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市場上的殼是什麼意思
所謂借殼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融資的能力進行融資,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一般來講,企業購買的上市公司是一些主營業務發生困難的公司,企業在購買了上市公司以後,為了達到在證券市場融資的目的,一般都將一部分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內,使其業績達到管理層規定的參加配股的標准。另外,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好,其配股價格就可定得越高,企業募集的資金就越多。
借殼上市有直接上市無法比擬的優點。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殼公司由於進行了資產置換,其盈利能力大大提高,在股市上的價值可能迅速增長,因此企業所購買的股權價值也可能成倍增長,企業因此所得到的收益可能非常巨大。
一個典型的借殼上市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
第一步,股權轉讓,即買殼。通過在股市中尋找那些經營發生困難的公司,購買其一部分股權,從而達到控制企業決策的目的。購買上市公司的股權,一般分為兩種,一般是購買未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這種方式購買成本一般較低,但是存在許多障礙。一方面是原持有人是否同意,另一方面是這類轉讓要經過政府部門的批准。另一種方式是在股票市場上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方式適合於那些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公司。但是這種方法一般成本較高。因為一旦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必然引起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造成收購成本的上漲。
第二步,資產置換,即換殼。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賣出,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使殼公司的業績發生根本的轉變,從而使殼公司達到配股資格。如果公司的業績保持較高水平,公司就能以很高的配股價格在股票市場上募集資金。
從往年案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殼公司的一些基本特點。
1、股本較小。以滬市為例,1997年和1998年共103家公司換殼,其中總股本小於1億的有39家、流通股小於3000萬股的有38家,所佔比例均為38%,總股本大於1億的殼公司中,絕大多數的股本小於3億。
顯然小盤股對買殼和重組者來說,具有介入成本低、重組後股本擴張能力強等優勢,特別是流通盤小,易於二級市場炒作,因此獲利機會很大。像滬市的國嘉實業(600646),總股本8660萬股,重組後股價由6.05元漲到46.88元,增長了 674.88%;又如深市的合金股份(0633),總股本5169萬股,重組後股價由8.50元上漲到42.39元,漲幅達398.71%。
2、行業不景氣,凈資產收益率低。像紡織類(嘉豐、聯合、廣華、南化)、商業類(環寧、紹百、貴華、石勸業等)和主業不明的衰退類(聯農、農墾、鋼運、浙風)。
3、股權相對集中。在我國,由於二級市場收購成本較高,而且目標公司較少,因此借殼上市大都採取股權協議轉讓方式,股權相對集中易於股權協議轉讓,容易被非上市公司相中,從而為二級市場的炒作創造條件。
4、殼公司有配股資格。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只有在連續3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最低為6%) 時,才可申請配股。因此在選擇殼公司的時候,一定要考查公司前幾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如果該公司最近一兩年沒有達到這一標准,那麼該公司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B. 在股市裡什麼叫殼價值
因為中國上市公司還是審核制,所以很多企業還在排隊等上市,有的一排就是三五年,而有的上市公司經營虧得資不抵債了,這個時候他就可以把公司賣給那些排隊等上市的企業,資產重組後就叫借殼上市,為說是殼價值
C. 中國股市的真實面目是什麼
借用一位職業操盤手的話:中國股市的本質是一個融資市場,投機市場,要解釋細節版的話,可權以說是政策市、主力市和消息市。投資中國股市首先你要了解這個社會,適應這個社會。監管層最希望看到的是,市場不要大漲也不要大跌,同時新股還能順利發出去。無論是IPO制度改革還是退市制度的出台,乃至遏制新股投機、疏導合規資金入市,都是在為股市融資通道保持通暢服務。炒股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搏傻,其游戲規則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後一棒都有利可圖,做多者有利潤可賺,做空者減少損失,只有接到最後一棒者倒霉。
中國股市猶如「人工飼養場」,散戶投資者猶如其中的一隻只「羊」,每次「羊」肥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餓虎」前來吃「羊」,其中大多數「羊」或被吃或逃跑,只有一些「狐狸」能夠生存。這個故事告訴散戶投資者,如果不能成為「狐狸」,那就不要進入市場裡面做「羊」了。
D. 股票借殼上市中,所謂的炒殼是很么意思
就是指上市的股票其實很不怎麼樣,但是上市的資格較值錢,比如計程車牌不好辦,車很好買大家都能買得起,不知道這樣回答滿意否
E. 股市裡借殼上市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是指所來公開發行自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的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證券市場融資,廣泛吸收社會閑置資金,如公開上市增發股票,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F. 股票財經中經常提到的殼資源和空殼有什麼用怎麼樣才算殼資源
在中國上市需要很繁瑣的手續,不像美國,只要你的公司做大做到了一定程度就內必須上市,如果不上市就容會懷疑你的公司涉及一些不幹凈的東西,警察會查你。
所以眾多想上市圈錢的企業就只有一邊做著股份制改造,整理財務報表,做大做強企業,一邊削尖了腦袋想方設法的走偏門,而偏門就是收購一個已經上市但現在做的不好可能要退市的企業,然後把自己公司放進去,只保留一個股票號碼,也就是拿錢在股市裡買個位子,這樣公司就名正言順的上市了,財務報表只要好好造造假就行了,以後再來兩個題材,什麼公司要整體上市了,要收購礦山了什麼的把股價炒上去,股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股市當作提款機了,缺錢了就融資,只要價格比市場價低30%不怕大家不搶著買,這就是殼資源的作用。
G. 股市買殼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詞語。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或「逆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買殼上市是民營企業的較佳選擇。由於受所有制因素困擾,無法直接上市。
買殼上市的方法步驟:
首先是買殼,即收購或受讓股權。
收購股權有兩種方式:
一是收購未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這種收購方式的成本較低,但是困難較大。要同時得到股權的原持有人和主管部門的同意。場外收購或稱非流通股協議轉讓是我國買殼上市行為的主要方式。根據上海市場1999年上半年買殼上市行為統計,在場外收購方式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三種方式為國有股轉讓(40%)、法人股轉讓(40%)和收購控股股東(12%)。其中國資局、政府部門控股的企業買殼上市動作最多。另外,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涉足買殼上市的現象日益增多。
另一種方式是在二級市場上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方式在西方流行,但是由於中國的特殊國情,只適合於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公司或者「三無公司」。二級市場的收購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套詳細的炒作計劃,能從二級市場上取得足夠的投資收益,來抵消收購成本。
其次是換殼,即資產置換。
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剝離出來,賣給關聯公司,再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提高殼公司的業績,從而達到配股資格,實現融資目的。
最後是價款支付。
目前有六種方式,包括現金支付、資產置換支付、債權支付方式、混合支付方式、零成本收購、股權支付方式。前三種是主要支付方式。但是現金支付對於買殼公司實在是一筆較大的負擔,很難一下子拿出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現金。所以目前傾向於採用資產置換支付和債權支付方式或者加上少量現金的混合支付方式。
H. 有個證券公司的人和我說,有個股票要借某個股票殼上市,讓我趕快買入。可能是真的嗎他為什麼要告訴我
他可能根本不是證券公司的,只是莊家的狗腿子,經常炒股的人可能經常收到一些簡訊,說哪個股票有什麼利好,要漲,實際是莊家找人接盤,買了你就站崗了。所以這種多半是騙子。即使真的要借殼上市,你在沒有任何關系的情況下,等你知道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了,再買漲的可能就不大了
I. 股東賣殼是什麼意思
股東賣殼是一個主要應用於股市中的名詞。
即指一些沒有自己上市公司的企業,借別家的上市來籌措資金.賣殼就是將上市公司的名稱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