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軍工行業分析

中國軍工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0 04:27:29

① 我國軍工產業的供需狀況如何

哥們這種東西是國家機密真有人要是能回答出這個問題要被抓進去的。我也只能講個大概。

大閱兵倒計時將引起市場對軍工產業的持續關注,這對於調整之後的軍工板塊而言恰恰是投資的契機。而軍工產業作為產業板塊中的絕對中堅力量,在這一輪改革大潮之下再次振翅高飛。事實上,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軍工企業的改革已經有所行動,未來或越來越成為改革風口上的風口。就在上周,國防局長許達哲召說,要結合「國防科技工業2025」和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的編制,推動我國裝備升級。以後軍工產業的發展就是要通過裝備製造的智能轉型,為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發揮帶動作用。
軍工集團產業整合、軍工資產證券化、軍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軍民深度融合,可以預見軍工行業未來具備良好的成長性。
所以最後給出的建議是軍工板塊關注,能有產業整合的,軍工智能題材的,軍工證券化的股票!!!希望採納,純手打!

② 中國軍工和其它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有哪些

一、世界上主要軍事國家軍工水平

軍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投資、消費和出口等方面均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軍工產業發展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本國的國家安全。下面,我們來簡單的梳理下世界上主要的軍事強國的軍事水平。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的軍工水平不用多說,軍工規模和武器開發能力說是世界第一也不為過,也有世界排名靠前的軍工企業,像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通用等。

俄羅斯:作為前超級大國蘇聯的第一繼承人,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軍工產業,雖然在一此方面由於蘇聯解體,一些軍工產業劃入其它國家,作為當今第二大武器銷售國,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和軍工發展有點神秘,創新水平也排不到世界前列,但總體而言,軍工水平仍不可小勢。

法國:西方世界除美國之外唯一軍工體系完整的國家,在核武器、海陸空天兵器領域,法國始終保持著自己融入西方但特立獨行的風格,完善的軍工體系保證了在綜合國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法國大國的地位始終不變。

英國:英國是老牌的強國,但是英國的軍事軍工實力卻在戰後隨國力而不斷下跌,目前英國的在海陸空武器方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研發能力,但並不能保證完全的獨立性,尤其是在核武器方面,英國沒有獨立的核威攝力量,其核武器的發射運載工具依賴美國,英國的主要軍工開發能力集中在航空和艦船領域。

德國:德國國防科技工業門類比較齊全。除了不研製核武器與戰略導彈外,幾乎遍及常規武器的各個領域和門類,並在絕大多數領域具有自行研製和生產的能力,主戰坦克、常規潛艇等武器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同時,軍工配套工業也較為完善。德國軍用電子工業的發展水平雖與美國和日本還有一定差距,但重視感測技術和電子技術的應用,軍用雷達、通信設備、夜視儀器及射擊指揮系統等產品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日本: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強大的海軍實曾令美國太平洋艦隊頭疼不已,戰後日本雖然損失了大量軍工設施,但是依靠強大的經濟技術實力,日本在軍工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功力,在海陸空方面保持著相當的軍工研發能力,加上日本人對戰爭的狂熱和帝國主義野心,其*河蟹*在軍工企業的投入很大,而且日本的自主研發意識很強,基本上陸海空的武器都能自主生產,但武器開發成本比其它國家大了很多。

二、中國軍工體系發展歷程,從迷茫到自強

1、中國軍工發展模式的第一特點是注重軍工基礎領域的研究。這一點從中蘇友好時期,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的軍工項目的援助就開始了,當時我們是一張白紙,需要像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強國學習並打造自己的軍工體系,這一次我們學習的太徹底了,可以說自己的軍工體系完全接納了蘇聯標准,當時的T55,殲5,殲6,以及中國海軍當家的「四大金剛」都可以說是從蘇聯引進技術,但就是這次徹頭徹尾的學習,讓我們軍工體系有了堅實的基礎。然後在加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虛心好學和獨創精神,我們有了兩彈一星,這讓我們有了底氣,中國可以自主發展軍工了。

改革開放後有錢了,為了修補和改進我們的科研體系,我們先後在80年代和90年代引進了大量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軍事裝備技術,比較有名的就是「和平典範」和蘇27引進工程。這讓中國軍工的科研實力進一步的與發達國家縮短了距離。

90年代中期到今天,隨著世界軍事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我們開始從西方徹頭徹尾的學習信息化,從匯編語言,到編程的工具包,到演算法,以及晶元製造我們都一步一步的學習,到現在我們有了體現信息化成果的預警機、巡航導彈、還有衛星數據鏈與中段反導試驗等,都是我們這一次信息化軍工體系學成的典範,可以說信息化這個門檻我們也邁進來了。

中國軍工發展的幾十年,就是不斷緊跟世界軍事發展步伐,不間斷探索和發展我們自己的軍工基礎領域的過程,中國這個基礎砸的很扎實,為中國軍工獨立自主的研製新武器打下了基礎。

2、中國軍工科研模式的第二特點是我們具有了逆向思維的研製能力。所謂逆向思維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據輸出結果,推斷輸入參數的方法,也就是常人說的黑匣子研究方法,這個研究方法對技術人員水平要求很高,也就是說沒有兩下子是不行的,這要求技術人員有對這種武器系統的所有解決方案都了解,而且有的解決方案行不通的,還要有一個較佳的替代方案,再有,還要求對自己國家的軍事工業實現方案都很熟知,最後就是要求你這個國家有較發達的自己的軍事工業基礎做支撐(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軍事基礎領域的研究了),等等,所有這些條件都滿足才能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

有傳聞說,中國現在的科研人員,能夠自己分析老美和俄羅斯的黑匣子,這一方面說明我們逆向思維工程已經達到的很高水平,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工業基礎已經不弱了。因此,有了逆向思維能力的中國軍工人員,才能夠研製出我們自己的四代機,大運,紅旗9防空反導系統和中國自己的宙斯盾艦等等,可以肯定的說,這些武器系統裡面有很多很多的逆向思維工程的實際運用,逆向思維出自己東西,這就是我們中國自己的武器標准了,因為它來自於我們自己國家的工業實現能力。如果說有借鑒的話,就是別人武器系統的黑匣子逆向思維中借鑒了一下外界輸出結果,裡面的實際東西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

3、中國軍工科研模式的第三特點是中國軍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中國的工業基礎基本沒有,中國開始全套引進蘇聯不算太先進但也不落後的裝備基礎,使中國有了大炮、坦克、軍艦、飛機、導彈等全套裝備技術,用專家的觀點說是中國當時的技術達到了蘇軍二戰末期水平,隨後又零零散散地引進了一些裝備,譬如米格21等,但都形不成系統戰力,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改革開放,大批引進了美歐的武器裝備技術,譬如早期數據鏈、艦艇用柴油機、造船技術等,都是從美歐西方國家引進的,但這個到89年之後停止了,隨後蘇聯解體,中國又轉而向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國家購買武器裝備技術,這個一直持續到2003年, 2003年後中國采購前蘇聯的裝備技術劇減,這是因為中國開始把目標轉向歐洲,這時中國也開始享受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成果,有錢了,開始了海外並購,僅2004-2005一年度,中國就海外並購德國300家產業,2005年度又並購了60家歐洲企業等,這幾年中國都在慢慢消化歐洲的技術,國內也正在搞產業升級,相信有了歐洲技術的幫助,中國軍工定能還上一個台階。

經過這樣的幾個輪回,你可以說中國軍工技術有蘇聯血統、美國血統、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血統、還有最近的德歐血統,這幾大血統的交集再加上中國軍工的創新就構成了中國軍工的全部特色,60年技術優勝劣汰的幾個輪回,構成了現在的軍工技術裝備特色,你可以一開始說中國軍工沒特點,就知道抄襲和仿製,但是經過60年發展的中國軍工兼收並蓄了各大家的風格,淘汰了各大家的劣勢技術,利用中國軍工基礎背景資源的支撐搭建起了中國獨有的特色,中國軍工裝備操作簡單、經濟實惠、實用但又不失先進,這就是中國裝備的特色。

中國的軍工發展之路是一個從弱到強的發展,而且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的過程,發展中國家都可以從其間找到可參考的中國影子標版,更進一步說,中國軍工發展模式是每一個想獨立自主發展自己軍工體系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典範。

三、軍工適合本國軍事體系特徵即可,排名第幾無所謂。

中國軍隊之所以能在短短20年內依靠自身力量變得強大,主要是國家軍政領導很重視軍事工業的創新發展,積極研發和裝備各種新型武器,迅速縮短與美歐俄軍事大國之間的差距。在這一方面,中國完全可以給在此期間仍是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競爭對手印度好好上一堂課。

中國在短短20年內就把本國軍隊變成一支以國產裝備為基礎的較為強大的力量,主要憑借的是軍工領域的大膽創新。像中國和印度這樣「你追我趕」的國家,都在試圖在短短幾十年內達到西方國家通過一百多年努力才實現的技術水平,但是各自選擇的道路卻不相同。在此方面中國做得最為出色,雖然現在中國依然落後於美國和西歐大國,但是差距正在迅速縮短。在全球創新排行榜上,中國已從2004年的第24位升至2009年的第6位,現在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升至第5位,並在諸如航天、原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到2040-2050年則爭取與美國「平起平坐」。

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國防科技領域狀況還比較糟糕,甚至比印度目前的狀況還要差,遇到了大量問題。但是最近十多年以來,中印兩國在此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印度相對保守,墨守成規,重點選擇大量引進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裝備,中國則重視自主研發,打破常規。90年代初中國大量吸引和重用失業的前蘇聯科學家,藉助他們的力量搞研發。中國軍政領導提出並推動創新發展戰略,強調科技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因素。中國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在關鍵技術領域絕對不能受制於人。在此方面的常規做法是積極引進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認真研究後重新設計,最終仿製出國產產品。21世紀初,中國就充分利用這種方法,發揮自身優勢,取得了軍事創新建設的重大成果,在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殲擊機基礎上,成功研發了國產戰機殲-11B。雖然新飛機的基礎平台是俄羅斯產品,但是最為關鍵的航電設備,包括火控系統,卻是中國自主生產的。

中國最初從國外獲取先進技術時,重點在於模仿,而不是自主研製。但在成功仿製蘇-27之後,中國開始加快創新步伐,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殲-10A項目中,雖然仍能看到一些外國戰機的影子,包括基礎平台的研製,但是後來這些印跡逐漸消失,中國一批一批地逐步加工和改善產品,不斷進步,最終促使殲-10A起初包含的許多俄羅斯和以色列部件逐步被中國國產部件所替代。就這樣,中國走上了結構創新的發展道路,通過研究、轉換、改造的方式發展新技術。專門打航母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成功研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令美國防長驚訝的是,「東風-21」反艦導彈不僅在技術層面上,而且在研製的靈活性方面,也完全符合新的軍事要求。

中國軍工業目前為之奮斗的第三個層次的技術創新是成分創新,目的是提升現有武器裝備平台的整體效能。雖然中國現在還不能研製世界級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在微處理領域的能力依舊相對薄弱,但是第5代隱形殲擊機殲-20的成功首飛還是令舉世震驚,標志著中國軍工業完成了突破性的創新變革。當然,總體來說,殲-20的創新水平並不是特別高。

中國國防工業自20世紀末創新改革以來取得的另外一項重大成果是理順了軍工產品生產組織關系。此前中國國防工業沿用前蘇聯模式,致使武器裝備研發和生產環節脫節。科研部門研發設計出一種產品後,由工業部門,包括國防科工委指定軍工企業生產,盡管許多接到訂單的工廠根本沒有直接參與相應項目的研發。中國軍政領導層意識到,這種做法雖然對國防工業企業較為有利,但對提升軍隊裝備水平並不有利,因此決定大膽改革,確保軍方作為使用者在國防產品的生產監督中發揮核心作用,促使軍工企業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加大產品現代化升級換代力度,從而促進了中國國防工業的迅速發展。以相關產品創新專利申請數量為例,1998年中國僅申請了313項專利,而在2008年就已增至11000項,到2010年則高達15000項。相比之下,印度國防工業的今天就是中國國防工業1998年時的昨天,研發與生產脫節,軍方缺少相關產品研發和生產的發言權。因此中國軍事工業創新發展的成功模式完全值得印度借鑒。[

綜上所述,中國軍事水平也許並不是最強,但也不弱,誰也說不好到底第幾,也沒有必要去糾結排名,適合本國國情自然就是本國的第一選擇。

③ 中國軍工生產能力如何

你們打戰還用炮彈啊,現在都用導彈了,。炮兵都是民兵,。

④ 軍工行業的定義以及子行業的劃分

定義:軍工行業是指電子工業部、航空工業總公司、航天工業總公司、兵器工業總公司、核工業總公司、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各省國防工業辦公室所屬的承擔國家下達的軍事裝備、產品研製、生產計劃任務的企、事業單位。
子行業的劃分:大力發展軍工是當前經濟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要求。一方面,只有擁有強大國防,中國才能從容應對周邊諸多不確定因素,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軍工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發展軍工將帶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在當前國民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戰略時期,以軍工促進自主創新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07年以來,國防科工委「四齣」政策大力推動軍工企業改革,鼓勵軍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通過藉助資本市場,以上市公司為平台,實現軍工資產注入,已經在十大軍工集團中達成共識。目前,要做大做強軍工企業的現實舉措就是改變國家單一投資主體的現狀,藉助社會力量來發展軍工產業,將資本市場引入到軍工企業的改制過程中。

軍工子行業「百花爭艷」,行業持續景氣。集團優質軍工資產注入預期、國際轉包業務的迅速發展、支線飛機需求強盛,共同促進航空航天工業持續快速增長;船舶製造業持續景氣,世界造船中心駕臨中國,我國造船業爆發式增長態勢有望持續;國家大力發展核工業解決能源安全問題,核工業正在崛起;「神州六號」發射成功,國家不斷加大對航天工業的投入,共同推動航天事業發展。

資產注入預期依然主導軍工上市公司走勢,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縱觀06年至今軍工行業的幾輪上漲趨勢,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三個因素導致。一是軍工資產注入帶來業績增長的預期,二是軍品訂單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三是行業的持續景氣。我們認為軍工資產的大規模的注入上市公司,是決定未來軍工行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關鍵。因為目前核心的軍品業務都不在上市公司,軍品訂單對業績難以產生大的影響,上市公司難以充分分享到行業的景氣。從中長期來看,行業的發展前景勿庸置疑,軍工資產的進入上市公司將是一個未來發展趨勢。

⑤ 中國軍工崛起後的強勢逆轉,這些年中國軍工進步為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的軍工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美國權威媒體《福布斯》雜志網站發文稱,中國軍工的發展速度令人驚訝,2017年不僅服役了第五代戰斗機殲-20、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還成功下水了第一艘國產航母,首艘055大型驅逐艦也已經下水。

近日,俄羅斯一位軍事專家在節目中透漏:「中國軍工行業在零部件、軸承、連接器、電子元件以及柴油發動機等領域早已領先俄羅斯同行一大截,俄武器製造商在面臨西方的封鎖下變得舉步維艱,目前正在實施的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中國進口,而購買這些中國貨花費的總金額很快就會突破一億美元。」

由於特殊的原因,中國要想發展自己的軍工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擔心中國崛起威脅到他們的利益,90年代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制定了對華武器禁運協議,要求參與的國家不得向中國出售或者轉讓任何與軍事有關的技術,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中國人民沒有被打倒,開始注重自主研發屬於自己的武器,雖然中國科研人員非常努力,但是武器的研發不僅需要技術積累,而且研發周期很長,面對國家迫切的國防需要,中國科研人員開始另闢蹊徑提高自己的軍工科研水平。

與烏克蘭合作的20多年來,中國的軍工技術明顯加速,目前在中國的武器庫中有很多先進武器都有烏克蘭的影子,比如遼寧艦的前身就是從烏克蘭引進的「瓦良格」號,殲-15艦載機是參照烏克蘭轉讓的蘇-33艦載機建造而成,從烏克蘭引進的伊爾-78M加油機結束了中國沒有大型加油機的歷史,去年烏克蘭甚至還轉讓了世界上最大運輸機安-225運輸機的全套技術,這對於提高中國打飛機的研製能力有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烏克蘭在中國近20多年的軍工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⑥ 中國軍工品市場怎樣

據新華社電 2010年歐洲國際防務展14日在巴黎北郊的維勒潘特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個參展商將在5天的時間里展示其最新研製的武器和高技術軍用裝備。其中,中國6家企業首次參加了這一展會,這也是中國軍工產品首次亮相歐洲國際防務展。 據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貿與外事司的馮梓劍處長介紹,此次參展的6家公司中既有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和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也有3家民營企業,它們將以展板、模型和多媒體等形式向參觀者展示中國軍工產品。 作為中國參展企業中比較有實力的一家,北方工業公司租下150多平方米的展台,向參觀者介紹公司的產品。公司市場部副主任丁偉民告訴記者,北方工業公司參展主要是想利用歐洲防務展這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平台與同行進行交流。 中國的幾家民營公司在展會上展出的主要是軍需品和後勤裝備等產品。中國新興進出口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此次他們帶來了公司生產的一些常規和新式的作訓服。在當天的展會上,參觀者紛紛來到展台,了解公司的產品。 歐洲國際防務展每兩年舉行一次,已成為防務領域最重要的專業展會之一。據主辦方介紹,盡管全球很多地區的經濟陷入蕭條,但歐洲國際防務展依然迅速發展。與上屆展會相比,本屆展會的參展商數量增加了10%,展區面積也擴大了8%。

求採納

⑦ 軍工行業有什麼特點

中國軍工產業進入黃金十年,政策的放寬、高昂的利潤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將軍工產業推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投資熱點。另一方面,中國軍工產業即將進入暴發期,部分軍工企業肆意擴大規模進入民用領域,民間資本瘋狂湧入軍工領域。
中國軍工行業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小核心、大協作、寓軍於民」的產業格局。這種產業體系突出了主營業務,強化了軍品基業,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整體上的優化。
未來軍工三大投資機會。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軍工的投資機會主要在三方面:武器裝備發展、軍民融合和資產整合。武器裝備方面,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是未來發展趨勢,尤其是海空軍裝備;軍民融合方面,未來的機會不僅在民參軍,也在軍轉民。對於大多數民參軍公司而言,建議關注軍工信息化、軍工通信、軍工新材料三個方面公司;資產整合方面,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部分方案已成稿並報審,即將進入發布程序階段。

⑧ 我國的軍工行業最近發展優勢有哪些

大方面來講,美俄「制裁大戰」尚未平息,俄裝甲車又強行攻下了克里米亞烏軍基地。要知道,古今中外只要戰火一起,最發財的總是軍火商。雖然我們國家沒有真正參與在爭端中,但是因為世界形勢如此,所以國家也會格外重視軍工發展,看今年的國防預算就知道了。而且軍工屬於國有層面,所以國家重視了,這就是最大的優勢了。於是你就看到近期中航這樣的軍工股漲了,富國中證軍工指數這樣的軍工基金發行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要富國強兵了!

⑨ 中國軍事工業詳細情況

建立起完整的國防體系 部分技術達到世界前沿 但總體上還落後西方發達國家10到20年

閱讀全文

與中國軍工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k線買期貨 瀏覽:812
嘉盛外匯時差 瀏覽:980
可轉債與可轉債基金的區別 瀏覽:153
4月10日北上資金 瀏覽:506
調研投資者賠償基金 瀏覽:326
2017我國消費貸款不良率 瀏覽:345
紅綠燈股票 瀏覽:319
天盛中國投資集團 瀏覽:906
米高梅股票 瀏覽:38
購買基金從什麼時間起算 瀏覽:691
基金黃陳 瀏覽:112
只投分級基金 瀏覽:6
a類期貨公司相關股票 瀏覽:487
東阿貸款5萬 瀏覽:585
立華投資王政 瀏覽:35
奧西康價格 瀏覽:964
外匯微盤哪個好 瀏覽:2
助學貸款有多少人逾期 瀏覽:819
貴港國海資金賬號5位升為 瀏覽:503
中國國際投資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