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送配後的合理股價怎麼算
除權除息
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債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常見問題
股票除權當天,股價何以「大跌」?
一些股民在不了解除權除息有關知識的情況下,對股價除權當天的「大跌」感到吃驚,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這種認識誤區大多發生在新股民當中。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後者並無何「損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權登記日當天股民甲以收市價10元,買進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續費、印花稅),第二天該股除權,除權價為7.69元,此時股民甲股票由原來的1000股變為1300股,以除權價計算,其本金仍為10000元,並沒有損失。
什麼是股權登記日、除權(息)日?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場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也就是說,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仍持有或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的投資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紅或參與此次配股的股東,這部分股東名冊由證券登記公司統計在案,屆時將所應送的紅股、現金紅利或者配股權劃到這部分股東的賬上。這里請投資者注意,上交所規定,所獲紅股及配股需在股權登記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上市流通。
所以,如果投資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紅、配股權,就必須弄清這家公司的股權登記日在哪一天,否則就會失去分紅、配股的機會。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就是除權日或除息日,這一天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是不同於可以享有本次分紅的「新股東」,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紅配股。
什麼是含權、含息股;填權和貼權?
上市公司在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的送紅、配股後,尚未正式進行分紅、配股工作,股票未完成除權、除息前稱為「含權」、「含息」股票。
股票在除權後交易,交易市價高於除權價,取得送紅或配股者得到市場差價而獲利,為填權。交易市價低於除權價,取得送紅配股者沒有得到市場差價,造成浮虧,則為貼權。
除權、除息價怎樣計算?
上市公司進行分紅後,除去可享有分紅、配股權利,在除權、除息日這一天會產生一個除權價或除息價,除權或除息價是在股權登記這一天收盤價基礎上產生的,根據深、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規定,計算辦法具體如下:
除權(息)價的計算公式為: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 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除權日賣出股票,是否仍有分紅?
股權登記日當天收市後,仍持有該公司股票,可享有分紅;但在除權日拋出原持有股票,是否仍享有分紅呢?
股權登記日是用以區分能否享受公司紅利的標志,凡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直到收市)仍持有公司股票的,屬於可享受該公司分紅的股東,第二天(除權日)再買入股票的,已不可享受分紅。
因此,上述問題即使第二天(除權日)賣掉股票,依然是可以享受公司分紅的股東。
除權價等於開盤價嗎?
根據深、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規定,除權(息)價的計算公式為: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 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除權(息)日該證券的前收盤價為除權(息)日除權(息)價。證券每日的開盤價是經過集合競價產生的,開盤價不完全等於除權價。此時,除權價(前收市價)只能作為除權日當天個股開盤的參考價,如果大部分人對該股一致看好,委託價相對除權價高填,經集合競價產生出的開盤價高於除權價,則填權;反之,則貼權。
如果出現大多數以委買委賣對除權價均認可的價格,則產生與除權價相等的開盤價。
滬市XR、DR、XD代表什麼?
滬市行情顯示、行情日報表中常常在股票名稱前出現XR、DR、XD的字母,許多股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某股票在除權日當天,在其證券名稱前記上XR,為英文Ex-Right的縮寫,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證券代碼前標上DR,為英文Ex-Rivident和Ex-Right合在一起的縮寫,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紅派息的權利。證券代碼前標上XD,為英文Ex-Divident的縮寫,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B股分紅派息的「最後交易日」買進的股票能否獲送紅?
B股最後交易日亦即B股股權登記日,同A股,只是習慣上使用前者以作明示。因此,於B股分紅派息的「最後交易日」買進的股票能獲送紅。
附:B股分紅派息日程
R日 B股最後交易日或B股股權登記日
R+1日 B股除權除息日
R+3日 股權確認後,即紅股到賬
R+4日 股民可以開始交易紅股,並在託管商處領取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B股投資者是否享有轉增股及派發現金紅利權,關鍵在於看該B股的「最後交易日」。
BUSINESS.SOHU.COM
B. 配股以後股票價格怎麼算
股價會除權,如前一交易日股價13元,10配3,配股價3元,配股後價格
=(13+0.3*3)/(1+0.3)=10.69元
C. 配股後的除權價如何計算
若該股票只是向原股東配股的,其除權參考價格=(配股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配股價格*每股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注意:公式中是每股配股比例,而一般的配股公告是每10股的形式進行陳述的。
還有如果除向原股東配股外,還進行向不定向的投資者進行公開增發的情況,該股票增發後首個交易日股票價格不需要進行除權處理的。
(3)配股後的股價平均數怎麼算擴展閱讀
知道配股價才能算出除權價的。
這是配股除權公式:
配股除權價=(除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所折價格是為了鼓勵股東出價認購。當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時候,確定配股價是非常困難的。在正常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價格按發行配股公告時股票市場價格折價10%到25%。理論上的除權價格是增股發行公告前股票與新股的加權平均價格,它應該是新股配售後的股票價格。
企業當期發生配股的情況下,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應當考慮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據以調整各列報期間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論除權價格=(行權前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總額+配股收到的款項)÷行權後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調整系數=行權前發行在外每股公允價值÷每股理論除權價格
因配股重新計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調整系數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配股前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配股前普通股發行在外的時間權重+配股後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存在非流通股的企業可以採用簡化的計算方法,不考慮配股中內含的送股因素,而將配股視為發行新股處理。
上述變化發生於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的,應當以調整後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D. 配股後的成本價是怎樣計算的
1)除息來報價。除息報自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2)除權報價。 a. 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每股送股比例)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c. 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3)除息與除權同時存在時的除權除息報價。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每股現金紅利)/(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E. 怎麼計算配股後股價,公式是什麼
你好,配股價格計算方法:
第一步,理解這個大原則啊,如果配股沒有專花錢,那就簡單了屬,那和拆分股的計算原理就是一樣的。
第二步理解,即使配股時花錢了,其實也好辦,把配股花的錢加上就行了,所以每股理論除權價格(換個說法就是配股行權後的股價)=(配股前股價總額+配股花的錢)÷配股行權後的股數。
第三步理解,調整系數(換個說法就是舊、新股價比)=配股前每股公允價值÷配股行權後的股價(理論除權價格、配股後每股公允價值)。
第四步理解,重新計算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原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調整系數
第五步理解,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配股前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時間權重+配股後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關鍵是調整系數的理解,實質上就是配股前後的股價之比。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F. 股價平均數是怎樣計算啊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G. 配股的計算公式
(1)持股成本是指股民甲,總的投入資金/持有總股數=(20*1000+5*500)/(1000+500)=15元
(2)計算的配股後的除權價格11.66元,為除權後第一天的開盤價格,與持股成本無關,股價的漲跌會影響到它的收益,股票市值(1500*11.66)-持股成本(1500*15)=盈虧(-5010)
(3)配股可以攤低成本,減少虧損
(4)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配股比例低於1配0.5股,配股價格略低於股票交易股價,不會差太多
H. 配股後怎樣計算原股價
1,配股除權價格的計算公式=(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一股的所配股數*配股價)/(1+每一版股的所配股數)。
2,配股除權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比例×配股價)/(1+配股比例)。
3,配股不是分紅,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