍欲試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種考驗。在認購證發行的10天中,櫃台銷售並不踴躍,從未發生過排隊的現象。1992年上海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奇跡發生在認購證全部銷完之後。由於改革開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發行額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發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個,於是,認購證成了當時的稀世珍寶,一夜間洛陽紙貴。以100份認購證為單位來計算,化3000元的認購證投入,並用幾萬元作為流動資金來認購股票,認購股票後上市就拋、將拋出股票後的資金繼續認購新股……如此滾動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認購證大概可賺50萬元。而20年前的50萬元,與今日的50萬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啊!可以說,1992年的股票認購證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戶,一大批人通過認購證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資本原始積累。
2、股價放開
上交所正式開業(1990年12月19日)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但基本是有價無市,交易量太小,終於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飛沖天達到1429點高位。但好景不長,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證綜指跌到了333點,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b.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c.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4、國債期貨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國債期貨327品種受操縱,最後10分鍾交易作廢,這種交易作廢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隨後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筍走勢。5、《人民日報》專評干預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間,市場開始崇尚績優,在深發展(從6元漲到20.50元,中間有除權)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深成指漲幅達346%遠大於上證綜指漲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認為漲得太多了,於是《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證券市場有暴漲必有暴跌!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大盤連續3個跌停。
6、轉配股
轉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時,國有股或法人股股東由於缺乏現金等原因將配股轉讓給社會公眾,由社會公眾股股東認購的股份。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品種,它產生於1994年至1997年。這幾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 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決定,轉配股從4月開始,用24個月左右的時間,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產生轉配股的時間先後,分期、分批陸續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滬深兩市實施轉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轉配股總量約33.05億股,占兩市流通A股數量的3.96%。
7、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
中國證監會宣布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允許國內居民以合法的外匯進行B股交易,一時間2月19日前存入銀行的外幣資金大量湧入B股市場。2001年2月28日,B股恢復交易首日便全部漲停。此後的一段時間里,B股股價一路上揚,最高上竄至230點,交投一度異常活躍。
❿ 我今天看到一個股票漲停了,後來又掉下來了,原因何在
主力高度控盤。就是持有這只股票的數量占流通數量的比例很大,一般來說超過30%就是高度控盤。現在是莊家的時代,基金(私募和公募)可以是這裡面的一個大庄了,還有一些游資,外資也算,個人持股多了也是。
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
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即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
(10)股市漲停奇葩事件擴展閱讀:
莊家鎖定大量籌碼,市場上流通籌碼變少,中大盤股可以暫時變成小盤股。如果有一個資金較少的機構或資金較多的大戶,這時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過這種「小盤股」只是市場瞬間形成的,情況稍微一變就不成了。
而且這種股背後如果有一個大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則好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莊家隨時可能出手。
所以,只有在莊家無法出手的時候才能這樣做,只有在超跌的時候才有這種機會。當超跌到CYS低於-20,即短線客已經虧損20%的時候,此時籌碼都被鎖定在上面,不怕莊家繼續打壓,他打壓也不會有人跟著殺跌,他打出去的籌碼反倒可能收不回來。
如上所說的,控盤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做莊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建倉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庄就不能再做下去了。
坐莊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做莊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莊家所利用,可以保證控盤成本比建倉獲利要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力高度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